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關燈
承匕曰資善大夫知制诰兼修國史王鵲撰 道教之曰全真,以重陽真人為祖師,其自甘河仙遇,劉蔣焚庵,行化關東,前後僅十年,而天下翕然宗之,非信道笃而自知明,安能特立章章如是?卒之搜奇訪逸,得高第四人,曰丹陽、曰長真、曰長生、曰長春。

    四人者,俱能整玄綱,弘聖教,使運數起而道德新,逮矣哉。

    至於禮聘兩國,聲馳四方,生能無欲,殁能不壞,惟長春師為然。

    師救物以仁,度人以慈,澹然無極,而衆美從之,故遊其門者率聰明特達之士。

    然傳法嗣教止於尹清和、李真常二公而已。

    清和公早慕真風,褊趨法席,濰陽化度,沙漠侍行,為長春門弟子之冠。

    其踵師掌教,謙抑不居,竟脫煩勞,優遊以壽終。

    若夫以清靜養真,以仁恕接物,華實相副,文質兼全,名重望崇,使遠近道俗趨拜堂下,惟恐其後,則吾真常公有之矣。

    公諱志常,字浩然,其先洛州永年人,宋季避地濮之範陽,尋又徙開之觀城,因着籍焉。

    高祖皓、曾祖昌、祖明、父蔓,皆隐德不耀,素為鄉裡所重。

    明昌癸醜春正月十有九日,母聶氏夜夢異服一人授以玉兒,覺而生公。

    二歲喪父,六歲喪母,養於伯父濟川家。

    濟川諱蒙,名舉子也。

    賦義兩科,屢占上遊,雖以四舉終場同進士出身,歉如也。

    見公穎悟不群,嶄然出頭角,意欲作成,以償平昔之願,而公不喜文饬,雅好恬澹,常默禱高穹,望早逢異師勝友,式副夙心。

    年十有九,伯将議婚,公聞之歎曰:本期學道,未涉津涯,若愛欲纏縛,則古人高蹈出塵之事業難乎有成矣。

    同舍兄張本敏之初以嗣續規公,既知牢不可奪,乃各言所志而訣。

    居無幾,負書曳杖,作雲水之遊,初隐東萊之牢山,複徙天柱山之仙人宮。

    宮之主者日湯陰李仙,見公儀觀魁偉,音吐不凡,大加賞異。

    逮公辭,告之曰:君玄門大器也,山庵荒僻,非久淹之地。

    昔祖師所至,異人并出,今獨長春在焉,宜往從之。

    他時成就,未可量也。

    公翌日遂行,至即墨之東山。

    屬貞佑喪亂,土寇蜂起,山有窟室,可容數百人,寇至則避其中。

    衆以公後,拒而不納。

    俄為寇所獲,問窟所在,捶楚慘毒,絕而複蘇,竟不以告。

    寇退,窟入者出,環泣而謝之曰:吾侪小人,數百口之命,懸於公一言,而公能忘不納之怨,以死救之,其過常情遠甚。

    争為給養,至於康調,迄今父老猶能道之。

    歲戊寅夏六月,聞長春師自登居萊,公促裝往拜席下。

    師一見器許,待之異常。

    山東路轉運使田琢器之,高其行,且聞昔在即墨,主帥黃掴副統咨公籌畫,保完一城,以書邀至益都,待以賓禮。

    己卯冬十有二月,我朝遣便宜劉相仲祿資诏備禮,起長春師于東萊。

    時益都副帥張林自金歸宋,叛服靡常,公懼其為阻滞,乃往說林,俾移檄所駕,衛送以行。

    庚辰春正月,師始命經,從行者十有八人,公其一也。

    二月達燕,明年春二月北上,秋七月至阿不罕山,距漢地幾萬裡,并山漢人千家逆師羅拜,以為希世之遇,鹹請立觀擇人主之。

    師将行,指公坐上語衆曰:此子通明中正,學問該洽,今為汝等留此,其善待之。

    因賜公真常子号,額名其觀日栖霞。

    師既西邁,公率衆興作,刻日落成,又立長春、玉華二會,至今不報。

    癸未夏五月,師至自行在,憩于其觀。

    一日齋客四集,師手持一弓弦,不言以授公,公亦不言而受,圈而佩之,仍作詩為謝,師但笑領而已。

    蓋阿不罕之留,弓弦之授,識者知其有付屬之意。

    秋七月從師還,至下水時,殘暑尚熾,師因納凍官舍之門樓,字呼公而教之曰:真師不易遇,得道者不易逢,逢之而不易識也。

    守道之笃,人貌而天,行直寓六骸而淵宗,忘饑渴而常甯,至靜而遺形,獨遊乎無極之妙庭。

    此語汝當記之,以俟他日自得之耳。

    公拜而謝,自承教之後,益自奮勵,息機體真,敬事循理,曆死生憂患之際,曾不易其所守。

    師住燕京之日,凡教門公事必與聞之。

    丁亥秋七月,師既仙去,清和嗣教,以公為都道錄兼領長春宮事。

    己醜秋七月,見上於乾樓輩,時方诏通經之士教太子,公進《易》、《詩書》、《道德》、《孝經》,且具陳大義,上嘉之。

    冬十一月,得旨方還。

    庚寅冬,有誣告處順堂繪事有不應者,清和即日被執,衆皆駭散,公獨請代之曰:清和宗師也,職在傳道。

    教門一切,我悉主之,罪則在我,他人無及焉。

    使者高其節,特兔扭械,鎖之入獄。

    夜半鎖忽自開,公以語獄吏,吏複鎖之,而複自開。

    平日一吏以白有司,适以來使會食,所食肉骨上隐然見師像,其訟遂息。

    癸巳夏六月,承诏即燕京,教蒙古貴官之子十有八人,公薦寂照大師馮志亨佐其事,日就月将,而才藝有可稱者。

    乙未秋七月,奉诏築道院於和林,委公選高道乘傳以來。

    雖清和掌教,而朝觀往來必以公,故公為朝廷所知,而數數得旨,玺書所稱曰:仙孔八合識。

    八合識譯語師也。

    戊戌春正月,清和會四方耆舊,手自為書付公,俾嗣教。

    公度不能辭乃受之。

    三月,大行台斷事官忽土虎奉朝命複加玄門正派嗣法演教真常真人号。

    夏四月赴阙,以教門事條奏,首及終南山靈虛觀,系重陽祖師煉真開化之地,得旨賜重陽宮号,命大為營建。

    甲辰春正月,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