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步四周三合會同子甲相合命曰歲立

關燈
也。

    終于七十五刻,戌正四刻也。

    )五之氣,始于七十六刻,終于六十二刻半;(始于七十六刻,亥初初刻也。

    終于六十二刻半,酉初四刻也。

    )
六之氣,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終于五十刻。

    (始于酉正初刻,終于未正四刻。

    此五十刻者,四分日之二也。

    )
所謂六二,天之數也。

    (醜次于子,故曰六二。

    天之數,義見前。

    )
丙寅歲,初之氣,天數始于五十一刻,終于三十七刻半;(始于申初初刻,終于午初四刻。

    凡後寅午戌年皆同。

    )
二之氣,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終于二十五刻;(始于午正初刻,終于辰正四刻。

    )
三之氣,始于二十六刻,終于一十二刻半;(始于巳初初刻,終于卯初四刻。

    )
四之氣,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終于水下百刻。

    (始于卯正初刻,終于醜正四刻。

    )
五之氣,始于一刻,終于八十七刻半;(始于寅初初刻,終于子初四刻。

    )
六之氣,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終于七十五刻。

    (始于子正初刻,終于戌正四刻。

    此七十五刻者,四分日之三也。

    )
所謂六三,天之數也。

    (寅次于醜,故曰六三。

    )
丁卯歲,初之氣,天數始于七十六刻,終于六十二刻半;(始于亥初初刻,終于酉初四刻,凡後之亥卯未年皆同。

    )
二之氣,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終于五十刻;(始于酉正初刻,終于未正四刻。

    )
三之氣,始于五十一刻,終于三十七刻半;(始于申初初刻,終于午初四刻。

    )
四之氣,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終于二十五刻;(始于午正初刻,終于辰正四刻。

    )
五之氣,始于二十六刻,終于一十二刻半;(始于巳初初刻,終于卯初四刻。

    )
六之氣,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終于水下百刻。

    (始于卯正初刻,終于醜正四刻。

    此水下百刻者,即上文所謂二十四步、積盈百刻而成日也。

    )
所謂六四,天之數也。

    (卯次于寅,故曰六四。

    此一紀之全數也。

    )
次戊辰歲,初之氣,複始于一刻,常如是無已,周而複始。

    (以上丁卯年六之氣,終于水下百刻,是子醜寅卯四年氣數至此已盡,所謂一紀。

    故戊辰年,則氣複始于一刻,而辰巳午未四年又為一紀。

    辰巳午未之後,則申酉戌亥四年又為一紀。

    此所以常如是無已,周而複始也。

    )
帝曰:願聞其歲候何如?岐伯曰:悉乎哉問也!日行一周,天氣始于一刻;(歲候者,通歲之大候。

    此承上文而複總其氣數之始也。

    一周者,一周于天,謂甲子一年為歲之首也。

    )
日行再周,天氣始于二十六刻;(乙醜歲也。

    )
日行三周,天氣始于五十一刻;(丙寅歲也。

    )
日行四周,天氣始于七十六刻;(丁卯歲也。

    )
日行五周,天氣複始于一刻,(戊辰歲也。

    )
所謂一紀也。

    (如前四年是也,一紀盡而複始于一刻矣。

    紀者,如天元紀大論所謂終地紀者,即此紀字之義。

    )
是故寅午戌歲氣會同,卯未亥歲氣會同,辰申子歲氣會同,巳酉醜歲氣會同,終而複始。

    (六十年氣數周流,皆如前之四年,故四年之後,氣複如初。

    所以寅午戌為會同,卯未亥為會同,辰申子為會同,巳酉醜為會同。

    今陰陽家但知此為三合類局,而不知由于氣數之會同如此。

    有六十年歲氣三合會同圖,在《圖翼》二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