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符歲會
關燈
小
中
大
(《素問·六微旨大論》《六元正紀大論》)
帝曰:盛衰何如?
(《素問·六微旨大論》)此連前章,乃承上文而詳求盛衰之義也。
)岐伯曰: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邪則變甚,正則微。
(氣不相和者為非位,氣相得者為當位,故有邪正微甚之分。
上二句,又出五營運大論,見藏象類六。
)帝曰:何謂當位?岐伯曰:木運臨卯,(此下言歲會也。
以木運而臨卯位,丁卯歲也。
)火運臨午,(以火運臨午位,戊午歲也。
) 土運臨四季,(土運臨四季,甲辰、甲戌,己醜、己未歲也。
)金運臨酉,(金運臨酉,乙酉歲也。
)水運臨子,(水運臨子,丙子歲也。
)所謂歲會,氣之平也。
(此歲運與年支同氣,故曰歲會,其氣平也。
共八年。
)帝曰:非位何如?岐伯曰:歲不與會也。
(歲運不與地支會,則氣有不平者矣。
) 帝曰:土運之歲,上見太陰;(此下言天符也。
上謂司天,土運上見太陰,己醜、己未歲也。
)火運之歲,上見少陽、少陰;(火運上見少陽,戊寅,戊申歲也。
上見少陰,戊子、戊午歲也。
)金運之歲,上見陽明;(金運上見陽明,乙卯、乙酉歲也。
)木運之歲,上見厥陰;(木運上見厥陰,丁巳、丁亥歲也。
)水運之歲,上見太陽奈何?(水運上見太陽,丙辰、丙戌歲也。
奈何,謂此十二年,以歲運與司天同氣者,又何以然也。
)岐伯曰:天之與會也,故天元冊曰天符。
(天與運會也。
) 天符歲會何如?(此帝問太一天符也。
)岐伯曰:太一天符之會也。
(既為天符,又為歲會,是為太一天符之會,如上之己醜、己未、戊午、乙酉,四歲是也。
太一者,至尊無二之稱。
) 帝曰:其貴賤何如?岐伯曰:天符為執法,歲位為行令,太一天符為貴人。
(執法者位于上,猶執政也。
行令者位乎下,猶諸司也。
貴人者,統乎上下,猶君主也。
)帝曰:邪之中也奈何?(言以非常之邪,不時相加而中傷者也。
)岐伯曰: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中執法者,犯司天之氣也。
天者生之本,故其病速而危。
)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行令者,犯地支之氣也。
害稍次之,故其病徐而持。
持者,邪正相持而吉兇相半也。
)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
(中貴人者,天地之氣皆犯矣,故暴而死。
按此三者,地以天為主,故中天符者甚于歲會;而太一天符者,乃三氣合一,其盛可知,故不犯則已,犯則無能解也,人而受之,不能免矣。
)帝曰:位之易也何如?岐伯曰: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
逆則其病近,其害速;順則其病遠,其害微。
所謂二火也。
(君者,君火也。
臣者,相火也。
君位臣者,如以少陰之客,而加于少陽之主,是君在上而臣在下,故為順,順則病期遠而害亦微。
臣位君者,如以少陽之客,而加于少陰之主,是臣在上而君在下,故為逆,逆則病期近而害亦速,此以二火為言也。
蓋五行各一,而其勝複逆順之相加,各有所辨,惟此二火者,
)岐伯曰: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邪則變甚,正則微。
(氣不相和者為非位,氣相得者為當位,故有邪正微甚之分。
上二句,又出五營運大論,見藏象類六。
)帝曰:何謂當位?岐伯曰:木運臨卯,(此下言歲會也。
以木運而臨卯位,丁卯歲也。
)火運臨午,(以火運臨午位,戊午歲也。
) 土運臨四季,(土運臨四季,甲辰、甲戌,己醜、己未歲也。
)金運臨酉,(金運臨酉,乙酉歲也。
)水運臨子,(水運臨子,丙子歲也。
)所謂歲會,氣之平也。
(此歲運與年支同氣,故曰歲會,其氣平也。
共八年。
)帝曰:非位何如?岐伯曰:歲不與會也。
(歲運不與地支會,則氣有不平者矣。
) 帝曰:土運之歲,上見太陰;(此下言天符也。
上謂司天,土運上見太陰,己醜、己未歲也。
)火運之歲,上見少陽、少陰;(火運上見少陽,戊寅,戊申歲也。
上見少陰,戊子、戊午歲也。
)金運之歲,上見陽明;(金運上見陽明,乙卯、乙酉歲也。
)木運之歲,上見厥陰;(木運上見厥陰,丁巳、丁亥歲也。
)水運之歲,上見太陽奈何?(水運上見太陽,丙辰、丙戌歲也。
奈何,謂此十二年,以歲運與司天同氣者,又何以然也。
)岐伯曰:天之與會也,故天元冊曰天符。
(天與運會也。
) 天符歲會何如?(此帝問太一天符也。
)岐伯曰:太一天符之會也。
(既為天符,又為歲會,是為太一天符之會,如上之己醜、己未、戊午、乙酉,四歲是也。
太一者,至尊無二之稱。
) 帝曰:其貴賤何如?岐伯曰:天符為執法,歲位為行令,太一天符為貴人。
(執法者位于上,猶執政也。
行令者位乎下,猶諸司也。
貴人者,統乎上下,猶君主也。
)帝曰:邪之中也奈何?(言以非常之邪,不時相加而中傷者也。
)岐伯曰: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中執法者,犯司天之氣也。
天者生之本,故其病速而危。
)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行令者,犯地支之氣也。
害稍次之,故其病徐而持。
持者,邪正相持而吉兇相半也。
)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
(中貴人者,天地之氣皆犯矣,故暴而死。
按此三者,地以天為主,故中天符者甚于歲會;而太一天符者,乃三氣合一,其盛可知,故不犯則已,犯則無能解也,人而受之,不能免矣。
)帝曰:位之易也何如?岐伯曰: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
逆則其病近,其害速;順則其病遠,其害微。
所謂二火也。
(君者,君火也。
臣者,相火也。
君位臣者,如以少陰之客,而加于少陽之主,是君在上而臣在下,故為順,順則病期遠而害亦微。
臣位君者,如以少陽之客,而加于少陰之主,是臣在上而君在下,故為逆,逆則病期近而害亦速,此以二火為言也。
蓋五行各一,而其勝複逆順之相加,各有所辨,惟此二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