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陽并至其絕在腎

關燈
(《素問·着至教論》全) 黃帝坐明堂,召雷公而問之曰:子知醫之道乎?(明堂,天子布政之所,聖人向明而治,故曰明堂。

    )
雷公對曰:誦而頗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頗能解,粗解其義耳。

    别者别其條理,明者明其精微,彰則利于用矣。

    楊上善曰:習道有五:一誦,二解,三别,四明,五彰。

    )
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王。

    (群僚之情易通,侯王之意難測,所以有不同也。

    然則膏粱藜藿,其為難易亦然。

    )
願得受樹天之度,四時陰陽合之,别星辰與日月光,以彰經術,後世益明,上通神農,着至教拟于二皇。

    (樹,立也。

    天度立則四時陰陽之序可以合,星辰日月之光可以别,用以彰經術,令後世益明,是上通神農之道,着為至教,則拟德于二皇矣。

    二皇,伏羲、神農也。

    )
帝曰:善。

    無失之,此皆陰陽表裡、上下雌雄相輸應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以教衆庶,亦不疑殆,醫道論篇,可傳後世,可以為寶。

    (陰陽表裡上下雌雄相輸應者,即指上文天度四時陰陽星辰日月光言,所以醫道合于三才,必盡知之,斯可以垂教後世,不緻疑殆,永傳為寶矣。

    而道上知天文等四句,與《氣交變大論》同,詳運氣類十。

    )
雷公曰:請受道,諷誦用解。

    帝曰:子不聞陰陽傳乎?曰:不知。

    曰:夫三陽天為業,(陰陽傳,古經也。

    此三陽者,統手足六陽為言。

    三陽在上,應天之氣而衛乎周身,故曰天為業者,謂業同乎天也。

    )
上下無帝,合而病至,偏害陰陽。

    (三陽主表,而虛邪中之,則應變不定,故其氣上下無常。

    若三陽相合而病至,陽勝傷陰,則自外而内,偏害陰陽矣。

    《禁服篇》曰:審察衛氣,為百病母。

    蓋亦此義。

    )
雷公曰:三陽莫當,請聞其解。

    (此必古經語也。

    言三陽并至,則邪變之多,氣有莫可當者。

    )
帝曰:三陽獨至者,是三陽并至,并至如風雨,上為巅疾,下為漏病。

    (此三陽獨至者,雖兼手足太陽為言,而尤以足太陽為之主,故曰獨至。

    蓋足太陽為三陽之綱領,故凡太陽之邪獨至者,則三陽氣會,皆得随而并至也。

    陽邪之至,疾速無期,故如風雨。

    且足太陽之脈,上從巅入絡腦,下絡腎屬膀胱;手太陽之脈,上循頸頰,下抵胃屬小腸。

    故上為頂巅之疾,下為漏病。

    漏病者,二陰不禁,凡水谷精血之類皆是也。

    )
外無期,内無正,不中經紀,診無上下以書别。

    (三陽并至,倏如風雨,故外無證據可期,内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