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星之應
關燈
小
中
大
(《素問·氣交變大論》)
帝曰:夫子之言歲候,不及其太過,而上應五星。
今夫德化政令,災眚變易,非常而有也,卒然而動,其亦為之變乎?(此承前章而詳求五星之應。
謂凡德化政令,災眚變易,其有卒然而動者,星亦應之否也。
)岐伯曰:承天而行之,故無妄動,無不應也。
卒然而動者,氣之交變也,其不應焉。
故曰應常不應卒,此之謂也。
(承天而行,謂歲候承乎天運,故氣無妄動,而五星之見,則動無不應也。
但其卒然而動者,非關天運,随遇為變,則五星未必應焉。
以應常不應卒也。
常,謂盛衰之常,其來有自,故必無不應。
卒者,一時之會,非有大變,則亦有不應者矣。
)帝曰:其應奈何?岐伯曰:各從其氣化也。
(各從其氣化者,歲星之化其應風,熒惑之化其應火,鎮星之化其應濕,太白之化其應燥,辰星之化其應寒也。
)帝曰:其行之徐疾逆順何如?岐伯曰:以道留久,逆守而小,是謂省下。
(道,五星所行之道也。
留久,稽留延久也。
逆守,逆行不進而守其度也。
小,無芒而光不露也。
省下,謂察其分野君民之有德有過者也。
)以道而去,去而速來,曲而過之,是謂省遺過也。
(謂既去而複速來,委曲逡巡而過其度也。
省遺過,謂省察有未盡,而複省其所遺過失也。
) 久留而環,或離或附,是謂議災與其德也。
(環,回環旋繞也。
或離或附,欲去不去也。
議災與德,若有所議而為災為德也。
)應近則小,應遠則大。
(應,謂災德之應也。
所應者近而微,其星則小。
所應者遠而甚,其星則大。
)芒而大倍常之一,其化甚;大常之二,其眚即也。
(芒,光芒也。
甚,氣化之盛也。
即,災眚即至也。
)小常之一,其化減;小常之二,是謂臨視,省下之過與其德也。
德者福之,過者伐之。
(減,氣化之衰也。
若小于常之二倍,則不及甚矣,其災眚亦所必至。
臨視,猶言觀察也。
省下之過與其德,謂省察其宿屬分野之下,有德者錫之以福,有過者伐之以災也。
)是以象之見也,高而遠則小,下而近則大,故大則喜怒迩,小則禍福遠。
(凡高而遠者,其象則小。
下而近者,其象必大。
大則近而喜怒之應亦近,小則遠而禍福之應亦遠。
觀五星有遲留伏逆之變,則其或高或下又可知矣。
按:上文雲:應近則小,應遠則大。
此雲:大則喜怒迩,小則禍福遠。
似乎相反。
但上文之近遠,近言其微,遠言其甚,故應微而近則象小,應甚而遠則象大。
此言迩遠者,迩言其急,遠言其緩,故象大則喜怒之應近而急,象小則禍福之應遠而緩。
蓋上文以體象言,此以遠近辨,二者詞若不同,而理則無二也。
)歲運太過,則運星北越;(運星,主歲之星也。
北越,越出應行之度而近于北也。
蓋北為紫微太一所居之位,運星不守其度,而北越近之,其恃強驕肆之氣可見。
)運氣相得,則各行以道。
(無強弱勝負之氣,故各守其當行之道。
)故歲運太過,畏星失色而兼其母:(畏星,即所制之星。
如木運太過,則鎮為畏星也。
失色而兼其母者,木失色
今夫德化政令,災眚變易,非常而有也,卒然而動,其亦為之變乎?(此承前章而詳求五星之應。
謂凡德化政令,災眚變易,其有卒然而動者,星亦應之否也。
)岐伯曰:承天而行之,故無妄動,無不應也。
卒然而動者,氣之交變也,其不應焉。
故曰應常不應卒,此之謂也。
(承天而行,謂歲候承乎天運,故氣無妄動,而五星之見,則動無不應也。
但其卒然而動者,非關天運,随遇為變,則五星未必應焉。
以應常不應卒也。
常,謂盛衰之常,其來有自,故必無不應。
卒者,一時之會,非有大變,則亦有不應者矣。
)帝曰:其應奈何?岐伯曰:各從其氣化也。
(各從其氣化者,歲星之化其應風,熒惑之化其應火,鎮星之化其應濕,太白之化其應燥,辰星之化其應寒也。
)帝曰:其行之徐疾逆順何如?岐伯曰:以道留久,逆守而小,是謂省下。
(道,五星所行之道也。
留久,稽留延久也。
逆守,逆行不進而守其度也。
小,無芒而光不露也。
省下,謂察其分野君民之有德有過者也。
)以道而去,去而速來,曲而過之,是謂省遺過也。
(謂既去而複速來,委曲逡巡而過其度也。
省遺過,謂省察有未盡,而複省其所遺過失也。
) 久留而環,或離或附,是謂議災與其德也。
(環,回環旋繞也。
或離或附,欲去不去也。
議災與德,若有所議而為災為德也。
)應近則小,應遠則大。
(應,謂災德之應也。
所應者近而微,其星則小。
所應者遠而甚,其星則大。
)芒而大倍常之一,其化甚;大常之二,其眚即也。
(芒,光芒也。
甚,氣化之盛也。
即,災眚即至也。
)小常之一,其化減;小常之二,是謂臨視,省下之過與其德也。
德者福之,過者伐之。
(減,氣化之衰也。
若小于常之二倍,則不及甚矣,其災眚亦所必至。
臨視,猶言觀察也。
省下之過與其德,謂省察其宿屬分野之下,有德者錫之以福,有過者伐之以災也。
)是以象之見也,高而遠則小,下而近則大,故大則喜怒迩,小則禍福遠。
(凡高而遠者,其象則小。
下而近者,其象必大。
大則近而喜怒之應亦近,小則遠而禍福之應亦遠。
觀五星有遲留伏逆之變,則其或高或下又可知矣。
按:上文雲:應近則小,應遠則大。
此雲:大則喜怒迩,小則禍福遠。
似乎相反。
但上文之近遠,近言其微,遠言其甚,故應微而近則象小,應甚而遠則象大。
此言迩遠者,迩言其急,遠言其緩,故象大則喜怒之應近而急,象小則禍福之應遠而緩。
蓋上文以體象言,此以遠近辨,二者詞若不同,而理則無二也。
)歲運太過,則運星北越;(運星,主歲之星也。
北越,越出應行之度而近于北也。
蓋北為紫微太一所居之位,運星不守其度,而北越近之,其恃強驕肆之氣可見。
)運氣相得,則各行以道。
(無強弱勝負之氣,故各守其當行之道。
)故歲運太過,畏星失色而兼其母:(畏星,即所制之星。
如木運太過,則鎮為畏星也。
失色而兼其母者,木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