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癰
關燈
小
中
大
腸癰其一
史惠甫住上海城内方浜路七七五号三樓
【按】史惠甫君前以病來診,曰:我時患腹痛,藥則少瘥,隔日辄發,醫者以為疝氣,常用理氣之劑雲雲。
餘細診之,乃腸癰也,即西醫所稱盲腸炎,腹膜炎之類是。
當用藥攻之,稍瘥,數日又發,案及處方如下。
腹痛偏右,瘥而複發,便燥結,拟大黃牡丹湯。
生川軍錢半元明粉三錢沖桃仁二錢丹皮二錢敗醬草三錢生苡仁四錢熟附塊一錢枳實炭二錢大白芍二錢佛手錢半此四月十八日方也,服三劑,所下甚多,腹痛大減。
至二十五日,僅覺患處隐隐作痛矣,易醫治之,與以疏洩厥氣之劑,方為:軟柴胡錢半枳實炭二錢大白芍二錢青陳皮各錢半雲苓三錢香附二錢金鈴子三錢炙乳沒各八分小茴香八分炙枸桔三錢青桔葉錢半路路通三錢服後一日,病無進退。
二日,腹脹轉劇,又來請診。
察之,向之腹偏右脹痛者,今則滿腹左右皆脹矣。
按之不甚有反抗力,經文中腹皮急,按之濡六字,确是形容盡緻,不能更易。
病者蹙頞相告曰:将如之何?餘曰:無慮,前方尚可用。
乃書曰:腸癰旋瘥旋發,刻診小腹四圍作脹,按之濡,隐隐痛,大便不爽,再拟原法。
生川軍三錢粉丹皮三錢冬瓜子四錢芒硝三錢沖桃仁三錢敗醬草三錢熟附塊錢半大白芍四錢焦查炭三錢細青皮錢半此方午刻服下,下午無動靜,至夜半方欲便,下穢物甚多。
次日又來診,曰:下後腹中略舒矣。
餘視之,病雖減其一二,殊不了了。
曰:昨方雖合,尚嫌輕也。
史君曰:然則如之何?曰:當請吾師用重方,君有膽量服之否?曰:願聽命。
乃谒師,作初診。
初診腸癰屢經攻下,病根未拔。
昨由姜君用大黃牡丹湯,腹脹略減。
以證情論,仍宜攻下,仍用原法加減。
生川軍五錢後入冬瓜仁一兩桃仁八十粒粉丹皮一兩當歸五錢芒硝三錢沖杜赤豆四兩煎湯濃後入前藥 【按】史君持本方至藥鋪配藥,鋪中人有難色。
曰:安用若許劇藥耶?史君曰:毋慮,此種藥予已屢服之矣。
鋪中人曰:然則此郎中年幾何矣?曰:七十餘齡矣。
曰:然,是誠有經驗學問之醫也。
乃慨予藥。
據史君言,服後四小時即得便下,較向之服予方用大黃三錢,須逾十小時方得下者,爽快多矣。
其夜所下最多,皆黑色臭穢之物。
更衣頻數,至不可數。
而快下之後,腹痛大減,腫脹亦消,次日乃來二診。
二診昨用大黃牡丹湯,加當歸赤豆。
所下粘膩赤色之物,非膿非血。
此種惡濁久留腸中,必化為黑色之河泥狀。
服湯後,腸中有水下行,作漉漉聲。
蓋此證腸中必有阻塞不通之處,故謂之癰。
癰者,壅也。
然則不開其壅,甯有濟乎?病根未拔,仍宜前法減輕。
生川軍三錢丹皮五錢桃仁五十粒當歸五錢冬瓜仁一兩赤芍五錢芒硝二錢沖敗醬草五錢杜赤豆四兩煎湯後入前藥 【按】史君服此方凡二日,計二劑,夜間皆大下,甚至疲于奔波床第與便具之間。
所下除河泥狀污物外,更有白色之膿水。
下此水時,每作劇痛。
史君自曰,計吾三日夜所下之物,當已滿一器有半。
吾腹雖大,乃何來若許污物,斯亦奇矣!第三日史君服此原方,餘親訪之于其私宅。
史君曰:我昨未告老師以所下之物如河泥狀,而老師立案,乃徑曰:必化為黑色之河泥,噫,何其神也!餘笑颔之。
坐談有頃,因詢史君以得病之由。
曰:昔年患病,常不服藥。
家嚴笃信仙佛,每以香灰令服,病因其在此乎?但斯時史君所下者,已由黑色漸變為紫紅之咖啡色矣。
三診兩進加味大黃牡丹湯,腸中宿垢漸稀。
惟臍右斜下近少腹處,按之尚痛,則病根尚未盡去也。
仍用前法,減硝黃以和之。
粉丹皮一兩冬瓜子一兩生苡仁一兩桃仁泥五錢敗醬草五錢京赤芍六錢生甘草二錢當歸五錢桔梗三錢杜赤豆四兩煎湯代水 【按】史君服此凡六劑,所下之物,漸由咖啡色轉為綠色。
而綠色之中更雜有如蠶砂之黑粒。
少腹痛處較瘥,惟上行之筋反覺微微牽引不舒。
六劑之後,停藥二天,乃行四診。
四診腸癰近已就痊,惟每日晨起大便,患處尚覺脹滿,恐系夙根未除。
然下經多次,血分大虧,時時頭暈,脈大,虛象也。
當以補正主治,佐以利下焦水道。
大川芎一兩全當歸五錢大熟地四錢春砂仁一錢赤白芍各三錢豬苓三錢明天麻四錢陳皮三錢澤瀉二錢生白術五錢冬葵子五錢 【按】史君服此補正分利之劑後,前之大便時痛者,今已不痛矣。
且其前色綠者,今亦轉黃矣。
惟七分黃之中,仍有三分綠耳。
史君前有遺精宿恙,此時又發。
或系本方分利藥太重之故欤?惟遺後絕不疲勞,則亦無妨焉。
腸癰
餘細診之,乃腸癰也,即西醫所稱盲腸炎,腹膜炎之類是。
當用藥攻之,稍瘥,數日又發,案及處方如下。
腹痛偏右,瘥而複發,便燥結,拟大黃牡丹湯。
生川軍錢半元明粉三錢沖桃仁二錢丹皮二錢敗醬草三錢生苡仁四錢熟附塊一錢枳實炭二錢大白芍二錢佛手錢半此四月十八日方也,服三劑,所下甚多,腹痛大減。
至二十五日,僅覺患處隐隐作痛矣,易醫治之,與以疏洩厥氣之劑,方為:軟柴胡錢半枳實炭二錢大白芍二錢青陳皮各錢半雲苓三錢香附二錢金鈴子三錢炙乳沒各八分小茴香八分炙枸桔三錢青桔葉錢半路路通三錢服後一日,病無進退。
二日,腹脹轉劇,又來請診。
察之,向之腹偏右脹痛者,今則滿腹左右皆脹矣。
按之不甚有反抗力,經文中腹皮急,按之濡六字,确是形容盡緻,不能更易。
病者蹙頞相告曰:将如之何?餘曰:無慮,前方尚可用。
乃書曰:腸癰旋瘥旋發,刻診小腹四圍作脹,按之濡,隐隐痛,大便不爽,再拟原法。
生川軍三錢粉丹皮三錢冬瓜子四錢芒硝三錢沖桃仁三錢敗醬草三錢熟附塊錢半大白芍四錢焦查炭三錢細青皮錢半此方午刻服下,下午無動靜,至夜半方欲便,下穢物甚多。
次日又來診,曰:下後腹中略舒矣。
餘視之,病雖減其一二,殊不了了。
曰:昨方雖合,尚嫌輕也。
史君曰:然則如之何?曰:當請吾師用重方,君有膽量服之否?曰:願聽命。
乃谒師,作初診。
初診腸癰屢經攻下,病根未拔。
昨由姜君用大黃牡丹湯,腹脹略減。
以證情論,仍宜攻下,仍用原法加減。
生川軍五錢後入冬瓜仁一兩桃仁八十粒粉丹皮一兩當歸五錢芒硝三錢沖杜赤豆四兩煎湯濃後入前藥 【按】史君持本方至藥鋪配藥,鋪中人有難色。
曰:安用若許劇藥耶?史君曰:毋慮,此種藥予已屢服之矣。
鋪中人曰:然則此郎中年幾何矣?曰:七十餘齡矣。
曰:然,是誠有經驗學問之醫也。
乃慨予藥。
據史君言,服後四小時即得便下,較向之服予方用大黃三錢,須逾十小時方得下者,爽快多矣。
其夜所下最多,皆黑色臭穢之物。
更衣頻數,至不可數。
而快下之後,腹痛大減,腫脹亦消,次日乃來二診。
二診昨用大黃牡丹湯,加當歸赤豆。
所下粘膩赤色之物,非膿非血。
此種惡濁久留腸中,必化為黑色之河泥狀。
服湯後,腸中有水下行,作漉漉聲。
蓋此證腸中必有阻塞不通之處,故謂之癰。
癰者,壅也。
然則不開其壅,甯有濟乎?病根未拔,仍宜前法減輕。
生川軍三錢丹皮五錢桃仁五十粒當歸五錢冬瓜仁一兩赤芍五錢芒硝二錢沖敗醬草五錢杜赤豆四兩煎湯後入前藥 【按】史君服此方凡二日,計二劑,夜間皆大下,甚至疲于奔波床第與便具之間。
所下除河泥狀污物外,更有白色之膿水。
下此水時,每作劇痛。
史君自曰,計吾三日夜所下之物,當已滿一器有半。
吾腹雖大,乃何來若許污物,斯亦奇矣!第三日史君服此原方,餘親訪之于其私宅。
史君曰:我昨未告老師以所下之物如河泥狀,而老師立案,乃徑曰:必化為黑色之河泥,噫,何其神也!餘笑颔之。
坐談有頃,因詢史君以得病之由。
曰:昔年患病,常不服藥。
家嚴笃信仙佛,每以香灰令服,病因其在此乎?但斯時史君所下者,已由黑色漸變為紫紅之咖啡色矣。
三診兩進加味大黃牡丹湯,腸中宿垢漸稀。
惟臍右斜下近少腹處,按之尚痛,則病根尚未盡去也。
仍用前法,減硝黃以和之。
粉丹皮一兩冬瓜子一兩生苡仁一兩桃仁泥五錢敗醬草五錢京赤芍六錢生甘草二錢當歸五錢桔梗三錢杜赤豆四兩煎湯代水 【按】史君服此凡六劑,所下之物,漸由咖啡色轉為綠色。
而綠色之中更雜有如蠶砂之黑粒。
少腹痛處較瘥,惟上行之筋反覺微微牽引不舒。
六劑之後,停藥二天,乃行四診。
四診腸癰近已就痊,惟每日晨起大便,患處尚覺脹滿,恐系夙根未除。
然下經多次,血分大虧,時時頭暈,脈大,虛象也。
當以補正主治,佐以利下焦水道。
大川芎一兩全當歸五錢大熟地四錢春砂仁一錢赤白芍各三錢豬苓三錢明天麻四錢陳皮三錢澤瀉二錢生白術五錢冬葵子五錢 【按】史君服此補正分利之劑後,前之大便時痛者,今已不痛矣。
且其前色綠者,今亦轉黃矣。
惟七分黃之中,仍有三分綠耳。
史君前有遺精宿恙,此時又發。
或系本方分利藥太重之故欤?惟遺後絕不疲勞,則亦無妨焉。
腸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