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懼
關燈
小
中
大
,餘有一言,可廣其意:文之不自惬于懷者,安知不中試官之意乎?且禍盈福謙,《易》之道也。
嘗見自命不凡者,偏不易售,而自視欿然之士,恒于意外得之,即此一端,吾可必其中也。
病者聞之,極為怡曠,服藥後各恙漸安,半月而愈。
及榜發,果獲售。
佥雲藥即神妙,而慧吐齒牙,競成吉忏,仁言仁術,醫道通仙,可于孟英信之矣。
其方則甘草、幹地黃、麥冬、紅棗、枸杞、鹽水炒黃連、紫石英、龜闆、龍齒、珍珠也。
迨季冬,兩孝廉将北上,其母夫人陡病恍忽,孟英往診曰:高年素多憂慮,而别離在即,神倏飛揚,縱有仙丹,亦難救藥。
另邀他醫視之,皆雲冬溫,須過十四日。
及旬而沒,神氣不昏,始信孟英鏡質消熔,與塵蒙霧障有殊也。
張友三室,去春受孕後,忽夢見其亡妹,而妹之亡也,由于娩難。
心惡之,因囑婢媪輩廣購堕胎藥餌服,卒無驗。
冬間娩子後亦無恙,自疑多餌堕胎藥,元氣必傷,召朱某治之。
述其故,朱即迎合其意,而斷為大虛之候。
且雲:苟不極早補救,恐延蓐損。
病者聞而益懼,廣服補劑,漸至卧榻不起,多藥弗效。
延至仲春,族人張鏡江為邀孟英視之。
不饑不寐,時或氣升,面赤口幹,二便秘澀,痰多易汗,胸次如舂,咽有炙脔,畏明善怒,刻刻怕死,哭笑不常,脈至左部弦數,右手沉滑。
曰:此郁痰證誤補緻劇也,與上年李健伯令正之病情極相類。
第彼已年衰而傷于憂思謀慮,是為虛郁;此年壯體堅,而成于驚疑惑懼,是為實郁。
虛郁不為舒養而辄投溫補,則郁者愈郁,而虛者愈虛;實郁不為通洩而誤施溫補,則郁不能開,而反露虛象,所謂大實有羸狀也。
醫者但雲補藥日投,虛象日著,不知虛象日形,病機日锢,彼豈故釀其病,而使之深耶?亦是一片仁心,無如藥與病相僢而馳,蓋即好仁不好學之謂耳。
餘非好翻人案,恐不為此忠告,未必肯舍補藥而從餘議也。
病者聞之大悟,即授小陷胸合雪羹,加菖蒲、薤白、竹茹、知母、栀子、枳實、旋、赭出入為方,吞當歸龍荟丸。
三劑後,蒌仁每帖用至八錢,而大解始行,各恙乃減。
半月後,心頭之舂杵始得全休。
改用清肅濡養之法,調理匝月,汛至而痊。
秀水嚴小亭令正,五十八歲。
因數年前家有訟事,屢遭驚吓而起,辄疑自欲吞金,雖己衣不敢用鈕扣,并時絷手足,即夫媳兒孫,皆屏絕不許入房,雲恐自摘他人之衣扣環飾咽下也。
僅留一媪,在室服侍,而飲食起居如常人。
醫皆謂其神虛,率投鎮補。
今秋患右腿青紫腫痛,牙龈臭腐。
季秋延餘視之,脈弦滑而數。
曰:此病不在心而在膽,故能記憶往事而善謀慮,豈可指為神志不足乎?膽熱則善疑,愈補則熱愈熾,熾極則傳于胃,胃熱蘊隆,乃成青腿牙疳也。
锢疾已六、七年,宜先治其新病。
以菖蒲、膽星、石膏、膽草、知母、元參、銀花、栀子、白薇、竹茹、黃連煎調玉樞丹,并令購白馬乳飲之。
六劑而病減,半月新病愈。
仲冬餘又遊禾,複診脈較平,而膽亦稍和,蓋白馬乳善清膽胃之熱也。
嘗見自命不凡者,偏不易售,而自視欿然之士,恒于意外得之,即此一端,吾可必其中也。
病者聞之,極為怡曠,服藥後各恙漸安,半月而愈。
及榜發,果獲售。
佥雲藥即神妙,而慧吐齒牙,競成吉忏,仁言仁術,醫道通仙,可于孟英信之矣。
其方則甘草、幹地黃、麥冬、紅棗、枸杞、鹽水炒黃連、紫石英、龜闆、龍齒、珍珠也。
迨季冬,兩孝廉将北上,其母夫人陡病恍忽,孟英往診曰:高年素多憂慮,而别離在即,神倏飛揚,縱有仙丹,亦難救藥。
另邀他醫視之,皆雲冬溫,須過十四日。
及旬而沒,神氣不昏,始信孟英鏡質消熔,與塵蒙霧障有殊也。
張友三室,去春受孕後,忽夢見其亡妹,而妹之亡也,由于娩難。
心惡之,因囑婢媪輩廣購堕胎藥餌服,卒無驗。
冬間娩子後亦無恙,自疑多餌堕胎藥,元氣必傷,召朱某治之。
述其故,朱即迎合其意,而斷為大虛之候。
且雲:苟不極早補救,恐延蓐損。
病者聞而益懼,廣服補劑,漸至卧榻不起,多藥弗效。
延至仲春,族人張鏡江為邀孟英視之。
不饑不寐,時或氣升,面赤口幹,二便秘澀,痰多易汗,胸次如舂,咽有炙脔,畏明善怒,刻刻怕死,哭笑不常,脈至左部弦數,右手沉滑。
曰:此郁痰證誤補緻劇也,與上年李健伯令正之病情極相類。
第彼已年衰而傷于憂思謀慮,是為虛郁;此年壯體堅,而成于驚疑惑懼,是為實郁。
虛郁不為舒養而辄投溫補,則郁者愈郁,而虛者愈虛;實郁不為通洩而誤施溫補,則郁不能開,而反露虛象,所謂大實有羸狀也。
醫者但雲補藥日投,虛象日著,不知虛象日形,病機日锢,彼豈故釀其病,而使之深耶?亦是一片仁心,無如藥與病相僢而馳,蓋即好仁不好學之謂耳。
餘非好翻人案,恐不為此忠告,未必肯舍補藥而從餘議也。
病者聞之大悟,即授小陷胸合雪羹,加菖蒲、薤白、竹茹、知母、栀子、枳實、旋、赭出入為方,吞當歸龍荟丸。
三劑後,蒌仁每帖用至八錢,而大解始行,各恙乃減。
半月後,心頭之舂杵始得全休。
改用清肅濡養之法,調理匝月,汛至而痊。
秀水嚴小亭令正,五十八歲。
因數年前家有訟事,屢遭驚吓而起,辄疑自欲吞金,雖己衣不敢用鈕扣,并時絷手足,即夫媳兒孫,皆屏絕不許入房,雲恐自摘他人之衣扣環飾咽下也。
僅留一媪,在室服侍,而飲食起居如常人。
醫皆謂其神虛,率投鎮補。
今秋患右腿青紫腫痛,牙龈臭腐。
季秋延餘視之,脈弦滑而數。
曰:此病不在心而在膽,故能記憶往事而善謀慮,豈可指為神志不足乎?膽熱則善疑,愈補則熱愈熾,熾極則傳于胃,胃熱蘊隆,乃成青腿牙疳也。
锢疾已六、七年,宜先治其新病。
以菖蒲、膽星、石膏、膽草、知母、元參、銀花、栀子、白薇、竹茹、黃連煎調玉樞丹,并令購白馬乳飲之。
六劑而病減,半月新病愈。
仲冬餘又遊禾,複診脈較平,而膽亦稍和,蓋白馬乳善清膽胃之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