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關燈
神之所安虛與靜也。

    一則為營魄之主,虛則乃萬物之本#17。

    故經雲: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神得一以靈,緻虛極,守靜笃,萬物并作,吾以觀其複。

    惟其虛則能靈,靈則自虛矣。

    且天地虛而發亭毓之妙,日月虛而蕩照臨之光,山澤虛而蒸雲雷之變,人心#18虛而為萬物之靈,緻虛而要其極,不過煉精守寂,滌情去欲而已。

    因題其額日靈虛。

    二三子敬奉吾教,且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今業漿之家,十績其八九,吾不可久於此,明日遂行。

    自是風聲教習,洋溢於河朔矣。

    師諱志遠#19,秦原月山人。

    年餘三十,棄妻子入道,師浮山碧虛子,遂盡得真傳,深入性窟,故為大宗主推德主持玄教於終南祖庭者,蓋有年矣#20。

    生平以濟物為本,事具重陽宮碑,茲不複雲。

    歲丙午,诏大醮燕京,師預焉。

    上既受厘,特加師玄微真人号,且膺寶冠霞被之寵,世以酒李先生行雲。

    甲寅春複以醮事赴召堂下,真人以是年夏六月羽化於燕之長春宮。

    及西歸,門人啟柩,顔色如生。

    越冬十有一月,扶護至衛,弟子王志安等以紋绖成禮,一辰号凝慕,如喪考妣,醮祭三晝夜而去,禮也。

    啟行,有祥雲時晴自束北來,陰翳蓋如,抵西南河填而散#21。

    是夜朔風震屋,将濟即止,船安如陸。

    籲,亦異哉。

    中統五年春#22,志安等圖為不朽,用昭師德,遂以禮币來谒曰:先師行業,杳乎難名。

    教之所及,師之所在也。

    然過化存神之妙,經度營建之始,無文以诏來者,責其誰歸?吾子方有志圖經,鄉扮盛事,幸為我樂道之,敢再拜以請。

    仆儒家者流,道不同不相為謀,獨嘉其尊師重教,窮源務本笃信有如此者,故即其說而為次第雲。

    且全真為教,始以修真絕俗,遠引高蹈,滅景山林,如标枝野鹿,漠然不與世接。

    果哉末之難矣,終之混迹人問,蟬蛻泥滓,以兼善濟物為日用之方。

    豈以道真治身,以緒餘為國,以土直治天下乎。

    不然,天命之性,有物有則,彜倫一叔,終不得而弊之耶?如長春真人丘公,在先朝時皇帝清問,首以治國保民為本,其利亦雲博哉。

    今觀玄微真人度師李公出處行己,若易地則皆然爾,於是乎書。

    且為門人作詩,追遠仙遊,以極奔逸絕塵之想。

    渺渺帝鄉,乘白雲而何在,依依玄鶴,抱黃石以空悲。

    其辭曰: 道之大原出於天,柱史首探玄中玄,後人依假土直傳,騰口取說書百千。

     祈禳服食金鼎鉛,樓居紫清緻神仙,全真獨抉龜玉荃,徑以方寸為福田。

     七子大鑿疏河源,龍章鳳質炳後先,風聲波動束海填,真人躍出原月山。

     天禀至性虛靜專,一物不獲乃我愆,黃流洶洶翻鳄缤,貪噬不已垂饑涎。

     汴人脫死常膠船,葬之爾腹誠可冤。

    先生有道光日踱,手拂醉袖敗履穿。

     鲳牙笑拔須為編,濁浪蹴破為澄淵,遺黎北渡賴以全,功成不居世愈賢。

     超出物表冥鴻翻,千年喬木郁紫煙,以靈揭宮含至言,頭頭具道道眼圓。

     伐柯睨柯開蒙颛,門人奉行周且旋,如入鄭圃居漆園,至今遺照無徽邊。

     皎焉靈台霜月懸,黃鶴一去不複還,終南太華空巍然,金華元精萬古綠#23。

     籲嗟世盲誰與痊,山中瑤草空芋芋,何時真遊來羽軒,赤霄望入昆侖巅。

     我詩刻石不可谖,用作華表歸來篇。

     鄧州重陽觀記 鄭亭麻九疇撰 夫李以冬實,尼父書以為異,梨以秋花,景佺引以自咎,今榜觀以重陽,李梨之類乎?非也。

    蓋物當落而再華者,異乎天者也,人已漓而再樸者,同乎天者也。

    同乎天者為天道,異乎天者為人道。

    夫天以氣論,人以神論,神得之於天,神猶氣也。

    天本陽,肅物則為陰矣,人本陽,接物則為陰矣。

    天雖暫陰,俄反乎陽,故天能常天,人一逐陰,而陽終不複,故人不能常神。

    且夫霜之落木曾幾旦晝,而陽氣生於黃泉,與夫人之大樸已散而放逛自若者,豈不大異。

    人能再樸,如大凝而霆,大昧而墩,是則榜觀以重陽者,其有以警夫柱下之門者乎。

    柱下以樸為陽,故其言日複歸於樸,後世方士之談不與柱下合,舍道而修術,故以樸為陽之說遂泯。

    人之生也,樸九而漓一則孩,漓九而樸一則殆,柱下之學,其嬰兒之未孩乎。

    樸非愚也,樸猶素也,未敗於五色,樸猶淡也,未爽於五味,此沖陽之陽也,苟舍是而求陽,擊鼓而求亡子者也。

    求陽以樸,終南王重陽豈其人耶。

    予不知其何如人,見其門弟子曰:王重陽諱诂,字知明,重陽其号也,有文武藝,當廢齊阜昌問,脫落功名,日酣於酒。

    歲四十有八,遇二異人,得證玄理,彌複跌岩,束邁瀕海,從遊者衆,既而蛻于汴梁。

    今鄧之鎮防營偏校王立,登之蓬萊人,幼嘗受誨於其徒,自執幹戈以衛邊藩,蓋數十年。

    今老矣,思昔玄言,樂於恬退,家之南有柱下古祠,剪荊築垣,乃建斯觀,以重陽之門人王道賢、韓煉真、劉志剛住持之。

    蒙國朝恩例,得請其額,仍其師‘之号以榜之。

    其橡臂像器,蔬畦佃具工役之費,凡二萬襁,皆王立為之。

    一日,托其同門于志慧、昊通溫持予故人王萬山書,求子文諸石。

    既不能拒,乃取柱下以樸為陽之意以警之,且為之銘曰: 樸為氣母基無形,無形之中陽所冥,自從六鑿鑿竅成,遂使晦魄蝕陽晶。

     何曾一刻收心兵,蕉颠鹿倒醒未醒,玄珠不覺沉滄瞑,誰能卻作抱中嬰。

     力挽蒼龍還太清,粵有畸人黜聰明,獨騎元氣朝神京,绛霄下瞰演與星。

     豈有微室幹宮庭,陽之重兮大樸盈,後嗣作觀師其名,嗟我有言空籁嗚, 無言之言乃真銘。

     燕京創建玉清觀碑 雲夢趙複撰 一介之士,苟存心於愛物,則於人必有所濟。

    古之君子,抱負道德,不幸而不得有為於時,猶當行之一邑一鄉,以盡己之職分。

    逮其必不得已,則以活人為己任。

    昔陸宣公以仁義之學輔德宗,晚貶忠州,辟甕牖,終日端坐其中,書本草,制藥物,以惠州聞之有疢疾者。

    故參政範文正公嘗言,達願為帝王師,窮願為良醫。

    仁者以經濟民物為心,蓋未嘗必天下以不遇而遂忘之也。

    燕有隐君子姓馬氏,名天麟,字君瑞,志希其法名也,世居上谷之德興,自其父祖以上皆以醫學起家,而潛德不耀。

    金國大定、明昌中,經理北邊,桓州開大元師府,公之父以醫從行。

    公時年幾冠,由曉女真言擢帥府譯史,曆仕諸師,皆以幹濟稱。

    積十餘年,秩滿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