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時髒脈病有太過不及
關燈
小
中
大
石之義也,腎髒主之。
扁鵲曰:冬脈石者,腎北方水也,萬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時,水凝如石,故其脈之來,沉濡而滑,故曰石。
甲乙經亦作沉以濡。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如彈石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此謂不及,病在中。
(來如彈石者,其至堅強,營之太過也。
其去如數者,動止疾促,營之不及也。
蓋數本屬熱,而此真陰虧損之脈,亦必緊數。
然愈虛則愈數,原非陽強實熱之數,故雲如數,則辨析之意深矣。
此而一差,禍如反掌也。
太過病在外,不及病在中,義俱同前。
數音朔。
)帝曰:冬脈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令人解,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其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饑,眇中清,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
帝曰:善。
(冬脈太過,陰邪勝也。
陰邪勝,則腎氣傷,真陽虛,故令人四體懈怠,舉動不精,是謂解。
脊痛者,腎脈之所至也。
腎藏精,精傷則無氣,故少氣不欲言。
皆病之在外也。
其不及則真陰虛,虛則心腎不交,故令人心懸而怯如病饑也。
季脅下空軟之處曰眇中,腎之旁也。
腎脈貫脊屬腎絡膀胱,故為脊痛腹滿小便變等證。
變者,謂或黃或赤、或為遺淋、或為癃閉之類,由腎水不足而然。
是皆病之在中也。
解義詳疾病類五十。
音迹。
眇音秒。
) 帝曰:四時之序,逆從之變異也,然脾脈獨何主?(上文言肝心肺腎之脈,既分四時,而逆從之變,自皆有異,然脾亦一髒,當有所主也。
)歧伯曰:脾脈者土也,孤髒以灌四旁者也。
(脾屬土,土為萬物之本,故營運水谷,化津液以灌溉于肝心肺腎之四髒者也。
土無定位,分王四季,故稱為孤髒。
詳見藏象類七。
)帝曰:然則脾善惡可得見之乎?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
(脾無病則灌溉周而四髒安,不知脾力之何有,故善者不可得見。
脾病則四髒亦随而病,故惡候見矣。
)帝曰:惡者何如可見?歧伯曰: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
(如水之流者,滑而動也。
如鳥之喙者,銳而短也。
太過病在外,不及病在中,義俱同前。
喙,一本作啄。
喙音誨,也。
)帝曰:夫子言脾為孤髒,中央土以灌四旁,其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脾土太過病在外,故令人四肢不舉,以脾主四肢而濕勝之也。
不及病在中,故令人九竅不通,以脾氣弱則四髒皆弱而氣不行也。
重強,不柔和貌,沉重拘強也。
愚按:本篇脾脈一條雲:其來如水之流者,此為太過。
平人氣象論曰:如水之流曰脾死。
此其一言太過,一言危亡,詞同意異,豈無所辨?蓋水流之狀,滔滔洪盛者,其太過也。
濺濺不返者,其将竭也。
凡此均謂之流,而一盛一危,迥然有異,故當詳别其狀,而勿因詞害意也。
又如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此以在外之标而概言之,故曰太過。
若脾虛不能勝濕者,豈亦同太過之謂耶?濺音箋,淺而疾也。
)帝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曰:善。
吾得脈之大要,天下至數,五色脈變,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瞿然,敬肅貌。
道在于一,言至數脈變雖多,而理則一而已矣。
)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
(神即生化之理,不息之機也。
五氣循環,不愆其序,是為神轉不回。
若卻而回返,則逆其常候而不能運轉,乃失生氣之機矣。
)至數之要,迫近以微。
(至數之要,即道在于一,是誠切近人身而最稱精微者也。
)着之玉版,藏之髒腑,每旦讀之,名曰玉機。
(着之玉版以傳不朽。
藏之髒腑以志不忘。
名曰玉機,以璇玑玉衡可窺天道,而此篇神理可窺人道,故以并言,而實則珍重之辭也。
上文自至數以至玉機,又見玉版論要篇,詳論治類十四。
)
扁鵲曰:冬脈石者,腎北方水也,萬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時,水凝如石,故其脈之來,沉濡而滑,故曰石。
甲乙經亦作沉以濡。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如彈石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此謂不及,病在中。
(來如彈石者,其至堅強,營之太過也。
其去如數者,動止疾促,營之不及也。
蓋數本屬熱,而此真陰虧損之脈,亦必緊數。
然愈虛則愈數,原非陽強實熱之數,故雲如數,則辨析之意深矣。
此而一差,禍如反掌也。
太過病在外,不及病在中,義俱同前。
數音朔。
)帝曰:冬脈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令人解,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其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饑,眇中清,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
帝曰:善。
(冬脈太過,陰邪勝也。
陰邪勝,則腎氣傷,真陽虛,故令人四體懈怠,舉動不精,是謂解。
脊痛者,腎脈之所至也。
腎藏精,精傷則無氣,故少氣不欲言。
皆病之在外也。
其不及則真陰虛,虛則心腎不交,故令人心懸而怯如病饑也。
季脅下空軟之處曰眇中,腎之旁也。
腎脈貫脊屬腎絡膀胱,故為脊痛腹滿小便變等證。
變者,謂或黃或赤、或為遺淋、或為癃閉之類,由腎水不足而然。
是皆病之在中也。
解義詳疾病類五十。
音迹。
眇音秒。
) 帝曰:四時之序,逆從之變異也,然脾脈獨何主?(上文言肝心肺腎之脈,既分四時,而逆從之變,自皆有異,然脾亦一髒,當有所主也。
)歧伯曰:脾脈者土也,孤髒以灌四旁者也。
(脾屬土,土為萬物之本,故營運水谷,化津液以灌溉于肝心肺腎之四髒者也。
土無定位,分王四季,故稱為孤髒。
詳見藏象類七。
)帝曰:然則脾善惡可得見之乎?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
(脾無病則灌溉周而四髒安,不知脾力之何有,故善者不可得見。
脾病則四髒亦随而病,故惡候見矣。
)帝曰:惡者何如可見?歧伯曰: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
(如水之流者,滑而動也。
如鳥之喙者,銳而短也。
太過病在外,不及病在中,義俱同前。
喙,一本作啄。
喙音誨,也。
)帝曰:夫子言脾為孤髒,中央土以灌四旁,其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脾土太過病在外,故令人四肢不舉,以脾主四肢而濕勝之也。
不及病在中,故令人九竅不通,以脾氣弱則四髒皆弱而氣不行也。
重強,不柔和貌,沉重拘強也。
愚按:本篇脾脈一條雲:其來如水之流者,此為太過。
平人氣象論曰:如水之流曰脾死。
此其一言太過,一言危亡,詞同意異,豈無所辨?蓋水流之狀,滔滔洪盛者,其太過也。
濺濺不返者,其将竭也。
凡此均謂之流,而一盛一危,迥然有異,故當詳别其狀,而勿因詞害意也。
又如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此以在外之标而概言之,故曰太過。
若脾虛不能勝濕者,豈亦同太過之謂耶?濺音箋,淺而疾也。
)帝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曰:善。
吾得脈之大要,天下至數,五色脈變,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瞿然,敬肅貌。
道在于一,言至數脈變雖多,而理則一而已矣。
)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
(神即生化之理,不息之機也。
五氣循環,不愆其序,是為神轉不回。
若卻而回返,則逆其常候而不能運轉,乃失生氣之機矣。
)至數之要,迫近以微。
(至數之要,即道在于一,是誠切近人身而最稱精微者也。
)着之玉版,藏之髒腑,每旦讀之,名曰玉機。
(着之玉版以傳不朽。
藏之髒腑以志不忘。
名曰玉機,以璇玑玉衡可窺天道,而此篇神理可窺人道,故以并言,而實則珍重之辭也。
上文自至數以至玉機,又見玉版論要篇,詳論治類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