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 慧最超

關燈
誠者,心精凝一,不落第二念,屬于定力,定極發明,則無礙智現前,是乃慧力。

     《莊子》曰:“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

    又曰:“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其明。

    ”又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來舍,而況人乎,是萬物之化也”。

    又曰:“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于不生不死”。

     釋曰:明與通、與徹,皆發慧之境。

    明者,心光透露,圓照萬法,即本智之妙明也,以本智圓融一切境,普攝一切境,皆無挂礙、無留滞。

    境智通,物我皆如,遂能順逆換轉,殺活随時,無不相宜,是謂環中之妙用,而應機接物,可以變化無窮矣。

    《大宗師篇》内又謂之“瞻明”,亦指此妙明言也。

     又耳目内通,乃圓證一心,外于心知,乃離于六識分别之妄知,此真實發慧之境,見不用目,聽不用耳,六根修複,異性入同,靈光獨耀,迥脫根塵,所謂真知是也。

    《莊子》曰:“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不知而後知”。

    關尹子曰:“知而忘情,能而不為,真知真能也。

    ”予按:“知而忘情”一語,深契《楞嚴》“知見無見,斯即涅盤無漏真淨”之旨。

    “不知而後知”一語尤契禅宗所謂“骷髅無識眼之初明”之說,誠玄宗慧之肯綮,老莊心地法門之指歸也。

    故三平禅師偈雲:“即此見聞非心聞,無馀色聲可呈君,個中若了渾無事,體用無妨分不分。

    ”妙正真人雲:“見見之中絕見聞,方得名為大休歇”。

    紫陽真人雲:“睹境能無心,始見菩提面”。

    皆是知而忘情之玄旨。

    如是了了見性,即是真實智慧,又稱如如智、無滲智、無漏智、不動智、一切智智、自覺聖智。

    《法華經》謂:“如來出世,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即知此也。

     《華嚴經·離世間品》雲:“菩薩摩诃薩有十種差别智,何等為十?所謂知衆生差别智、知諸根差别智、知業報差别智、知受生差别智、知世界差别智、知諸佛差别智、知諸法差别智、知三世差别智、知一切語言道差别智,是謂十。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廣大差别智”。

    又曰:“菩薩摩诃薩有十種智随覺。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世界無量差别智随覺,一切衆生不可思議智随覺,一切諸法一入種種、種種入一智随覺,一切法界廣大智随覺,一切虛空界究竟智随覺,一切世界入過去世智随覺,一切世界入現在未來世智随覺,一切如來無量行願皆于一智而得圓滿智随覺,三世諸佛皆同一行而得出離智随覺,是謂十。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法自在光明,所願皆滿于一念,頃悉能了解一切佛法,成正等正覺”。

    又曰:“菩薩摩诃薩有十種出生智慧,何等為十?所謂知一切衆生解出生智慧,知一切佛刹種種差别出生智慧,知十方網分出生智慧,知覆仰等一切世界生出智慧,知一切法、一性種種性廣大住出生智慧,知一切種種身出生智慧,知一切法究竟皆以一道出離出生智慧,知如來神力能入一切法界出生智慧,如三世一切衆生佛種不斷出生智慧,是謂十。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于此法無不了達”。

    又曰:“菩薩摩诃薩有十種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海智,何等為十?所謂入一切無量衆生界,是為第一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