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關燈
小
中
大
。
水 混沌未分,元是一壺靈液;神奇已具,散為九醞清糟。
幾人識得聖賢,濟世須知厚薄。
若能味乎味,始見醇乎醇。
傥飲三杯,必通大道。
謹将奉獻,願嗽芬馨,聚為滿腹之陽春,散布漫天之甘露,貫三才於不言不笑,混萬物於一醉一醒,援琴而鼓白雪黃鵝,舉盞而邀清風明月,樂壺中之天地,遊物外之煙霞,慕道洪崖公,尋真白雲子,神仙妙藥,大聖靈丹,捧此靈漿,普伸供養。
奉獻諸天七種寶漿 日精寶漿,月華寶漿,星光寶漿,甘露寶漿,金液寶漿,靈光寶漿,玉匮寶漿,飲之無盡,周流十方,廣伸供養。
果 果因花結,當資種植之功;心靜道生,必假栽培之力。
故有蟠桃紫,火棗交棃,近取於身,遠取於物。
傥心田之瑩潔,則果實繁榮;或荊棘之叢生,則根苗枯槁。
色如橘而甜如蜜,成有歲而熟有時,有三千載而結成,有頃刻間而頓熟,咀嚼而精神爽快,玩味而性識清通。
若結果而收因,當去華而務實。
宜於此際,方寸了然。
憑此贊揚,廣伸供養。
奉獻諸天瓊林珍果 空洞靈瓜,萬歲仙桃,金紫交黎,元光素,赤靈火棗,飛丹紫榴,香氣布濃,食之無盡,周流十方,廣伸供養。
飯 天人之糧,淡泊無味,事載黃庭;黍米之珠,登引無餘,功标靈寶。
故茲上聖,唯咽味於沖和;觀彼下凡,恣膏梁於厭妖。
惟天廚之香飯四種,民民中種來;且世間之稻梁百鞭,粒粒從苦得。
享福不耕而食者,宜思本始;知足有餘而得者,切莫輕抛。
今法會之祟修,作蕙肴之珍供。
故将香馔,廣度死魂。
憑此贊揚,廣伸供養。
奉獻諸天四種香飯 豐山香飯,龍山香飯,青精香飯,太和香飯,香氣布濃,食之無盡,周流十方,普伸供養。
心花智果,金飯玉漿,靈寶慧香,苾芬法味,皆托物而顯道,宜即色以明心。
各推廣博之誠,轉作無窮之施。
願大地悉臻於飽滿,無一物不被於熏陶。
更藉宜揚,以全啟迪。
重聞反慧照於太無,圓通衆妙;煉真光於法體,咽味沖和。
能取足於諸身,初不資於外物。
咒食之後,冀汝亡靈,挹内景之靈芒,定中央之正位,飲靈樹瓊瑰之澤,食黃華璧玉之柔,道契杳冥,神凝遼廓,宅元房而偃息,助真化以周流。
奉為亡者,上資往生天界。
誦玉清大慈天尊甘露法食咒曰: 回首仰圓羅,合景挹靈芒。
拘魂制七魄,思臍定中央。
行住履虛無,寝息宴元房。
饑餐黃璧華,渴飲瓊根漿。
神旌命天魔,合體煉真光。
複照觀太無,長在空中遊。
圓通泯波際,真化靡終期。
杳冥無終始,行者當明知。
寂寥忘理教,應運蒇宏規。
鑒道不自昭,要當先所施。
會歸無二處,随心自合離。
方雜乎芒芴之間,通變未乘於一氣。
欲反其知識之本,造形必自於三光。
宜嘯詠於清謠,以發揮於生路。
咒食之後,冀汝亡靈,負陰抱陽,禀日月高奔之氣,陶魂鑄魄,儲坎離交構之精。
三宮滿盈,十相具足,早超通達之國,長遊智慧之門。
奉為亡者,上資往生天界。
誦三光澤嬰甘露法食咒曰: 浩晶生元氣,氤氲太空中。
兩曜共明徹,五緯交相同。
三光煥已明,寶氣盈三宮。
帝鄉會九老,咽服百體豐。
金華照光景,身與日月同。
念道上聖前,萬劫壽無終。
天生蒸民,積三萬六千之神氣;世喪大道,隳一百八十之靈關。
自蠹損於真根,莫敷榮於玉樹。
神不自許,魄與鬼遊。
欲反生源,必資梵唱。
咒食之後,冀汝亡靈,得衆化之元精,複五神之真宅,白元右衛,公子左扶,頂飛翠蓋之浮,足有金蓮之擁,香雲覆體,甘露灑心,湛恍惚之元靈,養希夷之正氣。
奉為亡者,上資往生天界。
誦玉清大悲雲宮陰生梵唱生魂浴魄咒曰: 雲根無垠,衆化之精。
中凝七魄,内結三魂。
二十四真,出入無門。
杳冥之精,恍惚元靈。
随劫存亡,逐氣而生。
内凝混樸,外養七經。
五神植華, 三台敷榮。
紫阙素童,反魂歸嬰。
騰雲而仙,騁霧浮空。
中有玉京,号曰神公。
左挾無英,右衛白元。
玄獸遏後,丹禽擁前。
上浮翠蓋,下擁金蓮。
香雲凝空,甘露無窮。
用之不盡,尋之不終。
九幽黑暗,六賊之所狴牢;一念虛明,大方初無畛域。
欲優遊於正處,宜咀嚼於太和。
更仗寶章,以嚴法味。
咒食之後,冀汝亡靈,挹甘露之零蒙,永清心垢;随玉音之歌嘯,坐緻神遊。
肴酒未清,八極周遍。
奉為亡者,上資往生天界。
誦九幽超生甘露法食咒曰: 冷冷甘露滋,法味難思議。
骞林流七珍,永除饑渴想。
受此法施食,生天登紫房。
餘潤發清涼,遍及於一切。
地獄幽沉,舉有鐵圍之固;天堂遼廓,眇無階級之升。
憑萬道之金光,破九陰之泉路。
咒食之後,冀汝亡靈,泰定發乎天光,吉祥生於虛室。
玉樓十二,通嗽咽於華池;泥丸九真,默朝參於上帝。
此即升天之徑路,長舒破獄之祥光,緻極高明,得大自在。
奉為亡者,上資往生天界,誦破地獄升天咒曰:茫茫酆都中,重重金剛山。
靈寶無量光,洞照炎池煩。
七祖諸幽魂,身随香雲輿。
定惠青蓮花,上生身永安。
三光流精,凝結為洞真之體;一念不善,漂淪於衆惡之途。
永下出於淵泉,必仰資於神咒。
咒食之後,冀汝亡靈,反一氣之氤氲,凝九華之煥爛。
混沌無竅,函乾坤造化之先;昆侖為家,出蕾買雨冥蒙之上。
奉為亡者,上資往生天界。
誦三光流精甘露法食咒曰: 妙道分一氣,氣中分陰陽。
凝化日月精,燦然流三光。
九華含九道,八色怡八方。
煥爛洞真體,流精歸太茫。
下生淵泉宮,上列無何鄉。
縱體複飛迹,忽然都相忘。
七寶凝精潔,混沌雜華芳。
咽服九氣雲,此樂殊未央。
向來宣演靈章寶愒,并是元尊神咒、諸聖真诠、九丹妙訣、甘露法言,妙理難思,殊因莫測,總用資薦。
亡過某等,享淡泊之正味,衆美皆從;得恍惚之元精,長生不死。
仍推餘慶,垂芘見存,上窮圓蓋,下雨方輿,俱沐良緣,齊登道岸。
施食 一切福田,施食為先。
當來淨土,衣食自然。
是故供養,普獻諸天。
法食 香廚妙供,上獻天尊,中奉真聖,下及萬類含生,普同供養。
亡人食 所餘齋昨,回施冥路。
食者充饑,免諸困苦。
大道慈悲,引歸仙路。
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之五竟
水 混沌未分,元是一壺靈液;神奇已具,散為九醞清糟。
幾人識得聖賢,濟世須知厚薄。
若能味乎味,始見醇乎醇。
傥飲三杯,必通大道。
謹将奉獻,願嗽芬馨,聚為滿腹之陽春,散布漫天之甘露,貫三才於不言不笑,混萬物於一醉一醒,援琴而鼓白雪黃鵝,舉盞而邀清風明月,樂壺中之天地,遊物外之煙霞,慕道洪崖公,尋真白雲子,神仙妙藥,大聖靈丹,捧此靈漿,普伸供養。
奉獻諸天七種寶漿 日精寶漿,月華寶漿,星光寶漿,甘露寶漿,金液寶漿,靈光寶漿,玉匮寶漿,飲之無盡,周流十方,廣伸供養。
果 果因花結,當資種植之功;心靜道生,必假栽培之力。
故有蟠桃紫,火棗交棃,近取於身,遠取於物。
傥心田之瑩潔,則果實繁榮;或荊棘之叢生,則根苗枯槁。
色如橘而甜如蜜,成有歲而熟有時,有三千載而結成,有頃刻間而頓熟,咀嚼而精神爽快,玩味而性識清通。
若結果而收因,當去華而務實。
宜於此際,方寸了然。
憑此贊揚,廣伸供養。
奉獻諸天瓊林珍果 空洞靈瓜,萬歲仙桃,金紫交黎,元光素,赤靈火棗,飛丹紫榴,香氣布濃,食之無盡,周流十方,廣伸供養。
飯 天人之糧,淡泊無味,事載黃庭;黍米之珠,登引無餘,功标靈寶。
故茲上聖,唯咽味於沖和;觀彼下凡,恣膏梁於厭妖。
惟天廚之香飯四種,民民中種來;且世間之稻梁百鞭,粒粒從苦得。
享福不耕而食者,宜思本始;知足有餘而得者,切莫輕抛。
今法會之祟修,作蕙肴之珍供。
故将香馔,廣度死魂。
憑此贊揚,廣伸供養。
奉獻諸天四種香飯 豐山香飯,龍山香飯,青精香飯,太和香飯,香氣布濃,食之無盡,周流十方,普伸供養。
心花智果,金飯玉漿,靈寶慧香,苾芬法味,皆托物而顯道,宜即色以明心。
各推廣博之誠,轉作無窮之施。
願大地悉臻於飽滿,無一物不被於熏陶。
更藉宜揚,以全啟迪。
重聞反慧照於太無,圓通衆妙;煉真光於法體,咽味沖和。
能取足於諸身,初不資於外物。
咒食之後,冀汝亡靈,挹内景之靈芒,定中央之正位,飲靈樹瓊瑰之澤,食黃華璧玉之柔,道契杳冥,神凝遼廓,宅元房而偃息,助真化以周流。
奉為亡者,上資往生天界。
誦玉清大慈天尊甘露法食咒曰: 回首仰圓羅,合景挹靈芒。
拘魂制七魄,思臍定中央。
行住履虛無,寝息宴元房。
饑餐黃璧華,渴飲瓊根漿。
神旌命天魔,合體煉真光。
複照觀太無,長在空中遊。
圓通泯波際,真化靡終期。
杳冥無終始,行者當明知。
寂寥忘理教,應運蒇宏規。
鑒道不自昭,要當先所施。
會歸無二處,随心自合離。
方雜乎芒芴之間,通變未乘於一氣。
欲反其知識之本,造形必自於三光。
宜嘯詠於清謠,以發揮於生路。
咒食之後,冀汝亡靈,負陰抱陽,禀日月高奔之氣,陶魂鑄魄,儲坎離交構之精。
三宮滿盈,十相具足,早超通達之國,長遊智慧之門。
奉為亡者,上資往生天界。
誦三光澤嬰甘露法食咒曰: 浩晶生元氣,氤氲太空中。
兩曜共明徹,五緯交相同。
三光煥已明,寶氣盈三宮。
帝鄉會九老,咽服百體豐。
金華照光景,身與日月同。
念道上聖前,萬劫壽無終。
天生蒸民,積三萬六千之神氣;世喪大道,隳一百八十之靈關。
自蠹損於真根,莫敷榮於玉樹。
神不自許,魄與鬼遊。
欲反生源,必資梵唱。
咒食之後,冀汝亡靈,得衆化之元精,複五神之真宅,白元右衛,公子左扶,頂飛翠蓋之浮,足有金蓮之擁,香雲覆體,甘露灑心,湛恍惚之元靈,養希夷之正氣。
奉為亡者,上資往生天界。
誦玉清大悲雲宮陰生梵唱生魂浴魄咒曰: 雲根無垠,衆化之精。
中凝七魄,内結三魂。
二十四真,出入無門。
杳冥之精,恍惚元靈。
随劫存亡,逐氣而生。
内凝混樸,外養七經。
五神植華, 三台敷榮。
紫阙素童,反魂歸嬰。
騰雲而仙,騁霧浮空。
中有玉京,号曰神公。
左挾無英,右衛白元。
玄獸遏後,丹禽擁前。
上浮翠蓋,下擁金蓮。
香雲凝空,甘露無窮。
用之不盡,尋之不終。
九幽黑暗,六賊之所狴牢;一念虛明,大方初無畛域。
欲優遊於正處,宜咀嚼於太和。
更仗寶章,以嚴法味。
咒食之後,冀汝亡靈,挹甘露之零蒙,永清心垢;随玉音之歌嘯,坐緻神遊。
肴酒未清,八極周遍。
奉為亡者,上資往生天界。
誦九幽超生甘露法食咒曰: 冷冷甘露滋,法味難思議。
骞林流七珍,永除饑渴想。
受此法施食,生天登紫房。
餘潤發清涼,遍及於一切。
地獄幽沉,舉有鐵圍之固;天堂遼廓,眇無階級之升。
憑萬道之金光,破九陰之泉路。
咒食之後,冀汝亡靈,泰定發乎天光,吉祥生於虛室。
玉樓十二,通嗽咽於華池;泥丸九真,默朝參於上帝。
此即升天之徑路,長舒破獄之祥光,緻極高明,得大自在。
奉為亡者,上資往生天界,誦破地獄升天咒曰:茫茫酆都中,重重金剛山。
靈寶無量光,洞照炎池煩。
七祖諸幽魂,身随香雲輿。
定惠青蓮花,上生身永安。
三光流精,凝結為洞真之體;一念不善,漂淪於衆惡之途。
永下出於淵泉,必仰資於神咒。
咒食之後,冀汝亡靈,反一氣之氤氲,凝九華之煥爛。
混沌無竅,函乾坤造化之先;昆侖為家,出蕾買雨冥蒙之上。
奉為亡者,上資往生天界。
誦三光流精甘露法食咒曰: 妙道分一氣,氣中分陰陽。
凝化日月精,燦然流三光。
九華含九道,八色怡八方。
煥爛洞真體,流精歸太茫。
下生淵泉宮,上列無何鄉。
縱體複飛迹,忽然都相忘。
七寶凝精潔,混沌雜華芳。
咽服九氣雲,此樂殊未央。
向來宣演靈章寶愒,并是元尊神咒、諸聖真诠、九丹妙訣、甘露法言,妙理難思,殊因莫測,總用資薦。
亡過某等,享淡泊之正味,衆美皆從;得恍惚之元精,長生不死。
仍推餘慶,垂芘見存,上窮圓蓋,下雨方輿,俱沐良緣,齊登道岸。
施食 一切福田,施食為先。
當來淨土,衣食自然。
是故供養,普獻諸天。
法食 香廚妙供,上獻天尊,中奉真聖,下及萬類含生,普同供養。
亡人食 所餘齋昨,回施冥路。
食者充饑,免諸困苦。
大道慈悲,引歸仙路。
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之五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