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關燈
如缯帛。

    為其常用,故人不齒其功。

    冰漿至冷,婦人懷妊,不可食之,食譜所忌也。

     《衍義》曰:漿水,不可同李實飲,令人霍亂吐利。

     井華水 味甘,平,無毒。

    主人九竅大驚出血,以水噀面。

    亦主口臭,正朝含之,吐棄廁下,數度即差。

    又令好顔色,和朱砂服之。

    又堪煉諸藥石,投酒醋令不腐。

    洗目膚翳,及酒後熱痢,與諸水有異,其功極廣。

    此水井中平旦第一汲者,《本經》注井苔條中略言之,今此重細解也。

    新補。

     菊華水 味甘,溫,無毒。

    除風補衰,久服不老,令人好顔色,肥健,益陽道,溫中,去痼疾。

    出南陽郦縣北潭水,其源悉芳。

    菊生被崖,水為菊味。

    盛洪之《刻州記》雲:郦縣菊水,太尉胡廣,久患風赢,常飲此水,後疾遂瘳。

    此菊甘美,廣後收此菊實播之京師,處處傳植。

    《抱樸子》雲:南陽郦縣山中,有甘谷水,所以甘者,谷上左右皆生甘菊,菊花堕其中,曆世彌久,故水味為變。

    其臨此谷中居民,皆不穿井,悉食甘谷水,食無不壽考。

    故司空王暢、太尉劉寬、太傅袁院皆為南陽太守,每到官,常使郦縣月送甘谷水四十斛,以為飲食。

    此諸公多患風痹及眩冒,皆得愈。

    新補。

     《衍義》曰:菊花水,本條言南陽郦縣北潭水,其源悉芳。

    菊生被崖,水為菊味,此甚怪。

    且菊生于浮土上,根深者不過尺,百花之中,此特淺露,水泉莫非深遠而來。

    況菊根亦無香,其花當九月十月間,止三兩旬中,焉得香入水也?若因花而香,其無花之月合如何也?殊不詳。

    水自有甘、淡、鹹、苦,焉知無有菊味者?宜細詳之。

     地漿 寒,主解中毒煩悶。

     陶隐居雲:此掘地作坎,以水沃其中,攪令濁,俄頃取之,以解中諸毒。

    山中有毒菌,人不識,煮食之,無不死。

    又楓樹菌食之,令人笑不止,唯飲土漿皆差,餘藥不能救矣。

     臘雪 味甘,冷,無毒。

    解一切毒,治天行時氣溫疫,小兒熱痫狂啼,大人丹石發動,酒後暴熱,黃疸,仍小溫服之。

    藏淹一切果實良。

    春雪有蟲,水亦便敗,所以不堪收之。

    新補。

    見陳藏器及《日華子》。

     泉水 味甘,平,無毒。

    主消渴,反胃,熱痢熱淋,小便赤澀。

    兼洗漆瘡,射癰腫。

    令散,久服卻溫,調中,下熱氣,利小便,并多飲之。

    又新汲水,《百一方》雲:患心腹冷病者。

    若男子病,令女人以一杯與飲;女子病,令男子以一杯與飲。

    又解合口椒毒。

    又主食魚肉,為骨所鲠。

    取一杯水,合口向水,張口取水氣,鲠當自下。

    又主人忽被墜損腸出,以冷水噴之,令身噤,腸自入也。

    又臘日夜,令人持椒井傍,無與人語,内椒井中,服此水去溫氣。

    《博物志》雲:凡諸飲水,療疾皆取新汲清泉,不用停污濁暖,非直無效,固亦損人。

    新補。

     半天河 微寒。

    主鬼疰,狂,邪氣,惡毒。

     陶隐居雲:此竹籬頭水也,及空樹中水,皆可飲,并洗諸瘡用之。

     《衍義》曰:半天河水,一水也。

    然用水之義有數種,種各有理。

    如半天河水,在上天澤水也,故治心病、鬼疰、狂、邪氣、惡毒。

     熱湯 主忤死。

    先以衣三種#44,籍#45作死人腹上,乃取銅器若瓦器盛湯着衣上,湯冷者去衣,大冷者換湯,即愈。

    又霍亂,手足轉筋。

    以銅器若瓦器盛湯熨之,亦可令蹋器使腳底熱徹,亦可以湯捋之,冷則易,用醋煮湯更良,煮蓼子及吳茱萸汁亦好。

    以綿絮及破氈角腳,以湯淋之,貴在熱徹。

    又缲絲湯,無毒,主蛔蟲。

    熱取一盞服之,此煮繭汁,為其殺蟲故也。

    又燖豬湯,無毒,主産後血刺心痛欲死,取一盞溫服之。

    新補。

    見《抱樸子》、陳藏器。

     《衍義》曰:熱湯,助陽氣,行經絡。

    患風冷氣痹人,多以湯渫腳至膝上,厚覆使汗出周身。

    然别有藥,亦終假湯氣而行也。

    四時暴洩利,四肢冷,臍腹疼,深湯中坐,浸至腹上,頻頻作,生陽佐藥,無速于此。

    虛寒人始坐湯中必戰,仍常令人伺守之。

     圖經衍義本草卷之五竟 #1下:原脫,據晦明軒本補。

     #2遷:晦明軒本作『迂』。

     #3上:晦明軒本作『土』。

     #4上:晦明軒本作『土』。

     #5葉:原作『藥』,據晦明軒本改。

     #6放:原作『于』,據晦明軒本改。

     #7轉:晦明軒本作『傳』。

     #8和:原作『秘』,據晦明軒本改。

     #9謹:晦明軒本作『慎』。

     #10蟲:晦明軒本作『虱』。

     #11是:晦明軒本作『見』。

     #12大:原作『火』,據晦明軒本改。

     #13服之:此下原有『其坑常封鎖坑中有濁綠水先絞水盡然後下鑿取。

    生砒謂之砒黃,其色如牛肉,或有淡白路,謂石非石,謂上非土,磨研』四十六字乃《衍義》文錯簡于此據晦明軒本删移。

     #14長:晦明軒本作『多』。

     #15謹:晦明軒本作『慎』。

     #16胎:晦明軒本作『鍛』。

     #17其坑:此下四十六字原錯簡在《别說》文内,據晦明軒本移正。

     #18經:原脫,據晦明軒本補。

     #19少:晦明軒本『少』下有『許』字。

     #20即:晦明軒本作『卻』。

     #21臍:原作『劑』,據晦明軒本改。

     #22生:晦明軒本作『末』。

     #23惟:原作『帷』,據晦明軒本改。

     #24楊:晦明軒本作『陽』。

     #25錯:晦明軒本作『醋』。

     #26實:晦明軒本作『寶』。

     #27水:晦明軒本無『水』字。

     #28赤:晦明軒本作『青』。

     #29染:晦明軒本作『紫』。

     #30下:晦明軒本作『丁』。

     #31山:原脫,據晦明軒本補。

     #32赤土也:此下八十四字原錯簡在『《唐本》注』中,據晦明軒本移正。

     #33襲:晦明軒本作『聾』。

     #34取:晦明軒本作『耳』。

     #35久:原作『九』據晦明軒本改。

     #36者:此下原有『赤土也。

    今人以朱塗牛角,雲以辟惡。

    又雲:大次之山,其陽多垩。

    又《北山經》天池之山,其中多黃垩。

    又《中山經》襲之山,其中有大谷,多白、黑、青、黃垩。

    注雲:言有雜色之垩也。

    然則赭以西土者為貴,垩有五色,入藥惟白者取」八十四字乃《圖經》文錯簡于此,據晦明軒本删移。

     #37味溫:晦明軒本『味』作『末』,『溫』字屬下讀。

     #38強:原作姜,據晦明軒本改。

     #39一十:晦明軒本作『二七』。

     #40拌:原作『伴』,據晦明軒本改。

     #41二:晦明軒本作『一』。

     #42毒:原脫,據晦明軒本補。

     #43堅:原作『緊』,據晦明軒本改。

     #44種:晦明軒本作『重』。

     #45籍:晦明軒本作『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