脹
關燈
小
中
大
洩則液自生,佐以養血,須避滋膩,宜取流通。
徐洄溪所謂病去則虛者亦生,病留則實者亦死。
勿以藥太平淡,而疑其不足以去病也。
艾田雲:薛一瓢謂人須修到半個神仙身分,才可當得名醫二字,聆君妙論,不愧名醫。
于是以沙參、竹茹、絲瓜絡、銀花、楝實、枇杷葉、冬瓜皮、黃柏、當歸、麥冬、枸杞、白芍出入為方,用水露煮葦莖、藕湯煎藥。
服四劑,脈柔溲暢,瀉減餐加。
乃參以西洋參、生地、黃連、花粉、薏苡、栀子之類,又六劑,舌色漸淡,腿腫漸消。
服至匝月,忽然周身汗出溱溱,而腫脹皆退,舌亦津潤,皮膚漸脫,肌肉漸生,足亦能伸,便溺有節,并不另授峻補,兩月後可策杖而行矣。
天時漸熱,服藥已久,以虎潛丸方熬為膏,用藕粉溲搗成丸,因丸劑皆藥之渣質,脾運殊艱。
孟英凡治陰虛須滋補者,悉熬取其精華而以可為佐使者和之為丸,不但藥力較優,亦且餌之易化。
如法服至長夏,健步經通,遂以康複。
艾田雲:此證人不能治,神亦不能治,君竟能肉白骨而生之,不僅半個神仙,殆人而仙者耶,抑仙而降為人者耶?(水露以甜水貯甑,蒸取其露,宜臨時蒸用,取其有升降之機,而養津液也,一名甑汗水,停久則失性矣。
) 餘雖挈眷回籍,而會垣戚友,未能恝然置之,故時往寓焉。
今歲六月初二日刺船返裡,欲避暑月應酬之繁也。
嗣因亢旱河涸,舟楫不通,或以肩輿相招,餘畏長途而卻之。
中秋後,河漸通,乃二十夜夢先慈以不必晉省為訓,初謂心有所憶也。
至九月下旬,欲展墓于臯亭山,因赴杭視弟妹,舟人忘備白米,強啖冬舂米飯一餐,遂腹脹不饑。
越日抵寓,身漸發熱,徐君亞枝為餘多劑清化,至十六日始解極堅燥矢,解後大渴喜飲,少頃則傾囊而吐,吐則氣自少腹上湧,味極酸苦,甚至吐蛔。
趙君笛樓診雲:十六日不食,中已大虛,一解之後,更無砥柱,故肝木乘而沖侮也。
投參、苓、椒、梅、萸、連、橘、半、茹、姜等,四劑吐止,稍進飲食,然肌肉削盡,寐則肢惕,而稍一展動,則絡痛異常。
大解必旬日一行,極其艱澀。
扶病而歸,兩跗皆腫。
自知虛不易複,而性不受藥,遂啖肥濃。
至冬杪腫消,而大便始潤,津液易奪而難複如此。
且稍或煩勞,即作寒熱。
至次年三月,各恙始休,而步履如常,惟肌肉不能複舊,以脾主四肢,胃主肌肉,而束骨利機關也。
餘脾胃素弱,故畏藥如虎,稍有惡劣之氣者,飲之即吐,若吞丸藥,則不能克化,生冷硬物,概不敢嘗,最奇者,冬舂米飯之氣,亦所素畏,偶食之辄小病,而未有如此之劇者,嗣後不敢略試矣。
且深悔不遵先慈夢示,遂息影窮鄉,不複寓省,乃不知者徑目餘為神仙中人,蓋餘能安其癡也,而吳越之間,亦未嘗不偶遊焉。
次年夏遊武林,晤許貫之茂才,見其令嫒璟姑,患疳膨聚氣,雲起于桐鄉外家食冬舂米飯也。
可見人之脾胃,有同于我者矣。
盛澤王西泉丈仲郎巽齋刑部夫人,年未四旬,而十八年前誕子之後,汛即不行,醫以為虛,頻年溫補,略無小效。
董味青茂才囑就餘診。
脈弦滑而體甚豐,乃氣郁生熱,熱爍津液以成痰,痰複阻其氣道,不能化血以流行,以緻行度愆期,腹形脹痛,肢背不舒,骨疼寐惕,渴不欲飲,間或吐酸,二便不宣,苔黃口苦,皆風陽浮動,治節橫斜之故也。
與沙參、蛤粉各四錢,絲瓜絡、石菖蒲各一錢,紫菀、仙夏、旋覆、蒺藜各一錢五分,茯苓三錢,丹參二錢,黃連四分,海?二兩,凫茈一兩。
服十餘劑,來轉方雲:脹痛蠲而腹背皆舒,夜寐安而二便亦暢,酸水不吐,痰出已松,是肝已漸柔,惟食少無味,骨節痠疼右甚,乃陽明虛無以束骨利機關也。
拟通養法:參須、石菖蒲各一錢,茯神、絡石各三錢,薏苡四錢,仙夏、竹茹各一錢五分,木瓜八分,姜汁炒黃連三分,十大功勞一兩。
仲冬招餘往遊複視,則諸恙皆安,惟右腿尚疼耳。
即于通養方内加黃柏、仙靈脾,服之遂愈。
徐洄溪所謂病去則虛者亦生,病留則實者亦死。
勿以藥太平淡,而疑其不足以去病也。
艾田雲:薛一瓢謂人須修到半個神仙身分,才可當得名醫二字,聆君妙論,不愧名醫。
于是以沙參、竹茹、絲瓜絡、銀花、楝實、枇杷葉、冬瓜皮、黃柏、當歸、麥冬、枸杞、白芍出入為方,用水露煮葦莖、藕湯煎藥。
服四劑,脈柔溲暢,瀉減餐加。
乃參以西洋參、生地、黃連、花粉、薏苡、栀子之類,又六劑,舌色漸淡,腿腫漸消。
服至匝月,忽然周身汗出溱溱,而腫脹皆退,舌亦津潤,皮膚漸脫,肌肉漸生,足亦能伸,便溺有節,并不另授峻補,兩月後可策杖而行矣。
天時漸熱,服藥已久,以虎潛丸方熬為膏,用藕粉溲搗成丸,因丸劑皆藥之渣質,脾運殊艱。
孟英凡治陰虛須滋補者,悉熬取其精華而以可為佐使者和之為丸,不但藥力較優,亦且餌之易化。
如法服至長夏,健步經通,遂以康複。
艾田雲:此證人不能治,神亦不能治,君竟能肉白骨而生之,不僅半個神仙,殆人而仙者耶,抑仙而降為人者耶?
) 餘雖挈眷回籍,而會垣戚友,未能恝然置之,故時往寓焉。
今歲六月初二日刺船返裡,欲避暑月應酬之繁也。
嗣因亢旱河涸,舟楫不通,或以肩輿相招,餘畏長途而卻之。
中秋後,河漸通,乃二十夜夢先慈以不必晉省為訓,初謂心有所憶也。
至九月下旬,欲展墓于臯亭山,因赴杭視弟妹,舟人忘備白米,強啖冬舂米飯一餐,遂腹脹不饑。
越日抵寓,身漸發熱,徐君亞枝為餘多劑清化,至十六日始解極堅燥矢,解後大渴喜飲,少頃則傾囊而吐,吐則氣自少腹上湧,味極酸苦,甚至吐蛔。
趙君笛樓診雲:十六日不食,中已大虛,一解之後,更無砥柱,故肝木乘而沖侮也。
投參、苓、椒、梅、萸、連、橘、半、茹、姜等,四劑吐止,稍進飲食,然肌肉削盡,寐則肢惕,而稍一展動,則絡痛異常。
大解必旬日一行,極其艱澀。
扶病而歸,兩跗皆腫。
自知虛不易複,而性不受藥,遂啖肥濃。
至冬杪腫消,而大便始潤,津液易奪而難複如此。
且稍或煩勞,即作寒熱。
至次年三月,各恙始休,而步履如常,惟肌肉不能複舊,以脾主四肢,胃主肌肉,而束骨利機關也。
餘脾胃素弱,故畏藥如虎,稍有惡劣之氣者,飲之即吐,若吞丸藥,則不能克化,生冷硬物,概不敢嘗,最奇者,冬舂米飯之氣,亦所素畏,偶食之辄小病,而未有如此之劇者,嗣後不敢略試矣。
且深悔不遵先慈夢示,遂息影窮鄉,不複寓省,乃不知者徑目餘為神仙中人,蓋餘能安其癡也,而吳越之間,亦未嘗不偶遊焉。
次年夏遊武林,晤許貫之茂才,見其令嫒璟姑,患疳膨聚氣,雲起于桐鄉外家食冬舂米飯也。
可見人之脾胃,有同于我者矣。
盛澤王西泉丈仲郎巽齋刑部夫人,年未四旬,而十八年前誕子之後,汛即不行,醫以為虛,頻年溫補,略無小效。
董味青茂才囑就餘診。
脈弦滑而體甚豐,乃氣郁生熱,熱爍津液以成痰,痰複阻其氣道,不能化血以流行,以緻行度愆期,腹形脹痛,肢背不舒,骨疼寐惕,渴不欲飲,間或吐酸,二便不宣,苔黃口苦,皆風陽浮動,治節橫斜之故也。
與沙參、蛤粉各四錢,絲瓜絡、石菖蒲各一錢,紫菀、仙夏、旋覆、蒺藜各一錢五分,茯苓三錢,丹參二錢,黃連四分,海?二兩,凫茈一兩。
服十餘劑,來轉方雲:脹痛蠲而腹背皆舒,夜寐安而二便亦暢,酸水不吐,痰出已松,是肝已漸柔,惟食少無味,骨節痠疼右甚,乃陽明虛無以束骨利機關也。
拟通養法:參須、石菖蒲各一錢,茯神、絡石各三錢,薏苡四錢,仙夏、竹茹各一錢五分,木瓜八分,姜汁炒黃連三分,十大功勞一兩。
仲冬招餘往遊複視,則諸恙皆安,惟右腿尚疼耳。
即于通養方内加黃柏、仙靈脾,服之遂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