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祖庭仙真内傳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後改葬于劉蔣祖庭之仙蛻園矣。
無欲真人 師家世耀州之美原,姓李氏,名志遠,道号無欲子。
以大定己醜歲十二月初十日生。
五歲始能行,及長慷慨特達毅然,以正直自負。
鄉裡有狡脍者,每正辭折之,望而畏服。
嘗肆意酒問,視此世為不足玩。
年三十七乃曰:與其汨沒塵堂中,曷若徜徉方外邪。
時碧虛楊君大暢全真教法於長安,乃往見之。
碧虛識為玄門重器,然天屬所系,度其有難解於心者,且使還家,但勉以積善而已。
師歸,遂與諸親友決,棄妻子而去。
其妻讪之,笑而不顧。
其父見而呵責,師婉辭告以性命之學。
父乃悟,偕受業於碧虛之門。
師蓬首弊衣,行丐於市,時人以酒李先生呼之。
日用問以修身利物為己任。
大安庚午秦境大旱,餓草者相枕,藉邑人趙三郎富甲鄉裡,師以善言誘導,趙悟乃發凜粟。
師令法弟齊志道輩春爨以給貧病,至秋斂而罷。
已而入興平環居,千日乃得大妙。
适河渠使夾谷公請主縣南龍祥觀,師應之居,及五稔遷居樓觀,又遷京兆之丹霞。
無何碧虛俾營三原之碧虛觀。
正大戊子碧虛嗣教於師而逝,未幾關中受兵,師挈衆避亂于南山。
至庚寅春達南陽,會沖虛李君。
洞真于君在汴聞之,遣人持書請至,住丹陽觀。
癸巳汴京納款,城中絕根,人争北渡。
師繼達汲郡,因以陰驚開谕津人,創靈虛天慶二觀,以濟南來之衆。
明年适燕,時清和尹君掌教,委師入秦興複祖庭,授以提點陝西道門之職。
啟行之初,燼黃金一質以為創始之赀。
過趙過魏,公侯郊迎,績财币者不可勝計,悉歸祖庭興建之用。
京兆總管田德燦督佐官就河中相近,以府城估德觀居之。
時關中甫定,暴恨相煽,劉蔣之側,了無人迹。
師率衆懇築,以創其業。
辛醜春會葬祖師之際,多所規畫。
壬寅秦士議修文廟,阙瓦,師盡給之,士皆歎服。
甲辰春皇子闊端大王遣使就宮修金錄醮七晝宵,事竟,例賜無欲觀妙真人号。
秋渭北萬戶郝公臧獲數十陰謀南遁,得其顯狀,盡欲刑之,師連夜馳至,以罪福之理曉勸,皆免。
明年京兆草小結連私逸,府尹韓淵議屍諸市,以令衆感,師一言但殲厥渠魁。
太傅移刺寶儉,其母死,欲以二婢為殉,師以古葬禮正之,始革其弊。
丙午詣燕,注香堂下。
夏四月回車過汴,寓丹陽觀,坐中若有急色介,諸徒速出甫離一舍,宋軍已至城下,其先見類如此。
明年秋八月,中宮賜冠服之寵。
甲寅春掌教真常李君以普天醮事具書召師,時年八十有六,不敢以老耄辭。
比至燕疾笃,以六月二十六日於長春宮方壺修然而逝。
門人捧柩西歸,葬于劉蔣之仙蛻園?師生平雖不讀書,四方衣冠之士相待甚厚,在燕則主萬慶淡遊趙複仁甫敬铉鼎臣,在秦則紫陽楊奂姚左轄樞來獻,臣明之那郎中邦用輩,皆挽之以詩,及作文緻祭,刻石於佑德之靜複堂。
讀之,平日道業自可見矣。
圓明真人 師姓高氏,諱道寬,字裕之,世為應州懷仁縣之豪族。
質貌魁偉,襟度夷曠。
以明昌乙卯歲七月十九日生。
幼不同旱兒戲狎,既長讀書,通經史大義。
性尚雅淡,每有出塵遠引之思。
以二親在堂,莫遂其志。
及大安兵興,雲應當其沖,即挈家避地居長安,隐身.為刀筆吏。
既而考妣俱下世,喪祭如禮。
一夕露坐家庭,夜将半,忽睹光明如晝,仰視西北,天門大辟,紅霞翠霭之問,瓊林、琪樹、寶殿、瑤台,曆曆具見,須臾複阖。
自是學道之心益切。
興定辛巳聞章台街蓬萊庵全真安君有道,即捐家棄累,執弟子禮。
安君愛其勇央,教以摧強挫銳、寡欲治心為修身之本。
師佩服玄訓,弊衣砺食,味道思真,晏如也。
正大改元遊汴梁,依丹陽觀沖虛李君,參進上道。
沖虛俾服勤勞,以資福德。
師躬執爨汲之役,數年不息,沖虛授之道要。
丙戌金主遣中使詣鳳翔征洞真于君,仍命李沖虛選精嚴道人一員副行。
沖虛召師前曰:師資契遇,實關冥理,洞真吾方外友,昔嘗蒙丹陽長春二師真印可,真玄門之宗匠,今上命有請,汝可偕往。
他日興起,吾道作成爾業者,其斯人欤,敬之哉。
師受教而行。
洞真既至汴,奉命提點中太一宮。
師居席下,朝叩夕請,其於道德性命之學有所進。
癸巳汴京下,師乃北渡上燕都,尋居德興之龍陽觀,頤神毓浩,若将終身焉。
戊戌春洞真召還燕,從演教白溜。
庚子冬又從入關,興複終南祖庭。
是時經營會葬祖師之際,師多方化導,裨贊其用。
戊申洞真賜号圓明子,署知重陽萬壽宮,及提點甘河遇仙宮事,且語之曰:人徒知枯坐息思為進道之功,殊不知上達之士,圓通定慧,體用并修,即動而靜,雖櫻而甯,為無為,事無事,同塵和光,此老氏之微旨也。
今玄化盛興,汝當奉此,應綠扶教,接物利生,以為登真達道之基,汝後必負教門重任。
事雖稠疊,慎無憚,是皆庸玉汝於成也。
師叩頭跪進曰:仙真妙旨,實非凡俗所聞,今日見教,請事斯語。
由是儉以治身,寬以花衆,不數載内外道衆,莫不得其歡心。
識者歎服,以洞真為知人。
壬子春掌教真常李君祀香祖庭,俾師充京兆路道錄,從事十年,事有成而無替。
迨中統辛酉誠明真人張君詣阙,保奏宣授陝西興元等路道教提點,兼鎮.重陽萬壽宮事。
至元戊辰夏皇侄永昌王賜金冠錦服。
辛未嗣教真人純真王君,贈号知常抱德圓明尊師。
未幾永昌王再賜洞觀普濟圓明真人号。
癸酉春皇子安西王開府六盤,師一見應對,稱旨薦賜冠服。
乙亥夏召師就行宮修金錄羅天大醮,自将事之日迄于筵終,瑞雲輪困,靈應昭着,備見于參政商君所作投龍冊碑,茲不贅述。
無幾何,中宮又以冠服見賜,寵谕優渥。
丙子秋七月安西王頒降玺書,益以西蜀道教并付掌管。
師典領教門瑜二十年,專尚德化,未嘗一施政刑。
在祖庭則繼創南昌上宮,洎五祖大殿,其餘廚庫藏廄,增茸者甚多。
雖一稈子參請,亦必以禮相接,未嘗有自得驕慢之色形於顔間。
教事繁劇,物來即應,皆曲中其理。
每至夜分,澄神靜坐,達旦不寐,其修真煉養之功,習以為常。
以是年逾八旬,步履康強,精神充擇。
上而王公,下迨黎庶,莫不待以殊禮。
故得教門靜肅,道衆又安,四方陰受其賜者,為不少。
丁醜春正月上旬,忽得微疾,侍者勸進藥,師曰:死生如旦暮,乃物之常理,奚藥石可延分外之算邪。
至二十四日遂不食,終日危坐,談話如平昔,但教人以進道之語,翌日奄然順化於所居之靜室,享春秋八十有三。
越五日葬于宮之仙蛻園,送葬道俗瑜萬人,其平生道力自可見矣。
終南山祖庭仙真内傳卷下竟
無欲真人 師家世耀州之美原,姓李氏,名志遠,道号無欲子。
以大定己醜歲十二月初十日生。
五歲始能行,及長慷慨特達毅然,以正直自負。
鄉裡有狡脍者,每正辭折之,望而畏服。
嘗肆意酒問,視此世為不足玩。
年三十七乃曰:與其汨沒塵堂中,曷若徜徉方外邪。
時碧虛楊君大暢全真教法於長安,乃往見之。
碧虛識為玄門重器,然天屬所系,度其有難解於心者,且使還家,但勉以積善而已。
師歸,遂與諸親友決,棄妻子而去。
其妻讪之,笑而不顧。
其父見而呵責,師婉辭告以性命之學。
父乃悟,偕受業於碧虛之門。
師蓬首弊衣,行丐於市,時人以酒李先生呼之。
日用問以修身利物為己任。
大安庚午秦境大旱,餓草者相枕,藉邑人趙三郎富甲鄉裡,師以善言誘導,趙悟乃發凜粟。
師令法弟齊志道輩春爨以給貧病,至秋斂而罷。
已而入興平環居,千日乃得大妙。
适河渠使夾谷公請主縣南龍祥觀,師應之居,及五稔遷居樓觀,又遷京兆之丹霞。
無何碧虛俾營三原之碧虛觀。
正大戊子碧虛嗣教於師而逝,未幾關中受兵,師挈衆避亂于南山。
至庚寅春達南陽,會沖虛李君。
洞真于君在汴聞之,遣人持書請至,住丹陽觀。
癸巳汴京納款,城中絕根,人争北渡。
師繼達汲郡,因以陰驚開谕津人,創靈虛天慶二觀,以濟南來之衆。
明年适燕,時清和尹君掌教,委師入秦興複祖庭,授以提點陝西道門之職。
啟行之初,燼黃金一質以為創始之赀。
過趙過魏,公侯郊迎,績财币者不可勝計,悉歸祖庭興建之用。
京兆總管田德燦督佐官就河中相近,以府城估德觀居之。
時關中甫定,暴恨相煽,劉蔣之側,了無人迹。
師率衆懇築,以創其業。
辛醜春會葬祖師之際,多所規畫。
壬寅秦士議修文廟,阙瓦,師盡給之,士皆歎服。
甲辰春皇子闊端大王遣使就宮修金錄醮七晝宵,事竟,例賜無欲觀妙真人号。
秋渭北萬戶郝公臧獲數十陰謀南遁,得其顯狀,盡欲刑之,師連夜馳至,以罪福之理曉勸,皆免。
明年京兆草小結連私逸,府尹韓淵議屍諸市,以令衆感,師一言但殲厥渠魁。
太傅移刺寶儉,其母死,欲以二婢為殉,師以古葬禮正之,始革其弊。
丙午詣燕,注香堂下。
夏四月回車過汴,寓丹陽觀,坐中若有急色介,諸徒速出甫離一舍,宋軍已至城下,其先見類如此。
明年秋八月,中宮賜冠服之寵。
甲寅春掌教真常李君以普天醮事具書召師,時年八十有六,不敢以老耄辭。
比至燕疾笃,以六月二十六日於長春宮方壺修然而逝。
門人捧柩西歸,葬于劉蔣之仙蛻園?師生平雖不讀書,四方衣冠之士相待甚厚,在燕則主萬慶淡遊趙複仁甫敬铉鼎臣,在秦則紫陽楊奂姚左轄樞來獻,臣明之那郎中邦用輩,皆挽之以詩,及作文緻祭,刻石於佑德之靜複堂。
讀之,平日道業自可見矣。
圓明真人 師姓高氏,諱道寬,字裕之,世為應州懷仁縣之豪族。
質貌魁偉,襟度夷曠。
以明昌乙卯歲七月十九日生。
幼不同旱兒戲狎,既長讀書,通經史大義。
性尚雅淡,每有出塵遠引之思。
以二親在堂,莫遂其志。
及大安兵興,雲應當其沖,即挈家避地居長安,隐身.為刀筆吏。
既而考妣俱下世,喪祭如禮。
一夕露坐家庭,夜将半,忽睹光明如晝,仰視西北,天門大辟,紅霞翠霭之問,瓊林、琪樹、寶殿、瑤台,曆曆具見,須臾複阖。
自是學道之心益切。
興定辛巳聞章台街蓬萊庵全真安君有道,即捐家棄累,執弟子禮。
安君愛其勇央,教以摧強挫銳、寡欲治心為修身之本。
師佩服玄訓,弊衣砺食,味道思真,晏如也。
正大改元遊汴梁,依丹陽觀沖虛李君,參進上道。
沖虛俾服勤勞,以資福德。
師躬執爨汲之役,數年不息,沖虛授之道要。
丙戌金主遣中使詣鳳翔征洞真于君,仍命李沖虛選精嚴道人一員副行。
沖虛召師前曰:師資契遇,實關冥理,洞真吾方外友,昔嘗蒙丹陽長春二師真印可,真玄門之宗匠,今上命有請,汝可偕往。
他日興起,吾道作成爾業者,其斯人欤,敬之哉。
師受教而行。
洞真既至汴,奉命提點中太一宮。
師居席下,朝叩夕請,其於道德性命之學有所進。
癸巳汴京下,師乃北渡上燕都,尋居德興之龍陽觀,頤神毓浩,若将終身焉。
戊戌春洞真召還燕,從演教白溜。
庚子冬又從入關,興複終南祖庭。
是時經營會葬祖師之際,師多方化導,裨贊其用。
戊申洞真賜号圓明子,署知重陽萬壽宮,及提點甘河遇仙宮事,且語之曰:人徒知枯坐息思為進道之功,殊不知上達之士,圓通定慧,體用并修,即動而靜,雖櫻而甯,為無為,事無事,同塵和光,此老氏之微旨也。
今玄化盛興,汝當奉此,應綠扶教,接物利生,以為登真達道之基,汝後必負教門重任。
事雖稠疊,慎無憚,是皆庸玉汝於成也。
師叩頭跪進曰:仙真妙旨,實非凡俗所聞,今日見教,請事斯語。
由是儉以治身,寬以花衆,不數載内外道衆,莫不得其歡心。
識者歎服,以洞真為知人。
壬子春掌教真常李君祀香祖庭,俾師充京兆路道錄,從事十年,事有成而無替。
迨中統辛酉誠明真人張君詣阙,保奏宣授陝西興元等路道教提點,兼鎮.重陽萬壽宮事。
至元戊辰夏皇侄永昌王賜金冠錦服。
辛未嗣教真人純真王君,贈号知常抱德圓明尊師。
未幾永昌王再賜洞觀普濟圓明真人号。
癸酉春皇子安西王開府六盤,師一見應對,稱旨薦賜冠服。
乙亥夏召師就行宮修金錄羅天大醮,自将事之日迄于筵終,瑞雲輪困,靈應昭着,備見于參政商君所作投龍冊碑,茲不贅述。
無幾何,中宮又以冠服見賜,寵谕優渥。
丙子秋七月安西王頒降玺書,益以西蜀道教并付掌管。
師典領教門瑜二十年,專尚德化,未嘗一施政刑。
在祖庭則繼創南昌上宮,洎五祖大殿,其餘廚庫藏廄,增茸者甚多。
雖一稈子參請,亦必以禮相接,未嘗有自得驕慢之色形於顔間。
教事繁劇,物來即應,皆曲中其理。
每至夜分,澄神靜坐,達旦不寐,其修真煉養之功,習以為常。
以是年逾八旬,步履康強,精神充擇。
上而王公,下迨黎庶,莫不待以殊禮。
故得教門靜肅,道衆又安,四方陰受其賜者,為不少。
丁醜春正月上旬,忽得微疾,侍者勸進藥,師曰:死生如旦暮,乃物之常理,奚藥石可延分外之算邪。
至二十四日遂不食,終日危坐,談話如平昔,但教人以進道之語,翌日奄然順化於所居之靜室,享春秋八十有三。
越五日葬于宮之仙蛻園,送葬道俗瑜萬人,其平生道力自可見矣。
終南山祖庭仙真内傳卷下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