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祖庭仙真内傳卷下

關燈
敬詣終南禮請,師即應之。

    鞏昌地接西羌,居民但習浮屠之教,師以無為、清靜、正心、誠意之道化之,風俗為之一變。

    冬演教秦亭,應綠接物之迩,秦士有《西州錄》。

    丁未春還宮,秋八月皇太後賜以冠服,仍頒寶诰,敕守臣外護玄化,無令擾渎。

    庚戌夏六月通明閣告成,師拽杖逍遙其下曰:吾焚修祖庭,經營是閣僅十年,今始見成就,豈徒以誇其壯麗為哉。

    蓋常人之情,見其嚴飾乎外者,而俨敬之心油然而生乎内。

    夫上達之士以清靜無事絕慮修身者,固不在是其於弘教度人,此象設崇構之綠,亦不可偏廢。

    教之所以崇,道之以所尊也。

    冬十月三日沐浴正襟危坐,召衆於前囑以修進之語,日方卓午,留頌而逝於衆妙堂。

    春秋八十有五。

    醮祭九日,顔采如生。

    遠近道俗,執拂奉赙者數萬人。

    葬於宮之仙蛻園,附玉蟾靈陽二師之側。

    度人暢道詩詞目日《洪锺集》行於世,故翰林待制孟攀鱗作文,率長安士人特來祖庭緻祭,河南轉運使楊奂為作道行碑。

    至元戊寅歲於白雲殿後建思真堂,設像以事香火矣。

     披雲真人 師姓宋,諱德方,字廣道,萊州掖城人。

    先世以積善見稱。

    其初生之夕,裡人見其家祥光照徹比日,即大定癸卯歲八月一日也,時人遂異之。

    僅能言便好讀書,不為童稈嬉戲事,穎悟強記,識者謂是夙性熏習。

    故在年十二問其母曰:人有死,可得兔乎?母曰:汝問神仙劉真人去。

    時長生劉宗師闡教於武官,於是師明日徑往。

    長生一見,愛其骨格清秀,音吐不凡,留侍幾杖。

    因於灑掃應對之間,就憤徘郁積之地,投以正法,而啟發之。

    師既得指授,朝夕充養,未始少息。

    後得度於玉陽,占道士籍。

    迨長生仙去,事長春宗師於栖霞。

    儒經道典,如《易》、《老》、《中庸》、《大學》、《莊》、《列》等書,尤所酷好。

    外雖詩、書、子、史,亦罔不涉蠟。

    於中采其窮理盡性之學,涵泳踐履,潛通默識,光明洞達,動與之會,其日新之美,固已不可掩矣。

    庚辰春正月,大元太祖聖武皇帝遣近待劉仲祿起長春於束海之濱,選其可與侍行者一十八人,師其一也。

    往複三載,還燕住長春宮。

    是時從長春之衆,皆躬勤勞。

    師獨泰然以琴書自娛,有評之於長春,長春拒之曰:汝等勿呶呶斯人,已後扶宗斓教之事業,汝等皆不可及。

    長春亦嘗私謂師曰:汝綠當在西南?師因語及道經泯滅,宜為恢複之事,長春曰:茲事體甚大,我則不暇兼,冥冥中自有主之者,他日爾當任之。

    仍授以披雲子号。

    及長春羽化,清和嗣典教事。

    令師提點教門,一舉一動無偏私,而有規制,内外道流,莫不心服。

    癸巳大丞相胡夭祿時行台河束,請主醮事。

    甲午遊太原西山,得古昊天觀,故址有二石洞,皆道像俨存,壁問有宋童二字。

    師修茸三年,殿閣峥嵘,金碧丹膜,如鳌頭突出,一洞天也。

    丁酉複主平陽醮事,因於玄都觀,思及長春向日堂下燕閑之際有曰,藏經大事,我則不暇,他日汝其任之,又日汝綠當在西南之語,乃私自念雲:吾師長春君以神化天運之力,發而為前知之妙,凡有言之於其先,莫不驗之於其後,謂綠在西南之語,我已安而踐之矣,何獨至於藏經而疑焉。

    遂與門下講師通真子秦志安等謀為钖木流布之計,丞相胡公聞而悅之,傾白金千兩以為創始之費,即授之通真子令於平陽玄都觀總其事。

    至事成之日,曾不愆于素故翰林學士李冷所作碑文,從倡始而至畢,乎靡不備錄讀之見。

    其補完亡缺,搜羅遺逸,而海内數萬裡皆經親曆之地。

    使他人處之,縱不為煩冗所困,則必厭其勞矣。

    師猶假餘力,即萊州神山開九陽洞,及建立宮觀,自燕至秦晉幾四十餘區。

    辛醜春正月會葬重陽祖師於終南。

    癸卯自甘棠來永樂鎮,拜谒於純陽祠下,見其荒蕪狹隘,師乃招集道衆住持。

    後雖掌教真常李君奏請朝命大行興建者,師實為之張本。

    甲辰春來終南祖庭,應皇子闊端大王醮事,醮竟,例賜玄都至道真人号。

    是時藏經勝綠俱已斷乎,即閑居於雪堂,日與耆年宿德相會談道。

    至丁未冬十月十有一日,沐浴更衣,示微疾而逝於所居之待鶴亭,春秋六十有五。

    越七日葬於宮之仙蛻園。

    平生所作詩文目日《樂全》前後二集行于世。

    戊申冬門人遷仙柩於河束永樂鎮純陽宮葬之,建祠立碑,以事香火。

    至元庚午歲春=一月聖旨追贈玄通弘教披雲真人号。

     白雲真人 師姓景氏,名志遠,字子玄,世為萊州掖縣巨族。

    祖德中父遵,皆雅志田園,以陰德見稱於鄉裡。

    皇統間餓草滿野,其家設粥以濟,至秋成乃止。

    大定己醜重陽祖師挈丹陽、長真、長春三師過其門,嘗邀至家,修齋供奉。

    後於鄉裡創龍翔觀,朝夕香火以奉上真。

    昌庚戌正月十九日,師乃生。

    幼不戲狎,年志學,使之讀書,師曰:所願學者,方外修真之業。

    弱冠之歲,父母欲議婚。

    師聞之,港於靜室,自潔其身。

    家人知其志不可奪,即令披道士服,既而往栖霞參長春宗師。

    服勤久之,於道有所得。

    無幾何從長春居萊州昊天觀。

    己卯歲太祖聖武皇帝遣使持韶起長春遊北阙,明年春正月啟途,選從者一十八人,師預其一也。

    霜眠露寝,往複三載,道路艱辛,備嘗之矣。

    回達金山之巅,林問少憩,長春顧謂清和尹公曰:蓦生賦性淳謹,将來吾教可勝大甩一甲申長春還燕都,住長春宮,師服勤愈謹。

    迨長春上仙,清和嗣主教席,俾師知長春宮事,仍賜白雲子号。

    既而委之行化山束,所至迎近者不辍。

    師以善言勸谕,四方耆宿奉币堂下者不可勝計。

    戊戌春真常李君嗣掌教事,夏四月入觐天廷,以師從行。

    秋七月真常奏請得旨,命師同洞真于君住持終南山重陽宮,提點陝右教事。

    還燕清和謂師曰:昔長春金山之語,今其時矣。

    汝當克勤,乃事無息。

    師謝而西來。

    庚子率京兆僚屬複上燕都,禮請清和主重陽祖師葬事。

    厥後祖庭興修,師多所規畫,仍於京兆府城玄都萬壽宮及炭谷太一宮,俱加營建。

    甲辰上元日,皇子闊端大王遣使趙崇簡就宮修金錄醮,七晝宵,使回啟陳靈異,王特降旨護持玄教,泊預醮五師俱賜徽号,例授玄門弘教白雲真人。

    丙午冬皇太後賜以黃金冠服,特加優遇。

    辛亥憲宗皇帝嗣登大寶,頒降聖旨,敕師典領陝右道門如故。

    壬子冬是時西蜀未全歸附,一妄人誣告道衆與蜀人相通,有司率兵大加按治,道衆駭散。

    明年夏四月聖天子在藩邸行宮六盤,師往谒見,以實哀訴,蒙降玺書撫慰,始安度門弟子數百人,建立宮觀二十餘所。

    至乙卯秋七月二十四日,示微疾而逝於玄都之丈室,春秋六十有六。

    初痙於樊川白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