肺部藥隊
關燈
小
中
大
化,以解其氣。
如真阿膠,得趨下至靜之性,凡血熱則沸郁妄行,諸見血症,遇此即止。
故用水溶化為佳。
炒珠,恐亂其性也。
井乃濟水所注,取井水煮膠,用攪濁水則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嘔,蓋濟水清而重,其性趨下,故治瘀濁及上逆之痰也。
肺部藥隊〔補肺次将〕 懷山藥 (見脾部) 肺部藥隊〔補肺次将〕 诃子 〔害〕苦澀性溫,卻又洩氣,病患氣虛,咳痢初起者勿服。
凡咳嗽因于肺經實熱,洩瀉因于濕熱所緻,氣喘因于火逆沖上,帶下因于虛熱,而不因于虛寒,及腸初發,濕熱正盛,小便不禁,因于腎家虛火,法并忌之。
至于帶下本于濕熱,喘嗽實由肺火,用之立緻殺人,宜當深戒其弊。
〔利〕酸澀苦溫,斂肺金而止咳喘,固大腸而已洩利,利咽喉而通津液,下食積而除滿膨。
〔修治〕嶺南皆有,而廣州最盛。
七八月采子,六棱者佳。
波斯舶上來者,六棱黑色,肉濃者良,酒浸後蒸一伏時,刀削去皮肉,锉焙用,用核則去肉,生用清金,煨熟固腸。
肺部藥隊〔補肺次将〕 麥冬 (見心部) 肺部藥隊〔補肺次将〕 冰糖 〔害〕甘能滿中,中滿者勿服。
多食助熱損齒,生長蟲,發疳,如出斑疹,誤食膩膈壅氣,毒不能出,遂緻氣逆悶迷。
沙糖與鲫魚同食,則成疳蟲,與葵子同食,生流,與筍同食,不消成症,身重不能行。
今醫家用作湯下小兒丸散,殊為未當。
赤糖其性較白糖更溫,生胃火、助濕、損齒、生蟲,多食令人心痛。
〔利〕白沙糖甘溫,蔗寒,糖經煎煉則變溫,補脾緩肝,潤肺和中,消痰治嗽,凝結作餅塊如石者,為石蜜。
輕白如霜者,為糖霜。
堅白如冰者,為冰糖。
赤砂糖,功用相仿,和中獨長。
甘蔗汁甘寒和中,而下逆氣,助脾而利大腸,亦能除熱消渴,治噎膈酒毒,稍通小便。
肺部藥隊〔瀉肺猛将〕 葶苈 〔害〕雖為瀉肺,利小便,治腫滿之要藥,然味苦大寒,性峻走而不守,洩肺而易傷胃,不宜于脾胃虛弱,及真陰不足者。
凡腫滿由于脾虛不能制水,水氣泛濫,小便不通由于膀胱虛無氣化者,法所鹹忌。
犯之,輕病重,重病危,須慎之。
敷頭瘡,藥氣入腦殺人,有甜苦二種,苦者力峻,甜者稍緩,更宜大棗輔之,氣虛人誤服之,禍不旋踵。
〔利〕苦辛寒,入肺、心、脾、膀胱四經,疏肺下氣,消痰平喘,而理脹通經利水。
〔修治〕立夏後采實,陰幹,以糯米相合,微焙,待米熟,去米搗用,或酒炒。
肺部藥隊〔瀉肺猛将〕 麻黃 〔害〕其性輕揚善散,發表最速,若表虛自汗,飲食勞倦雜病;自汗肺虛有熱,多痰咳嗽,以緻鼻塞;痘瘡倒靥,不因寒邪所郁,而因熱甚;虛人傷風,氣虛、發喘,陰虛火炎,以緻眩暈頭痛;南方類中風癱瘓,及平日陽虛,腠理不密之人,皆禁用。
汗多亡陽,能損人壽,戒之戒之!春深夏日,以至秋初,法同禁。
惟冬月在表,真有寒邪傷營見證者宜之。
若非冬月,或無寒邪,或寒邪在裡,或風傷于衛等症,雖發熱惡寒,不頭痛身痛而拘急,六脈不浮緊者,皆不可用。
雖可汗之症,亦不宜過劑。
汗為心液,過汗則心血為之動,或亡陽,或血溢,而成大患。
中牟産麻黃,地冬不積雪,其性熱可知。
〔利〕苦辛溫,入心、肺、膀胱、大腸四經。
專司冬令寒邪,頭疼身熱脊強,去營中寒邪,洩衛中風熱,輕可去實,為發散第一藥。
麻黃乃太陽經藥,兼入肺經,肺主皮毛。
葛根乃陽明經藥,兼入脾經,脾主肌肉。
二藥皆輕揚升發,而所入不同,瘡家用生麻黃,與甘草等分,或配犀角地黃湯,或配竹葉石膏湯,或配大生地,能令人不出汗,使膿水走多,其愈乃速。
誤用者,熟地解之,一兩解一錢。
麻黃根節,能止汗,其性走表,能引諸藥至衛,而固腠理。
〔修治〕今荥陽中牟者為勝,立秋後收莖陰幹,其根皮色黃赤近尺者用之,折去節根,水煎十餘沸,以竹片掠去上沫,沫令人煩。
或用醋泡,或蜜炙則和,亦有生用,須煎去沫。
肺部藥隊〔瀉肺猛将〕 白芥子 〔害〕辛熱洩氣,昏目動火傷精。
經雲: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多食則筋急爪枯。
即此類也。
凡肺經有熱,與陰虛火炎,咳嗽生痰,氣虛久咳者,法在所忌。
切勿誤投。
莖葉動風,動氣,有瘡瘍,痔疾,便血者忌。
芥葉久食則積溫成熱,辛散太甚,耗人真元,昏目發瘡。
同兔肉食,成惡邪病,同鲫魚食,發水腫。
陸金雲:望梅生津,食芥墜淚,為肝木受病也。
大葉者良,細葉有毛者害人。
〔利〕辛溫,入肺胃二經,通行經絡,發汗散寒,利氣疏痰,溫中消冷滞,辟邪伏祟魔。
酒服治反胃,醋塗散癰疽,痰在皮裡膜外者,非白芥子不能達。
〔修治〕四月收子,曬幹入藥。
肺部藥隊〔瀉肺猛将〕 苦桔梗 〔害〕畢竟升藥,凡病氣逆上升,不得下降,若下焦陰虛而浮,及邪在下焦者,攻補下焦藥中勿入。
誤用之,定緻喘逆變端。
病屬上焦實症,而下焦無病者,須與甘草同用。
〔利〕苦辛平,色白屬金,入肺氣分,瀉熱兼入手少陰心,足陽明胃二經,開提氣血,瀉火散寒邪,清利頭目喉咽,開胸膈滞氣,肺火郁于大腸,宜此開之,舟楫之劑,引諸藥上至高之分以成功,風症郁熱肺經,皆不可缺。
凡痰壅喘促,鼻寒目赤,喉痹咽痛,齒痛口瘡,幹咳胸痛腸鳴,皆宜苦梗開之。
甜桔梗,一名荠,又名空沙參。
寒而利肺,甘而解毒。
〔修治〕二月采根曝幹,荠苗甘,桔梗苗苦,本經無分别。
苦梗米泔水浸一夜,切片微炒用。
古法每桔梗四兩,用生百合二兩五錢,搗膏投水中,浸一伏時,濾出,緩火熬令幹用。
升麻〔害〕性主升發,凡下元肝腎不足,若用此升之,則下元愈虛。
若陰虛火動,咳嗽多痰,氣逆嘔吐,驚悸怔忡,癫狂等症,及小兒斑疹痘瘡,見标之後,法鹹忌之。
誤用多緻殆。
吐血鼻衄者
如真阿膠,得趨下至靜之性,凡血熱則沸郁妄行,諸見血症,遇此即止。
故用水溶化為佳。
炒珠,恐亂其性也。
井乃濟水所注,取井水煮膠,用攪濁水則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嘔,蓋濟水清而重,其性趨下,故治瘀濁及上逆之痰也。
肺部藥隊〔補肺次将〕 懷山藥 (見脾部) 肺部藥隊〔補肺次将〕 诃子 〔害〕苦澀性溫,卻又洩氣,病患氣虛,咳痢初起者勿服。
凡咳嗽因于肺經實熱,洩瀉因于濕熱所緻,氣喘因于火逆沖上,帶下因于虛熱,而不因于虛寒,及腸初發,濕熱正盛,小便不禁,因于腎家虛火,法并忌之。
至于帶下本于濕熱,喘嗽實由肺火,用之立緻殺人,宜當深戒其弊。
〔利〕酸澀苦溫,斂肺金而止咳喘,固大腸而已洩利,利咽喉而通津液,下食積而除滿膨。
〔修治〕嶺南皆有,而廣州最盛。
七八月采子,六棱者佳。
波斯舶上來者,六棱黑色,肉濃者良,酒浸後蒸一伏時,刀削去皮肉,锉焙用,用核則去肉,生用清金,煨熟固腸。
肺部藥隊〔補肺次将〕 麥冬 (見心部) 肺部藥隊〔補肺次将〕 冰糖 〔害〕甘能滿中,中滿者勿服。
多食助熱損齒,生長蟲,發疳,如出斑疹,誤食膩膈壅氣,毒不能出,遂緻氣逆悶迷。
沙糖與鲫魚同食,則成疳蟲,與葵子同食,生流,與筍同食,不消成症,身重不能行。
今醫家用作湯下小兒丸散,殊為未當。
赤糖其性較白糖更溫,生胃火、助濕、損齒、生蟲,多食令人心痛。
〔利〕白沙糖甘溫,蔗寒,糖經煎煉則變溫,補脾緩肝,潤肺和中,消痰治嗽,凝結作餅塊如石者,為石蜜。
輕白如霜者,為糖霜。
堅白如冰者,為冰糖。
赤砂糖,功用相仿,和中獨長。
甘蔗汁甘寒和中,而下逆氣,助脾而利大腸,亦能除熱消渴,治噎膈酒毒,稍通小便。
肺部藥隊〔瀉肺猛将〕 葶苈 〔害〕雖為瀉肺,利小便,治腫滿之要藥,然味苦大寒,性峻走而不守,洩肺而易傷胃,不宜于脾胃虛弱,及真陰不足者。
凡腫滿由于脾虛不能制水,水氣泛濫,小便不通由于膀胱虛無氣化者,法所鹹忌。
犯之,輕病重,重病危,須慎之。
敷頭瘡,藥氣入腦殺人,有甜苦二種,苦者力峻,甜者稍緩,更宜大棗輔之,氣虛人誤服之,禍不旋踵。
〔利〕苦辛寒,入肺、心、脾、膀胱四經,疏肺下氣,消痰平喘,而理脹通經利水。
〔修治〕立夏後采實,陰幹,以糯米相合,微焙,待米熟,去米搗用,或酒炒。
肺部藥隊〔瀉肺猛将〕 麻黃 〔害〕其性輕揚善散,發表最速,若表虛自汗,飲食勞倦雜病;自汗肺虛有熱,多痰咳嗽,以緻鼻塞;痘瘡倒靥,不因寒邪所郁,而因熱甚;虛人傷風,氣虛、發喘,陰虛火炎,以緻眩暈頭痛;南方類中風癱瘓,及平日陽虛,腠理不密之人,皆禁用。
汗多亡陽,能損人壽,戒之戒之!春深夏日,以至秋初,法同禁。
惟冬月在表,真有寒邪傷營見證者宜之。
若非冬月,或無寒邪,或寒邪在裡,或風傷于衛等症,雖發熱惡寒,不頭痛身痛而拘急,六脈不浮緊者,皆不可用。
雖可汗之症,亦不宜過劑。
汗為心液,過汗則心血為之動,或亡陽,或血溢,而成大患。
中牟産麻黃,地冬不積雪,其性熱可知。
〔利〕苦辛溫,入心、肺、膀胱、大腸四經。
專司冬令寒邪,頭疼身熱脊強,去營中寒邪,洩衛中風熱,輕可去實,為發散第一藥。
麻黃乃太陽經藥,兼入肺經,肺主皮毛。
葛根乃陽明經藥,兼入脾經,脾主肌肉。
二藥皆輕揚升發,而所入不同,瘡家用生麻黃,與甘草等分,或配犀角地黃湯,或配竹葉石膏湯,或配大生地,能令人不出汗,使膿水走多,其愈乃速。
誤用者,熟地解之,一兩解一錢。
麻黃根節,能止汗,其性走表,能引諸藥至衛,而固腠理。
〔修治〕今荥陽中牟者為勝,立秋後收莖陰幹,其根皮色黃赤近尺者用之,折去節根,水煎十餘沸,以竹片掠去上沫,沫令人煩。
或用醋泡,或蜜炙則和,亦有生用,須煎去沫。
肺部藥隊〔瀉肺猛将〕 白芥子 〔害〕辛熱洩氣,昏目動火傷精。
經雲: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多食則筋急爪枯。
即此類也。
凡肺經有熱,與陰虛火炎,咳嗽生痰,氣虛久咳者,法在所忌。
切勿誤投。
莖葉動風,動氣,有瘡瘍,痔疾,便血者忌。
芥葉久食則積溫成熱,辛散太甚,耗人真元,昏目發瘡。
同兔肉食,成惡邪病,同鲫魚食,發水腫。
陸金雲:望梅生津,食芥墜淚,為肝木受病也。
大葉者良,細葉有毛者害人。
〔利〕辛溫,入肺胃二經,通行經絡,發汗散寒,利氣疏痰,溫中消冷滞,辟邪伏祟魔。
酒服治反胃,醋塗散癰疽,痰在皮裡膜外者,非白芥子不能達。
〔修治〕四月收子,曬幹入藥。
肺部藥隊〔瀉肺猛将〕 苦桔梗 〔害〕畢竟升藥,凡病氣逆上升,不得下降,若下焦陰虛而浮,及邪在下焦者,攻補下焦藥中勿入。
誤用之,定緻喘逆變端。
病屬上焦實症,而下焦無病者,須與甘草同用。
〔利〕苦辛平,色白屬金,入肺氣分,瀉熱兼入手少陰心,足陽明胃二經,開提氣血,瀉火散寒邪,清利頭目喉咽,開胸膈滞氣,肺火郁于大腸,宜此開之,舟楫之劑,引諸藥上至高之分以成功,風症郁熱肺經,皆不可缺。
凡痰壅喘促,鼻寒目赤,喉痹咽痛,齒痛口瘡,幹咳胸痛腸鳴,皆宜苦梗開之。
甜桔梗,一名荠,又名空沙參。
寒而利肺,甘而解毒。
〔修治〕二月采根曝幹,荠苗甘,桔梗苗苦,本經無分别。
苦梗米泔水浸一夜,切片微炒用。
古法每桔梗四兩,用生百合二兩五錢,搗膏投水中,浸一伏時,濾出,緩火熬令幹用。
升麻〔害〕性主升發,凡下元肝腎不足,若用此升之,則下元愈虛。
若陰虛火動,咳嗽多痰,氣逆嘔吐,驚悸怔忡,癫狂等症,及小兒斑疹痘瘡,見标之後,法鹹忌之。
誤用多緻殆。
吐血鼻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