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色藏部位脈病易難
關燈
小
中
大
。
若反之者,皆為誤治,病必益甚矣。
此與标本病傳論文異義同,所當互考。
詳标本類四五。
)其脈滑大以代而長者,病從外來,目有所見,志有所惡,此陽氣之并也,可變而已。
(滑大以代而長者,陽邪之脈也。
陽邪自外傳裡,故令人目有妄見,志有所惡,此陽并于陰而然。
治之之法,或陰或陽,或先或後,擇其要者先之,可交易而已也。
)雷公曰:小子聞風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濕之起也。
别之奈何?黃帝曰:常候阙中,薄澤為風,沖濁為痹,在地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阙中,眉間也。
風病在陽,皮毛受之,故色薄而澤。
痹病在陰,肉骨受之,故色沖而濁。
沖,深也。
至如厥逆病起四肢,則病在下而色亦見于地。
地者,面之下部也。
此其常候,故可因其色以言其病。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黃帝曰:大氣入于髒腑者,不病而卒死矣。
(大氣,大邪之氣也。
大邪之入者,未有不由元氣大虛而後邪得襲之,故緻卒死。
卒,猝同。
)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黃帝曰:赤色出兩顴,大如拇指者,病雖小愈,必卒死。
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如拇指者,成塊成條,聚而不散也。
此為最兇之色,赤者固不佳,而黑者為尤甚,皆卒死之色也。
)雷公再拜曰:善哉!其死有期乎?黃帝曰:察色以言其時。
(察色以言時,謂五色有衰王,部位有克賊,色藏部位,辨察明而時可知也。
)雷公曰:善乎!願卒聞之。
黃帝曰:庭者首面也,(庭者,顔也,相家謂之天庭。
天庭最高,色見于此者,上應首面之疾。
)阙上者咽喉也,(阙在眉心。
阙上者,眉心之上也。
其位亦高,故應咽喉之疾。
)阙中者肺也,(阙中,眉心也,中部之最高者,故應肺。
)下極者心也,(下極者,兩目之間,相家謂之山根。
心居肺之下,故下極應心。
)直下者肝也,(下極之下為鼻柱,相家謂之年壽。
肝在心之下,故直下應肝。
)肝左者膽也,(膽附于肝之短葉,故肝左應膽,而在年壽之左右也。
)下者脾也,(年壽之下者,相家謂之準頭,是為面王,亦曰明堂。
準頭屬土。
居面之中央,故以應脾。
)方上者胃也,(準頭兩旁為方上,即迎香之上,鼻隧是也,相家謂之蘭台廷尉。
脾與胃為表裡,脾居中而胃居外,故方上應胃。
)中央者大腸也,(中央者,面之中央,謂迎香之外,顴骨之下,大腸之應也。
)挾大腸者腎也,(挾大腸者,頰之上也。
四髒皆一,惟腎有兩;四髒居腹,惟腎附脊。
故四髒次于中央,而腎獨應于兩頰。
)當腎者臍也,(腎與臍對,故當腎之下應臍。
)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鼻準也。
小腸為腑,應挾兩側,故面王之上,兩顴之内,小腸之應也。
)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面王以下者,人中也,是為膀胱子處之應。
子處,子宮也。
凡人人中平淺而無髭者多無子,是正子處之應。
以上皆五髒六腑之應也。
)顴者肩也,(此下複言肢節之應也。
顴為骨之本,而居中部之上,故以應肩。
)顴後者臂也,(臂接乎肩,故顴後以應臂。
)臂下者手也,(手接乎臂也。
)目内上者膺乳也,(目内上者,阙下兩旁也。
胸兩旁高處為膺。
膺乳者,應胸前也。
)挾繩而上者背也,頰之外曰繩,身之後為背,故背應于挾繩之上。
)循牙車以下者股也,(牙車,牙床也。
牙車以下主下部,故以應股。
)中央者膝也,(中央,兩牙車之中央也。
)膝以下者胫也,當胫以下者足也,(胫接于膝,足接于胫,以次而下也。
)巨分者股裡也,(巨分者,口旁大紋處也。
股裡者,股之内側也。
)巨屈者膝膑也,(巨屈,頰下曲骨也。
膝膑,膝蓋骨也。
此蓋統指膝部而言。
膑音牝。
)此五髒六腑肢節之部也,(以上髒腑肢節部位,有色見面部三
若反之者,皆為誤治,病必益甚矣。
此與标本病傳論文異義同,所當互考。
詳标本類四五。
)其脈滑大以代而長者,病從外來,目有所見,志有所惡,此陽氣之并也,可變而已。
(滑大以代而長者,陽邪之脈也。
陽邪自外傳裡,故令人目有妄見,志有所惡,此陽并于陰而然。
治之之法,或陰或陽,或先或後,擇其要者先之,可交易而已也。
)雷公曰:小子聞風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濕之起也。
别之奈何?黃帝曰:常候阙中,薄澤為風,沖濁為痹,在地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阙中,眉間也。
風病在陽,皮毛受之,故色薄而澤。
痹病在陰,肉骨受之,故色沖而濁。
沖,深也。
至如厥逆病起四肢,則病在下而色亦見于地。
地者,面之下部也。
此其常候,故可因其色以言其病。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黃帝曰:大氣入于髒腑者,不病而卒死矣。
(大氣,大邪之氣也。
大邪之入者,未有不由元氣大虛而後邪得襲之,故緻卒死。
卒,猝同。
)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黃帝曰:赤色出兩顴,大如拇指者,病雖小愈,必卒死。
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如拇指者,成塊成條,聚而不散也。
此為最兇之色,赤者固不佳,而黑者為尤甚,皆卒死之色也。
)雷公再拜曰:善哉!其死有期乎?黃帝曰:察色以言其時。
(察色以言時,謂五色有衰王,部位有克賊,色藏部位,辨察明而時可知也。
)雷公曰:善乎!願卒聞之。
黃帝曰:庭者首面也,(庭者,顔也,相家謂之天庭。
天庭最高,色見于此者,上應首面之疾。
)阙上者咽喉也,(阙在眉心。
阙上者,眉心之上也。
其位亦高,故應咽喉之疾。
)阙中者肺也,(阙中,眉心也,中部之最高者,故應肺。
)下極者心也,(下極者,兩目之間,相家謂之山根。
心居肺之下,故下極應心。
)直下者肝也,(下極之下為鼻柱,相家謂之年壽。
肝在心之下,故直下應肝。
)肝左者膽也,(膽附于肝之短葉,故肝左應膽,而在年壽之左右也。
)下者脾也,(年壽之下者,相家謂之準頭,是為面王,亦曰明堂。
準頭屬土。
居面之中央,故以應脾。
)方上者胃也,(準頭兩旁為方上,即迎香之上,鼻隧是也,相家謂之蘭台廷尉。
脾與胃為表裡,脾居中而胃居外,故方上應胃。
)中央者大腸也,(中央者,面之中央,謂迎香之外,顴骨之下,大腸之應也。
)挾大腸者腎也,(挾大腸者,頰之上也。
四髒皆一,惟腎有兩;四髒居腹,惟腎附脊。
故四髒次于中央,而腎獨應于兩頰。
)當腎者臍也,(腎與臍對,故當腎之下應臍。
)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鼻準也。
小腸為腑,應挾兩側,故面王之上,兩顴之内,小腸之應也。
)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面王以下者,人中也,是為膀胱子處之應。
子處,子宮也。
凡人人中平淺而無髭者多無子,是正子處之應。
以上皆五髒六腑之應也。
)顴者肩也,(此下複言肢節之應也。
顴為骨之本,而居中部之上,故以應肩。
)顴後者臂也,(臂接乎肩,故顴後以應臂。
)臂下者手也,(手接乎臂也。
)目内上者膺乳也,(目内上者,阙下兩旁也。
胸兩旁高處為膺。
膺乳者,應胸前也。
)挾繩而上者背也,頰之外曰繩,身之後為背,故背應于挾繩之上。
)循牙車以下者股也,(牙車,牙床也。
牙車以下主下部,故以應股。
)中央者膝也,(中央,兩牙車之中央也。
)膝以下者胫也,當胫以下者足也,(胫接于膝,足接于胫,以次而下也。
)巨分者股裡也,(巨分者,口旁大紋處也。
股裡者,股之内側也。
)巨屈者膝膑也,(巨屈,頰下曲骨也。
膝膑,膝蓋骨也。
此蓋統指膝部而言。
膑音牝。
)此五髒六腑肢節之部也,(以上髒腑肢節部位,有色見面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