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運太過不及下應民病上應五星德化政令災變異候
關燈
小
中
大
。
)複則寒雨暴至,乃零冰雹霜雪殺物,陰厥且格,陽反上行,頭腦戶痛,延及腦頂發熱,上應辰星,丹谷不成,民病口瘡,甚則心痛。
(金衰火亢,水來複之,故寒雨暴至,繼以冰雹霜雪,災傷萬物,寒之變也。
厥,逆也。
格,拒也。
寒勝于下,則陰厥格陽而反上行,是謂無根之火,故為頭頂口心等病。
其應于天者,辰星當明。
應于地者,丹色之谷不成也。
按:此水複火衰,當雲上應熒惑、辰星;此不言熒惑者,阙文也。
雹音薄。
) 歲水不及,濕乃大行,長氣反用,其化乃速,暑雨數至,上應鎮星。
(六辛歲也,水不及而土乘之,故濕乃大行。
水衰則火土同化,故長氣反用,其化乃速,上應鎮星光明也。
)民病腹滿身重濡洩,寒瘍流水,腰股痛發,股膝不便,煩冤足痿清厥,腳下痛,甚則腫,髒氣不政,腎氣不衡,上應辰星,其谷。
(土濕太過,傷及腎陰,故為此諸病。
寒瘍流水,陰蝕陰疽之類也。
煩冤,煩悶抑郁也。
清厥,寒厥也。
腫,浮腫也。
藏氣,水氣也。
衡,平也。
不政不衡,水氣衰也,上應辰星不明,下應谷不成。
,黑黍也。
)上臨太陰,則大寒數舉,蟄蟲早藏,地積堅冰,陽光不治,民病寒疾于下,甚則腹滿浮腫,上應鎮星,其主谷。
(辛醜、辛未歲也。
太陰濕土司天,則太陽寒水在泉,故大寒舉而陽光不治也。
甚則腹滿浮腫,濕土勝而腎氣傷也。
其上應者,當鎮星增曜。
下應者,當谷有成。
)複則大風暴發,草偃木零,生長不鮮,面色時變,筋骨并辟,肉螈,目視KTKT,物疏璺,肌肉胗發,氣并膈中,痛于心腹,黃氣乃損,其谷不登,上應歲星。
(水衰土亢,木後複之,故大風暴發,草仆木落,而生長失時,皆不鮮明也。
面色時變,肝氣動也。
并,拘攣也。
辟,偏歌也。
螈,動掣也。
KTKT,目不明也。
璺,物因風而破裂也。
肝氣在外則肌肉風疹,肝氣在中則痛于心腹,皆木勝之所緻,故黃氣損而屬土之谷不登。
其上應于天,則惟歲星當明也。
愚按:五運之有太過不及,而勝複所以生也。
太過者其氣勝,勝而無制,則傷害甚矣。
不及者其氣衰,衰而無複,則敗亂極矣。
此勝複循環之道,出乎天地之自然,而亦不得不然者也。
故其在天則有五星運氣之應,在地則有萬物盛衰之應,在人則有髒腑疾病之應。
如木強勝土,則歲星明而鎮星暗,土母受侮,子必複之,故金行伐木,以救困土,則太白增光,歲星反晦也。
凡氣見于上,則災應于下,宿屬受傷,逆犯尤甚,五運互為勝複,其氣皆然。
至其為病,如木勝肝強,必傷脾土,肝勝不已,燥必複之,而肝亦病矣。
燥勝不已,火必複之,而肺亦病矣。
此五髒互為盛衰,其氣亦皆然也。
夫天運之有太過不及者,即人身之有虛實也,惟其有虛而後強者勝之,有勝而後承者複之;無衰則無勝矣,無勝則無複矣。
無勝無複,其氣和平,焉得有病?恃強肆暴,元氣洩盡,焉得無虛?故曰有勝則複,無勝則否,勝微則複微,勝甚則複甚。
可見勝複之微甚,由變化之盛衰,本無其常也。
如本經六元正紀等論所載天時地化人事等義,至詳至備,蓋以明其理之常者如此也。
即如周易之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乃開明易道之微妙,而教人因易以求理,因象以知變。
故孔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此其大義,正與本經相同。
夫天道玄微,本不易測,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
故凡讀易者,當知易道有此變,不當曰變止于此也。
讀運氣者,當知天道有是理,不當曰理必如是也。
然變化雖難必,而易盡其幾矣;天道雖難測,而運氣盡其妙矣。
自餘有知以來,常以五六之義,逐氣推測,則彼此盈虛,十應七八;即有少不相符者,正屬井蛙之見,而見有未至耳,豈天道果不足憑耶?今有昧者,初不知常變之道,盛衰之理,孰者為方,孰者為月,孰者為相勝反勝主客承制之位,故每鑿執經文,以害經意,徒欲以有限之年辰,概無窮之天道,隐微幽顯,誠非易見,管測求全,陋亦甚矣。
此外複有不明氣化如馬宗素之流者,假仲景之名,而為傷寒鈴法等書,用氣運之更遷,拟主病之方治,拘滞不通,誠然謬矣。
然又有一等偏執己見不信運氣者,每謂運氣之學,何益于醫?且雲疾病相加,豈可根據運氣以施治乎?非切要也。
餘喻之曰:若所雲者,似真運氣之不必求,而運氣之道豈易言哉?凡歲氣之流行,即安危之關系。
或疫氣遍行,而一方皆病風溫;或清寒傷髒,則一時皆犯瀉痢;或痘疹盛行,而多兇多吉,期各不同;或疔毒遍生,而是陰是陽,每從其類;或氣急咳嗽,一鄉并與;或筋骨疼痛,人皆道苦;或時下多有中風,或前此盛行痰火。
諸如此者,以衆人而患同病,謂非運氣之使然欤?觀東垣于元時太和二年,制普濟消毒飲以救時行疫疠,所活甚衆,非此而何?第運氣之顯而明者,時或盛行,猶為易見;至其精微,則人多陰受,而識者為誰?夫人殊禀賦,令易寒暄,利害不侔,氣交使然。
故凡以太陽之人,而遇流衍之氣;以太陰之人,而逢赫曦之紀。
強者有制,弱者遇扶,氣得其平,何病之有?或以強陽遇火,則炎烈生矣;陰寒遇水,則冰霜及矣。
天有天符,歲有歲會,人得無人和乎?能先覺預防者,上智也;能因幾辦理者,明醫也;既不能知而且雲烏有者,下愚也。
然則運氣之要與不要,固不必辨,獨慨夫知運氣者之難其人耳。
由此言之,則鑿執者本非智士,而不谕者又豈良材,二者病則一般。
彼達人之見,自所不然,故善察運氣者,必當順天以察運,因變以求氣。
如杜預之言曆,曰:治曆者,當順天以求合,非為合以驗天。
知乎此,則可以言曆矣。
而運氣之道亦然。
既得其義,則勝複盛衰,理可窺也。
随其幾而應其用,其有不合于道者,未之有也。
戴人曰:病如不是當年氣,看與何年運氣同。
便向某年求活法,方知都在至真中。
此言雖未盡善,其亦庶幾乎得運氣之意矣。
。
如雲切。
螈音熾。
KT音荒。
璺音問。
) 帝曰:善。
願聞其時也。
(
)複則寒雨暴至,乃零冰雹霜雪殺物,陰厥且格,陽反上行,頭腦戶痛,延及腦頂發熱,上應辰星,丹谷不成,民病口瘡,甚則心痛。
(金衰火亢,水來複之,故寒雨暴至,繼以冰雹霜雪,災傷萬物,寒之變也。
厥,逆也。
格,拒也。
寒勝于下,則陰厥格陽而反上行,是謂無根之火,故為頭頂口心等病。
其應于天者,辰星當明。
應于地者,丹色之谷不成也。
按:此水複火衰,當雲上應熒惑、辰星;此不言熒惑者,阙文也。
雹音薄。
) 歲水不及,濕乃大行,長氣反用,其化乃速,暑雨數至,上應鎮星。
(六辛歲也,水不及而土乘之,故濕乃大行。
水衰則火土同化,故長氣反用,其化乃速,上應鎮星光明也。
)民病腹滿身重濡洩,寒瘍流水,腰股痛發,股膝不便,煩冤足痿清厥,腳下痛,甚則腫,髒氣不政,腎氣不衡,上應辰星,其谷。
(土濕太過,傷及腎陰,故為此諸病。
寒瘍流水,陰蝕陰疽之類也。
煩冤,煩悶抑郁也。
清厥,寒厥也。
腫,浮腫也。
藏氣,水氣也。
衡,平也。
不政不衡,水氣衰也,上應辰星不明,下應谷不成。
,黑黍也。
)上臨太陰,則大寒數舉,蟄蟲早藏,地積堅冰,陽光不治,民病寒疾于下,甚則腹滿浮腫,上應鎮星,其主谷。
(辛醜、辛未歲也。
太陰濕土司天,則太陽寒水在泉,故大寒舉而陽光不治也。
甚則腹滿浮腫,濕土勝而腎氣傷也。
其上應者,當鎮星增曜。
下應者,當谷有成。
)複則大風暴發,草偃木零,生長不鮮,面色時變,筋骨并辟,肉螈,目視KTKT,物疏璺,肌肉胗發,氣并膈中,痛于心腹,黃氣乃損,其谷不登,上應歲星。
(水衰土亢,木後複之,故大風暴發,草仆木落,而生長失時,皆不鮮明也。
面色時變,肝氣動也。
并,拘攣也。
辟,偏歌也。
螈,動掣也。
KTKT,目不明也。
璺,物因風而破裂也。
肝氣在外則肌肉風疹,肝氣在中則痛于心腹,皆木勝之所緻,故黃氣損而屬土之谷不登。
其上應于天,則惟歲星當明也。
愚按:五運之有太過不及,而勝複所以生也。
太過者其氣勝,勝而無制,則傷害甚矣。
不及者其氣衰,衰而無複,則敗亂極矣。
此勝複循環之道,出乎天地之自然,而亦不得不然者也。
故其在天則有五星運氣之應,在地則有萬物盛衰之應,在人則有髒腑疾病之應。
如木強勝土,則歲星明而鎮星暗,土母受侮,子必複之,故金行伐木,以救困土,則太白增光,歲星反晦也。
凡氣見于上,則災應于下,宿屬受傷,逆犯尤甚,五運互為勝複,其氣皆然。
至其為病,如木勝肝強,必傷脾土,肝勝不已,燥必複之,而肝亦病矣。
燥勝不已,火必複之,而肺亦病矣。
此五髒互為盛衰,其氣亦皆然也。
夫天運之有太過不及者,即人身之有虛實也,惟其有虛而後強者勝之,有勝而後承者複之;無衰則無勝矣,無勝則無複矣。
無勝無複,其氣和平,焉得有病?恃強肆暴,元氣洩盡,焉得無虛?故曰有勝則複,無勝則否,勝微則複微,勝甚則複甚。
可見勝複之微甚,由變化之盛衰,本無其常也。
如本經六元正紀等論所載天時地化人事等義,至詳至備,蓋以明其理之常者如此也。
即如周易之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乃開明易道之微妙,而教人因易以求理,因象以知變。
故孔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此其大義,正與本經相同。
夫天道玄微,本不易測,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
故凡讀易者,當知易道有此變,不當曰變止于此也。
讀運氣者,當知天道有是理,不當曰理必如是也。
然變化雖難必,而易盡其幾矣;天道雖難測,而運氣盡其妙矣。
自餘有知以來,常以五六之義,逐氣推測,則彼此盈虛,十應七八;即有少不相符者,正屬井蛙之見,而見有未至耳,豈天道果不足憑耶?今有昧者,初不知常變之道,盛衰之理,孰者為方,孰者為月,孰者為相勝反勝主客承制之位,故每鑿執經文,以害經意,徒欲以有限之年辰,概無窮之天道,隐微幽顯,誠非易見,管測求全,陋亦甚矣。
此外複有不明氣化如馬宗素之流者,假仲景之名,而為傷寒鈴法等書,用氣運之更遷,拟主病之方治,拘滞不通,誠然謬矣。
然又有一等偏執己見不信運氣者,每謂運氣之學,何益于醫?且雲疾病相加,豈可根據運氣以施治乎?非切要也。
餘喻之曰:若所雲者,似真運氣之不必求,而運氣之道豈易言哉?凡歲氣之流行,即安危之關系。
或疫氣遍行,而一方皆病風溫;或清寒傷髒,則一時皆犯瀉痢;或痘疹盛行,而多兇多吉,期各不同;或疔毒遍生,而是陰是陽,每從其類;或氣急咳嗽,一鄉并與;或筋骨疼痛,人皆道苦;或時下多有中風,或前此盛行痰火。
諸如此者,以衆人而患同病,謂非運氣之使然欤?觀東垣于元時太和二年,制普濟消毒飲以救時行疫疠,所活甚衆,非此而何?第運氣之顯而明者,時或盛行,猶為易見;至其精微,則人多陰受,而識者為誰?夫人殊禀賦,令易寒暄,利害不侔,氣交使然。
故凡以太陽之人,而遇流衍之氣;以太陰之人,而逢赫曦之紀。
強者有制,弱者遇扶,氣得其平,何病之有?或以強陽遇火,則炎烈生矣;陰寒遇水,則冰霜及矣。
天有天符,歲有歲會,人得無人和乎?能先覺預防者,上智也;能因幾辦理者,明醫也;既不能知而且雲烏有者,下愚也。
然則運氣之要與不要,固不必辨,獨慨夫知運氣者之難其人耳。
由此言之,則鑿執者本非智士,而不谕者又豈良材,二者病則一般。
彼達人之見,自所不然,故善察運氣者,必當順天以察運,因變以求氣。
如杜預之言曆,曰:治曆者,當順天以求合,非為合以驗天。
知乎此,則可以言曆矣。
而運氣之道亦然。
既得其義,則勝複盛衰,理可窺也。
随其幾而應其用,其有不合于道者,未之有也。
戴人曰:病如不是當年氣,看與何年運氣同。
便向某年求活法,方知都在至真中。
此言雖未盡善,其亦庶幾乎得運氣之意矣。
。
如雲切。
螈音熾。
KT音荒。
璺音問。
) 帝曰:善。
願聞其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