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 防危慮險

關燈


    不能分别,譬如一樹,能知心息相依之變化,即是知樹之根本,不知心息相依之變化,即是在樹身枝枝葉葉上強猜瞎摸,所謂銅人身上鑽血也。

    請三思之,樹根、樹身、枝枝葉葉,總是一味,可有分别乎?再者,吾觀來信,足下又要走漏,何以故?前信雲:“當以不理它三字了之。

    ”今來信雲:“每次一二分鐘,即覺腎氣旋動。

    ”又雲:“外陽将舉未舉”情形。

    又雲:“定中腎氣旋動,即是陽生。

    ”又将伍柳二真的陳言,加上許多,捧着色身做工夫,與“不理他”三字盡是反對。

    又前信雲:“有何景驗,随時報告。

    ”是色身的空言,是紙上的陳言,如此就算報告,奈何工夫證據即是心息相依,都不能識,弄得我糊糊塗塗,毫無有主宰。

    既無主宰,可能護得足下之法乎?來信五張,隻有“周身麻木”四字是報告。

    然下文又說空言去了。

    務望得見此信,速急回複,約幾息就能杳冥恍惚,幾息就能大定。

    最要緊是“周身麻木”四字,是在心息相依之麻木,是在杳冥恍惚之麻木,是在大定時麻木,又麻木得幾分鐘時候。

    務要寫得明明白白,此方是報告,吾自有主宰矣,亦能知足下工夫如何也。

    色身空言,紙上陳言,不要一句。

    總之,金丹大道,有三部工夫,起首是煉精化炁,二部煉炁化神,三部煉神還虛,共是心息相依。

    咦!心息相依了畢,即是丹道了畢。

    其中逐節變化,即是火候,即知萬号千名。

    今贈送《金丹大要》一本,務要讀熟,再參悟三五十遍,即知吾言之味也。

    并問近好。

     汪濩鞠躬(民國)四年十二月初三 又,汪甄清函 浩泉仁兄台鑒。

    前日接到快信,家嚴見信尾所批數語,大為不快。

    昨日已伏案起稿,拟速作複。

    今日又接快信,家嚴又不為然。

    立囑弟用快信關照閣下,暫停工夫,是謂至要至切。

    蓋閣下工夫至此,絲毫不能犯着色身。

    要知所有先天清炁,到我身上,若一絲毫着色身,即概變為後天濁氣,有害無益。

    家嚴雲:“閣下錯處,即根于前信試驗二字中發生。

    蓋先後二天之分,在毫厘千裡之謬,務要加重注意。

    凡天下事,有利必有害。

    工夫到此,必要分明先後天,必要謹遵師言,萬勿絲毫自用。

    閣下見此信,務要暫停,必待家嚴信到再做為要。

    據家嚴雲:彼昔日也曾經曆此等景象,後即改正。

    所惜者,彼此不能面談,立時可改耳。

    (下略) 弟汪譽遄手叩十二月十三日 又師函(節錄) 浩泉賢契如面。

    啟者,足下有二件事,必要速改。

    如不速改,不必學道也。

    其一曰:執泥紙上陳言是道;其一曰:執泥色身是道。

    吾前信反反覆覆,教足下知先天後天、法身色身之妙義。

    請自三思,如若不能外其身,安能身修乎?如若不能忘其形,安能形存乎?老子之言,噫!可以不聽乎?教讀《一貫》,又不肯讀,是何故也。

    南五祖雲:“鉛汞不在身中取,龍虎當于意外求。

    ”噫!鉛汞龍虎四者,既不在身中,即知身外一着,着實要緊。

    若将問陳言的工夫丢下,去讀《一貫》,則無有不明白矣。

    又,王重陽系鐘呂二祖嫡傳,為北真之首,着《全真集》,以“活死人”三字為引,作詩數百首,吾抄十首,足下可細細參悟。

    其一、活死人兮活死人,自埋四假便為因,墓中睡足偏湦灑,擘破虛空踏碎塵。

    其二、活死人兮活死人,不談行果不談因,墓中自在如吾意,占得逍遙出六塵。

    其三、活死人兮活死人,與公今日說洪因。

    墓中獨死真嘉話,并枕同棺悉做塵。

    其四、活死人兮活死人,火風地水要知因。

    墓中日服真丹藥,換了凡軀一點塵。

    其五、活死兮活死人,活中得死是良因。

    墓中閑寂真虛靜,隔斷凡間世上塵。

    其六、活死人兮活死人,害風便是我前因。

    墓中這個真消息,出水白蓮肯惹塵。

    其七、活死人兮活死人,須知五谷助身因。

    墓中觀透真如理,吃土餐泥糞養塵。

    其八、活死人兮活死人,晝眠夜寝自知因。

    墓中有個真童子,笑殺泥團塵裡塵。

    其九、活死人兮活死人,空空空裡是空因。

    墓中常有真空景,悟得空空不作塵。

    其十、活死人兮活死人,活人珠玉問餘因。

    墓中境界真家計,不免臨頭終化塵。

     最奇者,前一二月每次來信,問我要景象、要證驗、要明白。

    吾再告之:夫金丹之道,上古稱之“學混沌”。

    蓋混沌,是未阖辟之前也。

    及至周末,老子曰:“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故又皆稱之曰“道學”。

    蓋強者,是個無有也。

    唐宋已後諸真着書,又皆教人學死人。

    請問“混沌”可有景象乎?可有證驗乎?可能明白乎?假若一着景象、證驗、明白,即是落在後天色身,即是以奴為主而不知,認賊為子而不覺也。

    如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