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下手腳。
” “請便。
”博克斯說。
“我是弗拉德警官,”凱茨正式地說,不露痕迹地用鼻子做了一次又長又慢的深呼吸。
“加糖嗎?”博克斯說。
很平常的輕松一笑,他的牙齒很白。
休息室一邊的高牆上,除了兩把磨得很亮閃着光輝的槳、塗成墨綠色的佩劍以及金色的題詞外,别無他物。
其中之一,即使是在十英尺遠,凱茨還能看得出來那都是些大學的名字:皇後學院、巴裡奧學院、三一學院、基督教會學院。
博克斯看出了她的驚奇。
“牛津八大學院,”他在背後解釋說,“我們将其他人擠出了比賽,也就是說我們超過了他們,我們赢得了這些佩劍。
” 鮮明的天花闆的造型使焦距末端的牆好似一個三角形。
凱茨看着那兒說:“啊!這幾幅很吸引人。
” 對面牆上挂着三幅畫,看起來像是一個系列。
一幅是八乘三英尺的,另一幅是五乘二·六英尺,最後一幅是一個二英尺長的不規則矩形。
三幅畫都是灰藍色的基調,凸現的線條高出牆面幾乎有四英寸。
畫家的筆觸很像蠟筆,但是灰藍色薄霧下的色彩卻有一股噴薄欲出的強烈張力,就像所謂的“曼哈頓”。
“畫的名字叫做紐約三部曲,”博克斯解釋說,“是我在邁阿密北部海岸巴爾港的一個藝術館買到的。
這面牆需要些特殊的東西,我就選了這些畫。
” “太完美了!”莫伊拉坐在低腳椅子裡說,“我覺得我最喜歡的是邊上的像尿布的那一幅。
” “謝謝,”博克斯說,他朝她微微一笑。
“我是一個攝影師。
我隻欣賞三種東西,美、戲劇和傑作。
這些畫具備了這三樣東西,你們覺着呢?” 莫伊拉被他的話逗笑了,“是的,萬分正确,大的幾乎像……” “很性感?” 莫伊拉的臉一紅,“我覺得是。
” 梅森問:“博克斯先生,這幅小的有别的什麼特殊用意吧?” “是的,即使我不太走運,買回了一幅尿布,還有一個陽物圖騰,那麼幸存的它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它看起來還不錯,不是嗎?” “肯定花了你不少錢?” 博克斯笑了笑,咳嗽了幾下,沒有作答。
他用一個大的竹制托盤把咖啡端了過來。
他看到莫伊拉很好奇地望着托盤的造型,就解釋說:“幾年前在新加坡買的,手工的精品。
”莫伊拉驚異地張着嘴:“噢。
”卻發不出聲音來。
博克斯在她對面坐了下來。
她稍微側轉身子,向前坐了坐,兩膝并攏,雙手交叉不安地放在雙膝上。
博克斯是否注意到了她的緊張不安?凱茨已經坐了下來,慶幸自己穿着牛仔褲。
她心裡不禁打了個問号:這個家夥過去是幹什麼的呢? 博克斯邊倒咖啡,邊請大家自己接口味加牛奶,隻是話語裡似乎有點弦外之音。
三位客人誰也沒在意,往自己的杯子裡都加了牛奶。
“好,”博克斯略帶嘲諷地說,“你們有些太講究了!”大家這才發現他自己卻沒有加奶。
“現在,我能幫你們做些什麼?” 博克斯很聰明。
他先看了看凱茨打過招呼,又轉向梅森警官。
凱茨立刻就明白了他隻不過是禮節性地瞥了自己一眼,然後就把目光定格在了莫伊拉的身上。
莫伊拉下意識地把兩腿往側面轉了轉。
梅森開了頭。
“我們對您的幫助非常感激。
有幾宗和最近兩次的圖頓十公裡跑有關的事件。
我們得知貴公司負責在比賽終點拍照。
” “是的。
” “我們想看一下吉爾·布朗小姐和艾琳·斯塔布斯太太的任何照片。
我們可以向您提供他們的特征和到達終點的大緻時間。
” “你們有她們的參賽号碼嗎?” 梅森掃了凱茨一眼,又看着博克斯。
“沒有。
” “但你們有她們的全名和地址?” “是的。
” “我們應該能給你們找到的。
” 梅森很高興,稍稍向前坐了坐。
“也許您能講一下您的攝影系統是怎樣工作的,博克斯先生?” “當然,我很高興,趁熱喝你的咖啡。
” 名貴瓷器碰撞在一起,發出的聲音也不同凡響。
凱茨也端起了咖啡,看了看莫伊拉,又轉眸盯住了攝影師。
博克斯繼續說着:“為競賽攝影有兩條生财之道。
我們可以在賽前預定,為已付款的參賽者拍照,或者是為每個人偷拍,賽後寄給他們,他們可以買下或寄回。
” “您采用哪一種?” “通常兩者都用。
主要是偷拍,然後賽後郵寄。
” “通常情況下回收率高嗎?” “非常好。
許多參賽者收到終點照片,願意留下來作為紀念。
因此,我們記下我們寄照片的每一個人,再記下返還情況。
如果一次不回複,你就不會再得到其它照片。
很簡單!” “貴公司一定有一個很龐大的信息庫。
” “是的,我們有。
上一次統計時我們文件中大約有七千名參賽者,其中一半是在黑名單上,沒有買過我們的照片。
其他則是新選手或是已建立關系的郵寄客戶。
” “工作人員情況如何?”梅森問。
“在公司我們有兩個專職人員,兩個兼職人員,一個接待員和一個公司會計。
比賽那天我們會挑選三到六名工作人員:攝影師、裝卸工、記錄員和觀察員。
” “觀察員?”凱茨問。
“我盡可能地拍照。
但是我們要特别照顧到預先付錢的人。
我們在他号簿上劃一個很大的×。
觀察員通常是年輕人,保證我們沒有遺漏劃十字的運動員。
” “用×作為标志?”是莫伊拉,但她立即就閉口不言了,一臉的尴尬。
博克斯注意到了,于是很和善地說:“是的,迪……” “迪本,”莫伊拉說,“警官。
” “不尋常的名字。
” “我是指莫伊拉。
對不起。
” 凱茨心裡咯噎了一下,她知道莫兒是覺察不到這位先生的别有用心的。
她插話說:“那麼,加雷斯先生,如果我們給您一個名字,您能告訴我們那個人是否在您的數據庫裡,或是否買了您的照片嗎?” “他們參加了哪場比賽?當然如果我們拍到了他們抵達終點的照片。
” “如果?” “我們的攝影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二。
我們做得非常好,四五名攝影師用長鏡頭相機。
但是,在偷拍時,有時難免有遺漏。
” 梅森問道:“您怎樣确切地知道他們的名字和地址以計算總數呢?” “兩種方法。
我為賽事組織者提供免費服務。
他給我參賽表格。
我們做好賽者名單然後給他們送回去。
如果組織者不願這樣做,我們就從計算結果的人那裡複印一份,賽後再彙總。
這很慢,但有時沒有其它辦法。
圖頓十公裡就是這樣,不過他們作統計工作的人很不錯。
” “迪安·理查德。
” “是的,迪安用IBM的筆記本電腦,沒有人比他做得更好了。
” 喝完了杯中的咖啡,加雷斯·博克斯又給三位客人續了杯。
盡管凱茨腦袋裡的計量儀已經叮叮作響,發出“咖啡飲用量超标”的警告,但她仍就嘴裡說謝謝,卻忍不住讓博克斯再續了些咖啡。
喝過珍妮·格裡芬熱水瓶裡的咖啡和赫爾斯路邊小館子裡水壺煮的咖啡,再來品嘗博克斯這地道的巴西咖啡,純正的味道的确棒極了,讓凱茨欲罷不能。
加雷斯解釋說這不是他的辦公室,他在這兒隻有間工作室,就在樓梯平台對面,但是客戶的名單都在計算機裡,不在這所房子裡。
他買了兩套這樣的房子。
在這裡有休息室、廚房和兩間卧室——他看了眼莫伊拉,意味深長地頓了一下——和一間浴室。
樓梯對面是工作間,另一間廚房,另兩間卧室,另一間浴室,還有一間特别小的暗室。
“在這兒辦公是不合規定的,違反了租賃合同。
不過這暗室雖然不像我們在辦公室的專業暗室一樣,但是我在家中用的器械也都是很先進的。
” 凱茨突然記起了那個模特。
“二十分鐘。
”他已經和她發生了關系。
博克斯先生表示非常樂意,明天一早就在辦公室等候他們的來訪,無論是一人、兩人或是三人全來都非常歡迎。
他給了客人們一張印有他工作地址的卡片。
“我知道你們會理解的,對嗎?如果真要急用的話,我現在動身去辦公室。
麻煩的是他們肯定還在為上周日的賽事服務,我們可能要等一段時間。
” 三位客人連聲表示:沒有問題。
博克斯又給三人倒了些咖啡,寒暄幾句,擡起頭來從容地笑了笑。
“明天?九點半,我等你們來。
”
” “請便。
”博克斯說。
“我是弗拉德警官,”凱茨正式地說,不露痕迹地用鼻子做了一次又長又慢的深呼吸。
“加糖嗎?”博克斯說。
很平常的輕松一笑,他的牙齒很白。
休息室一邊的高牆上,除了兩把磨得很亮閃着光輝的槳、塗成墨綠色的佩劍以及金色的題詞外,别無他物。
其中之一,即使是在十英尺遠,凱茨還能看得出來那都是些大學的名字:皇後學院、巴裡奧學院、三一學院、基督教會學院。
博克斯看出了她的驚奇。
“牛津八大學院,”他在背後解釋說,“我們将其他人擠出了比賽,也就是說我們超過了他們,我們赢得了這些佩劍。
” 鮮明的天花闆的造型使焦距末端的牆好似一個三角形。
凱茨看着那兒說:“啊!這幾幅很吸引人。
” 對面牆上挂着三幅畫,看起來像是一個系列。
一幅是八乘三英尺的,另一幅是五乘二·六英尺,最後一幅是一個二英尺長的不規則矩形。
三幅畫都是灰藍色的基調,凸現的線條高出牆面幾乎有四英寸。
畫家的筆觸很像蠟筆,但是灰藍色薄霧下的色彩卻有一股噴薄欲出的強烈張力,就像所謂的“曼哈頓”。
“畫的名字叫做紐約三部曲,”博克斯解釋說,“是我在邁阿密北部海岸巴爾港的一個藝術館買到的。
這面牆需要些特殊的東西,我就選了這些畫。
” “太完美了!”莫伊拉坐在低腳椅子裡說,“我覺得我最喜歡的是邊上的像尿布的那一幅。
” “謝謝,”博克斯說,他朝她微微一笑。
“我是一個攝影師。
我隻欣賞三種東西,美、戲劇和傑作。
這些畫具備了這三樣東西,你們覺着呢?” 莫伊拉被他的話逗笑了,“是的,萬分正确,大的幾乎像……” “很性感?” 莫伊拉的臉一紅,“我覺得是。
” 梅森問:“博克斯先生,這幅小的有别的什麼特殊用意吧?” “是的,即使我不太走運,買回了一幅尿布,還有一個陽物圖騰,那麼幸存的它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它看起來還不錯,不是嗎?” “肯定花了你不少錢?” 博克斯笑了笑,咳嗽了幾下,沒有作答。
他用一個大的竹制托盤把咖啡端了過來。
他看到莫伊拉很好奇地望着托盤的造型,就解釋說:“幾年前在新加坡買的,手工的精品。
”莫伊拉驚異地張着嘴:“噢。
”卻發不出聲音來。
博克斯在她對面坐了下來。
她稍微側轉身子,向前坐了坐,兩膝并攏,雙手交叉不安地放在雙膝上。
博克斯是否注意到了她的緊張不安?凱茨已經坐了下來,慶幸自己穿着牛仔褲。
她心裡不禁打了個問号:這個家夥過去是幹什麼的呢? 博克斯邊倒咖啡,邊請大家自己接口味加牛奶,隻是話語裡似乎有點弦外之音。
三位客人誰也沒在意,往自己的杯子裡都加了牛奶。
“好,”博克斯略帶嘲諷地說,“你們有些太講究了!”大家這才發現他自己卻沒有加奶。
“現在,我能幫你們做些什麼?” 博克斯很聰明。
他先看了看凱茨打過招呼,又轉向梅森警官。
凱茨立刻就明白了他隻不過是禮節性地瞥了自己一眼,然後就把目光定格在了莫伊拉的身上。
莫伊拉下意識地把兩腿往側面轉了轉。
梅森開了頭。
“我們對您的幫助非常感激。
有幾宗和最近兩次的圖頓十公裡跑有關的事件。
我們得知貴公司負責在比賽終點拍照。
” “是的。
” “我們想看一下吉爾·布朗小姐和艾琳·斯塔布斯太太的任何照片。
我們可以向您提供他們的特征和到達終點的大緻時間。
” “你們有她們的參賽号碼嗎?” 梅森掃了凱茨一眼,又看着博克斯。
“沒有。
” “但你們有她們的全名和地址?” “是的。
” “我們應該能給你們找到的。
” 梅森很高興,稍稍向前坐了坐。
“也許您能講一下您的攝影系統是怎樣工作的,博克斯先生?” “當然,我很高興,趁熱喝你的咖啡。
” 名貴瓷器碰撞在一起,發出的聲音也不同凡響。
凱茨也端起了咖啡,看了看莫伊拉,又轉眸盯住了攝影師。
博克斯繼續說着:“為競賽攝影有兩條生财之道。
我們可以在賽前預定,為已付款的參賽者拍照,或者是為每個人偷拍,賽後寄給他們,他們可以買下或寄回。
” “您采用哪一種?” “通常兩者都用。
主要是偷拍,然後賽後郵寄。
” “通常情況下回收率高嗎?” “非常好。
許多參賽者收到終點照片,願意留下來作為紀念。
因此,我們記下我們寄照片的每一個人,再記下返還情況。
如果一次不回複,你就不會再得到其它照片。
很簡單!” “貴公司一定有一個很龐大的信息庫。
” “是的,我們有。
上一次統計時我們文件中大約有七千名參賽者,其中一半是在黑名單上,沒有買過我們的照片。
其他則是新選手或是已建立關系的郵寄客戶。
” “工作人員情況如何?”梅森問。
“在公司我們有兩個專職人員,兩個兼職人員,一個接待員和一個公司會計。
比賽那天我們會挑選三到六名工作人員:攝影師、裝卸工、記錄員和觀察員。
” “觀察員?”凱茨問。
“我盡可能地拍照。
但是我們要特别照顧到預先付錢的人。
我們在他号簿上劃一個很大的×。
觀察員通常是年輕人,保證我們沒有遺漏劃十字的運動員。
” “用×作為标志?”是莫伊拉,但她立即就閉口不言了,一臉的尴尬。
博克斯注意到了,于是很和善地說:“是的,迪……” “迪本,”莫伊拉說,“警官。
” “不尋常的名字。
” “我是指莫伊拉。
對不起。
” 凱茨心裡咯噎了一下,她知道莫兒是覺察不到這位先生的别有用心的。
她插話說:“那麼,加雷斯先生,如果我們給您一個名字,您能告訴我們那個人是否在您的數據庫裡,或是否買了您的照片嗎?” “他們參加了哪場比賽?當然如果我們拍到了他們抵達終點的照片。
” “如果?” “我們的攝影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二。
我們做得非常好,四五名攝影師用長鏡頭相機。
但是,在偷拍時,有時難免有遺漏。
” 梅森問道:“您怎樣确切地知道他們的名字和地址以計算總數呢?” “兩種方法。
我為賽事組織者提供免費服務。
他給我參賽表格。
我們做好賽者名單然後給他們送回去。
如果組織者不願這樣做,我們就從計算結果的人那裡複印一份,賽後再彙總。
這很慢,但有時沒有其它辦法。
圖頓十公裡就是這樣,不過他們作統計工作的人很不錯。
” “迪安·理查德。
” “是的,迪安用IBM的筆記本電腦,沒有人比他做得更好了。
” 喝完了杯中的咖啡,加雷斯·博克斯又給三位客人續了杯。
盡管凱茨腦袋裡的計量儀已經叮叮作響,發出“咖啡飲用量超标”的警告,但她仍就嘴裡說謝謝,卻忍不住讓博克斯再續了些咖啡。
喝過珍妮·格裡芬熱水瓶裡的咖啡和赫爾斯路邊小館子裡水壺煮的咖啡,再來品嘗博克斯這地道的巴西咖啡,純正的味道的确棒極了,讓凱茨欲罷不能。
加雷斯解釋說這不是他的辦公室,他在這兒隻有間工作室,就在樓梯平台對面,但是客戶的名單都在計算機裡,不在這所房子裡。
他買了兩套這樣的房子。
在這裡有休息室、廚房和兩間卧室——他看了眼莫伊拉,意味深長地頓了一下——和一間浴室。
樓梯對面是工作間,另一間廚房,另兩間卧室,另一間浴室,還有一間特别小的暗室。
“在這兒辦公是不合規定的,違反了租賃合同。
不過這暗室雖然不像我們在辦公室的專業暗室一樣,但是我在家中用的器械也都是很先進的。
” 凱茨突然記起了那個模特。
“二十分鐘。
”他已經和她發生了關系。
博克斯先生表示非常樂意,明天一早就在辦公室等候他們的來訪,無論是一人、兩人或是三人全來都非常歡迎。
他給了客人們一張印有他工作地址的卡片。
“我知道你們會理解的,對嗎?如果真要急用的話,我現在動身去辦公室。
麻煩的是他們肯定還在為上周日的賽事服務,我們可能要等一段時間。
” 三位客人連聲表示:沒有問題。
博克斯又給三人倒了些咖啡,寒暄幾句,擡起頭來從容地笑了笑。
“明天?九點半,我等你們來。
”