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氣之合人萬物之生化

關燈
(素問五營運大論) 帝曰:寒暑燥濕風火,在人合之奈何?其于萬物,何以生化?(此明人身之表裡,萬物之化生,皆合乎天地之氣也。

    )
岐伯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此東方之生化也。

    明此者,可以治肝補心。

    )
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

    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氣。

    (氣由化生,物因氣化也。

    此下二節,與天元紀大論同,見運氣類三。

    )
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凡此篇文義與前篇陰陽應象大論相同者,注皆見前。

    後準此。

    )
在體為筋,在氣為柔,(得木化者,其氣柔,筋之類也。

    )
在髒為肝。

    其性為暄,(暄,溫暖也。

    肝為陰中之陽,應春之氣,故其性暄。

    暄音萱。

    )
其德為和,(春陽布和,木之德也。

    )
其用為動,(春風動搖,木之用也。

    )
其色為蒼,(淺青色也。

    )
其化為榮,(物色榮美,木之化也。

    )
其蟲毛,(毛蟲叢植,得木氣也。

    )
其政為散,(陽散于物,木之政也。

    按散義有二:一曰升散,木氣之升也;一曰散落,金氣之殺也。

    )
其令宣發,(宣揚升發,春木令也。

    )
其變摧拉,(摧拉,損折敗壞也。

    風氣剛強,木之變也。

    摧,坐陪切。

    拉音臘。

    )
其眚為隕,(眚,災也。

    隕,墜落也。

    木兼金化,隕為災也。

    眚,詩梗切。

    隕音允。

    )
其味為酸,其志為怒。

    怒傷肝,悲勝怒;風傷肝,(前篇曰風傷筋者,其義同。

    )
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此東方之性用德化政令,皆本乎木,而内合人之肝氣者也,故肝主于左。

    )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

    (此南方之生化也。

    明此者,可以治心補脾。

    )
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氣為息,(經絡流行,脈之體也。

    血氣和平,息之調也。

    心主血脈,故皆屬火。

    )
在髒為心。

    其性為暑,(南方暑熱,火之性也。

    心為火髒,其氣應之。

    )
其德為顯,(陽象明顯,火之德也。

    )
其用為燥,(陽用躁動,火之性也。

    )
其色為赤,其化為茂,(萬物茂盛,火之化也。

    )
其蟲羽,(羽蟲飛揚,得火氣也。

    )
其政為明,(陽明普照,火之政也。

    )
其令郁蒸,(暑熱郁蒸,夏火令也。

    )
其變炎爍,(炎爍焦枯,火之變也。

    爍,收勺切。

    )
其眚燔,(燔焚燒,火之災也。

    燔音煩,,如歲切。

    )
其味為苦,其志為喜。

    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

    (此南方之性用德化政令,皆本乎火,而内合人之心氣者也,故心主于前。

    )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

    (此中央之生化也。

    明此者,可以治脾補肺。

    )
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氣為充,(土之施化,其氣充盈,故曰充氣。

    脾健則肉豐,此其征也。

    )
在髒為脾。

    其性靜兼,(脾屬至陰,故其性靜。

    土養萬物,故其性兼。

    )
其德為濡,(濡潤澤物,土之德也。

    )
其用為化,(萬化所歸,土之用也。

    )
其色為黃,其化為盈,(萬物充盈,土之化也。

    )
其蟲,(赤體曰,土應肉也。

    ,即果切。

    )
其政為谧,(谧,靜也。

    安靜甯谧,土之政也。

    谧音密。

    )
其令雲雨,(雲雨濕蒸,土之令也。

    )
其變動注,(風雨動注,土之變也。

    )
其眚淫潰,(霖淫崩潰,土之災也。

    )
其味為甘,其志為思。

    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脾,酸勝甘。

    (此中央之性用德化政令,皆本乎土,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