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部藥隊

關燈
脾部藥隊〔補脾猛将〕 白術 〔害〕五髒皆陰,世人但知補脾,此指脾為濕土之髒,術能燥濕,濕去則脾健,故曰補也。

     不知脾無濕邪者用之,反燥脾家津液,是損脾陰也,何補之有?此最易誤,故特表而出之。

     凡血少、精不足,内熱骨蒸口幹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齒衄鼻衄咽塞,便秘滞下者鹹宜忌之。

    肝腎有築築動氣者勿服。

    術性燥而閉氣,劉涓子癰疽論雲:潰瘍忌白術,以其燥腎閉氣,而反生膿作痛也。

     〔利〕苦甘溫,健脾進食,消谷補中,化胃中痰水,理心下急滿,利腰臍血結,祛周身濕痹,君枳實以消痞,佐黃芩以安胎。

    茯苓為使。

     〔修治〕野術、于潛術、仙居術為勝。

    台産術力薄,隻可調理常病,若生死關頭,斷難恃以為治。

    江西術,與浙江野術相似,苦劣不堪用。

    陳壁土炒,或人乳拌蒸,糯米泔浸。

     脾部藥隊〔補脾猛将〕 黃精 〔害〕生用,則刺人咽喉。

     〔利〕甘平,入脾,補中益氣,安五髒,潤心肺,填精髓,助筋骨,除風濕,殺下三屍蟲。

     似玉竹而稍大,故俗呼玉竹黃精。

    又一種似白芨,俗呼白芨黃精,又名山生姜,則恐非真者。

    溪水洗淨,九蒸九曬用。

     脾部藥隊〔補脾次将〕 山藥 一名薯蓣 〔害〕忌同面食。

     〔利〕甘平,入脾、肺、腸胃四經,益氣強陰,治虛損勞傷心脾,長肌安神,清其虛熱,除瀉利,止遺精。

     〔修治〕洗淨,切片曬幹,或炒黃用。

    入脾胃土炒,入腎鹽水炒。

     脾部藥隊〔補脾次将〕 白扁豆 〔害〕多食壅氣,患寒熱者不可食,蓋邪瘧未盡,及傷寒外邪方熾,不可服此補益之物耳。

     如脾胃虛及傷食,勞倦,發寒熱者,不忌。

     〔利〕甘溫,補脾胃,降濁升清,消暑除濕,止渴止瀉,專治中宮之病。

    衣,清皮膚之濕熱。

    葉,利暑濕。

     〔修治〕炒研,或生用,或去皮炒。

    時珍曰:凡用取硬殼扁豆子,連皮炒熟入藥。

     脾部藥隊〔補脾次将〕 薏苡仁 一名米仁 〔害〕此除濕燥脾之藥,凡病患大便燥結,小水短少,因寒轉筋,脾虛無濕者忌。

    妊婦禁用。

     〔利〕甘淡微寒,入胃土勝水,淡滲濕瀉水,故能健脾。

    腳氣疝氣,洩痢熱淋,益土所以生金,故補肺清熱,治肺癰、肺痿、咳吐膿血等症。

     〔修治〕凡使每一兩,以糯米一兩同炒熟,去糯米用。

    亦有更以鹽湯煮過者,或炒,或生用。

     脾部藥隊〔補脾次将〕 大棗 〔害〕雖能補中而益氣,然味過于甘,甘令人滿,脾必病也。

    故中滿勿服。

    凡風痰、痰熱及齒痛,俱非所宜。

    小兒疳病亦禁。

    生者尤為不利,多食緻寒熱。

    熱渴膨脹,動髒腑,損脾元,助濕熱。

    凡形羸瘦者,不可食。

    殺烏附毒。

    忌蔥魚同食。

     〔利〕甘平,調中益氣,滋脾土,潤心肺,和營衛,緩陰血,生津液,悅顔色,和百藥。

     紅棗,功用相仿,差不及爾。

     〔修治〕擘去核用,青州棗,核細形大,多膏甚甜特佳。

    曬。

    晉州棗,肥大甘美,次之。

     頻食生蟲損齒,贻害多矣。

    紅棗益脾胃,餘者止可充食。

    入和解藥,姜汁炒香,入醒胃藥,但去核炒香糊丸,藥蒸透,乘熱去皮核搗爛。

     脾部藥隊〔補脾次将〕 甘草 〔害〕甘,令人中滿。

    有濕之人,若誤用之,令成腫脹。

    故凡諸濕腫滿脹病,及嘔家酒家,鹹不宜服。

     〔利〕甘平,入心肺脾胃。

    生用氣平,補脾胃不足,而瀉心火;炙用氣溫,補三焦元氣。

     若入和劑則補益,入汗劑則解肌,入涼劑則瀉邪熱,入峻劑則緩正氣。

    姜附加之,恐其潛上;硝黃加之,恐其峻下;皆緩之之意,稍止莖中作痛,節醫毒腫諸瘡。

     〔修治〕以大徑寸,而結緊斷文者為佳,謂之粉草。

    細者名統草,補中炙用宜大者,瀉火生用宜細者。

    白術、苦參、幹漆為使。

    惡遠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然亦有并用者。

     胡洽治痰癖,十棗湯加甘草。

    東垣治結核,與海藻同用。

    丹溪治勞瘵,與芫花同行。

    非妙達精微者,不能知此理也。

    餘疑遠志與甘草相惡,必誤載,以遠志用甘草水浸用可知。

     脾部藥隊〔補脾次将〕 枳實 〔害〕惟專消導,破氣損真。

    丹溪雲:瀉痰,有沖牆倒壁之力,其為勇悍之氣可知。

    凡中氣虛弱,勞倦傷脾發為痞滿者,法當調中益氣,則食自化,痞自消,若再用此破氣,是速其斃也。

    脹滿,非實邪結于中下焦,手不可按,七八日不更衣者,必不可用。

    挾熱下利,亦非燥糞留結者,必不可用。

    傷食停積,多因脾胃虛,不能運化所緻,慎勿妄投。

    如元氣壯實,有積滞者,不得已用一二劑,病已即去之。

    若不識病之虛實,一概施用,損人真氣,為厲不淺。

    誤投,雖多服參補劑,亦難挽其克削之害也。

    故特表以為戒。

    孕婦尤忌。

     〔利〕苦酸微寒,入肺、脾、胃、肝、大腸五經。

    破積有雷厲風行之勢,瀉痰有推牆倒壁之威。

    解傷寒結胸,除心下急痞。

    按枳實枳殼,性效不同。

     〔修治〕皮濃而小者為枳實,完大者為枳殼,皆以翻肚如盆口狀,陳者為良。

    采破,除核,微炙令幹,切片,小麥麸炒焦去麸用。

     脾部藥隊〔補脾次将〕 萊菔子 〔害〕萊菔惟專下氣,複能耗血,久食澀營衛,白人須發。

    服地黃首烏者,不可食。

    子,消痰下氣更速。

    凡虛弱者服之,氣難布息。

     〔利〕辛溫,入肺、脾、胃,長于利氣。

    炒熟下氣定喘,消食除膨。

    生研堪吐風痰。

    醋調能消腫毒。

    治痰之功,有以沖牆倒壁為喻者。

    誤服參,此能消之。

     萊菔辛甘平,生食宣氣,熟食降氣,寬中消食,化痰散瘀。

    葉(亦稱菜)辛苦溫,功用略同,亦甚消伐,檐上過冬經霜者,治喉痹黃膽有神功。

    煙薰垂死,嚼汁咽下。

     〔修治〕煮食過多,停滞成溢飲,生則噫氣,熟則洩氣,多食滲人血,白須發,非獨因其下氣,澀營衛也。

     脾部藥隊〔瀉脾次将〕 六神曲 〔害〕辛溫燥烈之品。

    凡脾陰虛,胃火盛者,不宜用。

    能落胎,孕婦不宜用。

    近今藥肆中,多酒藥曲,其性酷烈,傷人髒腑,斷不可服。

     〔利〕甘平溫,入脾胃二經。

    健脾消谷,食停腹痛無虞,下氣行痰,洩利反胃有藉,亦能損胎。

     〔修治〕六月六日,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