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O 先天養生與後天養生

關燈
《莊子》曰:“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廣成子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将自正。”亢倉子曰:“我體合于心,心合于氣,氣合于神,神合于無。”關尹子曰:“一其性,養其氣,含其德,以物乎物之所造。”以上諸論,皆以神氣為主,虛靜為用,乃先天養生之學也。

    西人之講求衛生,但知光、熱、水、空氣、飲食、運動六則。所謂光線要充足,空氣要流通,飲水要清潔,食物滋養要豐富,身體要多運動。其于深呼吸法,亦多講求。以水中有微生蟲也,則用消毒之法。鑒知人體中需維他命也,則分析食物含有甲種及乙丙等種維他命者,提取其中之精華,以充食料。種種方法,概落後天。不知以我神氣放到外邊虛空中去涵養,由後天反到先天。真炁熏炙,熱莫甚焉;慧光内發,虛室生白,光莫甚焉;無和内運,三田澤潤,氣莫沖焉;禅悅為食,食莫珍焉;醍醐充飲,飲莫淨焉;不動之動,動不離寂,通微無礙,動莫妙焉。

    僞道養形,真道養神。《列子·黃帝篇》《莊子·達生篇》皆載關尹子藏神守氣之說。此乃玄宗心息相依,潛神于虛,與息相融和,而反出胎息之妙法。專氣緻柔,抱一無離,神全氣足,形自正矣。“養形必先有物,物有餘而形不得養者有之矣。有生必先無離形,形不離而生忘者有之矣。生之來不能卻,死之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為養形足以存生,而養形果不足以存生,則世奚足為哉!”緻力于先天養生者,達生之情,惟虛靜恬淡,寂寞無為;達命之情,惟藏神守炁,抱一處和,乃至大定,而契乎真空。自有生而返于本不生,則超乎形象之外。無生而無不生,是養生之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