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四

關燈
吐水,食已即止,甚驗。

    過劑則走氣。

    大腸寒滑亦用,須各以他藥佐之。

     蘇方木 味甘、鹹,平,無毒。

    主破血。

    産後血脹悶欲死者,水煮,苦酒煮五兩,取濃汁服之效。

     《唐本》注雲:此木用染色者。

    出南海、昆侖來,交州、愛州亦有。

    樹似庵羅,葉若榆葉而無澀,抽條長丈許,花黃,子生青熟黑。

     陳藏器雲:蘇方,寒。

    主霍亂嘔逆,及人常嘔吐,用水煎服之。

    破血當以酒煮為良。

    唐本先附。

     雷公雲:凡使,去上粗皮并節子。

    若有中心文橫如紫角者,号曰木中尊色,其效倍常百等。

    須細判了重篩,拌細條梅枝蒸,從巳至申出,陰幹用。

     《肘後方》:治血運。

    蘇方三兩細剉,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差。

    若無蘇方,取绯衣煮汁服亦得。

     《海藥》雲:謹按徐表《南海記》:生海畔。

    葉似降,木若女桢。

    味平,無毒。

    主虛勞血癖氣壅滞,産後惡露不安怯起,沖心腹中攪痛,及經絡不通,男女中風,口噤不語。

    宜此法,細研乳頭香,細末方寸匕,酒煎蘇方,去滓,調服,立吐惡物,差。

     白楊樹皮 味苦,無毒。

    主毒風腳氣腫,四肢緩弱不随,毒氣遊易在皮膚中,痰癖等,酒漬服之。

    取葉圓大,蒂小,無風自動者。

     《圖經》曰:白楊,舊不載所出州土,今處處有之,北土尤多,人種于墟墓間。

    株大葉圓如梨,皮白,木似楊,故名白楊。

    采其皮無時。

     《衍義》曰:白楊,陝西甚多,永、耀間居人修蓋,多此木也。

    然易生根,斫木時碎劄入土即生根,故易以繁植,非止墟墓間,于人家舍前後及夾道,往往植之,土地所宜爾。

    風纔至,葉如大雨聲,葉梗故如是。

    又謂無風自動,則無此事。

     桄榔子 味苦,平,無毒。

    主宿血。

    其木似栟榈堅硬。

    斫其内有面,大者至數斛,食之不饑。

    其皮堪作绠。

    生嶺南山谷。

    今附。

     《圖經》曰:桄榔,生嶺南山谷,今二廣州郡皆有之,人家亦植于庭除間。

    其木似栟榈而堅硬,斫其間有面,大者至數石,食之不饑。

    其皮至柔,皮#26韌可以作绠。

    其子作穗生木端,不拘時月采之。

     《海藥》:謹按《嶺表錄》雲:生廣南山谷。

    樹身、皮、葉與蕃棗、槟榔等小異。

    然葉下有發如粗馬尾,廣人用織巾子。

    木皮内有面,食之極有補益,虛羸乏損,腰腳無力,久服輕身辟谷。

    錄異》雲:桄榔蓋以此也。

     榉樹皮 大寒。

    主時行頭痛,熱結在腸胃。

     《唐本》注雲:此樹所在皆有,多生溪澗水側。

    葉似樗而狹長。

    樹大者連抱,高數仞,皮極粗厚。

    殊不似檀。

    俗人取煮汁,以療水及斷痢,取小#27葉挼貼火爛瘡,有效。

     《衍義》曰:榉木皮,今人呼為榉柳。

    然葉似柳非柳,謂槐非槐。

    木最大者,高五六十尺,合二三人抱。

    湖南、北甚多,然亦下材也,不堪為器用。

    嫩皮,取以緣栲栳與箕唇。

     釣樟根皮 主金瘡止血。

     陶隐居雲:出桂陽、邵陵諸處,亦呼作鳥樟,方家少用,而俗人多識此。

    刮根皮屑以療金瘡,斷血易合,甚驗。

     《唐本》注雲:釣樟,生梆州山谷。

    樹高丈餘。

    葉似楠音南葉而尖長,背有赤毛,若楠枇杷葉。

    八月、九月采根皮,日幹也。

     千金藤 主一切血毒諸氣,霍亂中惡,天行虛勞瘧瘴,痰嗽不利,癰腫,蛇犬毒,藥石發,癫痫,悉主之。

    生北地者,根大如指,色黑似漆;生南土者,黃赤如細辛。

    今附。

     陳藏器雲:有數種,南北名模不同,大略主痰相似,或是皆近于藤。

    生北地者,根大如指,色似漆;生南土者,黃赤如細辛。

    南北所用若取的稱,未知孰是?其中有草,今并入木部,草部亦重載也。

     南燭枝葉 味苦,平,無毒。

    止洩除睡,強筋益氣力。

    久服輕身長年,令人不饑,變白去老。

    取莖、葉搗碎漬汁,浸粳米九浸、九蒸、九暴,米粒緊小正黑如堅珠,袋盛之可适遠方。

    日進一合,不饑,益顔色,堅筋骨,能行。

    取汁炊飯名烏飯,亦名烏草,亦名牛筋。

    言食之健如牛筋也。

    色赤名文燭。

    生高山,經冬不凋。

    今附。

     《圖經》曰:南燭,《本經》不載所出州土,雲生高山,今惟江東州郡有之。

    株高三五尺。

    葉類苦楝而小,陵冬不凋。

    冬生紅子作穗。

    人家多植庭除間,俗謂之南天燭。

    不拘時采其枝、葉用。

    亦謂之南燭草木。

    其種是木而似草,故号為之。

     禹錫雲:按《日華子》雲:黑飯草,益腸胃。

    搗汁浸蒸,曬幹服。

    又名南燭也。

     無患子皮 有小毒。

    主浣垢,去面,喉痹,内喉中,立開。

    又主飛屍。

    子中人,燒令香,辟惡氣,其子如漆珠。

    生南#28谷大樹。

    一名噤婁,一名桓。

    今附。

     《日華子》雲:無患子皮,平。

     《纂文》:無患,木名也。

    實可以去垢,核黑如瑿。

    問栌木曰:無患何也?答曰:昔有神巫曰無患,此木能作#29符,劾百鬼,則以此木為棒殺之。

    世人相傳,以此木為衆鬼所惡,競取為器,用以厭鬼,故号無患也。

     《衍義》曰:無患子,今釋子取以為念珠,出佛經。

    惟取紫紅色小者佳。

    今入藥絕少,西洛亦有之。

     梓白皮 味苦,寒,無毒。

    主熱,去三蟲,療目中疾。

    葉,搗傅豬瘡,飼豬,肥大三倍。

    生河内山谷。

     陶隐居雲:此即梓樹之皮。

    梓亦有三種,當用拌素不腐者。

    葉療手腳火爛瘡。

    桐葉及此以肥堵之法未見,應在商丘子《養豬經》中。

     《日華子》雲:煎湯洗小兒壯熱,一切瘡疥,皮膚瘙癢。

    梓樹皮有數般,惟楸梓佳,餘即不堪用。

     《圖經》曰:梓白皮,生河内山谷,今近道皆有之。

    木似桐而葉小,花紫。

    《爾雅》曰:椅,梓。

    郭璞注雲:即楸#30也。

    《詩˙墉風》雲:椅、桐、梓、漆。

    陸機雲:梓者,楸#31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為梓,梓實桐皮曰椅,大同而小異也。

    又一種鼠梓,一名楰,亦楸之屬也。

     圖經衍義本草卷之二十四竟 #1三:原作『二』,據晦明軒本改。

     #2仲:原作『中』,據晦明軒本改。

     #3腫:晦明軒本作『蠱』。

     #4出:晦明軒本作『消』。

     #5椿:晦明軒本作『春』。

    下同。

     #6沐頭長發:原作『沐發長頭』,據晦明軒本改。

     #7昏:原作『措』,據晦明軒本改。

     #8苦:晦明軒本作『鹹』。

     #9密:原作『蜜』,據晦明軒本改。

     #10便:晦明軒本作『兒』。

     #11者:原脫,據晦明軒本補。

     #12溫:晦明軒本作『煎』。

     #13刷:原作『别』,據晦明軒本改。

     #14矯:晦明軒本作『矮』。

     #15切:晦明軒本作『勿』。

     #16氣:晦明軒本作『風』。

     #17貼:原作『葉』,據晦明軒本改。

     #18峽:原脫,據晦明軒本補。

     #19及:原作『義』,據晦明軒本改。

     #20黃:原脫,據晦明軒本補。

     #21肺:原作『腳』,據晦明軒本改。

     #22花:原作『梧杞』二字,據晦明軒本改。

     #23杴:晦明軒本作『楸』。

     #24出:原作『亦』,據晦明軒本改。

     #25于:原脫,據晦明軒本補。

     #26皮:晦明軒本作『堅』。

     #27小:晦明軒本作『嫩』。

     #28南:晦明軒本作『山』。

     #29作:原作『似』,據晦明軒本改。

     #30楸:原作『椒』,據晦明軒本改。

     #31楸:原作『椒』,據晦明軒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