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經脈
關燈
小
中
大
(靈樞經脈篇)
雷公曰:願卒聞經脈之始生。
黃帝曰: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卒,盡也。
) 肺手太陰之脈,起于中焦,(十二經脈所屬,肺為手太陰經也。
中焦當胃中脘,在臍上四寸之分。
手之三陰,從髒走手,故手太陰脈發于此。
凡後手三陰經,皆自内而出也。
愚按:此十二經者,即營氣也。
營行脈中,而序必始于肺經者,以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肺朝百脈以行陰陽,而五髒六腑皆以受氣,故十二經以肺經為首,循序相傳,盡于足厥陰肝經而又傳于肺,終而複始,是為一周。
)下絡大腸,(絡,聯系也。
當任脈水分穴之分,肺脈絡于大腸,以肺與大腸為表裡也。
按:十二經相通,各有表裡。
凡在本經者皆曰屬,以此通彼者皆曰絡,故在手太陰則曰屬肺絡大腸,在手陽明則曰屬大腸絡肺,彼此互更,皆以本經為主也。
下文十二經皆仿此。
)還循胃口,(還,複也。
循,巡繞也。
自大腸而上,複循胃口。
)上膈屬肺,(膈,膈膜也。
人有膈膜,居心肺之下,前齊鸠尾,後齊十一椎,周遭相着,所以遮隔濁氣,不使上熏心肺也。
屬者,所部之謂。
)從肺系橫出腋下,(肺系,喉嚨也。
喉以通氣,下連于肺。
膊之下,脅之上曰腋。
腋下,即中府之旁。
系音系。
)下循内,(膊之内側,上至腋,下至肘,嫩白肉曰,天府俠白之次也。
,儒、軟二音,又奴刀、奴到二切。
)行少陰、心主之前,(少陰,心經也。
心主,手厥陰經也。
手之三陰,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也。
)下肘中,循臂内,(膊臂之交曰肘中,穴名尺澤。
肘以下為臂。
内,内側也。
行孔最、列缺、經渠之次。
) 上骨下廉,入寸口,(骨,掌後高骨也。
下廉,骨下側也。
寸口,關前動脈也,即太淵穴處。
)上魚,循魚際,(手腕之前,大指本節之間,其肥肉隆起形如魚者,統謂之魚。
寸口之前,魚之後,曰魚際穴。
)出大指之端;(端,指尖也,即少商穴,手太陰肺經止于此。
)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支者,如木之有枝,此以正經之外而複有旁通之絡也。
臂掌之交曰腕,此本經别絡,從腕後上側列缺穴直出次指之端,交商陽穴而接乎手陽明經也。
此下十二經為病,見疾病類第十,與此本出同篇,所當互考。
)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大腸為手陽明經也。
大指次指,即食指之端也,穴名商陽。
手之三陽,從手走頭,故手陽明脈發于此。
凡後手三陽經皆然。
)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循義見前,凡前已注明者後不再注,餘仿此。
上廉,上側也。
凡經脈陽行于外,陰行于内,後諸經皆同。
循指上廉,二間、三間也。
合谷,穴名。
兩骨,即大指次指後岐骨間也,俗名虎口。
)上入兩筋之中,(腕中上側兩筋陷中,陽溪穴也。
)循臂上廉,入肘外廉,(循陽溪等穴以上曲池也。
)上外前廉,上肩出骨之前廉,(上外前廉,行肘、五裡、臂也。
肩端骨罅為骨,以上肩、巨骨也。
,隅同。
)上出于柱骨之會上,(肩背之上,頸項之根,為天柱骨。
六陽皆會于督脈之大椎,是為會上。
)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自大椎而前,入足陽明之缺盆,絡于肺中,複下膈,當臍旁天樞之分屬于大腸,與肺相為表裡也。
)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頭莖為頸。
耳下曲處為頰。
頸中之穴,天鼎、扶突也。
)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人中,即督脈之水溝穴。
由人中而左右互交、上挾鼻孔者,自禾以交于迎香穴也。
手陽明經止于此,乃自山根交承泣穴而接乎足陽明經也。
) 胃足陽明之脈,起于鼻之交中,(胃為足陽明經也。
,鼻莖也,亦曰山根。
交,其脈左右互交也。
足之三陽,從頭走足,故足陽明脈發于此。
凡後足三陽經皆然。
音遏。
)旁納太陽之脈,(納,入也。
足
黃帝曰: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卒,盡也。
) 肺手太陰之脈,起于中焦,(十二經脈所屬,肺為手太陰經也。
中焦當胃中脘,在臍上四寸之分。
手之三陰,從髒走手,故手太陰脈發于此。
凡後手三陰經,皆自内而出也。
愚按:此十二經者,即營氣也。
營行脈中,而序必始于肺經者,以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肺朝百脈以行陰陽,而五髒六腑皆以受氣,故十二經以肺經為首,循序相傳,盡于足厥陰肝經而又傳于肺,終而複始,是為一周。
)下絡大腸,(絡,聯系也。
當任脈水分穴之分,肺脈絡于大腸,以肺與大腸為表裡也。
按:十二經相通,各有表裡。
凡在本經者皆曰屬,以此通彼者皆曰絡,故在手太陰則曰屬肺絡大腸,在手陽明則曰屬大腸絡肺,彼此互更,皆以本經為主也。
下文十二經皆仿此。
)還循胃口,(還,複也。
循,巡繞也。
自大腸而上,複循胃口。
)上膈屬肺,(膈,膈膜也。
人有膈膜,居心肺之下,前齊鸠尾,後齊十一椎,周遭相着,所以遮隔濁氣,不使上熏心肺也。
屬者,所部之謂。
)從肺系橫出腋下,(肺系,喉嚨也。
喉以通氣,下連于肺。
膊之下,脅之上曰腋。
腋下,即中府之旁。
系音系。
)下循内,(膊之内側,上至腋,下至肘,嫩白肉曰,天府俠白之次也。
,儒、軟二音,又奴刀、奴到二切。
)行少陰、心主之前,(少陰,心經也。
心主,手厥陰經也。
手之三陰,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也。
)下肘中,循臂内,(膊臂之交曰肘中,穴名尺澤。
肘以下為臂。
内,内側也。
行孔最、列缺、經渠之次。
) 上骨下廉,入寸口,(骨,掌後高骨也。
下廉,骨下側也。
寸口,關前動脈也,即太淵穴處。
)上魚,循魚際,(手腕之前,大指本節之間,其肥肉隆起形如魚者,統謂之魚。
寸口之前,魚之後,曰魚際穴。
)出大指之端;(端,指尖也,即少商穴,手太陰肺經止于此。
)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支者,如木之有枝,此以正經之外而複有旁通之絡也。
臂掌之交曰腕,此本經别絡,從腕後上側列缺穴直出次指之端,交商陽穴而接乎手陽明經也。
此下十二經為病,見疾病類第十,與此本出同篇,所當互考。
)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大腸為手陽明經也。
大指次指,即食指之端也,穴名商陽。
手之三陽,從手走頭,故手陽明脈發于此。
凡後手三陽經皆然。
)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循義見前,凡前已注明者後不再注,餘仿此。
上廉,上側也。
凡經脈陽行于外,陰行于内,後諸經皆同。
循指上廉,二間、三間也。
合谷,穴名。
兩骨,即大指次指後岐骨間也,俗名虎口。
)上入兩筋之中,(腕中上側兩筋陷中,陽溪穴也。
)循臂上廉,入肘外廉,(循陽溪等穴以上曲池也。
)上外前廉,上肩出骨之前廉,(上外前廉,行肘、五裡、臂也。
肩端骨罅為骨,以上肩、巨骨也。
,隅同。
)上出于柱骨之會上,(肩背之上,頸項之根,為天柱骨。
六陽皆會于督脈之大椎,是為會上。
)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自大椎而前,入足陽明之缺盆,絡于肺中,複下膈,當臍旁天樞之分屬于大腸,與肺相為表裡也。
)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頭莖為頸。
耳下曲處為頰。
頸中之穴,天鼎、扶突也。
)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人中,即督脈之水溝穴。
由人中而左右互交、上挾鼻孔者,自禾以交于迎香穴也。
手陽明經止于此,乃自山根交承泣穴而接乎足陽明經也。
) 胃足陽明之脈,起于鼻之交中,(胃為足陽明經也。
,鼻莖也,亦曰山根。
交,其脈左右互交也。
足之三陽,從頭走足,故足陽明脈發于此。
凡後足三陽經皆然。
音遏。
)旁納太陽之脈,(納,入也。
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