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關燈
小
中
大
,候火盡爐寒取出研,與烏頭生#22同研勻,湯浸蒸餅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丸,或木香湯、醋湯任下。
青霞子雲:《寶藏論》硇砂,若草伏住火不碎,可轉制得諸石藥,并引諸藥,可治婦人久冷。
硇砂為五金賊也,若石藥并灰霜伏得,不堪用也。
《太清服煉靈砂法》:北庭砂所禀陰石之氣,性含陽毒之精,功能消敗去穢益陽。
《丹房鏡源》雲:硇砂性有大毒,或沉冷之疾可服則愈,久服有癰腫。
出北庭白黃者,訣曰為之金賊,能制合群藥。
藥中之使,自制雄、雌黃。
《衍義》曰:硇砂,金銀有僞,投镕窩中,其僞物盡消散。
矧人腹中有久積,故可潰腐也。
合他藥治目中翳,用之須水飛過,入瓷器中,于重湯中煮其器,使自幹,殺其毒及去其塵穢。
鉛丹 味辛,微寒,主吐逆胃反,驚痫疾,除熱下氣,止小便利,除毒熱臍攣,金瘡溢血。
煉化還成九光,久服通神明。
一名鉛華,生于鉛。
生蜀郡平澤。
《圖經》曰:文具鉛錫條下。
陶隐居雲:即今熬鉛所作黃丹也。
畫用者,俗方亦稀用,惟#23《仙經》塗丹釜所須,雲化成九光者,當謂九光丹以為釜爾,無别變煉法。
《日華子》雲:涼,無毒。
鎮心安神,療反胃,止吐血及嗽,傅金瘡長肉,及湯火瘡,染須發。
可煎膏。
禹錫雲:謹按《藥性論》雲:鉛丹,君。
主治驚悸狂走,嘔逆,煩渴。
煎膏用,止痛生肌。
今注雲:此即今黃丹也,與粉錫二物,俱是化鉛為之。
按李含光《音義》雲:黃丹、胡粉皆化鉛,未聞用錫者,故《參同契》雲:若胡粉投炭中,色壞還隐鉛。
《抱樸子˙内篇》雲:愚人乃不信黃丹及胡粉是化鉛所作,今唐注以二物俱炒錫,大誤矣。
《肘後方》:客忤,中惡之類,多于道間門外得之,令人心腹疼痛,脹滿,氣沖心胸,不即治亦害人。
救之方:真丹方寸匕,蜜三合和服之,口噤者折齒灌。
《經驗方》:碧霞丹:治吐逆立效。
北來黃丹四兩篩過,用好米醋半斤,同藥入铫内煎令幹,卻用炭火三稱,就铫内煅透紅,冷,取研細為末,用粟米飯丸如梧子大。
煎酵湯下七丸,不嚼,隻一服。
《王氏博濟方》:治風痫驅風散:鉛丹二兩,白礬二兩,為末。
用磚相鬥,以紙鋪磚上,先以丹鋪紙上,次以礬鋪丹上,然後用紙掩,卻将十斤柳木柴燒過為度,取出細研。
每服一錢,溫酒下。
《劉氏方》:治小兒瘧方:黃丹兩錢匕,以蜜水和與服,冷即以酒和,令服之良。
《治瘧方》:百草霜:黃丹等分細研。
每服二錢匕,于發日空心米飲調服,不過兩服愈。
《衍義》曰:鉛丹,本謂之黃丹,化鉛而成。
别有法,《唐本》注:炒錫作,然《經》稱鉛丹,則炒錫之說誤矣。
亦不為難辨,蓋錫則色黯暗,鉛則明白,以此為異。
治瘧及久積皆用。
鉛 味甘,無毒。
鎮心安神,治傷寒毒氣,反胃嘔穢,蛇蜴所咬,炙熨之。
《圖經》曰:鉛,生蜀郡平澤;錫,生桂楊#24山谷。
今有銀坑處皆有之。
而臨賀出錫尤盛,亦謂之白镴。
鉛丹,黃丹也。
粉錫,胡粉也。
二物并是化鉛所作,故附于鉛。
鏡雖銅而皆用錫雜之,乃能明白,故鏡鼻附于錫。
謹按《字書》:謂錫,為镴,鉛為青金,雖相似而入用殊别也。
又有鉛霜,亦出于鉛。
其法以鉛雜水銀十五分之一,合煉作片,置錯#25甕中密封,經久成霜,亦謂之鉛白霜。
性極冷,入治風痰及嬰孺驚滞藥。
今之醫家用之尤多。
《經驗方》:治發背及諸般癰毒瘡。
黑鉛一片,甘草三兩,微炙剉,用酒一鬥,着空瓶在傍,先以甘草置在酒瓶内,然後熔鉛投在酒瓶中,卻出酒,在空瓶内取出鉛,依前熔後投,如此者九度,并甘草去之,隻留酒,令病者飲,醉寝即愈。
《勝金方》:烏髭鬓,明目,牢齒牙。
黑鉛半斤,大鍋内熔成汁,旋入桑條灰,柳木攪令成沙,右以熟絹羅為末。
每日早晨揩齒後,用溫水漱在盂内,取用其水洗眼,治諸般眼疾。
髭黃白者,用之皆變黑。
青霞子雲:《寶藏論》雲:黑鉛草伏得成實#26可點銅為銀,并鑄作鼎,養朱砂住得火,養水銀住火,斷粉霜住火。
錫 味辛,寒,無毒。
主伏屍毒螫音釋,殺三蟲,去鼈瘕,療惡瘡,堕胎,止小便利。
一名解錫。
《圖經》曰:文具鉛條下。
陶隐居雲:即今化鉛所作胡粉也。
其有金色者,療屍蟲甚良,而謂之粉錫,事與經乖。
《唐本》注雲:鉛丹、胡粉,實用錫造。
陶今言化鉛作之,《經》雲粉錫,亦為探誤矣。
陳藏器雲:胡粉,本功外,主久痢成疳。
和水及雞子白服,以糞黑為度,為其殺蟲而止痢也。
《日華子》雲:光粉,涼,無毒。
治癰腫瘘爛,嘔逆,療症瘕,小兒疳氣。
今注:按《本經》呼為粉錫,然其實鉛粉也。
故英公序雲:鉛、錫莫辨者,蓋謂此也。
禹錫雲:按《藥性論》雲:胡粉,使,又名定粉。
味甘、辛,無毒。
能治積聚不消,焦炒,止小兒疳痢。
《外台秘要》:誤吞錢并金銀物。
以胡粉一兩,搗調之,分再服。
食水#27銀金,如吞金銀物在腹中,服之令消洋出之。
《千金方》:治瘡中水。
胡粉、炭灰白等分,脂和塗孔上,水即止。
《肘後方》:治笃病新起早勞,食飲多緻複欲死方:水服胡粉少許。
《傷寒類要》同。
《張文仲方》:治反胃吐逆,内陰下恒濕且臭,或作瘡。
但以胡粉一分粉之即差,常用大驗。
又方:治寸白蟲。
熬胡粉令速燥,平旦作肉臛,以藥方寸匕内臛中,服之有大效。
又方:小兒疳瘡。
胡粉熬八分,猜脂和塗之,差為度,油亦得。
《子母秘錄》:小兒夜啼。
胡粉服水調三豆大,日三服。
《衍義》曰:粉錫,胡粉也,又名定粉。
止洩痢,積聚久痢。
銅青 平,微毒。
治婦人血氣心痛,合金瘡,止血,明目,去膚赤息肉。
生銅皆有青,青則銅之精華,銅器上綠色是,北庭罯者最佳。
治目時淘洗用。
陳藏器雲:陶雲青銅不入方用。
按青銅明目,去膚赤,合金瘡,止血,入水不爛,令瘡青黑。
生熟銅皆有青,即是銅之精華,大者即空綠,以次空青也。
銅青,獨在銅器上綠色者是。
代赭 味苦、甘,寒,無毒。
主鬼疰,賊風,蠱毒,殺精物惡鬼,腹中毒邪氣,女子赤沃漏下,帶下百病,産難,胞衣不出,堕胎、養血氣,除五髒血脈中熱,血痹血瘀,大人、小兒驚氣入腹及陰痿不起。
一名須丸。
出姑幕者名須丸,出代郡者名代赭。
一名血師。
生齊國山谷。
赤紅青色如雞冠有澤,染爪甲不渝者良。
采無時。
畏天雄。
《圖經》曰:代赭,生齊國山谷,今河東、京東山中亦有之,以赤紅赤#28色如雞冠有澤,染爪甲不渝者良。
古方染#29丸治小兒用代赭,雲無真者,以左顧牡蛎代使,乃知真者難得。
今
每服三丸,或木香湯、醋湯任下。
青霞子雲:《寶藏論》硇砂,若草伏住火不碎,可轉制得諸石藥,并引諸藥,可治婦人久冷。
硇砂為五金賊也,若石藥并灰霜伏得,不堪用也。
《太清服煉靈砂法》:北庭砂所禀陰石之氣,性含陽毒之精,功能消敗去穢益陽。
《丹房鏡源》雲:硇砂性有大毒,或沉冷之疾可服則愈,久服有癰腫。
出北庭白黃者,訣曰為之金賊,能制合群藥。
藥中之使,自制雄、雌黃。
《衍義》曰:硇砂,金銀有僞,投镕窩中,其僞物盡消散。
矧人腹中有久積,故可潰腐也。
合他藥治目中翳,用之須水飛過,入瓷器中,于重湯中煮其器,使自幹,殺其毒及去其塵穢。
鉛丹 味辛,微寒,主吐逆胃反,驚痫疾,除熱下氣,止小便利,除毒熱臍攣,金瘡溢血。
煉化還成九光,久服通神明。
一名鉛華,生于鉛。
生蜀郡平澤。
《圖經》曰:文具鉛錫條下。
陶隐居雲:即今熬鉛所作黃丹也。
畫用者,俗方亦稀用,惟#23《仙經》塗丹釜所須,雲化成九光者,當謂九光丹以為釜爾,無别變煉法。
《日華子》雲:涼,無毒。
鎮心安神,療反胃,止吐血及嗽,傅金瘡長肉,及湯火瘡,染須發。
可煎膏。
禹錫雲:謹按《藥性論》雲:鉛丹,君。
主治驚悸狂走,嘔逆,煩渴。
煎膏用,止痛生肌。
今注雲:此即今黃丹也,與粉錫二物,俱是化鉛為之。
按李含光《音義》雲:黃丹、胡粉皆化鉛,未聞用錫者,故《參同契》雲:若胡粉投炭中,色壞還隐鉛。
《抱樸子˙内篇》雲:愚人乃不信黃丹及胡粉是化鉛所作,今唐注以二物俱炒錫,大誤矣。
《肘後方》:客忤,中惡之類,多于道間門外得之,令人心腹疼痛,脹滿,氣沖心胸,不即治亦害人。
救之方:真丹方寸匕,蜜三合和服之,口噤者折齒灌。
《經驗方》:碧霞丹:治吐逆立效。
北來黃丹四兩篩過,用好米醋半斤,同藥入铫内煎令幹,卻用炭火三稱,就铫内煅透紅,冷,取研細為末,用粟米飯丸如梧子大。
煎酵湯下七丸,不嚼,隻一服。
《王氏博濟方》:治風痫驅風散:鉛丹二兩,白礬二兩,為末。
用磚相鬥,以紙鋪磚上,先以丹鋪紙上,次以礬鋪丹上,然後用紙掩,卻将十斤柳木柴燒過為度,取出細研。
每服一錢,溫酒下。
《劉氏方》:治小兒瘧方:黃丹兩錢匕,以蜜水和與服,冷即以酒和,令服之良。
《治瘧方》:百草霜:黃丹等分細研。
每服二錢匕,于發日空心米飲調服,不過兩服愈。
《衍義》曰:鉛丹,本謂之黃丹,化鉛而成。
别有法,《唐本》注:炒錫作,然《經》稱鉛丹,則炒錫之說誤矣。
亦不為難辨,蓋錫則色黯暗,鉛則明白,以此為異。
治瘧及久積皆用。
鉛 味甘,無毒。
鎮心安神,治傷寒毒氣,反胃嘔穢,蛇蜴所咬,炙熨之。
《圖經》曰:鉛,生蜀郡平澤;錫,生桂楊#24山谷。
今有銀坑處皆有之。
而臨賀出錫尤盛,亦謂之白镴。
鉛丹,黃丹也。
粉錫,胡粉也。
二物并是化鉛所作,故附于鉛。
鏡雖銅而皆用錫雜之,乃能明白,故鏡鼻附于錫。
謹按《字書》:謂錫,為镴,鉛為青金,雖相似而入用殊别也。
又有鉛霜,亦出于鉛。
其法以鉛雜水銀十五分之一,合煉作片,置錯#25甕中密封,經久成霜,亦謂之鉛白霜。
性極冷,入治風痰及嬰孺驚滞藥。
今之醫家用之尤多。
《經驗方》:治發背及諸般癰毒瘡。
黑鉛一片,甘草三兩,微炙剉,用酒一鬥,着空瓶在傍,先以甘草置在酒瓶内,然後熔鉛投在酒瓶中,卻出酒,在空瓶内取出鉛,依前熔後投,如此者九度,并甘草去之,隻留酒,令病者飲,醉寝即愈。
《勝金方》:烏髭鬓,明目,牢齒牙。
黑鉛半斤,大鍋内熔成汁,旋入桑條灰,柳木攪令成沙,右以熟絹羅為末。
每日早晨揩齒後,用溫水漱在盂内,取用其水洗眼,治諸般眼疾。
髭黃白者,用之皆變黑。
青霞子雲:《寶藏論》雲:黑鉛草伏得成實#26可點銅為銀,并鑄作鼎,養朱砂住得火,養水銀住火,斷粉霜住火。
錫 味辛,寒,無毒。
主伏屍毒螫音釋,殺三蟲,去鼈瘕,療惡瘡,堕胎,止小便利。
一名解錫。
《圖經》曰:文具鉛條下。
陶隐居雲:即今化鉛所作胡粉也。
其有金色者,療屍蟲甚良,而謂之粉錫,事與經乖。
《唐本》注雲:鉛丹、胡粉,實用錫造。
陶今言化鉛作之,《經》雲粉錫,亦為探誤矣。
陳藏器雲:胡粉,本功外,主久痢成疳。
和水及雞子白服,以糞黑為度,為其殺蟲而止痢也。
《日華子》雲:光粉,涼,無毒。
治癰腫瘘爛,嘔逆,療症瘕,小兒疳氣。
今注:按《本經》呼為粉錫,然其實鉛粉也。
故英公序雲:鉛、錫莫辨者,蓋謂此也。
禹錫雲:按《藥性論》雲:胡粉,使,又名定粉。
味甘、辛,無毒。
能治積聚不消,焦炒,止小兒疳痢。
《外台秘要》:誤吞錢并金銀物。
以胡粉一兩,搗調之,分再服。
食水#27銀金,如吞金銀物在腹中,服之令消洋出之。
《千金方》:治瘡中水。
胡粉、炭灰白等分,脂和塗孔上,水即止。
《肘後方》:治笃病新起早勞,食飲多緻複欲死方:水服胡粉少許。
《傷寒類要》同。
《張文仲方》:治反胃吐逆,内陰下恒濕且臭,或作瘡。
但以胡粉一分粉之即差,常用大驗。
又方:治寸白蟲。
熬胡粉令速燥,平旦作肉臛,以藥方寸匕内臛中,服之有大效。
又方:小兒疳瘡。
胡粉熬八分,猜脂和塗之,差為度,油亦得。
《子母秘錄》:小兒夜啼。
胡粉服水調三豆大,日三服。
《衍義》曰:粉錫,胡粉也,又名定粉。
止洩痢,積聚久痢。
銅青 平,微毒。
治婦人血氣心痛,合金瘡,止血,明目,去膚赤息肉。
生銅皆有青,青則銅之精華,銅器上綠色是,北庭罯者最佳。
治目時淘洗用。
陳藏器雲:陶雲青銅不入方用。
按青銅明目,去膚赤,合金瘡,止血,入水不爛,令瘡青黑。
生熟銅皆有青,即是銅之精華,大者即空綠,以次空青也。
銅青,獨在銅器上綠色者是。
代赭 味苦、甘,寒,無毒。
主鬼疰,賊風,蠱毒,殺精物惡鬼,腹中毒邪氣,女子赤沃漏下,帶下百病,産難,胞衣不出,堕胎、養血氣,除五髒血脈中熱,血痹血瘀,大人、小兒驚氣入腹及陰痿不起。
一名須丸。
出姑幕者名須丸,出代郡者名代赭。
一名血師。
生齊國山谷。
赤紅青色如雞冠有澤,染爪甲不渝者良。
采無時。
畏天雄。
《圖經》曰:代赭,生齊國山谷,今河東、京東山中亦有之,以赤紅赤#28色如雞冠有澤,染爪甲不渝者良。
古方染#29丸治小兒用代赭,雲無真者,以左顧牡蛎代使,乃知真者難得。
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