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三 大順與大甯
關燈
小
中
大
老聖曰:“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乃至于大順”。《莊子·天地篇》曰:“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虛,虛乃大,合喙鳴。喙鳴合,與天地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謂玄德,同乎大順”。又《列禦寇篇》曰:“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而甘冥乎無何有之鄉。水流乎無形,發洩乎太清。悲哉乎!汝為知在毫毛,而不知大甯”。
釋曰:大甯者,無為泰定之宇,希夷之鄉,太玄之境,無災無害,無累無憂,吉祥至也。學者須到情忘見歇,豁然契證,方許相應。最初下功,至外息斷絕,能一定三小時之久,亦可謂少分相應。總之,身心未到大定之前,無大甯之可言也。有定方能有甯。大順者,大自然也。有氣化之大順,火侯變化,純乎自然,妙契先天,如庖丁之解牛,痀偻之承蜩,是其義也。有神化之大順,境智妙合,随心所轉,無不自在,如《華嚴》十地菩薩,得心自在與法自在,随其心念,神化莫測,妙有無窮。可謂大順之至矣!此非還虛之極,與道合真,未易臻此境界也。
釋曰:大甯者,無為泰定之宇,希夷之鄉,太玄之境,無災無害,無累無憂,吉祥至也。學者須到情忘見歇,豁然契證,方許相應。最初下功,至外息斷絕,能一定三小時之久,亦可謂少分相應。總之,身心未到大定之前,無大甯之可言也。有定方能有甯。大順者,大自然也。有氣化之大順,火侯變化,純乎自然,妙契先天,如庖丁之解牛,痀偻之承蜩,是其義也。有神化之大順,境智妙合,随心所轉,無不自在,如《華嚴》十地菩薩,得心自在與法自在,随其心念,神化莫測,妙有無窮。可謂大順之至矣!此非還虛之極,與道合真,未易臻此境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