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 防危慮險
關燈
小
中
大
象言筌蹄?孔子曰:“象者,像也。
”來子解雲:“像也者,仿佛近似之謂也。
”足下執泥近似仿佛之道,堅不可破。
又,丹經萬卷,皆言不可泥象執文,惟獨足下硬要泥象執文,嗚呼,是筌蹄也,不是魚兔也。
我真不知何故如此之糊塗乎!再,吾前信要報告所問者,周身麻木,是在心息相依時,是在杳冥恍惚時,是在大定時,三者皆是問身外之火候,先天法身之報告也。
來信雲:身内動靜有說不清楚者。
吾問的是身外,是先天,是法身之事,足下答的是身内,是後天,是色身之言。
咦!二者已離億萬裡路之遠也。
說得清楚不清楚者,無非是執泥臭皮袋的空言也。
又雲:由鼻梁、印堂、額眼等處而起,次及手足,漸及周身。
噫!盡是執泥臭皮袋,不得了,不得了也。
又雲:前半由我作主。
又雲:即覺腎氣旋動。
又雲:腎氣乃似轉而向内。
以及一切言語,又盡是執泥臭皮袋,更是不得了,不得了也。
又雲:弟子為試驗起見,故意用口鼻呼吸。
吾代足下着實可惜。
可惜者,工夫盡棄也,更有甚不得了,不得了也。
速急罷功,要緊!要緊!若不速急罷功,非汪東亭誤人,是足下自家誤也。
蓋金丹大道,效驗極速,得病亦極速。
吾當年與柯懷經傳孫吉甫,其人五十四歲,隻有九個月,還成童體。
吾再申之,做到杳冥恍惚,即是采取;做到混沌,即是交媾;做到大定,呼吸斷絕,即是真息、文火、沐浴、熏蒸、溫養等事;做到周身酥軟,即是進陽火、退陰符;做到周身麻木,即是行小周天。
總之,無有一毫着在後天色身。
足下定要故意用口鼻呼吸,着在色身,無怪乎眼中有淚、鼻有涕、身有汗,疾病業已來矣,切急罷功,勿再誤也。
如此反對,吾可能護得足下之法乎?再者,足下遇吾,亦是前緣。
況又吃此一番辛苦,工夫亦做到此等地位,今一旦叫足下罷功,人心一樣,足下又豈肯罷休乎?然吾亦不肯作此半途而廢之事,父子二人再三躊躇,目下務要罷功,速急改動,熟讀《一貫》。
熟讀《一貫》者,并不是吾誇張所着之書勝過前人,蓋前人之書,取象者多,解象者少。
足下再不能讀有象之書矣。
《一貫》者,自家不取一象,盡是解他人之象,即不得因象而誤也。
況又重重疊疊,反反複複,盡是教人參悟身外身内、色身法身、先天後天,若能熟讀,則無不明白矣。
或再明年夏秋間,抽身來申,細讀五七日,或後年亦可。
總之,《一貫》不讀純熟,不必來申,直言告之。
此複。
又,汪甄清函 浩泉仁兄大人閣下,敬啟者:連日四接快信,均經讀悉所雲一切。
惟家嚴閱之,不禁跌足歎息,連叫了不得了,何至如此錯誤。
當囑弟先寄快函,關照暫定工夫,萬勿接做。
然弟至此,實亦莫名其妙,隻得再四請問。
據雲:閣下工夫至此,實為難得,何以先天後天尚未明白。
當行功到周身酥麻,凡息已定,即呼吸斷絕是也,此刻如有絲毫着在身體,絲毫轉念,則所感天地真陽,悉變後天濁氣,為害甚大,汗涕淚及走漏,均系此一刻之間,一轉念着身之害,變化而出,此即是不能舍身,不能學死人,不能做混沌,或照此做功,必生危險,故速囑定功,熟讀《三教一貫》。
然弟有一比喻,如一人年逾五旬,尚無子嗣,每次行房,必先存望子之念,究難如願,而子女多者,臨時并無此念,即常抱子矣。
俗諺雲:“有心載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此中實具有至理。
學道者,若有一絲着在色身,則先天概變為後天,不但無利反為大害,即離自然遠矣。
據家嚴雲:閣下工夫做得極好,惜時被色身所誤,然工夫到此地位,火候細微,必要得師随時口授,方能心領意會。
前閣下來滬,僅談二三日,如此等火候變化,彼時亦尚未談及,即談及亦屬無益。
蓋學道必要做到何等地位,得師指示,方能透悟,故此家嚴信中,有囑明年閣下遇有便利之時,再謀叙談數日,即可恍然貫悟,如或閣下有請假為難等時,亦望不必急急,是為至要。
再家嚴雲:閣下每次來信雲:幾點鐘起手行功,幾點鐘罷功等語,此即錯誤。
夫行功,即自然行功,若行功睡着,即自然睡着,若預行罷之念,即是後天。
決無待罷功後再睡之理。
其餘眼之開閉,一概任其自然。
總之,一動念,即是後天,一着色身,即是危險,務要注意。
再前日又接閣下來信,家嚴閱之,亦大為不然,弟當将此信所有着身壞處,請家嚴批出,俾閣下閱之,易于明白,茲特寄上。
(下略)。
專此布複。
敬頌道安教弟汪譽遄鞠躬十二月二十日 又汪甄清函 浩泉仁兄大人台鑒,敬啟者:去臘接奉大劄敬悉,前已大略布複,諒蒙雅鑒,茲
”來子解雲:“像也者,仿佛近似之謂也。
”足下執泥近似仿佛之道,堅不可破。
又,丹經萬卷,皆言不可泥象執文,惟獨足下硬要泥象執文,嗚呼,是筌蹄也,不是魚兔也。
我真不知何故如此之糊塗乎!再,吾前信要報告所問者,周身麻木,是在心息相依時,是在杳冥恍惚時,是在大定時,三者皆是問身外之火候,先天法身之報告也。
來信雲:身内動靜有說不清楚者。
吾問的是身外,是先天,是法身之事,足下答的是身内,是後天,是色身之言。
咦!二者已離億萬裡路之遠也。
說得清楚不清楚者,無非是執泥臭皮袋的空言也。
又雲:由鼻梁、印堂、額眼等處而起,次及手足,漸及周身。
噫!盡是執泥臭皮袋,不得了,不得了也。
又雲:前半由我作主。
又雲:即覺腎氣旋動。
又雲:腎氣乃似轉而向内。
以及一切言語,又盡是執泥臭皮袋,更是不得了,不得了也。
又雲:弟子為試驗起見,故意用口鼻呼吸。
吾代足下着實可惜。
可惜者,工夫盡棄也,更有甚不得了,不得了也。
速急罷功,要緊!要緊!若不速急罷功,非汪東亭誤人,是足下自家誤也。
蓋金丹大道,效驗極速,得病亦極速。
吾當年與柯懷經傳孫吉甫,其人五十四歲,隻有九個月,還成童體。
吾再申之,做到杳冥恍惚,即是采取;做到混沌,即是交媾;做到大定,呼吸斷絕,即是真息、文火、沐浴、熏蒸、溫養等事;做到周身酥軟,即是進陽火、退陰符;做到周身麻木,即是行小周天。
總之,無有一毫着在後天色身。
足下定要故意用口鼻呼吸,着在色身,無怪乎眼中有淚、鼻有涕、身有汗,疾病業已來矣,切急罷功,勿再誤也。
如此反對,吾可能護得足下之法乎?再者,足下遇吾,亦是前緣。
況又吃此一番辛苦,工夫亦做到此等地位,今一旦叫足下罷功,人心一樣,足下又豈肯罷休乎?然吾亦不肯作此半途而廢之事,父子二人再三躊躇,目下務要罷功,速急改動,熟讀《一貫》。
熟讀《一貫》者,并不是吾誇張所着之書勝過前人,蓋前人之書,取象者多,解象者少。
足下再不能讀有象之書矣。
《一貫》者,自家不取一象,盡是解他人之象,即不得因象而誤也。
況又重重疊疊,反反複複,盡是教人參悟身外身内、色身法身、先天後天,若能熟讀,則無不明白矣。
或再明年夏秋間,抽身來申,細讀五七日,或後年亦可。
總之,《一貫》不讀純熟,不必來申,直言告之。
此複。
又,汪甄清函 浩泉仁兄大人閣下,敬啟者:連日四接快信,均經讀悉所雲一切。
惟家嚴閱之,不禁跌足歎息,連叫了不得了,何至如此錯誤。
當囑弟先寄快函,關照暫定工夫,萬勿接做。
然弟至此,實亦莫名其妙,隻得再四請問。
據雲:閣下工夫至此,實為難得,何以先天後天尚未明白。
當行功到周身酥麻,凡息已定,即呼吸斷絕是也,此刻如有絲毫着在身體,絲毫轉念,則所感天地真陽,悉變後天濁氣,為害甚大,汗涕淚及走漏,均系此一刻之間,一轉念着身之害,變化而出,此即是不能舍身,不能學死人,不能做混沌,或照此做功,必生危險,故速囑定功,熟讀《三教一貫》。
然弟有一比喻,如一人年逾五旬,尚無子嗣,每次行房,必先存望子之念,究難如願,而子女多者,臨時并無此念,即常抱子矣。
俗諺雲:“有心載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此中實具有至理。
學道者,若有一絲着在色身,則先天概變為後天,不但無利反為大害,即離自然遠矣。
據家嚴雲:閣下工夫做得極好,惜時被色身所誤,然工夫到此地位,火候細微,必要得師随時口授,方能心領意會。
前閣下來滬,僅談二三日,如此等火候變化,彼時亦尚未談及,即談及亦屬無益。
蓋學道必要做到何等地位,得師指示,方能透悟,故此家嚴信中,有囑明年閣下遇有便利之時,再謀叙談數日,即可恍然貫悟,如或閣下有請假為難等時,亦望不必急急,是為至要。
再家嚴雲:閣下每次來信雲:幾點鐘起手行功,幾點鐘罷功等語,此即錯誤。
夫行功,即自然行功,若行功睡着,即自然睡着,若預行罷之念,即是後天。
決無待罷功後再睡之理。
其餘眼之開閉,一概任其自然。
總之,一動念,即是後天,一着色身,即是危險,務要注意。
再前日又接閣下來信,家嚴閱之,亦大為不然,弟當将此信所有着身壞處,請家嚴批出,俾閣下閱之,易于明白,茲特寄上。
(下略)。
專此布複。
敬頌道安教弟汪譽遄鞠躬十二月二十日 又汪甄清函 浩泉仁兄大人台鑒,敬啟者:去臘接奉大劄敬悉,前已大略布複,諒蒙雅鑒,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