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四 玄德與玄同

關燈
老聖曰:“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又雲:“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乃至于大順”。《莊子》曰:“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虛,虛乃大,合喙鳴。喙鳴合,與天地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謂玄德,同乎大順”。

    釋曰:老莊皆揭玄德。玄德即修道也,常住真心之别名也。返乎無始,方契玄德。心息相依,而至真空現前,可謂“性修反德”矣。“為而不恃”等句,形容無心應運,功成弗居之妙。若有己即有始,有私即不普,是故契玄德,普物而無心,順事而無情,如鏡成影,日照風回,應物付物而不自居功矣。

    老聖既揭玄德,又揭玄同。經雲:“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釋曰:玄同者,謂旋轉萬流,同入于玄,寄迹殊妙得不二。如《華嚴》入法界品五十三善知識,各說差别法門,一一銷歸自性,皆獲解脫。解脫同而門庭異,平等中現差别,差别中示平等。故達玄同之用者,能于無差别中有差别身,于有差别身中入無差别定,于無差别定中現有差别境,于有差别境中示無差别智,妙入《華嚴》無障礙解脫之門矣。又曹山寂禅師立三種堕。玄同之士,能随處自在,即是随堕。随類自在,即是類堕。如陳翠虛仙師了道之後,肩擔為人箍桶,行歌于市曰:“有漏教無漏,如何水洩通;既然圓密了,内外一真空”。豈非同于《華嚴》之鬻香長者,與婆施羅船師乎?仰山掃地次,沩山問:“塵非掃得,空不自生。如何是塵非掃得?”仰掃地一下。沩曰:“如何是空不自生?”仰指自身又指沩。沩曰:“塵非掃得,空非自生,離此一途,又作麼生?”仰又掃地一下,又指自身,并指沩。臨濟栽松次,黃檗曰:“深山裡栽許多松作甚麼?”濟曰:“一與山門作緻,二與後人作标榜”。道了,将鋤頭築地三下。檗曰:“雖然如是,子已吃吾三十棒子也”。濟又築地三下,噓一噓。檗曰:“吾宗到汝大興于世”。如是無一法而非玄即俗即真,旋轉萬流,同入不二之門,妙契無生之旨矣。

    玄同之妙有二:其一,乃迹同而用異;其二,乃迹異而用同。如《華嚴》入法界五十三品善知識,或現比醜、比醜尼身,或現人王居士身,或現神仙外道身,乃至童男童女身,順逆權實境界不同,而秉毗盧法邸則一,此所謂迹異而用同也。潛虛真人謂:“吾之同,同于玄,非同于迹”。示此義也。迹同而用異者,乃和而不流之旨。譬如同一睡覺,同一行坐,同一見聞,同一飲食,有道之人與無道之人,境界懸絕。姑以睡覺論,至人寤寐一如;凡夫神魂颠倒,亂夢如山。又如未做工夫之人,睡中鼻息如雷,神息不相守;久做工夫之人,一睡則心息相依,鼻息無聲,如入禅定,經稱“三昧卧”者是也。凡夫入聲色場中,被聲色所轉,聖人不爾。此所謂迹同而用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