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賊風邪氣乘虛傷人

關燈


    )黃帝曰:善乎哉論!明乎哉道!請藏之金匮,命曰三寶,然此一夫之論也。

    (一夫之論,以一人之病為言也。

    歲有同病者,義如下文。

    )
黃帝曰:願聞歲之所以皆同病者,何因而然?少師曰:此八正之候也。

    (四正四隅,謂之八正,即八宮也。

    )
黃帝曰:候之奈何?少師曰: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太一立于葉蟄之宮,其至也,天必應之以風雨者矣。

    風雨從南方來者為虛風,賊傷人者也。

    (太一義見前章,太一立于坎宮,而風雨從南方來,即沖後來者為虛風,賊傷人者也。

    )
其以夜半至也,萬民皆卧而弗犯也,故其歲民少病。

    其以晝至者,萬民懈惰而皆中于虛風,故萬民多病。

    虛邪入客于骨而不發于外,至其立春,陽氣大發,腠理開,因立春之日風從西方來,萬民又皆中于虛風,此兩邪相搏,經氣結代者矣。

    (立春之日,月建在東,而風從西方來,亦虛風也。

    冬至中之,立春又中之,此兩邪也。

    邪留而不去,故曰結。

    當其令而非其氣,故曰代。

    觀《陰陽應象大論》曰:冬傷于寒,春必溫病。

    即此之謂也。

    )
故諸逢其風而遇其雨者,命曰遇歲露焉。

    因歲之和而少賊風者,民少病而少死,歲多賊風邪氣,寒溫不和,則民多病而死矣。

    (歲露,即前章淋露之義,歲則兼乎時也。

    上二節言虛風之傷人,此一節又言賊風邪氣之傷人,而歲氣之多邪者,尤為民之多病也。

    )
黃帝曰:虛邪之風,其所傷貴賤何如?候之奈何?(此下言歲候之占,重在元旦也。

    )
少師答曰: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宮,其日西北風不雨,人多死矣。

    正月朔日平旦北風,春民多死。

    正月朔日平旦北風行,民病多者,十有三也。

    正月朔日日中北風,夏民多死。

    正月朔日夕時北風,秋民多死。

    終日北風,大病死者十有六。

    (元旦為孟春之首,發生之初,北風大至,陰勝陽也,故多傷害。

    )
正月朔日,風從南方來,命曰旱鄉,從西方來,命曰白骨,将國有殃,人多死亡。

    正月朔日,風從東方來,發屋揚沙石,國有大災也。

    正月朔日。

    風從東南方行,春有死亡。

    (元旦日邪風大至,即非吉兆各随其位,災害有辨也。

    )
正月朔,天和溫不風,籴賤,民不病;天寒而風,籴貴,民多病,此所以候歲之風,HT傷人者也。

    (元旦之氣,所貴者溫和景明,則歲候吉而民衆安,凡四方不和之風,皆非所宜。

    HT,殘同。

    )
二月醜不風,民多心腹病。

    三月戌不溫,民多寒熱。

    四月巳不暑,民多瘅病。

    十月申不寒,民多暴死。

    (二三四月以陽王之時,而醜日不風、戌日不溫、巳日不暑,陰氣勝而陽不達也,故民多病。

    十月以陰王之時,而申日不寒,陽氣勝而陰不藏也,故民多暴死。

    )
諸所謂風者,皆發屋,折樹木,揚沙石,起毫毛,發腠理者也。

    (此釋上文諸所謂風者,必其異常若是乃為兇兆,否則不當概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