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時陰陽外内之應

關燈
em>在體為皮毛,(皮毛屬衆體之金。

    )
在髒為肺,(肺屬五髒之金。

    )
在色為白,(白屬五色之金。

    )
在音為商,(商屬五音之金。

    )
在聲為哭,(悲哀則哭,肺之聲也。

    )
在變動為咳,(邪傷于肺,其病為咳。

    )
在竅為鼻,(肺之竅也。

    )
在味為辛,(金之味也。

    )
在志為憂。

    (肺之志也。

    金氣慘凄,故令人憂。

    宣明五氣篇曰:并于肺則悲。

    )
憂傷肺,(憂則氣消,故傷肺也。

    )
喜勝憂;(喜為心火之志,能勝肺金之憂。

    喜則神暢,故勝憂也。

    )
熱傷皮毛,(熱勝則津液耗而傷皮毛,火克金也。

    )
寒勝熱;(水制火也。

    )
辛傷皮毛,(辛能散氣,故傷皮毛。

    )
苦勝辛。

    (苦為火味,故勝金之辛。

    )
北方生寒,(水王北方,其氣化寒。

    )
寒生水,(寒氣陰潤,其化為水。

    )
水生鹹,(洪範曰:水曰潤下,潤下作鹹。

    故物之味鹹者,皆水氣之所化。

    )
鹹生腎,(鹹先入腎也。

    )
腎生骨髓,(腎主骨髓也。

    )
髓生肝,(水生木也。

    )
腎主耳。

    (耳者腎之官也。

    )
其在天為寒,(氣化于天,在北為寒。

    )
在地為水,(形成于地,在北屬水。

    )
在體為骨,(骨屬衆體之水。

    )
在髒為腎,(腎屬五髒之水。

    )
在色為黑,(黑屬五色之水。

    )
在音為羽,(羽屬五音之水。

    )
在聲為呻,(氣郁則呻吟,腎之聲也。

    )
在變動為栗,(戰栗也。

    大寒甚恐則有之,故屬水。

    )
在竅為耳,(腎之竅也。

    按前篇金匮真言論雲:南方赤色,開竅于耳。

    北方黑色,開竅于二陰。

    則耳又為心之竅。

    如本藏篇以耳之高下堅脆而驗腎,則耳信為腎之竅,而又屬于心也。

    )
在味為鹹,(水之味也。

    )
在志為恐。

    (腎之志也。

    )
恐傷腎,(恐則精卻,故傷腎。

    凡猝然恐者多遺尿,甚則陽痿,是其征也。

    )
思勝恐;(思為脾土之志,故勝腎水之恐。

    深思見理,恐可卻也。

    )
寒傷血,(寒則血凝澀,故寒傷血。

    陰陽應象大論雲:寒傷形。

    蓋形即血也。

    )
燥勝寒;(燥則水涸故勝寒。

    )
鹹傷血,(鹹從水化,故傷心血,水勝火也。

    食鹹則渴,傷血可知。

    )
甘勝鹹。

    (甘為土味,故勝水之鹹。

    按:新校正雲:詳此篇論所傷之旨,其例有三:東方雲風傷筋、酸傷筋,中央雲濕傷肉、甘傷肉,是自傷者也;南方雲熱傷氣、苦傷氣,北方雲寒傷血、鹹傷血,是傷己所勝也;西方雲熱傷皮毛,是被勝傷己也,辛傷皮毛,是自傷者也。

    凡此五方所傷,有此三例不同。

    愚按北方雲燥勝寒,若以五行正序,當雲濕勝寒;但寒濕同類,不能相勝,故曰燥勝寒也。

    諸所不同如此,蓋因其切要者為言也。

    )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

    故曰陰在内,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此節重出,注見陰陽類一。

    又天元紀大論亦稍同,詳運氣類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