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運六氣上下之應
關燈
小
中
大
(《素問·五營運大論》)
黃帝坐明堂,始正天綱,臨觀八極,考建五常,(明堂,王者朝會之堂也。
正天綱者,天之大綱在于鬥,正鬥綱之建,以占天也。
八極,八方之輿極也。
觀八極之理,以志地也。
考,察也。
建,立也。
五常,五行氣運之常也。
考建五常,以測陰陽之變化也。
)請天師而問之曰:論言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陰陽之升降,寒暑彰其兆。
(論,氣交變大論也。
但彼以升降二字作往複,見後第十。
)餘聞五運之數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氣之各主歲耳,首甲定運,餘因論之。
鬼臾區曰: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
(此五運也。
首甲定運,謂六十年以甲子始,而定其運也。
)子午之上,少陰主之;醜未之上,太陰主之;寅申之上,少陽主之;卯酉之上,陽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陽主之;巳亥之上,厥陰主之。
不合陰陽,其故何也?(此三陰三陽之所主也,主者司天也。
不合陰陽,如五行之甲乙,東方木也;而甲化土運,乙化金運。
六氣之亥子,北方水也;而亥年之上,風水主之,子年之上,君火主之。
又如君火司氣,火本陽也,而反屬少陰;寒水司氣,水本陰也,而反屬太陽之類,似皆不合于陰陽者也。
)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陰陽也。
(言鬼臾區之言,是明顯之道也。
其所雲運五氣六不合陰陽者,正所以明天地之陰陽也。
)夫數之可數者,人中之陰陽也,然所合,數之可得者也。
夫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
天地陰陽者,不以數推,以象之謂也。
(人中之陰陽,言其淺近可數,而人所易知者也。
然陰陽之道,或本陽而标陰,或内陽而外陰,或此陽而彼陰,或先陽而後陰,故小之而十百,大之而千萬,無非陰陽之變化,此天地之陰陽無窮,誠有不可以限數推言者,故當因象求之,則無不有理存焉。
數之可十以下四句,又見經絡類二十九及三十四。
)帝曰:願聞其所始也。
岐伯曰:昭乎哉問也!臣覽太始天元冊文,丹天之氣,經于牛女戊分;天之氣,經于心尾己分;蒼天之氣,經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于亢氐昴畢;玄天之氣,經于張翼婁胃。
(此所以辨五運也。
始,謂天運初分之始。
太始天元冊文,太古占天文也。
丹,赤色,火氣也。
,黃色,土氣也。
蒼,青色,木氣也。
素,白色,金氣也。
玄,黑色,水氣也。
此天地初分之時,赤氣經于牛女戊分,牛女癸之次,戊當幹之次,故火主戊癸也。
黃氣經于心尾己分,心尾甲之次,巳當巽之次,故土主甲己也。
青氣經于危室柳鬼,危室壬之次,柳鬼丁之次,故木主丁壬也。
白色經于亢氐昴畢,亢氐乙之次,昴畢庚之次,故金主乙庚也。
黑氣經于張翼婁胃,張翼丙之次,婁胃辛之次,故水主丙辛也。
此五運之所以化也。
又詳義見《圖翼》二卷,五天五運圖解。
音今。
)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則天地之門戶也。
(奎壁臨幹,戊分也。
角轸臨巽,己分也。
戊在西北,己在東南,遁甲經曰:六戊為天門,六己為地戶。
故曰天地之門戶。
詳義見《圖翼》一卷,奎壁角轸天地之門戶說。
)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此五天五運,即氣候之所始,天道之所生也。
) 帝曰:善。
論言天地者,萬物之上下,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未知其所謂也。
(此所以辨六氣也。
論,即《天元紀大論》,見前章;及《陰陽應象大論》,見陰陽類第一。
)岐伯曰;所謂上下者,歲上下,見陰陽之所在也。
(上,司天也。
下,在泉也。
歲之上下,即三陰三陽疊見之所在也。
)左右者,諸上見厥陰,左少陰,右太陽;見少陰,左太陰,右厥陰;見太陰,左少陽,右少陰;見少陽,左陽明,右太陰;見陽明,左太陽,右少陽;見太陽,左厥陰,右陽明。
所謂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司天在泉,俱有左右。
諸上見者,即言司天。
故厥陰司天,則左見少陰,右見太陽,是為司天之左右間也。
餘義仿此。
司天在上,故位南面北而命其左右之見。
左,西也。
右,東也。
)帝曰:何謂下?岐伯曰: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左陽明,右太陰;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左太陽,右少陽;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左厥陰,右陽明;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左少陰,
正天綱者,天之大綱在于鬥,正鬥綱之建,以占天也。
八極,八方之輿極也。
觀八極之理,以志地也。
考,察也。
建,立也。
五常,五行氣運之常也。
考建五常,以測陰陽之變化也。
)請天師而問之曰:論言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陰陽之升降,寒暑彰其兆。
(論,氣交變大論也。
但彼以升降二字作往複,見後第十。
)餘聞五運之數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氣之各主歲耳,首甲定運,餘因論之。
鬼臾區曰: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
(此五運也。
首甲定運,謂六十年以甲子始,而定其運也。
)子午之上,少陰主之;醜未之上,太陰主之;寅申之上,少陽主之;卯酉之上,陽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陽主之;巳亥之上,厥陰主之。
不合陰陽,其故何也?(此三陰三陽之所主也,主者司天也。
不合陰陽,如五行之甲乙,東方木也;而甲化土運,乙化金運。
六氣之亥子,北方水也;而亥年之上,風水主之,子年之上,君火主之。
又如君火司氣,火本陽也,而反屬少陰;寒水司氣,水本陰也,而反屬太陽之類,似皆不合于陰陽者也。
)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陰陽也。
(言鬼臾區之言,是明顯之道也。
其所雲運五氣六不合陰陽者,正所以明天地之陰陽也。
)夫數之可數者,人中之陰陽也,然所合,數之可得者也。
夫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
天地陰陽者,不以數推,以象之謂也。
(人中之陰陽,言其淺近可數,而人所易知者也。
然陰陽之道,或本陽而标陰,或内陽而外陰,或此陽而彼陰,或先陽而後陰,故小之而十百,大之而千萬,無非陰陽之變化,此天地之陰陽無窮,誠有不可以限數推言者,故當因象求之,則無不有理存焉。
數之可十以下四句,又見經絡類二十九及三十四。
)帝曰:願聞其所始也。
岐伯曰:昭乎哉問也!臣覽太始天元冊文,丹天之氣,經于牛女戊分;天之氣,經于心尾己分;蒼天之氣,經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于亢氐昴畢;玄天之氣,經于張翼婁胃。
(此所以辨五運也。
始,謂天運初分之始。
太始天元冊文,太古占天文也。
丹,赤色,火氣也。
,黃色,土氣也。
蒼,青色,木氣也。
素,白色,金氣也。
玄,黑色,水氣也。
此天地初分之時,赤氣經于牛女戊分,牛女癸之次,戊當幹之次,故火主戊癸也。
黃氣經于心尾己分,心尾甲之次,巳當巽之次,故土主甲己也。
青氣經于危室柳鬼,危室壬之次,柳鬼丁之次,故木主丁壬也。
白色經于亢氐昴畢,亢氐乙之次,昴畢庚之次,故金主乙庚也。
黑氣經于張翼婁胃,張翼丙之次,婁胃辛之次,故水主丙辛也。
此五運之所以化也。
又詳義見《圖翼》二卷,五天五運圖解。
音今。
)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則天地之門戶也。
(奎壁臨幹,戊分也。
角轸臨巽,己分也。
戊在西北,己在東南,遁甲經曰:六戊為天門,六己為地戶。
故曰天地之門戶。
詳義見《圖翼》一卷,奎壁角轸天地之門戶說。
)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此五天五運,即氣候之所始,天道之所生也。
) 帝曰:善。
論言天地者,萬物之上下,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未知其所謂也。
(此所以辨六氣也。
論,即《天元紀大論》,見前章;及《陰陽應象大論》,見陰陽類第一。
)岐伯曰;所謂上下者,歲上下,見陰陽之所在也。
(上,司天也。
下,在泉也。
歲之上下,即三陰三陽疊見之所在也。
)左右者,諸上見厥陰,左少陰,右太陽;見少陰,左太陰,右厥陰;見太陰,左少陽,右少陰;見少陽,左陽明,右太陰;見陽明,左太陽,右少陽;見太陽,左厥陰,右陽明。
所謂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司天在泉,俱有左右。
諸上見者,即言司天。
故厥陰司天,則左見少陰,右見太陽,是為司天之左右間也。
餘義仿此。
司天在上,故位南面北而命其左右之見。
左,西也。
右,東也。
)帝曰:何謂下?岐伯曰: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左陽明,右太陰;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左太陽,右少陽;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左厥陰,右陽明;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左少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