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不止,煮汁服之。
《别本》注雲:梨有數種,其消梨,味甘,寒,無毒。
主客熱,中風不語,又療傷寒熱,解石熱氣,驚邪,嗽,消渴,利大小便。
又有青梨、茅梨,并不任用。
又有桑梨,惟堪蜜煮食。
主口幹,生食不益人,冷中,不可多食。
《日華子》雲:梨,冷,無毒。
消風,療咳嗽,氣喘,熱狂,又除賊風,胸中熱結,作漿吐風痰。
《食療》雲:金瘡及産婦不可食,大忌。
《北夢鎖言》雲:有一朝士,見梁奉禦,診之曰:風疾已深,請速歸去。
朝士複見鄜州馬醫趙鄂者,複診之,言疾危,與梁所#23說同矣。
曰:隻有一法,請官人試吃消梨,不限多少,咀龁不及,絞汁而飲。
到家旬日,唯吃消梨,頓爽矣。
《梅師方》:治霍亂,心痛利,無汗方:取梨葉枝一大握,水二升,煎取一升服。
又雲:正、二月勿食梨。
《錢相公方》:小兒寒疝腹痛,大汗出。
濃煮梨葉汁七合,頓服,以意消息,可作三四度飲之。
《衍義》曰:梨,多食動脾,少則不及病,用梨之意須當斟酌。
惟病酒煩渴人,食之甚佳,不能卻疾。
李核人 味苦,平,無毒。
主僵仆跻瘀血,骨痛。
李根皮,大寒,主消渴,止心煩,逆奔氣。
李實,味苦,除痼熱,調中。
《圖經》曰:李核人,舊不着所出州土,今處處有。
李之類甚多,見《爾雅》者:有花無實李。
李之無實者,一名趙李。
李痤接慮李,即今之麥李,細實有溝道,與麥同熟,故名之。
駁赤李。
其子赤者是也。
又有青李、綠李、赤李、房陵李、朱神李、馬肝李、黃李,散見書傳。
美其味之可食。
陶雲:皆不入藥用。
痤,俱禾切。
陶隐居雲:李類又多,京口有麥李,麥秀時熟,小而甜脆,核不入藥。
今此用姑熟所出南居李,解核如杏子者佳。
凡實熟食之皆好,不可合雀肉食;又不可臨水上啖之。
李皮水煎含,療齒痛佳。
《日華子》雲:李,溫,無毒。
益氣,多食令人虛熱。
又雲:李樹根,涼,無毒。
主赤白痢,濃煎服。
葉#24,平,無毒。
治小兒壯熱,痁疾,驚痫,作浴湯。
《别本》注雲:李類甚多,有綠李、黃李、紫李、朱李、水李,并堪食,味極甘美,其中人不入藥用。
有野李,味苦,名郁李子,核人入藥用之。
《食醫心鏡》雲:李,味酸,無毒。
主除固熱調中。
黃帝雲:李不可和蜜食,食之損五髒。
崔元亮《海上方》:治面上黑子,取李核中人,去皮細研,以雞子白和如稀饧塗,至晚每以淡漿洗之後塗胡粉,不過五六日有效。
慎風。
《衍義》曰:李核人,其窠大者高及丈,今醫家少用。
實合漿水食,令人霍亂,澀氣。
而然今畿内小窯鎮一種最佳,堪入貢。
又有禦李,子如櫻桃許大,紅黃色,先諸李熟。
此李品甚多,然天下皆有之。
所以比賢士大夫盛德及天下者,如桃李無處不芬芳也。
《别本》注雲:有野李,味苦,名郁李子,核人入藥。
此自是郁李人,别是一種,在木部中第十四卷,非野李也。
楊梅 味酸,溫,無毒。
主去痰,止嘔哕,消食,下酒,幹作屑,臨飲酒時服方寸匕,止吐酒。
多食令人發熱。
其樹若荔枝樹,而葉細陰青。
其形似水楊子,而生青熟紅。
肉在核上,無皮殼。
生江南、嶺南山谷。
四月、五月采。
《圖經》曰:文具附梅實條下。
《日華子》雲:楊梅,熱,微毒。
療嘔逆吐酒。
皮、根煎湯洗惡瘡疥癞。
忌生蔥。
禹錫雲:按孟诜雲:楊梅,和五髒,能滌腸胃,除煩愦惡氣,不可多食,損齒及筋,亦治痢。
燒灰服。
《經驗後方》:主一切傷損不可者瘡,止血生肌,無瘢痕,絕妙。
和鹽核杵如泥,成梃子,竹筒中收。
遇破即填,小可即傅,此藥功神妙。
橄榄 味酸、甘,溫,無毒。
主消酒,療鯸鲐毒。
人誤食此魚肝迷悶者,可煮汁服之,必解。
其木作楫撥,着魚皆浮出,故知物有相畏如此也。
核中人,研傅唇吻燥痛。
其樹似木槵子樹而高,端直,其形似生诃子,無棱瓣。
生嶺南。
八月、九月采。
又有一種,名波斯橄榄,色類亦相似。
其形、核作三瓣,可以蜜漬食之。
生邕州。
橄音敢。
榄音覽。
鯸音侯。
鲐音怡。
《圖經》曰:橄榄,生嶺南,今閩、廣諸郡皆有。
木似木槵而#25高,且端直可愛,秋晚實成,南人尤重。
咀嚼滿口香久不歇,生啖及煮飲并解諸毒,人誤食鯸鲐肝,至迷悶者,飲汁,立差。
《日華子》雲:橄榄,開胃,下氣,止渴。
禹錫雲:按孟诜雲:橄榄,主?魚毒,汁服之。
中此魚肝、子毒,人立死,惟此木能解。
生嶺南山谷。
樹大數圍,實長寸許。
其子先生者向下,後生者漸高。
八月熟,蜜藏極甜。
《衍義》曰:橄榄,味澀,食久則甘,嚼汁咽,治魚鲠。
林檎 味酸、甘,溫。
不可多食,發熱澀氣,令人好睡,發冷痰,生瘡疖,脈閉不行。
其樹似柰樹,其形圓如柰。
六月、七月熟,今在處有之。
《圖經》曰:林檎,舊不着所出州土,今在處有之。
或謂之來禽,木似柰,實比柰差圓,六七月熟。
亦有甘、酢二種。
甘者早熟,而味脆美;酢者差晚,須熟爛乃堪啖。
病消渴者,宜食之,亦不可多,反令人心中生冷痰,今俗間醫人亦幹之,入治傷寒藥,謂之林檎散。
《日華子》雲:林檎無毒,下氣,治霍亂肚痛,消痰。
禹錫雲:按孟诜雲:林檎,主止消渴。
陳士良雲:此有三#26種,大長者為柰;圓者林檎,夏熟;小者味澀為?,秋熟。
《食療》雲:林檎,溫。
主谷痢、洩精。
東行根治白蟲,蛔蟲,消渴,好睡,不可多食。
又雲:味苦、澀,平,無毒。
食之閉百脈。
《食醫心鏡方》:治水痢。
以十枚半熟者,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和林檎,空心服之。
《子母秘錄方》:治小兒痢。
林檎、構子#27杵取汁服,以意多與服之,差。
又方:治小兒閃癖,頭發堅黃,故瘰疬緻身羸瘦。
杵林檎末,以和醋傅上,癖和移處,就傅之。
胡桃 味甘,平,無毒。
食之令人肥健,潤肌,黑發。
取瓤燒令黑,末,斷煙,和松脂研,傅瘰疬瘡。
又,和胡粉為泥,拔#28白須發,以内孔中,其毛皆黑。
多食利小便,能脫人眉,動風故也。
去五痔。
外青皮染髭及帛皆黑。
其樹皮止水痢,可染褐。
仙方取青皮壓油,和詹糖香塗毛發,色如漆。
生北土,雲張骞從西域将來。
其木,春斫皮,中出水,承取沐頭至黑。
《圖經》曰:胡桃,生北土,今陝、洛間多有之。
大株厚葉多陰。
實亦有房,秋冬熟時采之。
性熱,不可多食,補下方亦用之。
取肉合破故紙搗篩,蜜丸。
朝服梧桐子大三十丸。
又療壓撲損傷。
搗肉和酒,溫頓服之便差。
《日華子》雲:潤肌肉,益發,食?齒齼,細嚼解之。
禹錫雲:按孟诜雲:胡桃,不可多食,動痰飲,除煩,令人能食,不得并,漸漸食之,通經脈,潤血脈,黑鬓發。
又,服
《别本》注雲:梨有數種,其消梨,味甘,寒,無毒。
主客熱,中風不語,又療傷寒熱,解石熱氣,驚邪,嗽,消渴,利大小便。
又有青梨、茅梨,并不任用。
又有桑梨,惟堪蜜煮食。
主口幹,生食不益人,冷中,不可多食。
《日華子》雲:梨,冷,無毒。
消風,療咳嗽,氣喘,熱狂,又除賊風,胸中熱結,作漿吐風痰。
《食療》雲:金瘡及産婦不可食,大忌。
《北夢鎖言》雲:有一朝士,見梁奉禦,診之曰:風疾已深,請速歸去。
朝士複見鄜州馬醫趙鄂者,複診之,言疾危,與梁所#23說同矣。
曰:隻有一法,請官人試吃消梨,不限多少,咀龁不及,絞汁而飲。
到家旬日,唯吃消梨,頓爽矣。
《梅師方》:治霍亂,心痛利,無汗方:取梨葉枝一大握,水二升,煎取一升服。
又雲:正、二月勿食梨。
《錢相公方》:小兒寒疝腹痛,大汗出。
濃煮梨葉汁七合,頓服,以意消息,可作三四度飲之。
《衍義》曰:梨,多食動脾,少則不及病,用梨之意須當斟酌。
惟病酒煩渴人,食之甚佳,不能卻疾。
李核人 味苦,平,無毒。
主僵仆跻瘀血,骨痛。
李根皮,大寒,主消渴,止心煩,逆奔氣。
李實,味苦,除痼熱,調中。
《圖經》曰:李核人,舊不着所出州土,今處處有。
李之類甚多,見《爾雅》者:有花無實李。
李之無實者,一名趙李。
李痤接慮李,即今之麥李,細實有溝道,與麥同熟,故名之。
駁赤李。
其子赤者是也。
又有青李、綠李、赤李、房陵李、朱神李、馬肝李、黃李,散見書傳。
美其味之可食。
陶雲:皆不入藥用。
痤,俱禾切。
陶隐居雲:李類又多,京口有麥李,麥秀時熟,小而甜脆,核不入藥。
今此用姑熟所出南居李,解核如杏子者佳。
凡實熟食之皆好,不可合雀肉食;又不可臨水上啖之。
李皮水煎含,療齒痛佳。
《日華子》雲:李,溫,無毒。
益氣,多食令人虛熱。
又雲:李樹根,涼,無毒。
主赤白痢,濃煎服。
葉#24,平,無毒。
治小兒壯熱,痁疾,驚痫,作浴湯。
《别本》注雲:李類甚多,有綠李、黃李、紫李、朱李、水李,并堪食,味極甘美,其中人不入藥用。
有野李,味苦,名郁李子,核人入藥用之。
《食醫心鏡》雲:李,味酸,無毒。
主除固熱調中。
黃帝雲:李不可和蜜食,食之損五髒。
崔元亮《海上方》:治面上黑子,取李核中人,去皮細研,以雞子白和如稀饧塗,至晚每以淡漿洗之後塗胡粉,不過五六日有效。
慎風。
《衍義》曰:李核人,其窠大者高及丈,今醫家少用。
實合漿水食,令人霍亂,澀氣。
而然今畿内小窯鎮一種最佳,堪入貢。
又有禦李,子如櫻桃許大,紅黃色,先諸李熟。
此李品甚多,然天下皆有之。
所以比賢士大夫盛德及天下者,如桃李無處不芬芳也。
《别本》注雲:有野李,味苦,名郁李子,核人入藥。
此自是郁李人,别是一種,在木部中第十四卷,非野李也。
楊梅 味酸,溫,無毒。
主去痰,止嘔哕,消食,下酒,幹作屑,臨飲酒時服方寸匕,止吐酒。
多食令人發熱。
其樹若荔枝樹,而葉細陰青。
其形似水楊子,而生青熟紅。
肉在核上,無皮殼。
生江南、嶺南山谷。
四月、五月采。
《圖經》曰:文具附梅實條下。
《日華子》雲:楊梅,熱,微毒。
療嘔逆吐酒。
皮、根煎湯洗惡瘡疥癞。
忌生蔥。
禹錫雲:按孟诜雲:楊梅,和五髒,能滌腸胃,除煩愦惡氣,不可多食,損齒及筋,亦治痢。
燒灰服。
《經驗後方》:主一切傷損不可者瘡,止血生肌,無瘢痕,絕妙。
和鹽核杵如泥,成梃子,竹筒中收。
遇破即填,小可即傅,此藥功神妙。
橄榄 味酸、甘,溫,無毒。
主消酒,療鯸鲐毒。
人誤食此魚肝迷悶者,可煮汁服之,必解。
其木作楫撥,着魚皆浮出,故知物有相畏如此也。
核中人,研傅唇吻燥痛。
其樹似木槵子樹而高,端直,其形似生诃子,無棱瓣。
生嶺南。
八月、九月采。
又有一種,名波斯橄榄,色類亦相似。
其形、核作三瓣,可以蜜漬食之。
生邕州。
橄音敢。
榄音覽。
鯸音侯。
鲐音怡。
《圖經》曰:橄榄,生嶺南,今閩、廣諸郡皆有。
木似木槵而#25高,且端直可愛,秋晚實成,南人尤重。
咀嚼滿口香久不歇,生啖及煮飲并解諸毒,人誤食鯸鲐肝,至迷悶者,飲汁,立差。
《日華子》雲:橄榄,開胃,下氣,止渴。
禹錫雲:按孟诜雲:橄榄,主?魚毒,汁服之。
中此魚肝、子毒,人立死,惟此木能解。
生嶺南山谷。
樹大數圍,實長寸許。
其子先生者向下,後生者漸高。
八月熟,蜜藏極甜。
《衍義》曰:橄榄,味澀,食久則甘,嚼汁咽,治魚鲠。
林檎 味酸、甘,溫。
不可多食,發熱澀氣,令人好睡,發冷痰,生瘡疖,脈閉不行。
其樹似柰樹,其形圓如柰。
六月、七月熟,今在處有之。
《圖經》曰:林檎,舊不着所出州土,今在處有之。
或謂之來禽,木似柰,實比柰差圓,六七月熟。
亦有甘、酢二種。
甘者早熟,而味脆美;酢者差晚,須熟爛乃堪啖。
病消渴者,宜食之,亦不可多,反令人心中生冷痰,今俗間醫人亦幹之,入治傷寒藥,謂之林檎散。
《日華子》雲:林檎無毒,下氣,治霍亂肚痛,消痰。
禹錫雲:按孟诜雲:林檎,主止消渴。
陳士良雲:此有三#26種,大長者為柰;圓者林檎,夏熟;小者味澀為?,秋熟。
《食療》雲:林檎,溫。
主谷痢、洩精。
東行根治白蟲,蛔蟲,消渴,好睡,不可多食。
又雲:味苦、澀,平,無毒。
食之閉百脈。
《食醫心鏡方》:治水痢。
以十枚半熟者,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和林檎,空心服之。
《子母秘錄方》:治小兒痢。
林檎、構子#27杵取汁服,以意多與服之,差。
又方:治小兒閃癖,頭發堅黃,故瘰疬緻身羸瘦。
杵林檎末,以和醋傅上,癖和移處,就傅之。
胡桃 味甘,平,無毒。
食之令人肥健,潤肌,黑發。
取瓤燒令黑,末,斷煙,和松脂研,傅瘰疬瘡。
又,和胡粉為泥,拔#28白須發,以内孔中,其毛皆黑。
多食利小便,能脫人眉,動風故也。
去五痔。
外青皮染髭及帛皆黑。
其樹皮止水痢,可染褐。
仙方取青皮壓油,和詹糖香塗毛發,色如漆。
生北土,雲張骞從西域将來。
其木,春斫皮,中出水,承取沐頭至黑。
《圖經》曰:胡桃,生北土,今陝、洛間多有之。
大株厚葉多陰。
實亦有房,秋冬熟時采之。
性熱,不可多食,補下方亦用之。
取肉合破故紙搗篩,蜜丸。
朝服梧桐子大三十丸。
又療壓撲損傷。
搗肉和酒,溫頓服之便差。
《日華子》雲:潤肌肉,益發,食?齒齼,細嚼解之。
禹錫雲:按孟诜雲:胡桃,不可多食,動痰飲,除煩,令人能食,不得并,漸漸食之,通經脈,潤血脈,黑鬓發。
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