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一卷 攝生類

關燈
也,順時令之往來。

    )去世離俗,積精全神,(去世離俗,藏形隐迹也。

    積精全神,聚精會神也。

    )
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遠之外,(至道之人,動以天行,故神遊宇宙。

    明察無外,故聞見八荒。

    )
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于真人。

    (此雖同歸于真人,然但能延壽而不衰,已異于壽敝天地者矣。

    故曰亦者,有間之辭也。

    )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次真人、至人者,謂之聖人。

    聖,大而化也。

    聖人之道,與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時合序,鬼神合吉兇。

    所以能處天地之和氣,順八風之正理,而邪弗能傷也。

    八風義見運氣類三十五,有圖。

    )
适嗜欲于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适,安便也。

    恚?怒也。

    嗔,惡也。

    欲雖同俗,自得其宜,随遇皆安,故無嗔怒。

    嗜音示。

    恚音畏。

    嗔,昌真切。

    )
行不欲離于世,(和其光,同其塵也。

    )
被服章,(五服五章,尊德之服。

    臯陶谟曰:天命有德。

    五服五章哉。

    )
舉不欲觀于俗,(聖人之心,外化而内不化。

    外化所以同人,故行不欲離于世;内不化所以全道,故舉不欲觀于俗。

    觀俗者,效尤之謂。

    )
外不勞形于事,内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恬,靜也。

    愉,悅也。

    敝,壞也。

    外不勞形則身安,故形體不敝;内無思想則心靜,故精神無傷。

    内外俱有養,則恬愉自得而無耗損之患,故壽亦可以百數。

    恬音甜。

    愉音俞。

    )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次聖人者,謂之賢人。

    賢,善也,才德之稱。

    法,效也。

    則,式也。

    天地之道,天圓地方,天高地濃,天複地載,天動地靜。

    幹為天,幹者健也;坤為地,坤者順也。

    君子之自強不息,安時處順,能複能載,能包能容,可方可圓,可動可靜,是皆效法天地之道。

    )
象似日月,(象,放也。

    似,肖也。

    日為陽精,月為陰精,月以夜見,日以晝明,日中則昃,月盈則虧,日去則死,日來則生,故賢人象似之。

    )
辨列星辰,(辨,别也。

    列,分解也。

    二十八宿為星之經,金木水火土為星之緯,經有度數之常,緯有進退之變,日月所會謂之辰,辰有十二謂之次,會當朔晦之期,次定四方之位,故賢人辨列之。

    )
逆從陰陽,(逆,反也。

    從,順也。

    陽主生,陰主死,陽主長,陰主消,陽主升,陰主降,升者其數順,降者其數逆,然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盛衰不可不辨也,故賢人逆從之。

    )
分别四時,(四時義見下章。

    )
将從上古,協議于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将,随也。

    極,盡也。

    賢人從道于上古,故亦可益壽,而但有窮盡耳。

    嗚呼!人操必化之器,托不停之運,烏飛兔走,誰其免之?獨怪夫貪得者忘殆,自棄者失時,時其有止也,若之何?蓋不知時命耳,彼賢人者則不然也。

    )
四、四氣調神 (素問四氣調神論) 春三月,此謂發陳,(發,啟也。

    陳,故也。

    春陽上升,發育庶物,啟故從新,故曰發陳。

    )
天地俱生,萬物以榮,(萬象更新也。

    夜卧早起,廣步于庭,廣,大也。

    所以布發生之氣也。

    )
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緩,和緩也。

    舉動和緩以應春氣,則神定而志生,是即所以使也。

    後彼此。

    )
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皆所以養發生之德也。

    故君子于啟蟄不殺,方長不折。

    予,與同。

    )
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四時之令,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凡此應春氣者,正所以養生氣也。

    )
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逆,不順也。

    奉,承也。

    肝屬木,王于春。

    春失所養,故傷肝,肝傷則心火失其所生。

    故當夏令則火有不足,而寒水侮之,因為寒變。

    寒變者,變熱為寒也。

    春生既逆,承生氣而夏長者少矣。

    )
夏三月,此謂蕃秀,(蕃,茂也。

    陽王已極,萬物俱盛,故曰蕃秀。

    蕃音煩。

    )
天地氣交,萬物華實,(歲氣陰陽盛衰,其交在夏,故曰天地氣交。

    斯時也,陽氣生長于前,陰氣收成于後,故萬物華實。

    )
夜卧早起,無厭于日,(起卧同于春時,不宜藏也。

    無厭于長日,氣不宜惰也。

    )
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長夏火土用事,怒則肝氣易逆,脾土易傷,故欲使志無怒,則華英成秀。

    華英,言神氣也。

    )
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