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癰

關燈
肺癰其一 辛未七月中旬,餘治一陳姓疾。

    初發時,咳嗽,胸中隐隐作痛,痛連缺盆。

    其所吐者,濁痰腥臭,與懸飲内痛之吐涎沫,固自不同,決為肺癰之始萌。

    遂以桔梗湯,乘其未集而先排之。

    進五劑,痛稍止,諸證依然,脈滑實。

    因思是證确為肺癰之正病,必其肺藏壅阻不通而腐,腐久乃吐膿,所謂久久吐膿如米粥者,治以桔梗湯。

    今當壅塞之時,不去其壅,反排其腐,何怪其不效也。

    《淮南子》雲:葶苈愈脹,脹者,壅極不通之謂。

    《金匮》曰:肺癰,喘而不得眠,即脹也。

    《千金》重申其義曰:肺癰胸滿脹,故知葶苈瀉肺湯非瀉肺也,瀉肺中壅脹。

    今有此證,必用此方,乃以葶苈子五錢大黑棗十二枚凡五進,痛漸止,咳亦爽。

    其腥臭挾有米粥狀之痰,即腐膿也。

     後乃以《千金》葦莖湯,并以大小薊、海藻、桔梗、甘草、杜赤豆出入加減成方。

    至八月朔日,先後凡十五日有奇,用藥凡十餘劑,始告全瘥。

    九月底其人偶受寒涼,宿恙又發,乃囑兼服犀黃醒消丸,以一兩五錢分作五服。

    服後,腥臭全去。

    但尚有綠色之痰,複制一料服之,乃愈,而不複來診矣。

     【按】本案并略見《金匮發微》。

    後曆檢吾師醫案,乃得本案之先後全方。

    兩相對照,更易昭然。

    特再附諸方于下,諒閱者當不嫌重複也。

     陳左住浦東陸家渡初診七月十二日肺癰,咳嗽,胸中痛,上連缺盆,而所吐絕非涎沫,此與懸飲内痛者,固自不同,宜桔梗甘草湯。

     桔梗五錢甘草五錢二診七月十八日五進桔梗湯,胸中痛止,而左缺盆痛。

    此肺藏雍阻不通也,宜葶苈大棗瀉肺湯。

     葶苈子五錢黑大棗十二枚先煎三診七月二十四日五進瀉肺湯,左缺盆痛止。

    痰黃厚,時見腥臭,及如米粥者。

    此濕邪去,而燥氣勝也。

    宜《千金》葦莖湯。

     鮮蘆根四兩生薏仁一兩桃仁五十粒冬瓜子五錢四診七月二十九日服《千金》葦莖湯五劑後,咯出之痰腥臭止,而如米粒者亦除。

    惟痰尚黃厚,肺癰消,而胃熱尚盛也。

    右三部脈浮滑,不複見沈弦之象,可以無後患矣。

     粉前胡三錢生苡仁一兩桔梗三錢生草三錢冬瓜子八十粒桃仁三錢杜赤豆六錢大小薊各三錢海藻二錢蘆根五兩拙巢注:服此二三日,全愈。

     續發初診九月二日肺癰愈後,複發。

    咯痰腥臭,見血,心下痛,咳時氣從中脘上沖。

    宜清膽胃之火,防其乘肺。

     柴胡三錢生石膏二兩生甘草三錢淡芩三錢肥知母五錢生苡仁一兩蘆根四兩冬瓜仁一兩桃仁三錢杜赤豆一兩全當歸四錢二診九月十日肺癰未能斷根,咯痰腥臭如昔,但不似米粥耳。

    痰不黃而色綠,味酸,咳不甚,脈細數,仍宜桔梗甘草湯,不當攻伐,佐以消毒,以清病原。

     桔梗一兩生甘草五錢冬瓜仁一兩昆布一錢五分海藻二錢前胡三錢大小薊各錢五分犀黃醒消丸三錢另服拙巢注:後不複服藥,專服犀黃醒消丸,愈。

    醒消丸系王鴻緒法,馬培之頗非議之。

    然用之而效,則馬說不足信也。

     【按】夫肺癰重病也。

    仲聖雲:膿成則死。

    今本案病者膿成而腥臭,吾師乃能愈之。

    豈吾師之術邁于仲聖乎?非也。

    所謂則死者,極言其危,而教人藥量之不可輕也!夫桔梗今人僅用數分至一錢,葶苈今人少用之,用之亦不出數分,葦莖今人通常用一尺,今吾師用此三者乃至五錢,五錢,五兩,不其駭人乎?雖然,此皆仲聖之教也。

     《要略》曰: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于肺,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多唾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滞,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由此可知肺癰之病源為熱,其病狀為先唾濁沫,後吐膿血。

    濁沫者,肺津為熱熏灼所成也。

    膿血者,津盡甚至肺體腐化也。

    又曰: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桔梗湯主之。

    由此可知桔梗湯之所主者,為肺癰之初成,時出濁唾腥臭,必久而久之,方吐膿如米粥,非初時吐膿如米粥也。

    又曰:肺癰喘不得卧,葶苈大棗瀉肺湯主之。

    又曰:肺癰,胸滿脹,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者,葶苈大棗瀉肺湯主之。

    後人見此二條無膿血字狀,竟以本方專為逐水之劑,非有膿血也,乃失仲聖原旨矣。

    夫曰胸滿脹,試問其所脹者何物,非肺津肺體化為膿血而何?曰喘鳴迫塞,日不得卧,試問其故安在,非肺體腐化不能營其呼吸之工作而何?況仲聖之筆法多有詳于彼,而略于此者。

    故桔梗湯條既曰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葶苈大棗湯二條即但言肺癰,而隐含吐膿血于其中矣。

    又曰:《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