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老氏家法
關燈
小
中
大
老聖曰:“緻虛極,守靜笃。”又曰:“歸根曰靜,靜曰複命。”又曰:“泊兮其未兆,澹兮其若海,曠兮其若谷。”又曰:“恬澹為上。”《莊子·天道篇》曰:“夫虛靜恬澹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聖人休焉。”又曰:“夫虛靜恬澹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明此以南鄉,堯之為君也;明此以北鄉,舜之為臣也。以此處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閑遊,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進為而撫世,則功大名顯而天下一也。”
予謂:“虛靜恬澹,寂寞無為,”此八字乃老氏家法,玄學所宗,而亦可以旁通夫儒釋,誠為入道之通途,修真之軌躅。凡治老氏之學,與文華兩派之嗣,允宜遵守焉。
虛靜恬澹,本性然也。虛則通,靜則明。恬澹則無欲,而歸樸素;寂寞則罄然獨存,無為則無心應遠,泯照覺圓矣。故道以此為本,“靜而聖,動而王”,無不以此為歸。學者但能“心息相依”,一到大定、真定,即與此根應,而得“天和”、“天樂”等自受用境界矣。
予謂:“虛靜恬澹,寂寞無為,”此八字乃老氏家法,玄學所宗,而亦可以旁通夫儒釋,誠為入道之通途,修真之軌躅。凡治老氏之學,與文華兩派之嗣,允宜遵守焉。
虛靜恬澹,本性然也。虛則通,靜則明。恬澹則無欲,而歸樸素;寂寞則罄然獨存,無為則無心應遠,泯照覺圓矣。故道以此為本,“靜而聖,動而王”,無不以此為歸。學者但能“心息相依”,一到大定、真定,即與此根應,而得“天和”、“天樂”等自受用境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