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十二髒神失守位邪鬼外幹之刺
關燈
小
中
大
:青氣真全,帝符日元,七魄歸右,今複本田。
誦之三遍。
想白氣于穴下,刺入三分,留三呼,次進至五分,留三呼,複退一分,留一呼,徐徐出針,以手扪其穴,可複活也。
)複刺肺俞。
(肺俞在足太陽經,用針以補肺。
舊注曰:用毫針,着體溫暖,先以手按穴,咒曰:左元真人,六合氣賓,天符帝力,來入其司。
誦之三遍。
針入一分半,留三呼,次進二分,留一呼,徐徐出針,以手扪其穴。
) 人腎病,又遇太陽司天失守,感而三虛,(人之水髒、天之水氣既皆不足,又遇汗出于腎,是為三虛而腎神失守,土邪必相犯也。
)又遇水運不及之年,有黃屍鬼幹犯人正氣,吸人神魂,緻暴亡,(黃為土色,水髒神虛,故見土鬼。
神魂散蕩,若為所吸,多緻暴亡。
若四肢厥冷氣脫,但得心腹微溫,眼色不易,唇口及舌不變,口中無涎,尚可救也。
)可刺足太陽之所過,(京骨穴也。
腎與膀胱為表裡,故當刺此以補水髒。
舊注曰:用毫針,着人身溫暖,以手按穴,咒曰:元陽育嬰,五老反真,泥丸玄華,補精長存。
想黑氣于穴下,刺入一分半,留三呼,乃進至三分,留一呼,徐徐出針,以手扪其穴。
)複刺腎俞。
(在足太陽經,用針補之。
舊注曰:用毫針,先以手按穴,咒曰:天玄日晶,太和昆靈,貞元内守,持入始清。
誦之三遍。
刺之三分,留三呼,次又進至五分,留三呼,徐徐出針,以手扪之。
) 黃帝問曰:十二髒之相使,神失位,使神彩之不圓,恐邪幹犯,治之可刺,願聞其要。
(十二髒各有其神,相通運用,故曰相使。
一有失位,則神光虧缺,是謂不圓。
邪因得而犯之,刺治之法如後。
)岐伯稽首再拜曰:悉乎哉!問至理,道真宗,此非聖帝,焉究斯源?是謂氣神合道,契符上天。
(天地之道,氣與神耳,人生之道,亦惟此也,故曰契符上天。
)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為一身之主,萬幾之舍,故神明出焉。
若情欲傷心,最為五勞之首,心傷則神不守舍,損抑元陽,夭人長命,莫此為甚,而實人所不知。
澄心則養神,抱元守一之道,端從此始。
此下十二髒相使及君主神明等義,詳髒象類第一章。
)可刺手少陰之源。
(神門穴也。
用長針,口中溫之,刺三分,留三呼,次進一分,留一呼,徐徐出針,以手扪其穴。
凡刺各經之源者,皆所以補之也。
後準此。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肺藏氣,主行營衛,故治節由之。
若形寒飲冷,悲憂過度,則肺氣受傷,神失守位。
)可刺手太陰之源。
(太淵穴也。
用長針,口中溫之,以手按穴,刺入三分,留三呼,動氣至,徐徐出針,以手扪其穴。
)肝者,将軍之官,謀慮出焉,(氣強而勇,故号将軍。
性多變動,故主謀慮。
若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肝神受傷也。
)可刺足厥陰之源。
(太沖穴也。
用長針,于口中先溫,以手按穴,刺入三分,留三呼,次進二分,留二呼,徐徐出針,以手扪其穴。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膽氣剛果,故官為中正而主決斷。
若大驚卒怒,其氣必傷,神光散失,病為惶懼膈噎等證。
)可刺足少陽之源。
(丘墟穴也,用長針。
溫于口内,先以左手按穴,刺三分,留三呼,進至五分,留二呼,徐徐出針,以手扪其穴。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膻中者,心包絡所居,相火之位,故為臣使。
衛護君主,故喜樂出焉。
若五情不節,皆能傷之,令人失志恍惚,神光不聚,則邪犯之。
)可刺心包絡所流。
(勞宮穴也。
用長針,于口中溫之,先以
誦之三遍。
想白氣于穴下,刺入三分,留三呼,次進至五分,留三呼,複退一分,留一呼,徐徐出針,以手扪其穴,可複活也。
)複刺肺俞。
(肺俞在足太陽經,用針以補肺。
舊注曰:用毫針,着體溫暖,先以手按穴,咒曰:左元真人,六合氣賓,天符帝力,來入其司。
誦之三遍。
針入一分半,留三呼,次進二分,留一呼,徐徐出針,以手扪其穴。
) 人腎病,又遇太陽司天失守,感而三虛,(人之水髒、天之水氣既皆不足,又遇汗出于腎,是為三虛而腎神失守,土邪必相犯也。
)又遇水運不及之年,有黃屍鬼幹犯人正氣,吸人神魂,緻暴亡,(黃為土色,水髒神虛,故見土鬼。
神魂散蕩,若為所吸,多緻暴亡。
若四肢厥冷氣脫,但得心腹微溫,眼色不易,唇口及舌不變,口中無涎,尚可救也。
)可刺足太陽之所過,(京骨穴也。
腎與膀胱為表裡,故當刺此以補水髒。
舊注曰:用毫針,着人身溫暖,以手按穴,咒曰:元陽育嬰,五老反真,泥丸玄華,補精長存。
想黑氣于穴下,刺入一分半,留三呼,乃進至三分,留一呼,徐徐出針,以手扪其穴。
)複刺腎俞。
(在足太陽經,用針補之。
舊注曰:用毫針,先以手按穴,咒曰:天玄日晶,太和昆靈,貞元内守,持入始清。
誦之三遍。
刺之三分,留三呼,次又進至五分,留三呼,徐徐出針,以手扪之。
) 黃帝問曰:十二髒之相使,神失位,使神彩之不圓,恐邪幹犯,治之可刺,願聞其要。
(十二髒各有其神,相通運用,故曰相使。
一有失位,則神光虧缺,是謂不圓。
邪因得而犯之,刺治之法如後。
)岐伯稽首再拜曰:悉乎哉!問至理,道真宗,此非聖帝,焉究斯源?是謂氣神合道,契符上天。
(天地之道,氣與神耳,人生之道,亦惟此也,故曰契符上天。
)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為一身之主,萬幾之舍,故神明出焉。
若情欲傷心,最為五勞之首,心傷則神不守舍,損抑元陽,夭人長命,莫此為甚,而實人所不知。
澄心則養神,抱元守一之道,端從此始。
此下十二髒相使及君主神明等義,詳髒象類第一章。
)可刺手少陰之源。
(神門穴也。
用長針,口中溫之,刺三分,留三呼,次進一分,留一呼,徐徐出針,以手扪其穴。
凡刺各經之源者,皆所以補之也。
後準此。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肺藏氣,主行營衛,故治節由之。
若形寒飲冷,悲憂過度,則肺氣受傷,神失守位。
)可刺手太陰之源。
(太淵穴也。
用長針,口中溫之,以手按穴,刺入三分,留三呼,動氣至,徐徐出針,以手扪其穴。
)肝者,将軍之官,謀慮出焉,(氣強而勇,故号将軍。
性多變動,故主謀慮。
若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肝神受傷也。
)可刺足厥陰之源。
(太沖穴也。
用長針,于口中先溫,以手按穴,刺入三分,留三呼,次進二分,留二呼,徐徐出針,以手扪其穴。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膽氣剛果,故官為中正而主決斷。
若大驚卒怒,其氣必傷,神光散失,病為惶懼膈噎等證。
)可刺足少陽之源。
(丘墟穴也,用長針。
溫于口内,先以左手按穴,刺三分,留三呼,進至五分,留二呼,徐徐出針,以手扪其穴。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膻中者,心包絡所居,相火之位,故為臣使。
衛護君主,故喜樂出焉。
若五情不節,皆能傷之,令人失志恍惚,神光不聚,則邪犯之。
)可刺心包絡所流。
(勞宮穴也。
用長針,于口中溫之,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