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後

關燈
不應,溫、龔二醫皆主生化湯加減,病益劇,請孟英診之。

    脈軟滑微數。

    曰:素體陰虧,熱自内生,新産血去,是以發熱。

    惟谵妄昏瞀,最是吓醫之證,渴喜熱飲,宛似虛寒之據。

    宜其猜風寒而表散,疑瘀血以攻通,帖帖泡姜,人人桃、桂,陰愈受劫,病乃日加。

    (眉批:凡痰飲内盛之人,服寒熱藥,皆如石投水,人皆以為禀賦之異,不知皆痰飲為患也。

    )幸而痰飲内盛,津液未至涸竭。

    與蠲飲六神湯去橘、半,加西洋參、生地、花粉、竹茹、知母、生白芍為劑,數日而瘳。

    逾旬複發熱,或疑涼藥之弊,或謂産蓐成勞,衆楚咻之,病漸進矣。

    其小姑适吳氏者,向役于冥曹,俗謂之“活無常”。

    偶來探病,忽仆地而僵,口中喃喃。

    或問汝嫂病何如?答雲:須服王先生藥。

    人皆異之。

    次日,仍乞診于孟英。

    曰:脈浮數而弦,是風溫也,與前病異。

    便瀉無溺,肺熱所迫;大渴無苔,胃汁受爍。

    亟與天生建中湯頻灌,(即蔗汁也。

    )藥主大劑甘涼,果得津回舌潤,漸以痊可。

     施氏婦,産後四肢串痛,藥治罔效,醫謂其成癱瘓矣。

    延已逾月,丐孟英視之。

    膏藥遍貼,呻吟不息,脈數而洪,舌绛大渴。

    曰:此非風濕為病,膏藥亟為揭去。

    近日服藥,諒皆溫補祛風之劑,營血耗傷,内風欲動,勢将弄假成真。

    且吾向見其體豐血旺,何以娩後遽患斯疾?必生化湯、砂糖、酒之類所釀耳。

    其父倪某目雖瞽,聞而笑曰:君誠天醫也。

    小女服過生化湯二帖,赤沙糖八斤。

    從此漸病,不識尚可起廢圖全否?孟英曰:幸其體足于陰,恢複尚易,若陰虛血少之人而蹈此轍,雖不即死,難免不成蓐損。

    因投大劑涼潤壯水之藥,一劑知,旬日安,匝月起。

     慎氏婦,産後腹脹洩瀉,面浮足腫,醫與滲濕溫補,月餘不效,疑為蓐損。

    孟英視之,舌色如常,小溲通暢,宛似氣虛之證。

    惟脈至梗澀,毫無微弱之形。

    因與丹參、滑石、澤蘭、茯苓、茺蔚、蛤殼、桃仁、海?、五靈脂、豆卷,(亦行瘀利水之法。

    )數服即瘥。

     吳馥齋室,新産後嘔吐不止,湯水不能下咽,頭痛痰多,苔色白滑。

    孟英用蘇梗、橘、半、吳萸、茯苓、旋覆、姜皮、柿蒂、紫石英、竹茹,一劑知,二劑已。

    (此痰飲挾肝氣上逆也,故方以降氣滌飲為治。

    ) 陸厚甫室,陳芷浔主事之女也。

    産後經旬,偶發脘痛。

    專科與溫補藥。

    (脘痛何以投溫補,不問可知其誤矣。

    )因寒熱氣逆,自汗不寐,登圊不能解,而卧則稀水自流,口渴善嘔,杳不納谷,佥雲不起矣。

    乃父速孟英診之,脈弦數而滑。

    曰:本屬陰虧,肝陽侮胃,誤投溫補澀滞之劑,(産後肝血大虧,所以陰虛,肝失血養,故陽獨盛。

    )氣機全不下降,以緻諸證蜂起,醫者見而卻走,是未明其故也。

    與沙參、竹茹、楝實、延胡、栀、連、橘、貝、杏、斛、枇杷葉,為肅肺以和肝胃法,覆杯即安。

    但少腹隐隐作痛,于前方去杏、貝、竹茹,加知母、花粉、苁蓉、白芍、橘核、海?,乃解宿垢而瘳。

    (此脘痛之根。

    ) 金亞伯廷尉簉室,産後惡露不行,渴瀉痰多。

    孟英以北沙參、滑石、生薏苡、生扁豆、蛤殼、豆卷、石斛、竹茹、枇杷葉、琥珀、茯苓等藥,數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