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六十年運氣病治之紀
關燈
小
中
大
/em>雨化五,(司天中運同。
)寒化一,(在泉。
)正化度也。
其化上苦熱,中甘和,下甘熱,藥食宜也。
(本年土水陰盛,故上宜苦熱,稍異于前。
中運土氣不足,故宜甘和也。
《玄珠》雲:上甘平。
) 少宮太商少羽(終)少角(初)太征乙醜乙未歲上太陰土,中少商金運,下太陽水。
其運涼熱寒。
(涼為中運少商之氣,熱為勝涼之氣,寒為複熱之氣。
)熱化寒化勝複同,所謂邪氣化日也。
災七宮。
(七,西方兌宮也。
金運不及,故災及之。
)濕化五,(司天。
)清化四,(中運。
)寒化六,(在泉。
)所謂正化日也。
其化上苦熱,中酸和,下甘熱,所謂藥食宜也。
(中酸和者,金位之主,其補以酸,治少商之不足也。
上下同前。
《玄珠》雲:上酸平,下甘溫。
) 少商太羽(終)太角(初)少征太宮辛醜辛未歲(俱同歲會。
) 上太陰土,中少羽水運,下太陽水。
同正宮。
(辛年水運不及,而濕土司天勝之,所謂涸流之紀,上宮與正宮同也。
) 其運寒雨風。
(寒為中運少羽之氣,雨為勝寒之氣,風為複雨之氣。
)雨化風化勝複同,所謂邪氣化日也。
災一宮。
(一,北方坎宮也。
水運不及,故災及之。
)雨化五,(司天。
)寒化一,(中運在泉同。
)所謂正化日也。
其化上苦熱,中苦和,下苦熱,所謂藥食宜也。
(中苦和,下苦熱,苦從火化,治寒以熱也。
治上同前。
《玄珠》雲:上酸和,下甘溫。
) 少羽(終)少角(初)太征少宮太商凡此太陰司天之政,氣化營運後天。
(此總結醜未歲太陰司天六氣之化也。
後天義見前。
)陰專其政,陽氣退辟,大風時起。
(太陰司天以濕,太陽在泉以寒,故陰專其政,陽氣退辟。
土不及則風勝之,故大風時起。
辟,避同。
)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原野昏,白埃四起。
雲奔南極,寒雨數至,物成于差夏。
(濕氣下降,寒氣上騰,故原野昏,白埃四起,司天主南,而太陰居之,故雲奔南極,雨濕多見于南方。
差,參差也。
夏盡入秋,謂之差夏。
蓋主氣當濕土之時,客氣值少陽之令,土氣稍溫,故物成也。
、蒙、夢、茂三音。
差,抄詩切。
)民病寒濕,腹滿身憤,腫痞逆,寒厥拘急。
(皆寒濕所化之病。
憤,脹滿也。
,昌真切。
)濕寒合德,黃黑埃昏,流行氣交,上應鎮星、辰星。
(濕寒,黃黑,鎮星辰星,皆土水之化。
)其政肅,其令寂,(寒之政肅,濕之令寂。
)其谷玄。
應司天,玄應在泉。
)故陰凝于上,寒積于下,寒水勝火,則為冰雹,陽光不治,殺氣乃行。
(上濕下寒,故政如此。
殺氣,陰氣也。
)故有餘宜高,不及宜下,有餘宜晚,不及宜早,土之利,氣之化也,民氣亦從之,(有餘不及,言谷氣也。
凡歲谷間谷,色味堅脆,各有氣衰氣盛之别。
本年寒政太過,故谷氣有餘者,宜高宜晚,以其能勝寒也。
不及者宜下宜早,以其不能勝寒也。
民之強弱,其氣亦然。
)間谷命其太也。
(詳義見前陽明之政。
) 初之氣,地氣遷,寒乃去,春氣至,風乃來,生布萬物以榮,民氣條舒,風濕相薄,雨乃後;(客主之氣,皆厥陰風木用事,故寒去物榮。
以太陰濕土司天,故風濕相薄。
風勝濕,故雨乃後時而至。
地氣遷,義見前。
)民病血溢,筋絡拘強,關節不利,身重筋痿。
(風病在筋,濕病在肉,故為此諸證。
血溢者,風傷于肝也。
) 二之氣,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客主之氣,皆少陰君火用事,故大火氣正,物承其化,民亦和也。
)其病溫厲大行,遠近鹹若,濕蒸相薄,雨乃時降。
(火盛氣熱,故民病溫厲。
以太陰司天,故濕蒸相薄。
時雨應期,故曰時降。
) 三之氣,天政布,濕氣降,地氣騰,雨乃時降,寒乃随之;(太陰司天,濕土用事,故濕氣降,地氣騰而為雨。
三氣之後,則太陽在泉,故寒乃随之。
)感于寒濕,則民病重腫,胸腹滿。
(寒凝濕滞,故其為病如此。
) 四之氣,畏火臨,溽蒸化,地氣騰,天氣痞隔,寒風曉暮,蒸熱相薄,草木凝煙,濕化不流,則白露陰布,以成秋令;(少陽相火用事,其氣尤烈,故曰畏火。
以下凡言畏火者,皆相火也。
客以相火,主以濕土火土合氣溽蒸上騰,故天氣否隔。
然太陽在泉,故寒風随發于朝暮。
以濕遇火,故濕化不流,惟白露陰布,以成秋令也。
)民病腠理熱,血暴溢,瘧,心腹滿熱胪脹,甚則腫。
(濕熱并行,故為是病。
胪,皮也,一曰腹前曰胪。
腫,肉浮腫也。
胪,闾、盧二音。
音附。
) 五之氣,慘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黃落;(客主之氣,皆陽明燥金用事,故其政令如此。
)寒氣及體,君子周密,民病皮腠。
(皮腠屬金,氣求同類也。
) 終之氣,寒大舉,濕大化,霜乃積,陰乃凝,水堅冰,陽光不治;(在泉客主之氣,皆太陽寒水用事,故其政令如此。
) 感于寒,則病患關節禁固,腰痛。
(關節在骨,腰屬腎與膀胱,皆寒求同類為病。
) 寒濕持于氣交而為疾也,必折其郁氣而取化源,(以上十年,上濕下寒,故寒濕持于氣交。
然太陰司天則水郁,太陽在泉則火郁,郁氣化源詳義,見前太陽之政。
又如《補遺本病篇》曰:醜未之歲,少陽升天,主窒天蓬,勝之不前。
厥陰降地,主窒地晶,勝而不前。
故刺法論于火欲升而天蓬窒抑之,君火相火同刺包絡之榮。
木欲降而地晶窒抑之,當刺手太陰之所出,手陽明之所入。
王氏曰:化源九月,迎而取之,以補益也。
是皆折郁氣、取化源之義。
)益其歲氣,無使邪勝,(太陰司天,醜未不及之歲也,故當益其歲氣。
)食歲谷以全其真,食間谷以保其精。
(歲谷,即上文玄谷也。
間谷,義見前陽明之政。
)故歲宜以苦燥之溫之,甚者發之洩之。
不發不洩,則濕氣外溢,肉潰皮拆而水血交流。
(以苦燥之溫之,苦從火化,燥以治濕,溫以治寒也。
發之洩之,發散可以逐寒,滲洩可以去濕也。
)必贊其陽火,令禦甚寒,(歲氣陰寒,故當扶陽。
)從氣異同,少多其判也,同寒者以熱化,同濕者以燥化,(以上十年,運之與氣,有與在泉同寒者,當多用熱化之品以治之,如少商少羽歲是也;有與司天同濕者,當多用燥化之品以治之,如少宮歲是也。
其少角少征歲,當稍從和平以處之也。
)異者少之,同者多之。
(雖以熱以燥,各有分治,然或少或多,當因運氣異同,随其宜而酌之。
) 用涼遠涼,用寒遠寒,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也。
(詳義見前太陽陽明之政。
) 帝曰:善。
少陰之政奈何?岐伯曰:子午之紀也。
壬子壬午歲上少陰火,(司天。
)中太角木運,(中運。
)下陽明金。
(在泉。
)其運風鼓,其化鳴紊啟拆,(此壬年太角之正化。
《五常政大論》雲:其德鳴靡啟拆。
)其變振拉摧拔,(太角之變也。
)其病支滿。
(肝木強也。
)熱化二,(司天。
)風化八,(中運。
)清化四,(在泉。
)正化度也。
其化上鹹寒,(鹹寒從水化,治司天之君火也。
)中酸涼,(酸從木氣,太角宜涼也。
) 下酸溫,(酸本從木,以治陽明何也?蓋燥金在泉,金病在肺,《藏氣法時論》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
《至真要大論》曰:金位之主,其補以酸。
又曰:陽明之客,以酸補之。
此以陽明居少陰之下,其氣不足,故宜治之如此。
下文同。
《玄珠》雲:下苦熱。
)藥食宜也。
太角(初正)少征太宮少商太羽(終) 戊子(天符。
)戊午歲(太乙天符。
) 上少陰火,中太征火運,下陽明金。
其運炎暑,其化暄曜郁燠,(此戊年太征之正化。
《五常政大論》曰:其德暄暑郁蒸。
按:太征運,遇太陽司天曰熱,少陽司天曰暑,少陰司天曰炎暑,皆兼司天之氣而言運也。
)其變炎烈沸騰,(太征之變也。
)其病上熱血溢。
(陽火盛也。
)熱化七,(司天中運同。
)清化九,(在泉。
)正化度也。
其化上鹹寒,中甘寒,下酸溫,藥食宜也。
(中甘寒,治太征之火也。
上下同前。
《玄珠》雲:下苦熱。
) 太征少宮太商少羽(終)少角(初) 甲子甲午歲上少陰火,中太宮土運,下陽明金。
其運陰雨,其化柔潤時雨,(此甲年太宮之正化。
《五常政大論》曰:其德柔潤重淖。
)其變震驚飄驟,(太宮之變也。
)其病中滿身重。
(土濕之滞也。
)熱化二,(司天。
按:《新校正》雲:詳對化從标成數,正化從本生數。
甲子之年,熱化七,燥化九,甲午之年,熱化二,燥化四。
其義未然,愚按在後。
)雨化五,(中運。
)燥化四,(在泉。
)所謂正化日也。
其化上鹹寒,中苦熱,下酸熱,所謂藥食宜也。
(中苦熱,治太宮濕勝也。
下酸熱,與前後四運稍異,然彼言溫,此言熱,亦不相遠。
《玄珠》雲:下苦熱。
) 太宮少商太羽(終)太角(初)少征庚子庚午歲(俱同天符。
) 上少陰火,中太商金運,下陽明金。
同正商。
(本年金運太過,而君火司天制之,則金得其平,所謂堅成之紀,上征與正商同也。
)其運涼勁,其化霧露蕭,(此庚年太商之正化。
運與在泉同其氣,故曰涼勁。
)其變肅殺凋零,(太商之變也。
)其病下清。
(下清,二便清洩,及下體清冷也,金氣之病。
)熱化七,(司天。
)清化九,(中運。
)燥化九,(在泉。
)所謂正化日也。
其化上鹹寒,中辛溫,下酸溫,所謂藥食宜也。
(中辛溫,辛以從金,溫以治寒也。
上下同前。
《玄珠》雲:下苦熱。
) 太商少羽(終)少角(初)太征少宮丙子(歲會。
)丙午歲上少陰火,中太羽水運,下陽明金。
其運寒,其化凝慘栗冽,(此丙年太羽之正化。
《五常正大論》曰:其德凝慘寒氛。
)其變冰雪霜雹,(太羽之變也。
)其病寒下。
(寒下,中寒下利,腹足清冷也。
)熱化二,(司天。
)寒化六,(中運。
) 清化四,(在泉。
)正化度也。
其化上鹹寒,中鹹熱,下酸溫,藥食宜也。
(中太羽,故治宜鹹熱。
上下同前。
《玄珠》雲:下苦熱。
) 太羽(終)太角(初)少征太宮少商凡此少陰司天之政,氣化營運先天。
(此總結子午年少陰司天六氣之化也。
先天義見前。
)地氣肅,天氣明,寒交暑,熱加燥,(陽明燥金在泉,故地氣肅。
少陰君火司天,故天氣明。
金寒而燥,火暑而熱,以下臨上曰交,以上臨下曰加。
) 雲馳雨府,濕化乃行,時雨乃降。
(此即陽明司天,燥極而澤之義。
)金火合德,上應熒惑、太白。
(上火下金,二氣合德,其星當明也。
)其政明,其令切,(火明金切。
)其谷丹白。
(丹應司天,白應在泉。
)水火寒熱,持于氣交而為病始也,熱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熱淩犯而争于中,(少陰司天,陽明在泉,上火下金,故水火寒熱,持于氣交之中而為病如此。
) 民病咳喘,血溢血洩鼽嚏,目赤瘍,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嗌幹腫上。
(火為熱,金為寒,故熱病見于上,寒病見于下。
) 初之氣,地氣遷,燥将去,(初氣太陽用事,上年己亥,少陽終之氣至此已盡,當雲熱将去,燥字誤也。
地氣遷義見前。
)寒乃始,蟄複藏,水乃冰,霜複降,風乃至,陽氣郁;(寒水之
)寒化一,(在泉。
)正化度也。
其化上苦熱,中甘和,下甘熱,藥食宜也。
(本年土水陰盛,故上宜苦熱,稍異于前。
中運土氣不足,故宜甘和也。
《玄珠》雲:上甘平。
) 少宮太商少羽(終)少角(初)太征乙醜乙未歲上太陰土,中少商金運,下太陽水。
其運涼熱寒。
(涼為中運少商之氣,熱為勝涼之氣,寒為複熱之氣。
)熱化寒化勝複同,所謂邪氣化日也。
災七宮。
(七,西方兌宮也。
金運不及,故災及之。
)濕化五,(司天。
)清化四,(中運。
)寒化六,(在泉。
)所謂正化日也。
其化上苦熱,中酸和,下甘熱,所謂藥食宜也。
(中酸和者,金位之主,其補以酸,治少商之不足也。
上下同前。
《玄珠》雲:上酸平,下甘溫。
) 少商太羽(終)太角(初)少征太宮辛醜辛未歲(俱同歲會。
) 上太陰土,中少羽水運,下太陽水。
同正宮。
(辛年水運不及,而濕土司天勝之,所謂涸流之紀,上宮與正宮同也。
) 其運寒雨風。
(寒為中運少羽之氣,雨為勝寒之氣,風為複雨之氣。
)雨化風化勝複同,所謂邪氣化日也。
災一宮。
(一,北方坎宮也。
水運不及,故災及之。
)雨化五,(司天。
)寒化一,(中運在泉同。
)所謂正化日也。
其化上苦熱,中苦和,下苦熱,所謂藥食宜也。
(中苦和,下苦熱,苦從火化,治寒以熱也。
治上同前。
《玄珠》雲:上酸和,下甘溫。
) 少羽(終)少角(初)太征少宮太商凡此太陰司天之政,氣化營運後天。
(此總結醜未歲太陰司天六氣之化也。
後天義見前。
)陰專其政,陽氣退辟,大風時起。
(太陰司天以濕,太陽在泉以寒,故陰專其政,陽氣退辟。
土不及則風勝之,故大風時起。
辟,避同。
)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原野昏,白埃四起。
雲奔南極,寒雨數至,物成于差夏。
(濕氣下降,寒氣上騰,故原野昏,白埃四起,司天主南,而太陰居之,故雲奔南極,雨濕多見于南方。
差,參差也。
夏盡入秋,謂之差夏。
蓋主氣當濕土之時,客氣值少陽之令,土氣稍溫,故物成也。
、蒙、夢、茂三音。
差,抄詩切。
)民病寒濕,腹滿身憤,腫痞逆,寒厥拘急。
(皆寒濕所化之病。
憤,脹滿也。
,昌真切。
)濕寒合德,黃黑埃昏,流行氣交,上應鎮星、辰星。
(濕寒,黃黑,鎮星辰星,皆土水之化。
)其政肅,其令寂,(寒之政肅,濕之令寂。
)其谷玄。
應司天,玄應在泉。
)故陰凝于上,寒積于下,寒水勝火,則為冰雹,陽光不治,殺氣乃行。
(上濕下寒,故政如此。
殺氣,陰氣也。
)故有餘宜高,不及宜下,有餘宜晚,不及宜早,土之利,氣之化也,民氣亦從之,(有餘不及,言谷氣也。
凡歲谷間谷,色味堅脆,各有氣衰氣盛之别。
本年寒政太過,故谷氣有餘者,宜高宜晚,以其能勝寒也。
不及者宜下宜早,以其不能勝寒也。
民之強弱,其氣亦然。
)間谷命其太也。
(詳義見前陽明之政。
) 初之氣,地氣遷,寒乃去,春氣至,風乃來,生布萬物以榮,民氣條舒,風濕相薄,雨乃後;(客主之氣,皆厥陰風木用事,故寒去物榮。
以太陰濕土司天,故風濕相薄。
風勝濕,故雨乃後時而至。
地氣遷,義見前。
)民病血溢,筋絡拘強,關節不利,身重筋痿。
(風病在筋,濕病在肉,故為此諸證。
血溢者,風傷于肝也。
) 二之氣,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客主之氣,皆少陰君火用事,故大火氣正,物承其化,民亦和也。
)其病溫厲大行,遠近鹹若,濕蒸相薄,雨乃時降。
(火盛氣熱,故民病溫厲。
以太陰司天,故濕蒸相薄。
時雨應期,故曰時降。
) 三之氣,天政布,濕氣降,地氣騰,雨乃時降,寒乃随之;(太陰司天,濕土用事,故濕氣降,地氣騰而為雨。
三氣之後,則太陽在泉,故寒乃随之。
)感于寒濕,則民病重腫,胸腹滿。
(寒凝濕滞,故其為病如此。
) 四之氣,畏火臨,溽蒸化,地氣騰,天氣痞隔,寒風曉暮,蒸熱相薄,草木凝煙,濕化不流,則白露陰布,以成秋令;(少陽相火用事,其氣尤烈,故曰畏火。
以下凡言畏火者,皆相火也。
客以相火,主以濕土火土合氣溽蒸上騰,故天氣否隔。
然太陽在泉,故寒風随發于朝暮。
以濕遇火,故濕化不流,惟白露陰布,以成秋令也。
)民病腠理熱,血暴溢,瘧,心腹滿熱胪脹,甚則腫。
(濕熱并行,故為是病。
胪,皮也,一曰腹前曰胪。
腫,肉浮腫也。
胪,闾、盧二音。
音附。
) 五之氣,慘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黃落;(客主之氣,皆陽明燥金用事,故其政令如此。
)寒氣及體,君子周密,民病皮腠。
(皮腠屬金,氣求同類也。
) 終之氣,寒大舉,濕大化,霜乃積,陰乃凝,水堅冰,陽光不治;(在泉客主之氣,皆太陽寒水用事,故其政令如此。
) 感于寒,則病患關節禁固,腰痛。
(關節在骨,腰屬腎與膀胱,皆寒求同類為病。
) 寒濕持于氣交而為疾也,必折其郁氣而取化源,(以上十年,上濕下寒,故寒濕持于氣交。
然太陰司天則水郁,太陽在泉則火郁,郁氣化源詳義,見前太陽之政。
又如《補遺本病篇》曰:醜未之歲,少陽升天,主窒天蓬,勝之不前。
厥陰降地,主窒地晶,勝而不前。
故刺法論于火欲升而天蓬窒抑之,君火相火同刺包絡之榮。
木欲降而地晶窒抑之,當刺手太陰之所出,手陽明之所入。
王氏曰:化源九月,迎而取之,以補益也。
是皆折郁氣、取化源之義。
)益其歲氣,無使邪勝,(太陰司天,醜未不及之歲也,故當益其歲氣。
)食歲谷以全其真,食間谷以保其精。
(歲谷,即上文玄谷也。
間谷,義見前陽明之政。
)故歲宜以苦燥之溫之,甚者發之洩之。
不發不洩,則濕氣外溢,肉潰皮拆而水血交流。
(以苦燥之溫之,苦從火化,燥以治濕,溫以治寒也。
發之洩之,發散可以逐寒,滲洩可以去濕也。
)必贊其陽火,令禦甚寒,(歲氣陰寒,故當扶陽。
)從氣異同,少多其判也,同寒者以熱化,同濕者以燥化,(以上十年,運之與氣,有與在泉同寒者,當多用熱化之品以治之,如少商少羽歲是也;有與司天同濕者,當多用燥化之品以治之,如少宮歲是也。
其少角少征歲,當稍從和平以處之也。
)異者少之,同者多之。
(雖以熱以燥,各有分治,然或少或多,當因運氣異同,随其宜而酌之。
) 用涼遠涼,用寒遠寒,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也。
(詳義見前太陽陽明之政。
) 帝曰:善。
少陰之政奈何?岐伯曰:子午之紀也。
壬子壬午歲上少陰火,(司天。
)中太角木運,(中運。
)下陽明金。
(在泉。
)其運風鼓,其化鳴紊啟拆,(此壬年太角之正化。
《五常政大論》雲:其德鳴靡啟拆。
)其變振拉摧拔,(太角之變也。
)其病支滿。
(肝木強也。
)熱化二,(司天。
)風化八,(中運。
)清化四,(在泉。
)正化度也。
其化上鹹寒,(鹹寒從水化,治司天之君火也。
)中酸涼,(酸從木氣,太角宜涼也。
) 下酸溫,(酸本從木,以治陽明何也?蓋燥金在泉,金病在肺,《藏氣法時論》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
《至真要大論》曰:金位之主,其補以酸。
又曰:陽明之客,以酸補之。
此以陽明居少陰之下,其氣不足,故宜治之如此。
下文同。
《玄珠》雲:下苦熱。
)藥食宜也。
太角(初正)少征太宮少商太羽(終) 戊子(天符。
)戊午歲(太乙天符。
) 上少陰火,中太征火運,下陽明金。
其運炎暑,其化暄曜郁燠,(此戊年太征之正化。
《五常政大論》曰:其德暄暑郁蒸。
按:太征運,遇太陽司天曰熱,少陽司天曰暑,少陰司天曰炎暑,皆兼司天之氣而言運也。
)其變炎烈沸騰,(太征之變也。
)其病上熱血溢。
(陽火盛也。
)熱化七,(司天中運同。
)清化九,(在泉。
)正化度也。
其化上鹹寒,中甘寒,下酸溫,藥食宜也。
(中甘寒,治太征之火也。
上下同前。
《玄珠》雲:下苦熱。
) 太征少宮太商少羽(終)少角(初) 甲子甲午歲上少陰火,中太宮土運,下陽明金。
其運陰雨,其化柔潤時雨,(此甲年太宮之正化。
《五常政大論》曰:其德柔潤重淖。
)其變震驚飄驟,(太宮之變也。
)其病中滿身重。
(土濕之滞也。
)熱化二,(司天。
按:《新校正》雲:詳對化從标成數,正化從本生數。
甲子之年,熱化七,燥化九,甲午之年,熱化二,燥化四。
其義未然,愚按在後。
)雨化五,(中運。
)燥化四,(在泉。
)所謂正化日也。
其化上鹹寒,中苦熱,下酸熱,所謂藥食宜也。
(中苦熱,治太宮濕勝也。
下酸熱,與前後四運稍異,然彼言溫,此言熱,亦不相遠。
《玄珠》雲:下苦熱。
) 太宮少商太羽(終)太角(初)少征庚子庚午歲(俱同天符。
) 上少陰火,中太商金運,下陽明金。
同正商。
(本年金運太過,而君火司天制之,則金得其平,所謂堅成之紀,上征與正商同也。
)其運涼勁,其化霧露蕭,(此庚年太商之正化。
運與在泉同其氣,故曰涼勁。
)其變肅殺凋零,(太商之變也。
)其病下清。
(下清,二便清洩,及下體清冷也,金氣之病。
)熱化七,(司天。
)清化九,(中運。
)燥化九,(在泉。
)所謂正化日也。
其化上鹹寒,中辛溫,下酸溫,所謂藥食宜也。
(中辛溫,辛以從金,溫以治寒也。
上下同前。
《玄珠》雲:下苦熱。
) 太商少羽(終)少角(初)太征少宮丙子(歲會。
)丙午歲上少陰火,中太羽水運,下陽明金。
其運寒,其化凝慘栗冽,(此丙年太羽之正化。
《五常正大論》曰:其德凝慘寒氛。
)其變冰雪霜雹,(太羽之變也。
)其病寒下。
(寒下,中寒下利,腹足清冷也。
)熱化二,(司天。
)寒化六,(中運。
) 清化四,(在泉。
)正化度也。
其化上鹹寒,中鹹熱,下酸溫,藥食宜也。
(中太羽,故治宜鹹熱。
上下同前。
《玄珠》雲:下苦熱。
) 太羽(終)太角(初)少征太宮少商凡此少陰司天之政,氣化營運先天。
(此總結子午年少陰司天六氣之化也。
先天義見前。
)地氣肅,天氣明,寒交暑,熱加燥,(陽明燥金在泉,故地氣肅。
少陰君火司天,故天氣明。
金寒而燥,火暑而熱,以下臨上曰交,以上臨下曰加。
) 雲馳雨府,濕化乃行,時雨乃降。
(此即陽明司天,燥極而澤之義。
)金火合德,上應熒惑、太白。
(上火下金,二氣合德,其星當明也。
)其政明,其令切,(火明金切。
)其谷丹白。
(丹應司天,白應在泉。
)水火寒熱,持于氣交而為病始也,熱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熱淩犯而争于中,(少陰司天,陽明在泉,上火下金,故水火寒熱,持于氣交之中而為病如此。
) 民病咳喘,血溢血洩鼽嚏,目赤瘍,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嗌幹腫上。
(火為熱,金為寒,故熱病見于上,寒病見于下。
) 初之氣,地氣遷,燥将去,(初氣太陽用事,上年己亥,少陽終之氣至此已盡,當雲熱将去,燥字誤也。
地氣遷義見前。
)寒乃始,蟄複藏,水乃冰,霜複降,風乃至,陽氣郁;(寒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