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
關燈
小
中
大
,於是真道興焉。
非但為胡不為秦,秦人不得真道。
五霸世衰,赤漢承天,道佐代亂,出黃石之書以授張良。
道亦形變,誰能識真。
漢世既定,末嗣縱橫,民人趣利,強弱忿争,道傷民命,一去難還,故使天授氣治民,曰新出老君。
古悶鬼者何?人但畏鬼不信道,故老君授與張道陵為天師,至尊至神,而乃為人之師。
汝曹輩足可知之,為尊於天地也,而故悶悶,日一日,月一月,歲一歲,貪縱口腹,放恣耳目,不信道,死者萬數,可不痛哉!道以漢安元年五月一日,於蜀郡臨叩縣渠停赤石城造出正一盟威之道,與天地券要,立二十四治,分布玄元始氣治民。
汝曹輩複不知道之根本,真僞所出,但競貪高世,更相貴賤,違道叛德,欲随人意。
人意樂亂,使張角黃巾作亂。
汝曹知角何人?自是以來,死者為幾千萬人邪。
道使末嗣分氣治民,漢中四十餘年,道禁真正之元,神仙之說,道所施行,何以《想爾》、《妙真》,三靈七言,複不真正,而故謂道欺人,一反哉可傷。
至義國損颠,流移死者以萬為數,傷人心志。
自從流徙以來,分布天下,道乃往往救汝曹之命。
或決氣相語,或有故臣令相端正,而複不信,甚可哀哉。
欲朝當先暮,欲太平當先亂。
人惡不能除,當先兵病水旱死。
汝曹薄命,正當與此相遇。
雖然,吉人無咎。
昔時為道,以備今來耳。
未至太平而死,子孫當蒙天恩。
下世浮薄,持心不堅,新故民戶,見世知變,便能改心為善,行仁義,則善矣。
可見太平,度脫厄難之中,為後世種民。
雖有兵病水害之災,臨危無咎,故曰道也。
子念道,道念子;子不念道,道不念子也。
故民諸職男女,汝曹輩莊事修身潔己,念師奉道,世薄乃爾,夫婦父子室家相守,當能久。
而不能相承事清、貞孝、順道、敬師、禮鬼、從神乎!今已去天下之擾擾如羊,四方兵病惡氣流行,念今日之善,尊天敬神,愛生行道,念為真正,道即愛子,子不念道,道即遠子,卒近災害,慎無複悔,悔當苦在後身。
吾晨夜周流四海之内,行於八極之外,欲令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信、婦貞、兄敬、弟順,天下安靜。
故民渾濁日久,雖聞神仙之語、長生之言,心迷意惑,更懷不信。
或行善未知真正,愚愚相教,邪邪相傳,不自屏惡,更相謗讪,君臣争勢,父子不親,夫婦相咱,兄弟生分,因公行私,男女輕淫,違失天地,敗亂五常,外是内非,亂道紀綱,至今三天患怒,殺氣縱橫,五星失度,太白揚光,變風冬雷,彗孛低昂。
天垂懸像以示人,人不信道,道志,死者當氣在幽谷。
《妙真》自吾所作,《黃庭》三靈七言,皆訓喻本經,為《道德》之光華。
道不欲指形而名之,賢者見一知萬,譬如識音者。
道在一身之中,豈在他人乎。
汝曹學善,夫根本不承經言,邪邪相教,就僞棄真。
吾昔皆錄短紙,雜說邪文,悉令消之。
祭酒無狀,故俾挾深藏,于今常存,使今世末學之人,好尚浮說,指僞名真,此皆犯天禁,必當中傷,終不緻福也,但勞汝耳。
無事自勤苦,不如任心恣意以快。
汝不須為天考,不須輕易官法也。
化以太平,人當助天為太平之行。
天聰明,自我民聰明。
中五正則二五定,亦從人為向應耳。
諸新故民戶,男女老壯,自今正元二年正月七日已去,其能壯事守善,能如要言,臣忠子孝,夫信婦貞,兄敬弟順,内無二心,便可為善,得種民矣。
種民難中亦當助其力,若好生樂道,無老壯端心正意,助國扶命,善惡神明具自知之,不可複為妄想,或以邪僞之人言,言我知道,以道教人。
諸職男女官,昔所拜署,今在無喪。
自從太和五年以來,諸職各各自置,置不複由吾氣,真氣領神選舉。
或聽決氣,信内人影夢,或以所奏,或迫不得已,不按舊儀,承信特說。
或一治重官,或職治空決。
受職者皆濫對天地氣候,理三官文書,事身厚食。
○奉及諸閑官無文書之職,皆當随時坐起,名荷天官,常處神明之坐,以僑世俗非。
忠臣孝子之道,曾不知悉,語聞災責,已如逢災遇害,如反怨,妄言奉道無益,此乃有罪三千,從爾如己也。
吾昔勤勤憂濟汝曹之命,欲令見太平耳,而複求太平耶?昔漢嗣末世,豪傑縱橫,強弱相陵,人民詭點,男女輕淫,政不能濟,家不相禁,抄盜城市,怨枉小人,更相仆役,蠶食萬民,民怨思亂,逆氣幹天,故令五星失度,彗孛上掃,火星失輔,強臣分争,群奸相将,百有餘年。
魏氏承天驅除,曆使其然,載在河雒,懸象垂天,是吾順天奉時,以國師命武帝行天下,死者填坑。
既得吾國之光,赤子不傷身,重金累紫,得壽遐亡。
七子五侯為國之光,将相緣屬,侯封不少,銀銅數千,父死子系,弟亡兄榮,沐浴聖恩。
汝輩豈志德知真所從來乎?昔日開門教之為善,而反不相聽,從今吾避世,
非但為胡不為秦,秦人不得真道。
五霸世衰,赤漢承天,道佐代亂,出黃石之書以授張良。
道亦形變,誰能識真。
漢世既定,末嗣縱橫,民人趣利,強弱忿争,道傷民命,一去難還,故使天授氣治民,曰新出老君。
古悶鬼者何?人但畏鬼不信道,故老君授與張道陵為天師,至尊至神,而乃為人之師。
汝曹輩足可知之,為尊於天地也,而故悶悶,日一日,月一月,歲一歲,貪縱口腹,放恣耳目,不信道,死者萬數,可不痛哉!道以漢安元年五月一日,於蜀郡臨叩縣渠停赤石城造出正一盟威之道,與天地券要,立二十四治,分布玄元始氣治民。
汝曹輩複不知道之根本,真僞所出,但競貪高世,更相貴賤,違道叛德,欲随人意。
人意樂亂,使張角黃巾作亂。
汝曹知角何人?自是以來,死者為幾千萬人邪。
道使末嗣分氣治民,漢中四十餘年,道禁真正之元,神仙之說,道所施行,何以《想爾》、《妙真》,三靈七言,複不真正,而故謂道欺人,一反哉可傷。
至義國損颠,流移死者以萬為數,傷人心志。
自從流徙以來,分布天下,道乃往往救汝曹之命。
或決氣相語,或有故臣令相端正,而複不信,甚可哀哉。
欲朝當先暮,欲太平當先亂。
人惡不能除,當先兵病水旱死。
汝曹薄命,正當與此相遇。
雖然,吉人無咎。
昔時為道,以備今來耳。
未至太平而死,子孫當蒙天恩。
下世浮薄,持心不堅,新故民戶,見世知變,便能改心為善,行仁義,則善矣。
可見太平,度脫厄難之中,為後世種民。
雖有兵病水害之災,臨危無咎,故曰道也。
子念道,道念子;子不念道,道不念子也。
故民諸職男女,汝曹輩莊事修身潔己,念師奉道,世薄乃爾,夫婦父子室家相守,當能久。
而不能相承事清、貞孝、順道、敬師、禮鬼、從神乎!今已去天下之擾擾如羊,四方兵病惡氣流行,念今日之善,尊天敬神,愛生行道,念為真正,道即愛子,子不念道,道即遠子,卒近災害,慎無複悔,悔當苦在後身。
吾晨夜周流四海之内,行於八極之外,欲令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信、婦貞、兄敬、弟順,天下安靜。
故民渾濁日久,雖聞神仙之語、長生之言,心迷意惑,更懷不信。
或行善未知真正,愚愚相教,邪邪相傳,不自屏惡,更相謗讪,君臣争勢,父子不親,夫婦相咱,兄弟生分,因公行私,男女輕淫,違失天地,敗亂五常,外是内非,亂道紀綱,至今三天患怒,殺氣縱橫,五星失度,太白揚光,變風冬雷,彗孛低昂。
天垂懸像以示人,人不信道,道志,死者當氣在幽谷。
《妙真》自吾所作,《黃庭》三靈七言,皆訓喻本經,為《道德》之光華。
道不欲指形而名之,賢者見一知萬,譬如識音者。
道在一身之中,豈在他人乎。
汝曹學善,夫根本不承經言,邪邪相教,就僞棄真。
吾昔皆錄短紙,雜說邪文,悉令消之。
祭酒無狀,故俾挾深藏,于今常存,使今世末學之人,好尚浮說,指僞名真,此皆犯天禁,必當中傷,終不緻福也,但勞汝耳。
無事自勤苦,不如任心恣意以快。
汝不須為天考,不須輕易官法也。
化以太平,人當助天為太平之行。
天聰明,自我民聰明。
中五正則二五定,亦從人為向應耳。
諸新故民戶,男女老壯,自今正元二年正月七日已去,其能壯事守善,能如要言,臣忠子孝,夫信婦貞,兄敬弟順,内無二心,便可為善,得種民矣。
種民難中亦當助其力,若好生樂道,無老壯端心正意,助國扶命,善惡神明具自知之,不可複為妄想,或以邪僞之人言,言我知道,以道教人。
諸職男女官,昔所拜署,今在無喪。
自從太和五年以來,諸職各各自置,置不複由吾氣,真氣領神選舉。
或聽決氣,信内人影夢,或以所奏,或迫不得已,不按舊儀,承信特說。
或一治重官,或職治空決。
受職者皆濫對天地氣候,理三官文書,事身厚食。
○奉及諸閑官無文書之職,皆當随時坐起,名荷天官,常處神明之坐,以僑世俗非。
忠臣孝子之道,曾不知悉,語聞災責,已如逢災遇害,如反怨,妄言奉道無益,此乃有罪三千,從爾如己也。
吾昔勤勤憂濟汝曹之命,欲令見太平耳,而複求太平耶?昔漢嗣末世,豪傑縱橫,強弱相陵,人民詭點,男女輕淫,政不能濟,家不相禁,抄盜城市,怨枉小人,更相仆役,蠶食萬民,民怨思亂,逆氣幹天,故令五星失度,彗孛上掃,火星失輔,強臣分争,群奸相将,百有餘年。
魏氏承天驅除,曆使其然,載在河雒,懸象垂天,是吾順天奉時,以國師命武帝行天下,死者填坑。
既得吾國之光,赤子不傷身,重金累紫,得壽遐亡。
七子五侯為國之光,将相緣屬,侯封不少,銀銅數千,父死子系,弟亡兄榮,沐浴聖恩。
汝輩豈志德知真所從來乎?昔日開門教之為善,而反不相聽,從今吾避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