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運太過不及下應民病上應五星德化政令災變異候
關燈
小
中
大
少腹痛者,金氣乘木,肝之病也。
腸鳴溏洩者,木不生火,脾之寒也。
金氣清肅,故涼雨時至,亦皆應于太白星之明也。
新校正曰:按不及五化民病證中,上應之星,皆言運星失色,畏星加臨宿屬為災;此獨言畏星、不言運星者,經文阙也,當雲上應太白星、歲星。
)其谷蒼。
(谷之蒼者屬木,麻之類也。
金勝而火不複,則蒼谷不成。
)上臨陽明,生氣失政,草木再榮,化氣乃急,上應太白、鎮星,其主蒼早。
(上臨陽明,丁卯、丁酉歲也。
金氣亢甚,故生氣失政。
草木再榮者,以木氣既衰,得火土王時,土無所制,化氣乃急,故夏秋再榮也。
其上應于星,則金土明耀。
其下主于物,則蒼者早凋。
新校正雲:按不及五化,獨紀木上臨陽明,土上臨厥陰,水上臨太陰,不紀木上臨厥陰,土上臨太陰,金上定陽明者,經之旨各紀其甚者也。
故于太過運中,隻言火臨火,水臨水;此不及運中,隻言水臨金,土臨木,水臨土;不言厥陰臨木,太陰臨土,陽明臨金也。
)複則炎暑流火,濕性燥,柔脆草木焦槁,下體再生,華實齊化,病寒熱瘡瘍、痱胗癰痤,上應熒惑、太白,其谷白堅。
(複者,子為其母而報複也。
木衰金亢,火則複之,故為炎暑流火而濕性之物皆燥,柔脆草木皆枝葉焦枯,下體複生。
其生既遲,則旋花旋實,是謂齊化。
火氣反甚,故其為病如此。
其應于星,則熒惑光芒,太白減曜,而宿屬為災。
其應于谷,則白堅屬金,秀而不實也。
按:太過不及之年皆有勝複,後第十三章載者尤詳,所當互考。
脆音翠。
痱音肺。
胗,疹同。
痤,才何切。
)白露早降,收殺氣行,寒雨害物,蟲食甘黃,脾土受邪,赤氣後化,心氣晚治,上勝肺金,白氣乃屈,其谷不成,咳而鼽,上應熒惑、太白星。
(陽明上臨,金氣清肅,故為白露早降,收殺氣行,寒雨害物。
然金勝者火必衰,火衰者土必弱,故蟲食味甘色黃之物,以甘黃皆屬土,而陰氣蝕之,故蟲生焉。
觀曬能除蛀,則蟲為陰物可知。
故其在人,又當脾土受邪也。
若金勝不已而火複之,則赤氣之物後時而化,而人之心火晚盛,上克肺金,凡白色屬金之物,其氣乃屈也。
金谷,稻也。
鼽,鼻塞也。
其上應于星,則當熒惑明,太白暗,而災有所屬也。
王氏曰:金行伐木,假途于土,子居母内,蟲之象也,故甘物黃物,蟲蠹食之。
鼽音求。
) 歲火不及,寒乃大行,長政不用,物榮而下,凝慘而甚,則陽氣不化,乃折榮美,上應辰星。
(六癸歲也。
火不及而水乘之,故寒乃大行。
長政不用,則物不能茂盛于上,而但榮于下。
凝慘陽衰,則榮美乃折。
其上應天象,辰星當明。
) 民病胸中痛,脅支滿,兩脅痛,膺背肩胛間及兩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喑,胸腹大,脅下與腰背相引而痛。
(冒,若有所蔽也,一曰目無所見也。
火不足則陰邪盛而心氣傷,故為此諸病,皆手心主及心經所行之處。
二經雖不行背,然心在膈上,為背之陽髒,故痛連腰背也。
《藏氣法時論》曰:心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
)甚則屈不能伸,髋髀如别,上應熒惑、辰星,其谷丹。
(甚至陰寒凝滞,陽氣不行,故為是病。
髋髀,臀股之間也。
如别,若有所别而不為用也。
水行乘火,則熒惑無光,辰星增曜,宿屬為災;丹色之谷,應其氣而不成也。
)複則埃郁,大雨且至,黑氣乃辱,病溏腹滿,食飲不下,寒中腸鳴,洩注腹痛,暴攣痿痹,足不任身,上應鎮星、辰星,玄谷不成。
(火衰水亢,土則複之,土之化濕,反侵水髒,故為腹滿食不下、腸鳴洩注、痿痹足不任身等疾。
黑氣,水氣也。
辱,屈也。
,鴨也。
言如鴨糞清稀,寒濕所緻也。
土複于水,故鎮星明潤,辰星減光,玄色之谷不成也。
,木、務二音。
) 歲土不及,風乃大行,化氣不令,草木茂榮,飄揚而甚,秀而不實,上應歲星。
(六己歲也。
土不及而木乘之,故風氣行,化氣失令。
木專其政,則草木茂榮。
然發生在木而成實在土,土氣不充,故雖秀不實。
木氣上應,則歲星當明也。
) 民病飧洩霍亂,體重腹痛,筋骨繇複,肌肉酸,善怒,髒氣舉事,蟄蟲早附,鹹病寒中,上應歲星、鎮星,其谷。
(繇複,搖動反複也。
《根結篇》曰:所謂骨繇者,搖故也。
即此繇字。
,跳動也。
酸,酸疼也。
凡此飧洩等病,皆脾弱肝強所緻。
土氣不及,則寒水無畏,故髒氣舉事。
蟄蟲早附,應髒氣也。
鹹病寒中,火土衰也。
上應歲星、鎮星者,歲星明而鎮星暗也。
谷之黃者屬土,不能成實矣。
,如雲切。
音今,黃也。
)複則收政嚴峻,名木蒼凋,胸脅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蟲食甘黃,氣客于脾,谷乃減,民食少失味,蒼谷乃損,上應太白、歲星。
(土衰木亢,金乃複之,故收氣峻而名木凋也。
其為胸脅暴痛、下引少腹者,肝膽病也。
蟲食甘黃、氣客于脾、谷乃減者,火土衰也。
土衰者脾必弱,故民食少、滋味失。
金勝者木必衰,故蒼谷損。
其上應于星,當太白增明而歲星失色也。
)上臨厥陰,流水不冰,蟄蟲來見,髒氣不用,白乃不複,上應歲星,民乃康。
(己巳己亥歲也。
上臨厥陰則少陽相火在泉,故流水不冰,蟄蟲來見。
火司于地,故水之髒氣不能用,金之白氣不得複,歲星得專其令,民亦康而無病。
) 歲金不及,炎火乃行,生氣乃用,長氣專勝,庶物以茂,燥爍以行,上應熒惑星。
(六乙歲也。
金不及而火乘之,故炎火乃行。
金不勝木,故生氣用而庶物茂。
火氣獨王,故長氣勝而燥爍行。
其應于星,則熒惑光芒也。
爍,式灼切。
)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收氣乃後,上應太白星,其谷堅芒。
(瞀,悶也。
鼽,鼻塞流涕也。
金受火邪,故為此諸病。
收氣後,太白無光,堅芒之谷不成,皆金氣不足之應。
瞀,茂、務、莫三音。
嚏音帝
腸鳴溏洩者,木不生火,脾之寒也。
金氣清肅,故涼雨時至,亦皆應于太白星之明也。
新校正曰:按不及五化民病證中,上應之星,皆言運星失色,畏星加臨宿屬為災;此獨言畏星、不言運星者,經文阙也,當雲上應太白星、歲星。
)其谷蒼。
(谷之蒼者屬木,麻之類也。
金勝而火不複,則蒼谷不成。
)上臨陽明,生氣失政,草木再榮,化氣乃急,上應太白、鎮星,其主蒼早。
(上臨陽明,丁卯、丁酉歲也。
金氣亢甚,故生氣失政。
草木再榮者,以木氣既衰,得火土王時,土無所制,化氣乃急,故夏秋再榮也。
其上應于星,則金土明耀。
其下主于物,則蒼者早凋。
新校正雲:按不及五化,獨紀木上臨陽明,土上臨厥陰,水上臨太陰,不紀木上臨厥陰,土上臨太陰,金上定陽明者,經之旨各紀其甚者也。
故于太過運中,隻言火臨火,水臨水;此不及運中,隻言水臨金,土臨木,水臨土;不言厥陰臨木,太陰臨土,陽明臨金也。
)複則炎暑流火,濕性燥,柔脆草木焦槁,下體再生,華實齊化,病寒熱瘡瘍、痱胗癰痤,上應熒惑、太白,其谷白堅。
(複者,子為其母而報複也。
木衰金亢,火則複之,故為炎暑流火而濕性之物皆燥,柔脆草木皆枝葉焦枯,下體複生。
其生既遲,則旋花旋實,是謂齊化。
火氣反甚,故其為病如此。
其應于星,則熒惑光芒,太白減曜,而宿屬為災。
其應于谷,則白堅屬金,秀而不實也。
按:太過不及之年皆有勝複,後第十三章載者尤詳,所當互考。
脆音翠。
痱音肺。
胗,疹同。
痤,才何切。
)白露早降,收殺氣行,寒雨害物,蟲食甘黃,脾土受邪,赤氣後化,心氣晚治,上勝肺金,白氣乃屈,其谷不成,咳而鼽,上應熒惑、太白星。
(陽明上臨,金氣清肅,故為白露早降,收殺氣行,寒雨害物。
然金勝者火必衰,火衰者土必弱,故蟲食味甘色黃之物,以甘黃皆屬土,而陰氣蝕之,故蟲生焉。
觀曬能除蛀,則蟲為陰物可知。
故其在人,又當脾土受邪也。
若金勝不已而火複之,則赤氣之物後時而化,而人之心火晚盛,上克肺金,凡白色屬金之物,其氣乃屈也。
金谷,稻也。
鼽,鼻塞也。
其上應于星,則當熒惑明,太白暗,而災有所屬也。
王氏曰:金行伐木,假途于土,子居母内,蟲之象也,故甘物黃物,蟲蠹食之。
鼽音求。
) 歲火不及,寒乃大行,長政不用,物榮而下,凝慘而甚,則陽氣不化,乃折榮美,上應辰星。
(六癸歲也。
火不及而水乘之,故寒乃大行。
長政不用,則物不能茂盛于上,而但榮于下。
凝慘陽衰,則榮美乃折。
其上應天象,辰星當明。
) 民病胸中痛,脅支滿,兩脅痛,膺背肩胛間及兩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喑,胸腹大,脅下與腰背相引而痛。
(冒,若有所蔽也,一曰目無所見也。
火不足則陰邪盛而心氣傷,故為此諸病,皆手心主及心經所行之處。
二經雖不行背,然心在膈上,為背之陽髒,故痛連腰背也。
《藏氣法時論》曰:心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
)甚則屈不能伸,髋髀如别,上應熒惑、辰星,其谷丹。
(甚至陰寒凝滞,陽氣不行,故為是病。
髋髀,臀股之間也。
如别,若有所别而不為用也。
水行乘火,則熒惑無光,辰星增曜,宿屬為災;丹色之谷,應其氣而不成也。
)複則埃郁,大雨且至,黑氣乃辱,病溏腹滿,食飲不下,寒中腸鳴,洩注腹痛,暴攣痿痹,足不任身,上應鎮星、辰星,玄谷不成。
(火衰水亢,土則複之,土之化濕,反侵水髒,故為腹滿食不下、腸鳴洩注、痿痹足不任身等疾。
黑氣,水氣也。
辱,屈也。
,鴨也。
言如鴨糞清稀,寒濕所緻也。
土複于水,故鎮星明潤,辰星減光,玄色之谷不成也。
,木、務二音。
) 歲土不及,風乃大行,化氣不令,草木茂榮,飄揚而甚,秀而不實,上應歲星。
(六己歲也。
土不及而木乘之,故風氣行,化氣失令。
木專其政,則草木茂榮。
然發生在木而成實在土,土氣不充,故雖秀不實。
木氣上應,則歲星當明也。
) 民病飧洩霍亂,體重腹痛,筋骨繇複,肌肉酸,善怒,髒氣舉事,蟄蟲早附,鹹病寒中,上應歲星、鎮星,其谷。
(繇複,搖動反複也。
《根結篇》曰:所謂骨繇者,搖故也。
即此繇字。
,跳動也。
酸,酸疼也。
凡此飧洩等病,皆脾弱肝強所緻。
土氣不及,則寒水無畏,故髒氣舉事。
蟄蟲早附,應髒氣也。
鹹病寒中,火土衰也。
上應歲星、鎮星者,歲星明而鎮星暗也。
谷之黃者屬土,不能成實矣。
,如雲切。
音今,黃也。
)複則收政嚴峻,名木蒼凋,胸脅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蟲食甘黃,氣客于脾,谷乃減,民食少失味,蒼谷乃損,上應太白、歲星。
(土衰木亢,金乃複之,故收氣峻而名木凋也。
其為胸脅暴痛、下引少腹者,肝膽病也。
蟲食甘黃、氣客于脾、谷乃減者,火土衰也。
土衰者脾必弱,故民食少、滋味失。
金勝者木必衰,故蒼谷損。
其上應于星,當太白增明而歲星失色也。
)上臨厥陰,流水不冰,蟄蟲來見,髒氣不用,白乃不複,上應歲星,民乃康。
(己巳己亥歲也。
上臨厥陰則少陽相火在泉,故流水不冰,蟄蟲來見。
火司于地,故水之髒氣不能用,金之白氣不得複,歲星得專其令,民亦康而無病。
) 歲金不及,炎火乃行,生氣乃用,長氣專勝,庶物以茂,燥爍以行,上應熒惑星。
(六乙歲也。
金不及而火乘之,故炎火乃行。
金不勝木,故生氣用而庶物茂。
火氣獨王,故長氣勝而燥爍行。
其應于星,則熒惑光芒也。
爍,式灼切。
)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收氣乃後,上應太白星,其谷堅芒。
(瞀,悶也。
鼽,鼻塞流涕也。
金受火邪,故為此諸病。
收氣後,太白無光,堅芒之谷不成,皆金氣不足之應。
瞀,茂、務、莫三音。
嚏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