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心傳

關燈
?餘平生參盡雷法,未有若月鼎莫君先生之說如此之明也。

    使餘朝夕思慕先生之學,不複再見,唯悒怏耳。

    先生在世,學者紛紛,多不得其傳,蓋謂不知道之故也。

    餘今老矣,欲留秘訣於人間,無個知音可語,故作數圖,名之曰道法精微。

    用留於世,倘遇達人,必當具眼。

     行持戒行圖 行持道法戒行為先始終如一指日可仙 夫行持道法,先當受持十戒。

    日用常行,無所虧欠。

    更能濟貪救苦,積功累行,自然感動天地。

    神欽鬼伏,坐役雷霆,呼風召雨。

    今有一等後學,不持戒律,不辨邪正,執文泥象,胡思亂想。

    偶然一時之靈,便已自滿。

    更不究竟所靈者是個甚麼,以緻以邪召邪,以鬼召鬼。

    故薩真人雲:道法於身不等閑,思量戒行徹心寒,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入鄧都出世難。

    又雲:言清行濁休談道,不顧天條法謾行。

    保一真人曰:有問制邪之道如何?答曰:修己以正。

    子不聞花月之妖,不敢見梁公。

    正人君子,鬼神之懼猶且如此,況行道法之士乎?餘《心傳錄》雲:先持戒行為根本,次守天條莫妄為,要得雷神來拱伏,雷轟電掣剖心窺。

     萬法歸心圖 萬法從心起 萬法從心滅 曉得起減處 生死事方決 夫心者,一身之主,萬法之根。

    其大無内,其小無外。

    大則包羅天地,小則隐在毫芒。

    修之則作佛成仙,縱之則披毛帶角。

    存之於内則為性,施之於外則為情。

    千變萬化,無有定時。

    故聖人教之修心,即修道也。

    教之修道,即修心也。

    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

    堯夫曰:天向一中分造化,人於心上起經綸。

    虛靜天師曰:一念萌動於内,六識流轉於外,不趁乎善,則趁乎惡,故有天堂地獄因果之報。

    大道歌雲:莫向靈台留一物,物在心中神不清,耗散真精損筋骨。

    三茅真君曰:靈台皎潔似冰壺,隻許元神裹面居,若向個中留一物,平生便是不清。

    保一真人曰:法有出於同門者,其符同,其訣同,用之辄不靈者,誠不至也。

    誠之不至,則自信不及,則疑二之心生,中無所主矣。

    中既無主,何以感通?故曰:法法皆心法,心通法亦通。

    餘《明道》雲:人間萬事從心出,心知無形何處尋?一念未生前會得,那時方始見其心。

     先天元精圖 杳杳冥冥 先天真種 用之不見 見之不聞 夫精者,乃先天之元精,為萬物之母。

    得之則生,失之則死。

    故精住則炁住,炁住則神住,三者既住,我命在我,不在於天。

    《玉皇心印經》雲:人各有精,精合其神。

    洞賓真人雲:精養靈根炁養神,此真真外更無真。

    紫陽真人雲:竹破須将竹補宜,覆雞須用卵為之。

    萬般作用徒勞力,争得真鉛合聖機。

    行雷之士,須當斷淫絕欲,保養元神,煉成金丹,驅役雷霆,禱雨祈晴,治病降邪,無施不可。

    若曰抱炭之徒,安敢與其同語也。

    故薩真人雲:一點靈光便是符,時人錯認墨和朱。

    元精不散元陽定,萬怪千妖一掃除。

    保一真人曰:符者,陰陽契合之具,惟天下至誠能用之。

    誠苟不至,自然不靈。

    故曰:以我之精,合天地萬物之精。

    以我之神,合天地萬物之神。

    精精相博,神神相依。

    所以假尺寸之紙,關召鬼神,不得不誠。

    餘《心傳錄》雲:法何靈驗将何靈,不離身中精炁神,精炁聚時神必在,千妖萬怪化為塵。

     先天元黑圖 符無正形是炁靈泥丸治病亦安甯 呼吸風雲生瞬息施行号令鬼神驚 夫炁者,乃先天之炁,元炁為萬物之宗也。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夫子《系辭》曰:天地氤氲,萬物化醇。

    蓋人之元炁,與天地之炁相似。

    一吸而天炁下降,一呼而地炁上升。

    一呼一吸之間,化生金液煉形。

    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玉皇心印經》雲:人各有炁,炁合體真,不能持其真,皆是強名。

    《莊子》曰:凡人之息在喉,真人之息在踵。

    《素問》雲:清虛恬淡,真炁從之。

    人能知白守炁,節食謹言。

    常鼓巽風於元海之中,則受無窮之妙用。

    故孟子雞嗚而起,孳孳於善,以養浩然之炁。

    保一真人曰:通三才者,一炁耳。

    天以炁而運行,地以炁而發生。

    陰陽以炁而慘舒,風雷以炁而生。

    炁由人主,外想不入,内想不出,一意沖和,皈根複命,行住坐外,綿綿若存,以養其浩然者。

    施之於法,則以我之真炁合天地之造化。

    故噓為雲,嘻為雷霆,用将則元神自靈,制邪則鬼妖自伏。

    通天徹地,千變萬化,何者敢幹我哉。

    餘《心傳錄》雲:先天一炁作丹台,寂寞無為則自知,閉戶垂簾常寂寂,時将無孔笛來吹。

     先天元神圖 同行同坐祇在面前 不離這個切莫蹉過 夫神者,乃先天之元神,為太極之祖也。

    虛無自然,包含萬象。

    視之不 見,聽之不聞,變化無方,去來無礙。

    清浄則存,濁躁則亡。

    故《玉皇心印經》雲:神能入石,神能飛形。

    太上曰:大道不可以言傳口受,而得之當虛心靜神,道自來矣。

    愚者不知,乃勞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遠。

    道德雲: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

    虛靜天師曰:神若出,便收來,神返身中炁自回,如此朝朝還暮暮,自然赤子産真胎。

    保一真人曰:世間閉目存神,想某将自某方來者。

    又有按筆搐縮,運内炁而合外炁者。

    噫,妄矣。

    若得神,靈将自靈。

    說則平居,暇日養神,以靜而神自靈。

    沖炁以和,而炁自真。

    用之行持,自然神合。

    神炁合炁,一舉心,一動念,神将吏兵洋洋乎,如在左右矣。

    餘《心傳錄》雲:靈台清浄才方見,略有纖塵便不見,出離生死永長存,争奈凡夫不識面。

     玄關一竅圖 此竅通天竅法中真奧妙 得遇至人傳教君須大笑 夫玄關一竅,内藏天地陰陽,日月星宿,三元八卦,四象五行,二十四炁,七十二候,風雲雷電雨,皆在其中矣。

    保一真人曰:書符不知竅,卻使鬼神笑。

    今之行持道法者,不得道法之根源,妄於紙上作用,以為符竅。

    殊不知,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炁穴,内有坎離精,當於自中求之,不可求之於他也。

    玉蟾真人雲:此竅實居中,居中複一中。

    萬神從此出,直上與天通。

    紫陽真人曰:身中一竅名玄牝,此竅非心非腎,非口非鼻,非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