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時陰陽外内之應
關燈
小
中
大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帝曰:餘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别髒腑,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溪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内之應,皆有表裡,其信然乎?(論理,講求也。
列别,分辨也。
端言經脈之發端,絡言支脈之橫絡。
兩經交至謂之會,他經相貫謂之通。
十二經之表裡,謂之六合。
氣穴溪谷、分部逆從等義,如《經脈篇》及《氣穴》、《氣府》、《皮部》、《骨空》等論,各有詳載,而此篇所答,則惟四時五行藏象氣味之化,其他則散見各篇也。
别,必列切。
)岐伯對曰:東方生風,(風者天地之陽氣,東者日升之陽方,故陽生于春,春王于東,而東方生風。
)風生木,(風動則木榮也。
)木生酸,(《洪範》曰:木曰曲直,曲直作酸。
故凡物之味酸者,皆木氣之所化。
)酸生肝,(酸先入肝也。
)肝生筋,(肝主筋也。
)筋生心,(木生火也。
)肝主目。
(目者肝之官也。
)其在天為玄,(玄,深微也。
天道無窮,東為陽升之方,春為發生之始,故曰玄。
)在人為道,(道者,天地之生意也。
人以道為生,而知其所生之本,則可與言道矣。
)在地為化。
(化,生化也。
有生化而後有萬物,有萬物而後有終始。
凡自無而有,自有而無,總稱曰化。
化化生生,道歸一氣,故于東方首言之。
)化生五味,(萬物化生,五味具矣。
)道生智,(生意日新,智能出矣。
)玄生神。
(玄冥之中,無有而無不有也,神神奇奇,所從生矣。
按:在天為玄至此六句,他方皆無,而東獨有之。
蓋東方為生物之始,而元貫四德,春貫四時,言東方之化,則四氣盡乎其中矣。
此蓋通舉五行六氣之大法,非獨指東方為言也。
觀《天元紀大論》有此數句,亦總貫五行而言,其義可見。
詳運氣類三。
)神在天為風,(飛揚散動,風之用也。
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雨露,無非天地之神,而風則神之一者。
又風為六氣之首,故應東方。
)在地為木,(五行在地,東方屬木。
)在體為筋,(筋屬衆體之木。
)在髒為肝,(肝屬五髒之木。
)在色為蒼,(蒼屬五色之木。
)在音為角,(角屬五音之木。
)在聲為呼,(怒則叫呼。
)在變動為握,(握同搐搦,筋之病也。
)在竅為目,(肝之竅也。
)在味為酸,(木之味也。
)在志為怒。
(強則好怒,肝之志也。
《宣明五氣篇》曰:并于肝則憂。
)怒傷肝,(怒出于肝,過則傷肝。
) 悲勝怒;(悲憂為肺金之志,故勝肝木之怒。
悲則不怒,是其征也。
)風傷筋,(同氣相求,故風傷筋。
)燥勝風;(燥為金氣,故勝風木。
)酸傷筋,(酸走筋,過則傷筋而拘攣。
)辛勝酸。
(辛為金味,故勝木之酸。
) 南方生熱,(陽極于夏,夏王于南,故南方生熱。
)熱生火,(熱極則生火也。
)火生苦,(《洪範》曰:火曰炎上,炎上作苦。
故物之味苦者,由火氣之所化。
)苦生心,(苦先入心也。
)<
列别,分辨也。
端言經脈之發端,絡言支脈之橫絡。
兩經交至謂之會,他經相貫謂之通。
十二經之表裡,謂之六合。
氣穴溪谷、分部逆從等義,如《經脈篇》及《氣穴》、《氣府》、《皮部》、《骨空》等論,各有詳載,而此篇所答,則惟四時五行藏象氣味之化,其他則散見各篇也。
别,必列切。
)岐伯對曰:東方生風,(風者天地之陽氣,東者日升之陽方,故陽生于春,春王于東,而東方生風。
)風生木,(風動則木榮也。
)木生酸,(《洪範》曰:木曰曲直,曲直作酸。
故凡物之味酸者,皆木氣之所化。
)酸生肝,(酸先入肝也。
)肝生筋,(肝主筋也。
)筋生心,(木生火也。
)肝主目。
(目者肝之官也。
)其在天為玄,(玄,深微也。
天道無窮,東為陽升之方,春為發生之始,故曰玄。
)在人為道,(道者,天地之生意也。
人以道為生,而知其所生之本,則可與言道矣。
)在地為化。
(化,生化也。
有生化而後有萬物,有萬物而後有終始。
凡自無而有,自有而無,總稱曰化。
化化生生,道歸一氣,故于東方首言之。
)化生五味,(萬物化生,五味具矣。
)道生智,(生意日新,智能出矣。
)玄生神。
(玄冥之中,無有而無不有也,神神奇奇,所從生矣。
按:在天為玄至此六句,他方皆無,而東獨有之。
蓋東方為生物之始,而元貫四德,春貫四時,言東方之化,則四氣盡乎其中矣。
此蓋通舉五行六氣之大法,非獨指東方為言也。
觀《天元紀大論》有此數句,亦總貫五行而言,其義可見。
詳運氣類三。
)神在天為風,(飛揚散動,風之用也。
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雨露,無非天地之神,而風則神之一者。
又風為六氣之首,故應東方。
)在地為木,(五行在地,東方屬木。
)在體為筋,(筋屬衆體之木。
)在髒為肝,(肝屬五髒之木。
)在色為蒼,(蒼屬五色之木。
)在音為角,(角屬五音之木。
)在聲為呼,(怒則叫呼。
)在變動為握,(握同搐搦,筋之病也。
)在竅為目,(肝之竅也。
)在味為酸,(木之味也。
)在志為怒。
(強則好怒,肝之志也。
《宣明五氣篇》曰:并于肝則憂。
)怒傷肝,(怒出于肝,過則傷肝。
) 悲勝怒;(悲憂為肺金之志,故勝肝木之怒。
悲則不怒,是其征也。
)風傷筋,(同氣相求,故風傷筋。
)燥勝風;(燥為金氣,故勝風木。
)酸傷筋,(酸走筋,過則傷筋而拘攣。
)辛勝酸。
(辛為金味,故勝木之酸。
) 南方生熱,(陽極于夏,夏王于南,故南方生熱。
)熱生火,(熱極則生火也。
)火生苦,(《洪範》曰:火曰炎上,炎上作苦。
故物之味苦者,由火氣之所化。
)苦生心,(苦先入心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