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二 先天與後天
關燈
小
中
大
先天後天之旨,分兩層剖釋。
其一,為對待。喻如身外虛空一着為先天,色身之内皆是後天。又如元精元炁皆無形之質,謂之先天;交感之精,呼吸之氣,皆落形相,謂之後天。是以相對待發明先後天之旨也。
其二,為淺深疊進,乃工夫之展轉,喻如以心息相依為先天,則平時不做工夫時即為後天。由心息相依而進入恍惚杳冥,則又以恍惚杳冥為先天,而心息相依又為後天矣。複由恍惚杳冥更進一步而臻大定,息無出入,心無起滅,内外混忘,根塵俱泯。則又以大定為先天,而恍惚杳冥又為後天矣。複由大定而至俱空不生,不惟空此身心根塵,并其定相而空之,虛空粉碎,法界量滅。則又以虛空粉碎為先天,而大定又為後天矣。每進益上,如登九層之台,下學上達,端在學者行持之功如何耳。
其一,為對待。喻如身外虛空一着為先天,色身之内皆是後天。又如元精元炁皆無形之質,謂之先天;交感之精,呼吸之氣,皆落形相,謂之後天。是以相對待發明先後天之旨也。
其二,為淺深疊進,乃工夫之展轉,喻如以心息相依為先天,則平時不做工夫時即為後天。由心息相依而進入恍惚杳冥,則又以恍惚杳冥為先天,而心息相依又為後天矣。複由恍惚杳冥更進一步而臻大定,息無出入,心無起滅,内外混忘,根塵俱泯。則又以大定為先天,而恍惚杳冥又為後天矣。複由大定而至俱空不生,不惟空此身心根塵,并其定相而空之,虛空粉碎,法界量滅。則又以虛空粉碎為先天,而大定又為後天矣。每進益上,如登九層之台,下學上達,端在學者行持之功如何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