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髒之應各有收受
關燈
小
中
大
(《素問·金匮真言論》)
帝曰:五髒應四時,各有收受乎?(收受者,言同氣相求,各有所歸也。
)岐伯曰:有。
東方青色,入通于肝,開竅于目,藏精于肝,(東為木王之方,肝為屬木之髒,故相通也。
青者木之色。
目者肝之竅。
木之精氣,藏于肝曰魂。
)其病發驚駭,(風木之氣多振動,故病為驚駭。
)其味酸,其類草木,(酸者木之味。
)其畜雞,(《易》曰:巽為雞。
東方木畜也。
)其谷麥,(麥成最早,故應東方春氣。
《五常政大論》曰:其畜犬,其谷麻。
)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木之精氣,上為歲星。
)是以春氣在頭也,(木王春,春氣上升也。
)其音角,(木音曰角,其應春,其化丁壬巳亥。
)其數八,(河圖數,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是以知病之在筋也,(肝主筋也。
)其臭臊。
(臭,氣之總名也。
臊為木氣所化。
《禮月令》曰:其臭膻。
膻與臊類。
臭,許救、尺救二切。
臊音騷。
)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開竅于耳,藏精于心,(南為火王之方,心為屬火之髒,其氣相通。
赤者火之色。
耳者心之竅。
火之精氣,藏于心曰神。
《陰陽應象大論》曰:心在竅為舌,腎在竅為耳。
可見舌本屬心,耳則兼乎心腎也。
)故病在五髒,(心為五髒之君主,心病則五髒應之。
)其味苦,其類火,(火之味苦。
)其畜羊,(《五常政大論》曰其畜馬,而此曰羊者,意謂午未俱屬南方耳。
)其谷黍,(黍之色赤,糯小米也。
《五常政大論》曰其谷麥。
)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火之精氣,上為熒惑星。
)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心主血脈也。
)其音征,(火音曰征,其應夏,其化戊癸子午。
)其數七,(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其臭焦。
(焦為火氣所化。
) 中央黃色,入通于脾,開竅于口,藏精于脾,(土王四季,位居中央,脾為屬土之髒,其氣相通。
黃者土之色。
口者脾之竅。
土之精氣,藏于脾曰意。
)故病在舌本,(脾之脈連舌本,散舌下。
)其味甘,其類土,(土之味甘。
)其畜牛,(牛屬醜而色黃也。
《易》曰坤為牛。
)
)岐伯曰:有。
東方青色,入通于肝,開竅于目,藏精于肝,(東為木王之方,肝為屬木之髒,故相通也。
青者木之色。
目者肝之竅。
木之精氣,藏于肝曰魂。
)其病發驚駭,(風木之氣多振動,故病為驚駭。
)其味酸,其類草木,(酸者木之味。
)其畜雞,(《易》曰:巽為雞。
東方木畜也。
)其谷麥,(麥成最早,故應東方春氣。
《五常政大論》曰:其畜犬,其谷麻。
)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木之精氣,上為歲星。
)是以春氣在頭也,(木王春,春氣上升也。
)其音角,(木音曰角,其應春,其化丁壬巳亥。
)其數八,(河圖數,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是以知病之在筋也,(肝主筋也。
)其臭臊。
(臭,氣之總名也。
臊為木氣所化。
《禮月令》曰:其臭膻。
膻與臊類。
臭,許救、尺救二切。
臊音騷。
)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開竅于耳,藏精于心,(南為火王之方,心為屬火之髒,其氣相通。
赤者火之色。
耳者心之竅。
火之精氣,藏于心曰神。
《陰陽應象大論》曰:心在竅為舌,腎在竅為耳。
可見舌本屬心,耳則兼乎心腎也。
)故病在五髒,(心為五髒之君主,心病則五髒應之。
)其味苦,其類火,(火之味苦。
)其畜羊,(《五常政大論》曰其畜馬,而此曰羊者,意謂午未俱屬南方耳。
)其谷黍,(黍之色赤,糯小米也。
《五常政大論》曰其谷麥。
)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火之精氣,上為熒惑星。
)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心主血脈也。
)其音征,(火音曰征,其應夏,其化戊癸子午。
)其數七,(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其臭焦。
(焦為火氣所化。
) 中央黃色,入通于脾,開竅于口,藏精于脾,(土王四季,位居中央,脾為屬土之髒,其氣相通。
黃者土之色。
口者脾之竅。
土之精氣,藏于脾曰意。
)故病在舌本,(脾之脈連舌本,散舌下。
)其味甘,其類土,(土之味甘。
)其畜牛,(牛屬醜而色黃也。
《易》曰坤為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