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心傳

關燈
非胃,非谷道,非膀胱,非丹田,非泥丸也。

    能知此竅則冬至在此矣,藥物在此矣,火候在此矣,沐浴在此矣,結胎在此矣。

    餘《心傳錄》雲:一竅虛無天地根,綿綿密密不通風,恍惚杳冥包萬象,真人出現寶珠中。

     法行先天一炁圖 月到天心處 風來水面時 要知端的意 鬥柄指虛危 夫先天一炁,在太極未判已前,萬物未生之始,浩浩渺渺,淡淡蕩蕩,無形無象,無着無所,寂然不動,塞乎太虛之中,不可以知識,不可以言傳。

    妙哉,黃雷淵雲:混成一物本先天,至道虛無理自然,若向未生前得見,阿誰不是大羅仙?王先生行蕩兇詩雲:學道修真要識真,先天一炁禀吾身,守則有道用則法,法應虛無隻我神。

    保一真人曰:或問先天後天之說如何?師曰:若問先天,一也,無道亦強名耳。

    何謂之諸咒?一應才動,便屬後天。

    符圖印訣,抑亦末矣。

    餘《心傳錄》雲:先天之道本無言,舉口才言屬後天,學者紛紛來見否,誰人悟得未生前。

     将用自己元神圖 道是你兮還是我 不卦一絲隻自個 千般變化被他瞞 三十年來方識破 夫自己元神,即先天一炁之體。

    先天一炁,即自己元神之用。

    故神不離於炁,炁不離於神。

    神乃炁之子,炁乃神之母,子母相親,如磁吸鐵,不可須臾離也。

    納則為金丹,出則為将吏,故锺真人曰:萬語千言勸後人,休尋物外妄求真,鑽天入地憑誰力,妙用神通須是神。

    披雲真人雲:吾身動則有神仙,不在勞心運想。

    王侍宸雲:損神終日去談空,不如皈息在胎中。

    綿綿不絕道自通,三元五老即此功。

    我真不西亦不東,常教體内生微風。

    時人見一不識一,一回存想一回空。

    玉蟾真人曰:意動人随瞬息間,何勞存想起艱難。

    明得五行生克理,掌中雷雨契金丹。

    劉真人雲:非法非空非色,無形無相無情,道本一物玲清清,有甚閑名雜姓。

    動則鬼神潛伏,靜則天地交并。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默用須還相應。

    餘《心傳錄》雲:一人各有一乾坤,中有巍巍一至尊。

    統禦萬靈三界伏,不知徒爾弄精魂。

     鑽簇五行圖 精神魂魄意 鑽簇歸坤位 不用動纖毫 自然雷雨至 夫一二三四者,乃天之五行生數,六七八九十乃地之成數。

    人禀天地五行生成之數成之,故天有五星,地有五嶽,人有五藏。

    五藏之中,有精神魂魄意,聚成五雷。

    五雷之中,以土為尊, 蓋得中黃先天混元之祖炁也。

    故保一真人曰:法妙合乎陰陽,方圓動靜是以道貫乎。

    三才天地人物,是水火木金土應之以五行,東西南北中運之於五方,天地水火雷風山澤配之於八卦。

    泥於衍數者曰:我書符時應於某事,你作用某竅,如是而接造化,如是而論生克,如是起筆,如此沖發,鬼神之機我得之矣。

    殊不知,太極未判以前,孰為陰陽?孰為三才?孰為五行?孰為八卦?故有道之士,撒手行持符篆矣。

    餘《心傳錄》雲:一二三四五,中間土為主。

    會得生煞機,叱叱起雷雨。

     歸根複命圖 群陰剝盡複皈根一畫陽生天地心 天地心 會得個中真造化驅雷役電鬼神欽 夫東三之木生南二之火,西四之金生北一之水,中央之土合戊己之造化。

    若非金木相克、水火相剝,則風雲雷電雨不能發也。

    故保一真人雲:莊子曰屍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

    知此道者,可以言動靜之機。

    邵子曰:一動一靜之間,乃天地人至妙。

    蓋動靜之際以陰陽極處為用。

    《易》曰:極則變,變則通。

    非力學者,孰能曉此。

    餘《心傳錄雲:一炁運來運去,須見陰陽勝處。

    還他一遍和平,此理與誰共語。

     雷霆得中圖 雷霆造化得其中 天地三才則一同 學者若能通得此 祈晴梼雨達蒼穹 夫八卦範圍天地之間,縱橫十五,數不離乎中宮之五,所以雷霆得天地之中炁,故号五雷。

    要在行雷之士,虛其心而實其腹,凝其神而守其中。

    斡旋造化。

    策役雷霆,遍施甘雨,以救兆民,功達于天,豈曰小補哉。

    餘《心傳錄》雲:造化包含太極中,自從剝複下神功。

    六陽數足歸坤位,激博雷霆起坎龍。

     水火激博圖 水火激剝其要妙不用書符行秘号 學人曉得這機關呼召雷雨立便到 夫日月一坎離也,坎離一水火也,水火即一炁也,一炁即物也。

    在南日火,在北曰水,火炁太盛而旱,水炁太旺成唠。

    水來克火,晴變為雨,火來生水,雨變為晴。

    水火激剝成雷電,水火和平天清炁朗。

    然火之盛,水之旺,不可調均。

    故餘《心傳錄》雲:火到離宮旺,水在坎方生。

    水火要均平,才勝便無情。

     陰陽變化圖 動靜不息 還歸太極 不下工夫 如何曉得 夫一炁運動,有清有濁。

    清升為陽,濁降為陰。

    陰陽變化,其理不一。

    故陰陽升降而成雨,陰陽激博而成雷,陰陽凝流而為電,陰陽舒和而為雪,陰弱陽盛而為風,陰盛陽弱而為雲,陰泰陽散而為露,陰否陽凝而為霜,陰陽不暢而為雹,升降不能而為霧,煞炁不能而為瘟,乖炁犯正而為煞,淫水變而為霓,淫火變而為魑。

    行雷之士,不可不明此理。

    故餘《心傳錄》雲:一炁循環有濁清,清升濁降要均平。

    陰多陽少生霪雨,陽盛陰衰主久晴。

     王真《滿庭芳》 決烈修真,殷勤辦道,萬綠識破皆空。

    太虛鼎内,養就玉芙蓉。

    化作靈珠一顆,光燦燦輝射千峰。

    長春景,五雲台上,朱橘照天紅。

    這些妙理有緣,端的千裡相逢,纖塵不染,清浄顯真功。

    日用頭,頭不昧,超生滅,三界難籠,能如此逍遙自在,處處是仙宮。

     一點陽精,配居陰位,五行四象俱全,忽兮有象,晃耀照無邊。

    神水頻頻灌溉,三田内,溫火烹煎。

    明知道,入門體用,心靜息綿綿。

    内有金蛇玉篆,驅雷雨發在心田,君知否?神仙有準,功行滿三千。

     法在先天玄妙處,無言可說,但要在乎中正。

    靈台瑩徹,寂然不動,感而通,憑剛烈,運風雷,祈雨雪,役鬼神驅妖孽,隻此是,非咒非符非罡訣。

    太極神居元谷裹,先天炁在玄關穴。

    謹在存神虛寂處,功成自有仙班列。

    看太虛,穩穩駕祥雲,朝金阙。

     道法心傳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