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
關燈
小
中
大
anstyle="color:#ff8c00">(仍是柔肝滌飲之法。
)竟劑即康。
盛墨莊冬患間瘧,因腹脹畏寒,自服神曲、姜湯,勢益甚,延孟英視之,曰:暑濕内伏也。
以黃連、枳、樸、栀、芩、杏、貝、知、斛、旋、橘、蘭草等為劑,(清暑滲濕而無燥烈之弊,洵妙方也。
)蘆菔煮湯煎藥,三啜而瘳。
葉杏江仲郎,患發熱洩瀉,(肺移熱于大腸。
)醫治十七日不效,骨瘦如豺,音嘶氣逆。
所親許芷卿薦孟英診之。
脈數大渴,汗多苔黃,以竹葉石膏湯加減,十餘劑漸以向愈。
大便反堅燥,繼予滋養而康。
陳某偶患溏洩,所親鮑繼仲雲:餘往歲患瀉,治不中肯,延逾半載,幾為所困,今秋患此,服孟英方,數劑霍然,故服藥不可不慎也,盍延孟英治之?陳因中表二人皆知醫,招而視之,以為省便,辄投以溫補健脾之藥。
數日後,瀉果減,(熱得補而不行。
)而發熱昏痙,咽喉黑腐,其居停瞿穎山,疑病變太速,囑其請援于孟英。
孟英診曰:遲矣。
病起洩瀉,何必為寒,正是伏邪自尋出路,而溫補以固留之,自然内陷厥陰,不可救藥。
果即殒焉。
繼有高小垞孝廉令弟雨生,因食蟹患瀉,黃某用大劑溫補藥,瀉果止,而頸筋痠痛,舌绛嘔渴,口氣甚臭。
孟英持脈沉數,曰:食蟹而後瀉,會逢其适耳。
脈證如斯,理應清潤。
奈病人自畏涼藥,複質于吳某,亦主溫補。
服及旬日,昏痙舌黑而斃。
吳蘊香孝廉令孫兌官,患發熱洞瀉,大渴溲少,涕淚全無。
孟英曰:暑風行于脾胃也。
以沙參、生薏苡、生扁豆、銀花、石斛、滑石、甘草、竹葉、冬瓜皮,澄地漿煎服,數日而痊。
按:此等證,幼科無不作驚風治,因而夭折者多矣。
楊某患感旬日,初則便溏,醫與溫散,瀉止熱不退,晝夜靜卧,飲食不進。
孟英診脈遲緩,浮取甚微,目眵,舌色光紅,口不渴,溲亦行,胸腹無所苦,語懶音低,尋即睡去。
是暑濕内伏,而有燥矢在胃,機關為之不利也。
先與清營通胃藥二劑,熱退舌淡,而脈證依然。
加以酒洗大黃、省頭草,即下堅黑燥矢甚多,而睡減啜粥。
繼以涼潤,旬日而痊。
(眉批:此濕勝于熱之暑證也,以其濕勝,故不甚現熱證,最足眩人,斷為暑濕,足征卓識。
) 何搢階令正,素患肝厥,仲夏患感。
沈樾亭按溫證法治之,内風不至陡動,而大便洩瀉,(洩瀉乃濕溫應有之證,不足為異。
)脈細而弦,渴飲痰多,不饑不寐,因邀孟英商之。
投白頭翁湯,加三甲、石斛、茯苓、竹茹而安。
随以峻補善後而痊。
趙菊齋仲媳,素患陰虛内熱,時或咯血,去年孟英已為治愈,既而汛事偶愆,孟英診曰:病去而孕矣。
今春娩後患瀉,适孟英赴豫章之診,專科進以溫熱之方,而咳嗽乃作;更醫改授養營之劑,則滑洩必加;簽藥乩方,備嘗莫效。
比孟英歸,投以甘麥大棗配梅連之法,證漸輕減。
繼為其姻黨尼之,多方蠻補,遂緻腹痛減餐,日下數十行,皆瑩白堅圓,如白蒲桃之形,上萦血絲。
菊齋悔悶,仍乞援于孟英。
予仲景當歸生姜羊肉湯,每劑吞鴉膽仁二十一粒,以龍眼肉為衣。
果兩服而便轉為溏,痛即遞減。
再與溫養奇經之龜闆、鹿霜、歸、苓、杞、菟、甘、芍、烏鲗、苁蓉、蒲桃、藕等藥,調理而痊。
家慈年七十四歲,陡患洩瀉,腹微痛,身發熱,神思不清,自汗嘔惡,不進飲食。
亟延醫視,雲慮其脫,拟進參藥。
迨孟英來診,曰:暑脈微弱,不可謂之虛也,且兼數象,參不可投。
高年固屬陰虧,然去
)竟劑即康。
盛墨莊冬患間瘧,因腹脹畏寒,自服神曲、姜湯,勢益甚,延孟英視之,曰:暑濕内伏也。
以黃連、枳、樸、栀、芩、杏、貝、知、斛、旋、橘、蘭草等為劑,
)蘆菔煮湯煎藥,三啜而瘳。
葉杏江仲郎,患發熱洩瀉,
)醫治十七日不效,骨瘦如豺,音嘶氣逆。
所親許芷卿薦孟英診之。
脈數大渴,汗多苔黃,以竹葉石膏湯加減,十餘劑漸以向愈。
大便反堅燥,繼予滋養而康。
陳某偶患溏洩,所親鮑繼仲雲:餘往歲患瀉,治不中肯,延逾半載,幾為所困,今秋患此,服孟英方,數劑霍然,故服藥不可不慎也,盍延孟英治之?陳因中表二人皆知醫,招而視之,以為省便,辄投以溫補健脾之藥。
數日後,瀉果減,
)而發熱昏痙,咽喉黑腐,其居停瞿穎山,疑病變太速,囑其請援于孟英。
孟英診曰:遲矣。
病起洩瀉,何必為寒,正是伏邪自尋出路,而溫補以固留之,自然内陷厥陰,不可救藥。
果即殒焉。
繼有高小垞孝廉令弟雨生,因食蟹患瀉,黃某用大劑溫補藥,瀉果止,而頸筋痠痛,舌绛嘔渴,口氣甚臭。
孟英持脈沉數,曰:食蟹而後瀉,會逢其适耳。
脈證如斯,理應清潤。
奈病人自畏涼藥,複質于吳某,亦主溫補。
服及旬日,昏痙舌黑而斃。
吳蘊香孝廉令孫兌官,患發熱洞瀉,大渴溲少,涕淚全無。
孟英曰:暑風行于脾胃也。
以沙參、生薏苡、生扁豆、銀花、石斛、滑石、甘草、竹葉、冬瓜皮,澄地漿煎服,數日而痊。
按:此等證,幼科無不作驚風治,因而夭折者多矣。
楊某患感旬日,初則便溏,醫與溫散,瀉止熱不退,晝夜靜卧,飲食不進。
孟英診脈遲緩,浮取甚微,目眵,舌色光紅,口不渴,溲亦行,胸腹無所苦,語懶音低,尋即睡去。
是暑濕内伏,而有燥矢在胃,機關為之不利也。
先與清營通胃藥二劑,熱退舌淡,而脈證依然。
加以酒洗大黃、省頭草,即下堅黑燥矢甚多,而睡減啜粥。
繼以涼潤,旬日而痊。
) 何搢階令正,素患肝厥,仲夏患感。
沈樾亭按溫證法治之,内風不至陡動,而大便洩瀉,
)脈細而弦,渴飲痰多,不饑不寐,因邀孟英商之。
投白頭翁湯,加三甲、石斛、茯苓、竹茹而安。
随以峻補善後而痊。
趙菊齋仲媳,素患陰虛内熱,時或咯血,去年孟英已為治愈,既而汛事偶愆,孟英診曰:病去而孕矣。
今春娩後患瀉,适孟英赴豫章之診,專科進以溫熱之方,而咳嗽乃作;更醫改授養營之劑,則滑洩必加;簽藥乩方,備嘗莫效。
比孟英歸,投以甘麥大棗配梅連之法,證漸輕減。
繼為其姻黨尼之,多方蠻補,遂緻腹痛減餐,日下數十行,皆瑩白堅圓,如白蒲桃之形,上萦血絲。
菊齋悔悶,仍乞援于孟英。
予仲景當歸生姜羊肉湯,每劑吞鴉膽仁二十一粒,以龍眼肉為衣。
果兩服而便轉為溏,痛即遞減。
再與溫養奇經之龜闆、鹿霜、歸、苓、杞、菟、甘、芍、烏鲗、苁蓉、蒲桃、藕等藥,調理而痊。
家慈年七十四歲,陡患洩瀉,腹微痛,身發熱,神思不清,自汗嘔惡,不進飲食。
亟延醫視,雲慮其脫,拟進參藥。
迨孟英來診,曰:暑脈微弱,不可謂之虛也,且兼數象,參不可投。
高年固屬陰虧,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