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六九九以正天度而歲氣立
關燈
小
中
大
(《素問·六節藏象論》)
黃帝問曰:餘聞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人以九九制會,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謂也。
(天有上下四方,是為六合,地有正隅中外,是為九宮,此乾坤合一之大數也,凡寰中物理,莫不由之。
故節以六六而成歲,人因九九以制會。
且人有三百六十五節,正以合天之度數,複有九歲以應地之九野,此其所以為天地人也。
六六九九,義如下文。
)岐伯對曰:昭乎哉問也!請遂言之。
夫六六之節、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也。
(六六之節,謂如天地合數則花甲生焉,花甲一周凡六十日,而所包天幹各六,是一周之六六也。
一歲之數三百六十日,而所包甲子凡六周,三陰三陽凡六氣,是一歲之六六也。
九九制會者,天有四方,方各九十度有奇而制其會。
歲有四季,季各九十日有奇而制其會。
以至地有九野,人有九藏,皆應此數。
故黃鐘之數生于九,而律度量衡準繩規矩之道,無不由之。
夫有氣則有度,有度則有數,天度由此而正,氣數由此而定,而裁制其會通之妙者則在乎人,其為功也亦大矣,故首節曰人以九九制會也。
又一九義詳脈色類五。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氣數者,所以紀化生之用也。
(制,節也,正也。
紀,記也。
太虛廖廓,本不可測;所可測者,賴列宿周旋,附于天體,有宿度則天道昭然,而七政之遲疾有節,是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氣數無形,本不易察;所可察者,在陰陽往來,見于節序,有節序則時令相承,而萬物之消長有期,乃所以紀化生之用也。
)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
(天包地外,地居天中,天動地靜,幹健坤順,故天為陽,地為陰。
火之精為日,水之精為月,故日為陽,月為陰。
)行有分紀,(凡天地日月之營運,各有所紀。
天象正圓,周旋不息。
天體倚北,北高南下,南北二極居其兩端,乃其樞軸不動之處也。
天有黃赤二道。
赤道者,當兩極之中,橫絡天腰,中半之界也。
赤道之北為内郭,北極居之;赤道之南為外郭,南極居之。
日月循天營運,各有其道,日行之道是為黃道。
黃道之行,春分後行赤道之北,秋分後行赤道之南。
月行之道有九,與日不同。
九道者,黑道二,出黃道北;赤道二,出黃道南;白道二,出黃道西;青道二,出黃道東。
故立春春分,月東從青道;立秋秋分,月西從白道;立冬冬至,月北從黑道;立夏夏至,月南從赤道。
此亦雲赤道者,以五方五色言,又非天腹赤道之謂也。
凡此青黑白赤道各二,并黃道而為九。
蓋黃為土之正色,位居中央,亦曰中道。
班固天文志曰:日之所由,謂之黃道是也。
凡節序之分,以日為主,日則随天而行。
邵子曰:夏則日随鬥而北,冬則日随鬥而南。
太玄曰:一北而萬物生,一南而萬物死。
劉昭曰:日行北陸謂冬,西陸謂春,南陸謂夏,東陸謂秋。
夫以南北為夏冬者是也,以西陸為春、東陸為秋者何也?蓋天地之道,子午為經,卯酉為緯。
一歲之氣,始于冬至,一陽在子,為天日之會。
由是鬥建随天左旋以行于東方,日月挨宮右退以會于西宿。
故仲冬鬥建在子,則日月會于星紀,鬥宿醜宮也。
季冬鬥建在醜,則日月會于玄枵,女宿子宮也。
此所以日行北陸謂冬也。
又由是則鬥建自東北順而南,日月自西北逆而南,故孟春鬥建在寅,則日月會于訾,室宿亥宮也。
仲春鬥建在卯,則日月會于降婁,奎宿戌宮也。
季春鬥建在辰,則日月會于大梁,胃宿酉宮也。
是皆以西緯東,此所以日行西陸謂春也。
又由是則鬥建自東南順而西,日月自西南逆而東,故孟夏鬥建在巳,則日月會于實沉,畢宿申宮也。
仲夏鬥建在午,則日月會于鹑首,井宿未宮也。
季夏鬥建在未,則日月會于鹑火,柳宿午宮也。
此所以日行南陸謂夏也。
又由是則鬥建自西南順而北,日月自東南逆而北,故孟秋鬥建在申,則日月會于鹑尾,翼宿巳宮也。
仲秋鬥建在酉,則日月會于壽星,角宿辰宮也。
季秋鬥建在戌,則日月會于大火,房宿卯宮也。
是皆以東緯西,此所以日行東陸謂秋也。
以至孟冬鬥建在亥,則日月會于析木,尾宿寅宮,而複交乎冬至。
故春不在東而在西,秋不在西而在東也。
由此觀之,則天運本順而左旋,日月似逆而右轉,故星家以七政為右行。
殊不知日月五星皆循天左行,其所以似右者,乃日不及
(天有上下四方,是為六合,地有正隅中外,是為九宮,此乾坤合一之大數也,凡寰中物理,莫不由之。
故節以六六而成歲,人因九九以制會。
且人有三百六十五節,正以合天之度數,複有九歲以應地之九野,此其所以為天地人也。
六六九九,義如下文。
)岐伯對曰:昭乎哉問也!請遂言之。
夫六六之節、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也。
(六六之節,謂如天地合數則花甲生焉,花甲一周凡六十日,而所包天幹各六,是一周之六六也。
一歲之數三百六十日,而所包甲子凡六周,三陰三陽凡六氣,是一歲之六六也。
九九制會者,天有四方,方各九十度有奇而制其會。
歲有四季,季各九十日有奇而制其會。
以至地有九野,人有九藏,皆應此數。
故黃鐘之數生于九,而律度量衡準繩規矩之道,無不由之。
夫有氣則有度,有度則有數,天度由此而正,氣數由此而定,而裁制其會通之妙者則在乎人,其為功也亦大矣,故首節曰人以九九制會也。
又一九義詳脈色類五。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氣數者,所以紀化生之用也。
(制,節也,正也。
紀,記也。
太虛廖廓,本不可測;所可測者,賴列宿周旋,附于天體,有宿度則天道昭然,而七政之遲疾有節,是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氣數無形,本不易察;所可察者,在陰陽往來,見于節序,有節序則時令相承,而萬物之消長有期,乃所以紀化生之用也。
)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
(天包地外,地居天中,天動地靜,幹健坤順,故天為陽,地為陰。
火之精為日,水之精為月,故日為陽,月為陰。
)行有分紀,(凡天地日月之營運,各有所紀。
天象正圓,周旋不息。
天體倚北,北高南下,南北二極居其兩端,乃其樞軸不動之處也。
天有黃赤二道。
赤道者,當兩極之中,橫絡天腰,中半之界也。
赤道之北為内郭,北極居之;赤道之南為外郭,南極居之。
日月循天營運,各有其道,日行之道是為黃道。
黃道之行,春分後行赤道之北,秋分後行赤道之南。
月行之道有九,與日不同。
九道者,黑道二,出黃道北;赤道二,出黃道南;白道二,出黃道西;青道二,出黃道東。
故立春春分,月東從青道;立秋秋分,月西從白道;立冬冬至,月北從黑道;立夏夏至,月南從赤道。
此亦雲赤道者,以五方五色言,又非天腹赤道之謂也。
凡此青黑白赤道各二,并黃道而為九。
蓋黃為土之正色,位居中央,亦曰中道。
班固天文志曰:日之所由,謂之黃道是也。
凡節序之分,以日為主,日則随天而行。
邵子曰:夏則日随鬥而北,冬則日随鬥而南。
太玄曰:一北而萬物生,一南而萬物死。
劉昭曰:日行北陸謂冬,西陸謂春,南陸謂夏,東陸謂秋。
夫以南北為夏冬者是也,以西陸為春、東陸為秋者何也?蓋天地之道,子午為經,卯酉為緯。
一歲之氣,始于冬至,一陽在子,為天日之會。
由是鬥建随天左旋以行于東方,日月挨宮右退以會于西宿。
故仲冬鬥建在子,則日月會于星紀,鬥宿醜宮也。
季冬鬥建在醜,則日月會于玄枵,女宿子宮也。
此所以日行北陸謂冬也。
又由是則鬥建自東北順而南,日月自西北逆而南,故孟春鬥建在寅,則日月會于訾,室宿亥宮也。
仲春鬥建在卯,則日月會于降婁,奎宿戌宮也。
季春鬥建在辰,則日月會于大梁,胃宿酉宮也。
是皆以西緯東,此所以日行西陸謂春也。
又由是則鬥建自東南順而西,日月自西南逆而東,故孟夏鬥建在巳,則日月會于實沉,畢宿申宮也。
仲夏鬥建在午,則日月會于鹑首,井宿未宮也。
季夏鬥建在未,則日月會于鹑火,柳宿午宮也。
此所以日行南陸謂夏也。
又由是則鬥建自西南順而北,日月自東南逆而北,故孟秋鬥建在申,則日月會于鹑尾,翼宿巳宮也。
仲秋鬥建在酉,則日月會于壽星,角宿辰宮也。
季秋鬥建在戌,則日月會于大火,房宿卯宮也。
是皆以東緯西,此所以日行東陸謂秋也。
以至孟冬鬥建在亥,則日月會于析木,尾宿寅宮,而複交乎冬至。
故春不在東而在西,秋不在西而在東也。
由此觀之,則天運本順而左旋,日月似逆而右轉,故星家以七政為右行。
殊不知日月五星皆循天左行,其所以似右者,乃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