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部藥隊
關燈
小
中
大
障白翳。
羊肉熱屬火,補虛勞益氣力。
壯陽道,開胃,健力,強陰,通氣,發瘡。
肺,通肺氣,止咳嗽,利小便;腎,益精助陽。
,除翻胃;角,明目殺蟲;血,主産後血運悶絕,生飲一杯即活。
中金銀、丹石、砒硫一切諸毒,生飲即解也。
〔修治〕以竹刀切片用,忌銅器及醋。
肝部藥隊〔補肝次将〕 吐鐵 〔害〕海味鹹寒,中寒者忌。
〔利〕甘酸鹹寒,補肝腎,益精髓,明耳目。
〔修治〕産甯波鄞縣南田者,大而多脂,為第一。
為海錯上品,一名麥螺,一名梅螺,用鹽鹵腌,或用甜酒釀,可帶出遠,不入煎劑。
閩中者,肉無脂膏,不中食。
肝部藥隊〔補肝次将〕 血餘膠 〔害〕發灰走血分而帶散,其主諸血證者,是血見灰則止,乃治标之義。
若仗其補益,未必能也。
經熬成末後,氣味不佳,胃弱者勿服。
〔利〕苦溫平,入肝腎,兼補陰消瘀,能去心竅之血。
治諸血病,吐衄血痢,血淋崩帶。
父發與蛋黃同煎,治小兒驚熱。
已發與川椒共,令本體烏頭,胎發尤良。
入芎歸湯,宜用婦人頭發,産婦本發尤妙。
〔修治〕将發以皂莢水洗淨入罐固存性。
肝部藥隊〔補肝次将〕 五加皮 〔害〕下部無風寒濕邪而有火,及肝腎虛而有火者,勿服。
惡元參、蛇皮。
〔利〕辛,順氣而化痰;苦,堅腎而益精;溫,祛風而勝濕。
療筋骨之拘攣,逐皮膚之瘀血,治陰痿囊濕,女子陰癢,明目縮便,愈瘡療疝,釀尤良,遠志為使。
〔修治〕十月采根,剝皮陰幹,煮根莖釀酒飲益人。
肝部藥隊〔補肝次将〕 海螵蛸 一名烏賊骨 〔害〕氣味鹹溫,血病多熱者勿服,惡附子、白芨、白蔹。
〔利〕鹹走血,溫和血,入肝腎血分,通血脈,去寒濕,治血枯,止腸風崩漏,澀久虛瀉痢,腹痛環臍,陰蝕腫痛。
肉,酸平,益氣強志,通月經。
〔修治〕出東海,亦名墨魚。
取骨魚鹵浸,炙黃或漂淡用。
肝部藥隊〔補肝次将〕 桑寄生 〔害〕雜樹上者,氣性不同,恐反有害。
寇宗雲:向有求此于吳中諸邑,采不得,以他木寄生服之,逾月而斃,可不慎哉。
〔利〕苦,堅腎,助筋骨,而固齒長發;甘,益血,止崩漏,而下乳安胎,舒筋絡而利關節,和血脈而除痹痛。
〔修治〕三月采根枝莖葉,銅刀細切,陰幹用,勿見火。
肝部藥隊〔補肝次将〕 紫石英 〔害〕石藥終燥,隻可暫用。
婦人絕孕,由陰虛火旺,不能攝受精氣者,忌用。
〔利〕甘辛溫、潤以去燥回枯,重以鎮甯心神,養肝血不足,血海虛,不孕者宜之,暖子宮之要藥。
白石英甘辛微溫,潤以去燥,利小便、實大腸、治肺痿、吐膿、咳逆、上氣。
十劑曰:潤可去燥枯,二英之屬是也。
潤藥頗多,而徐之才取二紫白石英為潤劑,存其意可也。
石英五色,各入五髒。
俱畏附子、惡黃連。
〔修治〕紫石英色淡,瑩徹五棱,火醋淬七次,研末水飛,白石英如水晶者良。
肝部藥隊〔瀉肝猛将〕 左顧牡蛎 〔害〕凡病虛而多熱宜之,虛而有寒者忌之。
腎虛無火,精寒自出者非宜。
惡吳萸、細辛、麻黃。
〔利〕鹹以軟堅化痰,澀以收脫,微寒以清熱,補水、利濕、止渴,海水化鹹,潛伏不動,故體用皆陰,為肝腎血分之藥,用左者以平肝也。
貝母為使,得蛇床、遠志、牛膝、甘草良。
〔修治〕鹽水煮一伏時,粉或生用。
肝部藥隊〔瀉肝猛将〕 海蛤蜊殼 〔害〕蛤粉善消痰積血塊,然脾胃虛寒者宜少用,或加益脾胃藥同用為宜。
肉氣味雖冷,與服丹石人相反,食之令腹結痛,凡使海蛤,勿用遊波,蟲骨相似隻是面上無光,誤餌令人狂走,欲投水如鬼祟,惟醋能解之。
〔利〕與牡蛎同功,肉鹹冷,止渴解酒。
大抵海屬鹹寒,功用略同。
江湖蛤蚌,但能清熱利濕,不能軟堅。
蜀漆為使。
畏狗膽、甘遂、芫花。
〔修治〕四五月淘沙取之,炭火研成粉,或生搗碎。
肝部藥隊〔瀉肝猛将〕 木瓜 〔害〕下部腰膝無力,由于精血真陰不足者不宜用。
其味酸澀,傷食脾胃未虛,積滞多者不宜用。
愚謂性溫必燥,腎惡燥,故久服損齒及骨。
針經雲:多食之,令人癃(閉溺者為癃),忌鐵器。
〔利〕酸澀而溫,和脾理胃,斂肺伐肝,氣脫能收,氣滞能和,故筋急能舒,筋緩能利,攻濕痹,治腳氣,但酸收能閉小便,須與車前子同用。
〔修治〕八月采實,切片曬幹入藥。
宣州瓜陳生者良。
桃仁〔害〕性善破血,散而不收,瀉而無補,過用之及用之不得其當,能使血下不止,損傷真陰。
凡經閉不通,由于血虛,而不由于瘀滞;産後腹痛,由于血虛空痛,而不由于留血結塊;大便不通,由于津液不足,而不由于血燥閉結;誤用之大傷陰氣。
雙仁有毒,不可用。
桃枭,其功專于辟邪去瘀,病值虛者忌,與桃仁用同。
桃花攻決為用,但可施于氣實有餘之症,若無故而因除百病、美顔色諸謬說而服之,為害不少。
耗人陰血,損元氣。
勿用千葉花,令人鼻衄不止、目黃。
藏器乃言,食之患淋。
桃葉苦平,殺蟲發汗,采嫩者,名桃心。
入藥尤勝。
桃子辛酸甘熱、微毒,多食令人有熱癰疖。
〔利〕桃仁苦甘平,入肝大腸兩經。
破諸經血瘀,潤大腸血燥,肌有血凝,而燥癢堪除;熱入血結,而狂言可止。
香附為使。
〔修治〕桃仁,去皮尖炒黃用。
或麸炒,或燒存性。
潤燥活血,宜湯浸。
行血宜連皮尖生用。
以六七月采桃核,敲碎取仁陰幹,采之千葉者,勿用。
以絹袋盛,懸檐下陰幹用。
桃枭,是桃實在樹經冬者,正月采之,實者良,酒拌蒸焙幹去核用。
主辟邪祛祟。
桃為五木之精,故能解邪殺鬼,亦可殺蟲。
桃花苦平,峻利通攻,瀉痰飲滞血,下宿水,療風狂。
黃帝書雲:食桃飽,入水浴,令人成淋,及寒熱病。
桃實多食,令人膨脹,及生癰疖,有損無益。
與鼈肉同食,患心痛。
服術人,忌食之。
肝部藥隊〔瀉肝猛将〕 青橘皮 〔害〕性最酷烈,善破脅下小腹之滞氣,然誤服之,立損真氣,為害不淺。
凡欲施用,必與補脾藥同用,庶免遺患,必不可單用也。
肝脾氣虛者,概勿施用。
辛能發汗,氣虛及有汗者,禁用。
〔利〕苦辛溫,色青氣烈,入肝膽氣分,疏肝瀉肺,引諸藥至厥陰之分,下飲食入太陰之倉。
最能發汗。
柴胡疏氣,青皮平下焦肝氣,皮能達皮,辛能發汗,故又為瀉三焦猛将。
破滞氣,愈低愈效,削堅積,愈下愈良。
〔修治〕八月采,青橘皮乃橘之未黃而青色者,薄而光,其氣芳烈。
今人多以小柑、小柚、小橙僞之,不可不慎辨之。
入藥以湯浸去瓤,切片醋炒少用。
肝部藥隊〔瀉肝猛将〕 蓬莪術 〔害〕凡經事先期,及一切血熱為病忌之。
若崩中淋露,皆應補氣血,涼血清熱則愈。
一切辛走之藥,法當所禁,虛人服之,積未去而真氣已竭,兼以參術,或庶幾耳。
〔利〕辛苦,而辛入肝經,治氣中之血,破血行氣,消瘀止痛。
若須用與健脾、補元之藥同用,無損耳。
得酒醋良。
〔修治〕根如生姜,莪生根下,似卵不齊,堅硬難搗。
九月采,削去粗皮,蒸熟曝幹。
入氣分,灰火煨透,乘熱搗之,入血分醋酒磨。
肝部藥隊〔瀉肝猛将〕 沉香 〔害〕凡冷氣逆氣,氣郁氣結,殊為要藥。
然而中氣虛、氣不歸元、氣虛下陷,忌之。
心經有實邪者,忌之。
非命門真火衰者,不宜入下焦藥用,陰虧火旺者,切勿沾唇。
〔利〕性沉燥辛溫,平肝降氣,調中氣而胃開,補下焦而腎暖,理家痰涎,故入腎、命門,暖精助陽行氣,去肌膚水腫,通大腸虛閉,治小便氣淋。
〔修治〕待燥碾碎,若入劑,惟磨汁,臨時沖入。
須要色黑不枯,硬重沉于水,油熟者為上,半沉者次之。
不可見火,嚼之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熱,入丸散以紙裹置懷中。
肝部藥隊〔瀉肝次将〕 香附 〔害〕性燥、苦溫之品,而能耗血散氣,氣虛血弱服之,恐損氣而耗血,愈緻其疾。
凡月事先期,因于血熱,法當涼血,勿用此藥。
誤犯則愈先期矣。
〔利〕氣香,味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乃血中氣藥,通行十二經八脈氣分。
又為入金木之宮,開郁化氣,發表消痰藥也。
統領諸藥,随用得宜,乃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故胎産神良。
得童便、醋、芎、蒼術良。
〔修治〕二八月采根下子,陰幹火燎去毛,以水洗淨,石上磨去皮須。
生用上行胸膈,外達皮膚,或磨汁。
熟則下走肝腎,外徹腰足。
潤燥補虛,童便浸炒;入血分鹽水炒;行經絡酒浸炒;消積聚醋炒;制燥蜜炒;化痰姜汁炒;入腎氣鹽炒;炒黑止血。
故統治三焦,勿犯鐵器,稻草煮之,味不苦。
肝部藥隊〔瀉肝次将〕 木香 〔害〕香燥而偏于陽,肺虛有熱者,血枯而燥者忌之。
元氣虛脫,及陰虛内熱諸病腫痛,屬火者皆禁用。
丹溪曰:味辛氣升,若陰火沖上者,反取火邪。
〔利〕辛苦溫三焦氣分之藥,洩肺氣,疏肝氣,和脾氣,開諸郁,溫中而治心疼。
生用理氣,煨熟止瀉,以其降氣開郁,故又為瀉三焦猛将。
畏火。
〔修治〕冬
羊肉熱屬火,補虛勞益氣力。
壯陽道,開胃,健力,強陰,通氣,發瘡。
肺,通肺氣,止咳嗽,利小便;腎,益精助陽。
,除翻胃;角,明目殺蟲;血,主産後血運悶絕,生飲一杯即活。
中金銀、丹石、砒硫一切諸毒,生飲即解也。
〔修治〕以竹刀切片用,忌銅器及醋。
肝部藥隊〔補肝次将〕 吐鐵 〔害〕海味鹹寒,中寒者忌。
〔利〕甘酸鹹寒,補肝腎,益精髓,明耳目。
〔修治〕産甯波鄞縣南田者,大而多脂,為第一。
為海錯上品,一名麥螺,一名梅螺,用鹽鹵腌,或用甜酒釀,可帶出遠,不入煎劑。
閩中者,肉無脂膏,不中食。
肝部藥隊〔補肝次将〕 血餘膠 〔害〕發灰走血分而帶散,其主諸血證者,是血見灰則止,乃治标之義。
若仗其補益,未必能也。
經熬成末後,氣味不佳,胃弱者勿服。
〔利〕苦溫平,入肝腎,兼補陰消瘀,能去心竅之血。
治諸血病,吐衄血痢,血淋崩帶。
父發與蛋黃同煎,治小兒驚熱。
已發與川椒共,令本體烏頭,胎發尤良。
入芎歸湯,宜用婦人頭發,産婦本發尤妙。
〔修治〕将發以皂莢水洗淨入罐固存性。
肝部藥隊〔補肝次将〕 五加皮 〔害〕下部無風寒濕邪而有火,及肝腎虛而有火者,勿服。
惡元參、蛇皮。
〔利〕辛,順氣而化痰;苦,堅腎而益精;溫,祛風而勝濕。
療筋骨之拘攣,逐皮膚之瘀血,治陰痿囊濕,女子陰癢,明目縮便,愈瘡療疝,釀尤良,遠志為使。
〔修治〕十月采根,剝皮陰幹,煮根莖釀酒飲益人。
肝部藥隊〔補肝次将〕 海螵蛸 一名烏賊骨 〔害〕氣味鹹溫,血病多熱者勿服,惡附子、白芨、白蔹。
〔利〕鹹走血,溫和血,入肝腎血分,通血脈,去寒濕,治血枯,止腸風崩漏,澀久虛瀉痢,腹痛環臍,陰蝕腫痛。
肉,酸平,益氣強志,通月經。
〔修治〕出東海,亦名墨魚。
取骨魚鹵浸,炙黃或漂淡用。
肝部藥隊〔補肝次将〕 桑寄生 〔害〕雜樹上者,氣性不同,恐反有害。
寇宗雲:向有求此于吳中諸邑,采不得,以他木寄生服之,逾月而斃,可不慎哉。
〔利〕苦,堅腎,助筋骨,而固齒長發;甘,益血,止崩漏,而下乳安胎,舒筋絡而利關節,和血脈而除痹痛。
〔修治〕三月采根枝莖葉,銅刀細切,陰幹用,勿見火。
肝部藥隊〔補肝次将〕 紫石英 〔害〕石藥終燥,隻可暫用。
婦人絕孕,由陰虛火旺,不能攝受精氣者,忌用。
〔利〕甘辛溫、潤以去燥回枯,重以鎮甯心神,養肝血不足,血海虛,不孕者宜之,暖子宮之要藥。
白石英甘辛微溫,潤以去燥,利小便、實大腸、治肺痿、吐膿、咳逆、上氣。
十劑曰:潤可去燥枯,二英之屬是也。
潤藥頗多,而徐之才取二紫白石英為潤劑,存其意可也。
石英五色,各入五髒。
俱畏附子、惡黃連。
〔修治〕紫石英色淡,瑩徹五棱,火醋淬七次,研末水飛,白石英如水晶者良。
肝部藥隊〔瀉肝猛将〕 左顧牡蛎 〔害〕凡病虛而多熱宜之,虛而有寒者忌之。
腎虛無火,精寒自出者非宜。
惡吳萸、細辛、麻黃。
〔利〕鹹以軟堅化痰,澀以收脫,微寒以清熱,補水、利濕、止渴,海水化鹹,潛伏不動,故體用皆陰,為肝腎血分之藥,用左者以平肝也。
貝母為使,得蛇床、遠志、牛膝、甘草良。
〔修治〕鹽水煮一伏時,粉或生用。
肝部藥隊〔瀉肝猛将〕 海蛤蜊殼 〔害〕蛤粉善消痰積血塊,然脾胃虛寒者宜少用,或加益脾胃藥同用為宜。
肉氣味雖冷,與服丹石人相反,食之令腹結痛,凡使海蛤,勿用遊波,蟲骨相似隻是面上無光,誤餌令人狂走,欲投水如鬼祟,惟醋能解之。
〔利〕與牡蛎同功,肉鹹冷,止渴解酒。
大抵海屬鹹寒,功用略同。
江湖蛤蚌,但能清熱利濕,不能軟堅。
蜀漆為使。
畏狗膽、甘遂、芫花。
〔修治〕四五月淘沙取之,炭火研成粉,或生搗碎。
肝部藥隊〔瀉肝猛将〕 木瓜 〔害〕下部腰膝無力,由于精血真陰不足者不宜用。
其味酸澀,傷食脾胃未虛,積滞多者不宜用。
愚謂性溫必燥,腎惡燥,故久服損齒及骨。
針經雲:多食之,令人癃(閉溺者為癃),忌鐵器。
〔利〕酸澀而溫,和脾理胃,斂肺伐肝,氣脫能收,氣滞能和,故筋急能舒,筋緩能利,攻濕痹,治腳氣,但酸收能閉小便,須與車前子同用。
〔修治〕八月采實,切片曬幹入藥。
宣州瓜陳生者良。
桃仁〔害〕性善破血,散而不收,瀉而無補,過用之及用之不得其當,能使血下不止,損傷真陰。
凡經閉不通,由于血虛,而不由于瘀滞;産後腹痛,由于血虛空痛,而不由于留血結塊;大便不通,由于津液不足,而不由于血燥閉結;誤用之大傷陰氣。
雙仁有毒,不可用。
桃枭,其功專于辟邪去瘀,病值虛者忌,與桃仁用同。
桃花攻決為用,但可施于氣實有餘之症,若無故而因除百病、美顔色諸謬說而服之,為害不少。
耗人陰血,損元氣。
勿用千葉花,令人鼻衄不止、目黃。
藏器乃言,食之患淋。
桃葉苦平,殺蟲發汗,采嫩者,名桃心。
入藥尤勝。
桃子辛酸甘熱、微毒,多食令人有熱癰疖。
〔利〕桃仁苦甘平,入肝大腸兩經。
破諸經血瘀,潤大腸血燥,肌有血凝,而燥癢堪除;熱入血結,而狂言可止。
香附為使。
〔修治〕桃仁,去皮尖炒黃用。
或麸炒,或燒存性。
潤燥活血,宜湯浸。
行血宜連皮尖生用。
以六七月采桃核,敲碎取仁陰幹,采之千葉者,勿用。
以絹袋盛,懸檐下陰幹用。
桃枭,是桃實在樹經冬者,正月采之,實者良,酒拌蒸焙幹去核用。
主辟邪祛祟。
桃為五木之精,故能解邪殺鬼,亦可殺蟲。
桃花苦平,峻利通攻,瀉痰飲滞血,下宿水,療風狂。
黃帝書雲:食桃飽,入水浴,令人成淋,及寒熱病。
桃實多食,令人膨脹,及生癰疖,有損無益。
與鼈肉同食,患心痛。
服術人,忌食之。
肝部藥隊〔瀉肝猛将〕 青橘皮 〔害〕性最酷烈,善破脅下小腹之滞氣,然誤服之,立損真氣,為害不淺。
凡欲施用,必與補脾藥同用,庶免遺患,必不可單用也。
肝脾氣虛者,概勿施用。
辛能發汗,氣虛及有汗者,禁用。
〔利〕苦辛溫,色青氣烈,入肝膽氣分,疏肝瀉肺,引諸藥至厥陰之分,下飲食入太陰之倉。
最能發汗。
柴胡疏氣,青皮平下焦肝氣,皮能達皮,辛能發汗,故又為瀉三焦猛将。
破滞氣,愈低愈效,削堅積,愈下愈良。
〔修治〕八月采,青橘皮乃橘之未黃而青色者,薄而光,其氣芳烈。
今人多以小柑、小柚、小橙僞之,不可不慎辨之。
入藥以湯浸去瓤,切片醋炒少用。
肝部藥隊〔瀉肝猛将〕 蓬莪術 〔害〕凡經事先期,及一切血熱為病忌之。
若崩中淋露,皆應補氣血,涼血清熱則愈。
一切辛走之藥,法當所禁,虛人服之,積未去而真氣已竭,兼以參術,或庶幾耳。
〔利〕辛苦,而辛入肝經,治氣中之血,破血行氣,消瘀止痛。
若須用與健脾、補元之藥同用,無損耳。
得酒醋良。
〔修治〕根如生姜,莪生根下,似卵不齊,堅硬難搗。
九月采,削去粗皮,蒸熟曝幹。
入氣分,灰火煨透,乘熱搗之,入血分醋酒磨。
肝部藥隊〔瀉肝猛将〕 沉香 〔害〕凡冷氣逆氣,氣郁氣結,殊為要藥。
然而中氣虛、氣不歸元、氣虛下陷,忌之。
心經有實邪者,忌之。
非命門真火衰者,不宜入下焦藥用,陰虧火旺者,切勿沾唇。
〔利〕性沉燥辛溫,平肝降氣,調中氣而胃開,補下焦而腎暖,理家痰涎,故入腎、命門,暖精助陽行氣,去肌膚水腫,通大腸虛閉,治小便氣淋。
〔修治〕待燥碾碎,若入劑,惟磨汁,臨時沖入。
須要色黑不枯,硬重沉于水,油熟者為上,半沉者次之。
不可見火,嚼之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熱,入丸散以紙裹置懷中。
肝部藥隊〔瀉肝次将〕 香附 〔害〕性燥、苦溫之品,而能耗血散氣,氣虛血弱服之,恐損氣而耗血,愈緻其疾。
凡月事先期,因于血熱,法當涼血,勿用此藥。
誤犯則愈先期矣。
〔利〕氣香,味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乃血中氣藥,通行十二經八脈氣分。
又為入金木之宮,開郁化氣,發表消痰藥也。
統領諸藥,随用得宜,乃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故胎産神良。
得童便、醋、芎、蒼術良。
〔修治〕二八月采根下子,陰幹火燎去毛,以水洗淨,石上磨去皮須。
生用上行胸膈,外達皮膚,或磨汁。
熟則下走肝腎,外徹腰足。
潤燥補虛,童便浸炒;入血分鹽水炒;行經絡酒浸炒;消積聚醋炒;制燥蜜炒;化痰姜汁炒;入腎氣鹽炒;炒黑止血。
故統治三焦,勿犯鐵器,稻草煮之,味不苦。
肝部藥隊〔瀉肝次将〕 木香 〔害〕香燥而偏于陽,肺虛有熱者,血枯而燥者忌之。
元氣虛脫,及陰虛内熱諸病腫痛,屬火者皆禁用。
丹溪曰:味辛氣升,若陰火沖上者,反取火邪。
〔利〕辛苦溫三焦氣分之藥,洩肺氣,疏肝氣,和脾氣,開諸郁,溫中而治心疼。
生用理氣,煨熟止瀉,以其降氣開郁,故又為瀉三焦猛将。
畏火。
〔修治〕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