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 混沌之德

關燈
混沌者,陰陽未判,黑白未分,混然無迹,妙盡功忘之境也。

    在道為太玄,為無極,為混冥,為象帝之先,在佛為威音那畔,在儒為太易。

    若約洞山五位功勳,為功功位。

    約五位正偏,乃兼中到之位也。

    理事混然,并無藏隐之迹,乃道之極緻也。

     故洞山雲:“混然無諱處,此外複無求。

    ”曹山雲:“混然無内外,和融上下平。

    ”又雲:“混然藏理事,朕兆卒難明。

    威音王未曉,彌勒豈惺惺。

    ”洞山頌雲:“兼中到,不落有無誰敢和。

    人人盡欲出常流,折合終歸炭裡坐。

    ”鹿門覺頌雲:“兼中到,無舌兒童方會道。

    撥塵何處得逢源,撒手回途還得妙。

    ”宏智覺雲:“兼中到,鬥柄橫斜天未曉。

    鶴夢初醒露葉寒,舊巢飛出雲松到。

    ”自得晖頌雲:“兼中到,白雲斷處家山好。

    撲破骊龍明月珠,昆侖入海無音耗。

    ”大明賓禅師雲:“兼中到,妙盡功忘非善巧。

    枯木龍吟大地春,靈根秀出寒崖草。

    ”玉山體頌雲:“兼中到,明暗盡時光不照。

    石女有智妙難窮,解栽絕頂無根草。

    ”雪崖滿頌雲:“兼中到,突兀三光曾未照。

    夢手敲空聽者稀,迥然不堕宮商調。

    ” 洞山五位,唯此一位最上最玄。

    此位無迹可尋,無象可拟。

    非明非暗,非色非空,非正非偏,功位俱隐,事理全消。

    正同莊子所謂“反一無迹”之境也。

    九峰虞雲:“塵中雖有隐身術,争似全身入帝鄉。

    ”老聖曰:“吾獨泊兮其未兆,荒兮其未央。

    ”此混沌一位,禅玄兩宗,均推為造道之極緻也。

     試再在丹經證之。

    紫陽《四百字》雲:“混沌包虛空,虛空括三界。

    ”潛虛翁雲:“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三者皆包括于虛空之中,而混沌包之。

    混沌者,先天無極也。

    丹法神氣歸根,虛無生竅。

    能于無質之中而生靈質,是虛空括三界也。

    脫胎之後,莫不以返于虛無,歸于混沌,而後謂之了當,是混沌包虛空也。

    ”李浩《大丹詩》雲:“混沌未分我獨存,包含四象立乾坤。

    還丹須向此中覓,得此方為至妙門。

    ”呂祖雲:“真訣誰知藏混沌,道人先要學癡聾。

    ”又曰:“曰希曰夷,是道之基,曰玄曰妙,是道之竅。

    與子道破,混沌中含至妙。

    ”又雲:“光明暗寄希夷頂,赫赫高舉混沌端。

    ”又雲:“精入氣,氣入神,混沌七日又返魂。

    ”馬真君雲:“九玄功至一陽生,太極原為衆氣根。

    含德嬰孩歸混沌,華通玄明漸引入。

    ”又雲:“丹成何用覓先天,空洞虛無妙自然。

    至老長存明至理,真機混沌未分前。

    ”薛紫賢《複命篇》雲:“一氣初回遇朔,鼎中神水溫溫。

    剛柔相會氣均勻,妙在無過混沌。

    ”陳虛白雲:“混沌生前混沌圓,個中消息不容傳。

    ”白玉蟾《像贊》雲:“走入混沌竅,撥轉玄元關。

    奪得造化符,天地悉皆歸。

    咦!自從騎鶴上天去,斯道萬古無人知。

    ”三豐真人《一掃光道情》雲:“性歸命,命歸天,複命歸根混沌前。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